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瓦:印象派、少女肥的喜與憂

2020-08-25 西門媚

雷諾瓦是我少年時代最喜歡的畫家之一。

這是因為他的畫那麼甜美漂亮宜人。美好的女性,微胖,紅潤。

特別是有一幅《首演之夜》,畫面上一個十六歲左右的少女,正探向一個熱鬧的場景。那場景裡面人頭攢動,一個社交圈正向少女展開。少女雖然背向觀眾,但觀眾完全能從她的姿態、側顏上,感受到她的忐忑、激動、羞澀與期待。第一次看見這幅畫的時候,大約我也是同年。雖然我們並沒有這樣的社交或者舞會,但完全能體會這種少女期望長大成人,進入成年生活的心情。因為,就喜歡上了雷諾瓦。覺得雷諾瓦太了解人心的秘密了,把那內藏的心思,通過外在的活動與表情,全部揭示了出來。



而且,我們少女的時候,也正是如雷諾瓦筆下的人物,少女肥,滿臉膠原蛋白。那時候還在大明白「瘦才是美」,還全憑著本能,能吃能睡,自己和女伴們,都長得圓乎乎的。這樣一看,雷諾瓦畫的人,就很像我們身邊的人嘛。

到了青年時代,就不喜歡雷諾瓦了。雷諾瓦還是那個雷諾瓦,但是我們已經瘦了下來。

青年時期,我們開始追求苗條,覺得胖的,甜的,多沒氣質,詩人和藝術家就應該天生瘦削,最好神經質,見月傷心,因風流淚。所以,活著時不得志的海子、梵谷、卡夫卡就成了年輕人的追捧對象。

這時,再看雷諾瓦,覺得那豐腴的美人,活得也太俗啦。

再後來,生活給了很多教訓和經驗,發現,甜蜜幸福才是自己人生想要的,管它氣質不氣質呢。甚至,發現,瘦和苗條,穿衣服固然美,但,美哪有健康重要,甚至也沒有口腹之慾,沒有快樂重要。

但也並沒有想起雷諾瓦。喜歡的藝術家實在太多了,他還是被我老老實實地留在了少女時代。

這兩天翻起一本書《感覺雷諾瓦:人生的艱難與美好》。



書名讓我稍微愣了一下。關於他,我只知道美好,沒想過艱難。

我這才認真地看了他的生平。以往只知道他也是印象派的一員大將,跟莫奈他們是好朋友。誰知他還是一名苦孩子出身。父親是裁縫,母親是女裝工人,1854年,13歲的雷諾瓦當了陶瓷工廠的學徒。他從畫盤子開始,展現了藝術天分,在畫盤子時,學到了顏料的奧秘。再之後,很幸運地在家人的支持下,到法國美術學院上學,開始了正式學習藝術之路,追尋畫家之夢。



現在看來,他們那一批印象派藝術家整體是相當幸運的,正趕上藝術、文學、文化與思想最活躍的時期。33歲那年,雷諾瓦正好參加了印象派第一次展覽。就是以莫奈《日出·印象》為代表,被當時人們譏評為印象派的那一次展覽。印象派畫家前後共舉辦了八次展覽,雷諾瓦參加了其中四次。

我們現在看他們是幸運的,但他們當時卻完全不這麼想。

現在我們看到雷諾瓦描繪了那麼多幸福的畫面,一方面,是因為他為許多家庭繪製肖像,繪製那些標誌幸福的場情。另一方面,在他的勤奮努力之後,他的個人生活,也的確是幸福的,他也用畫筆記錄了妻與子的甜蜜生活。

相關焦點

  • 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精品集(少女篇)
    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1876年。畫作色調極其柔和,形體和背景交接處沒有明顯界線,使畫面色彩產生了微妙的朦朧感;她身穿一襲象徵純潔的白色長裙,瀑布般流洩下來的慄色長髮洋溢著生命的活力,水靈靈的雙眸閃動著不可捉摸的少女情懷;他放棄了喜用的歡快手法,畫出了美到顛毫的青春。 ​​​​
  • 雷諾瓦,印象派的青春驪歌
    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都說法國印象畫派畫家雷諾瓦筆下的少女是明麗、甜美的暖色調。通過他的描繪,人物在畫中就可眉目傳情。
  • 雷諾瓦畫筆下的少女
    雷諾瓦是19世紀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所謂印象派,不同於傳統的油畫,通常將人物輪廓線條畫的較為模糊,而色彩則畫的鮮豔異常。不同於其他同時期的印象派畫家不注重人物的形而過於注重色彩,雷諾瓦筆下的人物形與色彩並重,兼具古典油畫和印象派油畫優點於一身。
  • 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精品選(孩童篇)
    喜畫女子的他絕無僅有的男裸題材,早期探索之作:從模特的形態、神情和舉止看,有著卡拉瓦喬式的陰柔視感,清晰的輪廓線是學院派的追求,人物形體與背景強烈的黑白反差是馬奈的標誌,男孩背上泛起柔和的光線和率意的短筆觸則是他對印象派的理解 ​​​。
  • 印象派大師雷諾瓦,油畫技法解析
    雷諾瓦是印象派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善於描繪漂亮的孩子、鮮花、令人愉悅的場景、曲線優美的女人。雷諾瓦繪畫技法:1、印象派畫家多使用從商店裡買來的已塗好底色的畫布;雷諾瓦使用典型的印象派風格,明亮、溫暖和鮮豔的顏色。
  • 印象派畫家雷諾瓦——高清作品賞
    雷諾瓦在與太陽玩兒捉迷藏,他的畫筆追著太陽,想要抓住它,同時又很高興自己抓不到它。雷諾瓦眼中的光充滿啟示:平庸的現實因它而變,不僅是表面,還有本質。前景中的少女,光賦予她們細瓷般的顏色,強化了她們周日衣裙的波紋效應。她們在這裡,裙擺沙沙作響,像任何一位十八世紀的侯爵夫人一樣優雅。光打在坐在角落裡那位小姑娘的頭上,她的頭髮變成金色雲朵。
  • 雷諾瓦大型回顧展亮相瑞士 向印象派大師致敬
    ),高更(1998),梵谷(2000),以及莫裡索(2002)、莫奈 (2011)之後,位於瑞士馬蒂尼的加納達基金會(Fondation Pierre Gianadda)「印象派大師系列展」在今年夏天將呈現另一位印象派肖像畫家的大型回顧展——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1841-1919)。
  • 鑑賞|從印象派分離出來的雷諾瓦如何描繪婦女肖像
    作為印象派運動的創始成員之一,雷諾瓦卻在1877年之後不再參與印象派的畫展,而轉向了人像畫及肖像畫的描繪,逐步形成了自己裡程碑式的經典風格,這種風格在當時影響了諸如畢卡索這樣的前衛藝術家。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了許多雷諾瓦的肖像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令人驚嘆的美麗與優雅。
  • 亂彈印象派簡說雷諾瓦
    年輕的雷諾瓦在格萊爾畫室學習並結識了莫奈、巴齊耶、西斯萊等印象派的同學。是一段窮並快樂的日子。幾年後雷諾瓦搬到了蒙馬特。逐步形成自己的的風格。1876年的這幅畫這是中期技巧和經驗集大成的代表作,是雷諾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實是描繪蒙馬特一帶人們在陽光下飲酒談笑跳舞的人群。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過。有些洛可可的影子。
  • 雷諾瓦Renoir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
    這時他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他兼收了羅可可和巴洛克兩者的嬌媚和雄健之風,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創造了獨有的雷諾瓦風格。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就是靈.感.家雷諾瓦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
  • 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精品選(群像篇)
    大師雷諾瓦,「安東尼伯母的小酒館」,1866年。印象派大師雷諾瓦,「鞦韆」,1876年。畫面光影錯綜,色彩豐富,呈現出明快鮮麗的動感,使人感到歡樂無處不在;蕩鞦韆的少女優雅美麗,嬌柔慵懶的姿態刻畫得非常細膩,散發著青春的魅力;畫作成功捕捉了景物中陽光的變化與轉換,把斑點狀的光影與多種色彩的交響搖動融合在一起,使整個場景充滿寧靜、夢幻的美感。 ​​​​
  • 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偏愛:喜歡畫胖乎乎的女性圖,一幅價值2億
    帥帥的大師雷諾瓦他與莫奈,也是終身好基友,兩人都是首屈一指的印象派畫家,莫奈一生偏愛「水」和「光」。其實這也並不奇怪,這些印象派的大師,都有自己的愛好,梵谷喜歡畫向日葵,一畫就是11幅,每幅都拍賣好幾個億。莫奈喜歡畫睡蓮,一畫就畫了250幅,拍賣也好幾個億。雷諾瓦,留下名作近6000幅,近大半都是人物畫像。
  • 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精品選(婦人篇)
    大師雷諾瓦,「母親肖像」,1860年。簡樸的色彩、粗放的筆觸,配以油畫刀率性的勾勒,一位面容清矍、性格堅毅的老婦鮮活展現;只是那雙雷氏標誌性的黑寶石般晶瑩的瞳孔略顯突兀,雖然無法確認他母親是否真保持著這少女般的眼眸,但這已不重要,哪個兒女不想把自己最美的事物獻給自己的父母呢?!
  • 印象派重要的畫家雷諾瓦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包括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當然也包括雷諾瓦。雷諾瓦1841年出生在法國小鎮裡蒙。早年當徒工,畫過陶瓷,扇子,窗簾。在1862年在巴黎師從格萊爾正式開始學畫,期間結識了莫奈,西斯萊,巴齊耶。後來其受到了德拉克洛瓦和庫貝爾的影響,對魯本斯和法國18世紀的繪畫也有較深的研究,進而在創作上把傳統畫法和印象主義畫法xiang5結合。
  • 印象派重要的畫家雷諾瓦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包括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當然也包括雷諾瓦。雷諾瓦1841年出生在法國小鎮裡蒙。早年當徒工,畫過陶瓷,扇子,窗簾。在1862年在巴黎師從格萊爾正式開始學畫,期間結識了莫奈,西斯萊,巴齊耶。
  • 非典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
    雷諾瓦與他最後一任女模特黛黛,後成為二兒子讓的妻子《橄欖樹莊園》◎李默展覽:遇見橄欖樹下的雷諾瓦時間:2016年7月1日至8月20日地點:798藝術區百家湖北京藝術中心在法國美術史家的眼中,法國印象派畫家被劃分為如下幾種:莫奈和西斯萊是「水的畫家」,塞尚和畢沙羅是「大地的畫家」,雷諾瓦和德加則是「人物風俗畫家」。
  • 印象派油畫大師雷諾瓦,一個完美主義的創造者
    這是法國著名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名言,他一生追求完美,且創造完美。雷諾瓦曾經在官方沙龍展出過一幅風俗畫《埃絲米拉達》,這幅畫獲得沙龍的一致好評。但與印象派畫家合作後,他覺得這幅畫技法過於傳統,愧對於自己的藝術追求,於是就把這幅畫撕了。
  • 印象派大師雷諾瓦,花卉作品精選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法國印象派重要畫家而後出於對繪畫的興趣,雷諾瓦便到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同時又在學院派畫家(Charles Gabriel Gleyre, 1806-1874)的畫室裡補習素描,在那裡,他結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齊依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後來受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影響,對魯本斯及法國18世紀繪畫有較深的研究。
  • 印象派繪畫風格和主題多樣性——莫奈、雷諾瓦、馬奈
    論印象派繪畫風格及主題的多樣性 ——以莫奈、雷諾瓦、馬奈為例印象派發軔於19世紀70年代,馬奈是他們的精神導師,莫奈、雷諾瓦、德加等是代表人物。混亂的透視與平視的目光昭示著馬奈創作的隨心所欲,他是一位以真實人物山水為參照,光線為依據的印象派畫者,明暗體積與規則無關,即使光線下的人物看上去失去立體,但愉悅的色彩跳動在鮮明的光線中,人物充滿世俗般的魅力。
  • 雷諾瓦油畫《樹林中的少女》1120萬元拍賣成交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張舵)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雷諾瓦晚期創作的作品《樹林中的少女》,3日在北京以112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這是迄今為止,西方藝術品在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的最高成交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