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朱宛玲)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這一天,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分享月餅、蔬果等美食,並共賞明月。很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喜歡上了這個節日,愛吃豐富多樣的中國月餅。外國人在中國怎麼過中秋節,對中秋文化有著怎樣的理解?
來自孟加拉國的柯修先生在一家中國手機公司擔任培訓工程師,今年已經是他在中國生活的第19個年頭了。能說流利中文的柯修,幾個月前因工作需要和家人在杭州定居了。他說,今年中秋節他計劃和家人一起去西湖邊玩。「很簡單,我現在在杭州工作,中秋節放假,我打算帶家人去西湖邊上玩玩。」
來自孟加拉國的柯修在中國已19年,他最難忘的中秋節記憶是熱戀時和女朋友一起坐火車賞月。如今,他們的兒子已5歲,幸福美滿的一家人住在杭州。
19年前,柯修來中國上大學。那時,他對中秋節還不怎麼理解。在中國呆的時間長了,中國朋友多了,他逐漸理解了中秋節是個中國人很重視的、標誌著家人團圓的節日。大學畢業後,柯修留在中國工作,還找了一個中國姑娘戀愛、結婚。柯修說,他最難忘記的中秋回憶與妻子有關:「我和愛人,孩子的媽媽,2007年的時候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中秋節。在北京附近的郊區,我們坐了一個比較老式的火車外出玩,到站時候正好是八點多,月亮非常非常圓,非常美。那個時候的感覺非常浪漫,很有意義,然後一起吃月餅。」
在一家電視媒體工作的烏克蘭姑娘艾琳娜在中國工作、生活已好幾年。艾琳娜說,這個中秋假期她要在工作中度過了。剛從山東省出差回來的她,需要趕緊把拍攝的素材編成電視節目。艾琳娜說,她的外公曾在上世紀80年代末來中國考察,回去後告訴女兒女婿,一定要讓未來的孩子學習中文。於是艾琳娜從6歲起就在基輔第一東方語言學校學中文。來中國工作後,她的中文愈發流利,可以用中文在記者會上提問、用中文完成出鏡採訪,並用中文主持一檔節目。艾琳娜說,她覺得中國人的中秋節很有意思,家人團聚的想法非常好:「這個節日裡,人們必須回家陪父母、陪孩子,一起吃飯、聊天……包括月亮,當天晚上也確實非常漂亮。我覺得這個習俗非常好。」
艾琳娜在中國山東省採訪當地戲劇——呂劇時的扮相
月餅是中國人在中秋節必吃的糕點。從北方到南方,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中國人,能做出上千種不一樣的月餅。單從月餅裡包的餡來說,就有蛋黃、肉、堅果、水果、鮮花等數十種。艾琳娜說,她更喜歡吃甜味餡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