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原本是一種極其平常的植物,全國各地普遍有種植,尤其是在南方隨處可見,可是梅花身上卻是有一種極為特殊的氣質,有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歷代的文人都喜愛梅花,寫過很多的詠梅詩,以此來表達自己一種人生的態度。文人之所以會喜愛梅花,正是由於梅花身上那種高尚的品格,還有不懼嚴寒的個性,大部分的植物是在春天開花,等到了秋天之後結果,可是梅花不一樣,它是選擇在寒冷的冬季綻放。
冬天寒風瑟瑟,大地一片寂寥,可是梅花在這個時候選擇綻放,為寒冬送來了溫暖,也使得原本蕭瑟的大地帶了勃勃生機。梅花這種特立獨行的個性,令無數的文人為之傾倒,用最美的文字讚美梅花,所以梅花也就有了君子之花的美譽,還與竹子、菊花、蘭花並稱為「四君子花」;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經典的詠梅之作,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通過梅花表達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生活的讚美,同時也借用梅花來表達思鄉之苦,總之梅花到了文人的筆下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用途,以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思鄉之作,正是借景抒情,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
《憶梅》唐代: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相信很多的朋友對於這位詩人並不陌生,我們小學、中學、高中都收錄過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是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而他的思鄉之作同樣膾炙人口,在這首《憶梅》一詩中,他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把那種思鄉之苦,還有對於現實的無奈描寫得很是傷感,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儘管李商隱很有才華,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一直是鬱郁不得志,始終是處於悲痛之中,一輩子也只不過是擔任了小小的幕僚,處在牛李黨爭之中兩頭不討好。那這首詩正是寫於他在外地擔任幕僚期間,當時詩人鬱鬱寡歡,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鄉,另外又為未來的前途擔憂,所以在這首詩中寫盡了思鄉之苦,也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那整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而且寫得也是極為巧妙,開篇的疊字句更是渾然天成,有著一種獨特韻味;我被久久地滯留在外地,一直在這天涯漂泊,始終是無法回到故鄉,這讓我非常的傷感,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可是春天卻始終沒有還沒有到來。寒梅最是孤獨,也最讓人遺憾,原本是早早佔據了春色,可是人們經常把他當成是去年的花,認為並不是剛剛開出來的花朵,這是由於人們根本不認識它的本來的面目。
李商隱正是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一個人獨自在外地漂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鄉,想要回到故鄉,可是卻常常沒有機會。他把自己比喻成梅花,別人不理解他,也不會懂得他內心的憂愁。冬天的梅花很早就開了,可是人們卻以為是去年的花,這是一件讓人很傷感的事情。李商隱這種細膩的描寫,不僅寫出了不一樣的梅花,另外也把那種思鄉之苦描寫得感人至深,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讀來也是讓人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