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廣東少兒衛視率先播出子供向少女魔幻劇《舞法天女朵法拉》以來,該劇相繼登陸各大少兒衛視;6月1日零點起,在愛奇藝、芒果TV、搜狐視頻、騰訊視頻、優酷土豆(以首字拼音為序)全面上線。隨著播出平臺的增加,《舞法天女》的播放量也迅速破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7月底,該劇在各大視頻網站的播放總量約為3.62億次。
伴隨著《舞法天女朵法拉》播出平臺的多元化,觀眾們的反響也越來越激烈。由於受眾群體已不僅局限於預設定的4—14歲的女孩,而是面向各個年齡層次,包括了初高中學生、大學生、碩士在讀研究生、職場人,還有許許多多陪伴孩子的家長們等等。《舞法天女朵法拉》作為一部兒童劇,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許多網友在各大網絡平臺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為該劇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演員造型誇張?子供向魔幻劇滿足兒童幻想
不少網友反映,從網絡上流傳出的演員日常生活照來看,《舞法天女朵法拉》中的各位演員們本身顏值並不低。但在劇中,變身後的小天女們卻戴上了顏色鮮豔的假髮,穿上了皮衣;聖女們則穿上了帶有民族色彩的舞蹈服;尤其是反派們,妝容濃厚,服裝也運用了大量的黑色和暗紅色。這些妝容和服裝讓一些觀眾感覺很不適應。
小編表示,《舞法天女朵法拉》本身就是一部子供向真人兒童幻想劇,即專為小孩子設計的、演員穿著特殊服裝進行帶特效、特技表演的影視作品,其妝容和衣服都是為了滿足幻想劇的拍攝需要,也比較符合人物個性,能夠凸顯劇中角色的身份,讓小孩子一眼就能判斷出正反派。尤其是反派的造型設計,能讓預設定的受眾人群直觀地感受到惡勢力的「氣息」,這些「惡」,「惡」得直接,「惡」得乾脆,「惡」得表面化,沒有成人世界的兩面三刀,這也是拒絕成人化的觀點過早沾染孩子們美麗童話世界的體現。
劇中臺詞幼稚?孩子理解更重要
除了妝容和衣服的問題,演員們的臺詞和鬥爭方式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表示,小天女們的臺詞非常直白,有時候過於自信,而反派們的臺詞也顯得十分幼稚。當正反兩派展開對決時,雙方採取的是「鬥舞」,而非直接打鬥,這也讓部分觀眾摸不著頭腦。
不過,小編認為,這正是《舞法天女朵法拉》的高明之處。劇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唯美夢幻,臺詞雖有淺顯誇張的成分,但是考慮到劇中人物的年齡以及最初設置的受眾群年齡層(4-14歲這一區間)也算合情合理。臺詞符合小朋友的思維方式,也直白地體現了劇中人物的內心想法和行動目的,讓觀看的小朋友們更清楚地理解劇情走向。
劇中的鬥爭方式是天女們採用「鬥舞」來感化反派,這種設置更符合孩子,特別是女孩的內心憧憬。小編覺得,不能讓孩子們認為「殺掉是消滅怪獸的唯一手段」,原諒和感化一樣能遏制黑暗勢力,將「消滅」改為「懲罰」,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們的共同認識,這顯然比「消滅」怪獸來得更有意義。
最後,小編想說,雖然現在有很多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在追這部劇,但是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應當儘量站在客觀的角度,帶著一雙更具童真的眼睛去欣賞劇中的場景、人物、動作和語言,發現其中的正能量和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