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對中國民主促進會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這不僅在於民進的成員構成中,三分之二是教育工作者;還在於民進作為以教育為主界別之一的參政黨,始終把推動國家教育發展為己任,率先以黨派名義提出恢復設立「教師節」的建議。還有一個趣說,因為民進成員教師多,社會上親切稱「老師黨」,又因為教師嚴謹樸實,工作和生活作風一板一眼,又有諧音戲稱「老實黨」。
會史鉤沉
今天是我國的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很少有人知道,教師節的重新建立是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共同努力的結果,讓我們借這個節日來溫故會史。而這要從民進的全國政協委員的一份提案說起。
01
民進成員聯名提交提案
▲ 1981年11月,在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
1981年11月,在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1981年11月,在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民進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人包括民進中央第三任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葉聖陶,民進中央第四任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以及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的徐伯昕、吳貽芳、葛志成、葉至善和曾任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的張明養、柯靈、方明。由此可見,民進對這份提案的重視程度和這份提案的分量之重。
這份提案的主要發起人及撰稿人是方明,時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分黨組書記、民進中央常委。
在提案人中,葉聖陶是民進第七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雷潔瓊是民進第七屆(和葉同過一屆)、八屆、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七屆和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徐伯昕、吳貽芳、葛志成、葉至善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張明養、柯靈、方明曾任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由此可見,民進對這份提案的重視程度和這份提案的分量之重。
02
萬裡、習仲勳圈閱報告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勳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方明和教育部張承先副部長一起向他提出建立教師節的事。
習仲勳問,解放前有無教師節?方明說,6月6日是新中國成立前的教師節,並介紹了1949年6月6日陳毅同志參加上海新中國成立後慶祝教師節的情況。習仲勳聽後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寫個報告送交中共中央。
1982年4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籤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到中央書記處。
1983年3月,在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建議恢復教師節案」。提案中曾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 5月5日為教師節。
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
萬裡、習仲勳等中共中央領導分別圈閱同意了報告。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03
葉聖陶建議設在9月初
事實上,早在1932年,我國就有了教師節,但未起到尊師重教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規定「五一」勞動節同時也為教師節,但兩節混在一起,沒有特點。「文革」期間,教師社會地位低下;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師才重新開始被人們尊重,但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樣,「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老一輩民進人意識到,要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應該重新設立教師節。
為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徵求過冰心和葉聖陶老先生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國家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主要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開展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國恢復建立的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04
李先念給全國教師寫賀信
1985年9月10日,國家教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慶祝新中國第一個教師節。國家主席李先念給全國教師寫信祝賀。萬裡同志在會上發表講話,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向全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熱烈祝賀節日。
1985年9月,時任民進中央副主席、民進北京市委主委雷潔瓊(左三)出席慶祝首屆教師節聯歡晚會。
教師節到來時,民進中央文化出版委員會等在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慶祝教師節書畫義捐展」,胡耀邦總書記特地寫信表示支持:「你們在教師節舉辦書畫義捐展很好,祝成功。」民進中央還舉行了慶祝教師節茶話會,100多位勞績卓著的教師會員出席。
全國各地也都開展了慶祝活動
▲ 在慶祝首個教師節會上,北師大學生打出「教師萬歲」橫幅。
▲ 1986年9月10日教師節,時任民進中央副主席趙樸初(左二)、葛志成(左一)與特級教師王企賢親切交談。
助推教育立法
不僅是教師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出臺,同樣凝聚著民進組織和成員的心血。
1983年5月,時任民進中央主席周建人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呼籲全社會尊重教師合法權益、維護憲法尊嚴。
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出現教師外流、棄教改行的情況,教師隊伍不穩定成為教育事業發展潛在的危機。1984年,全國教育工會、民進和全國政協教育組聯合開展了歷時一年多的調研,一致認為:必須抓緊教育立法,制定教師法,用法律保障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經濟利益和合法權益,從而在根本上穩定教師隊伍。
在調查的基礎上,在1986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四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組的2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儘早制定「教師法」案》。
1986年初,方明同志又收到廣東石人嶂鎢礦中學教師朱源星寄來的《教師法》設想稿。在此基礎上,全國教育工會草擬了《教師法》初稿,並將草案和有關資料分送給民進中央、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北師大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負責同志。之後,全國教育工會和上述四家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聯合起草小組,方明任組長。方明同志當時是全國教育工會的主席,同時也是民進中央的常委,民進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1986年4月,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梅克執筆,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草案(一稿)。通過全國教育工會和民進中央兩個渠道,組織了約有一萬人參加的討論。起草小組又寫出草案的二稿、三稿、四稿。
1987年,中國教育工會在青島召開《教師法》研討會。同年,國家教委在南京召開《教師法》研討會。聯合小組均派人參加會議。
為了使《教師法》儘快出臺,1988年3月全國政協七屆一次大會上,方明和時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葛志成聯名作了「制定《教師法》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的發言。方明呼籲,必須正視當前出現的「教師危機」,加強制定《教師法》的緊迫感。
經反覆修改論證,1993年10月31日,教師法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教師法從醞釀、調研、提出、起草、民進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到頒布,前後經歷了10個年頭。
對此,方明難忘地說:「許多同志,包括起草的、研究的、組織工作的,以至數以萬計參加討論的都為教師法的誕生出了一份力。至於我們的貢獻是很微薄的,不過我們是努力的、真誠的。教師法作為國家的一部重要法律,主要是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國家教委的工作成果。」
長期以來,民進還先後為義務教育法、職業技術教育法、學前教育法等教育立法工作獻計出力。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這同樣離不開民進組織和成員的持續呼籲。例如,《意見》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關於這一話題,民進中央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提交相關提案,建議建立教育懲戒制度。
我們這樣慶祝教師節
每年教師節民進全會都會隆重慶祝,而舉辦「中國教師發展論壇」,就是最重要的慶祝方式之一。
從2007年開始,民進持續召開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以新作為鞏固老陣地」,擴大了民進在教育老陣地的社會影響力,教育老陣地的參政議政工作呈現出了全新的面貌。
自豪的是:第一屆「中國教師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辦,由民進杭州市委會、浙江師範大學聯合承辦,主題是「提高教師素質,推進教育公平」。
今年9月6日至7日,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2020·中國教師發展論壇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辦。論壇主題是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改革。
最後,在今天這個鐫刻著無限榮光的節日裡,向所有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啦!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團結報團結網、民進網等資料整理
原標題:《民進與教師節的由來和我們慶祝的方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