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唱片封套裡的 「安魂曲」

2020-12-13 SZNEWS

◎ 賈曉偉

「TAS唱片發燒榜」最初選定的二百多張唱片裡,英國作曲家布裡頓有三張歸入古典音樂欄目,足見美國人對他的好感與關注,也顯示其作品宜於在音效上大做文章。他本人親自指揮的《寶塔王子》上榜,錄製時的大音場與溫暖感,讓這部並不重要的芭蕾音樂作品成了藏家的至愛。但布裡頓對美國並無好感,揶揄其沒有高端文化。當然,對於他這個一生將《聖經》主題與現代感受結合,把文學名著改寫成歌劇的人,好萊塢、唐老鴨、百老匯音樂劇還是太幼稚了。

布裡頓最有名的《戰爭安魂曲》其實有兩部,一部是1940年所寫,作品編號是20;另一部寫成並首演於1962年,作品編號為60。我們今天所言並讓布裡頓不朽的,是後者。作品1961年動筆,為紀念英國考文垂在1940年遭遇德國轟炸而作。當年的考文垂受到毀滅性破壞,布裡頓意欲寫出一部獨唱、合唱、童聲與弦樂混合的大型作品,屆時在該城的聖米迦勒教堂演出。離戰爭的起始已有20年時間過去,內心的規模卻由大江大河變成了汪洋,布裡頓從宗教之維譴責戰爭,交響的構架加入安魂曲的內涵,作品是對戰爭逝者的亡魂大彌撒。

笛卡公司為《戰爭安魂曲》做了黑色封套,布裡頓的名下是作品的名字,設計的風格極簡,卻充滿力度。英國企鵝榜單把這套唱片評作三星帶花,全球的樂迷們趨之若鶩,認定這是人聲與樂隊的巔峰錄音。我當年託朋友買到,視作現代音樂的壓軸作品,儘管初聽時被音效震撼,並不怎麼適應現代主義修辭。這是一種全新的表達,與莫扎特、勃拉姆斯、弗雷與威爾第的「四大安魂」不是一回事。撕裂、破碎、黑暗、哀悼這些詞語契合作品的表達。古典曲式「安魂」的深重與安靜,讓位於類似畢卡索「格爾尼卡」式恐怖與錐心的表達。

除了《戰爭安魂曲》與一系列歌劇外,布裡頓為媒體樂道的,是他與歌唱家皮爾斯之間的關係。據說1976年布裡頓辭世於皮爾斯的懷抱裡,兩人還以自己的名字,創辦了音樂學校。皮爾斯是偉大的男高音歌唱家,英國人,一生除了主唱布裡頓的歌劇外,也唱宗教曲目,尤以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為世人聞知。他不屬於一下子徵服樂迷的歌手,而是內在控制,穩健,讓人回味的表達者。我聽過他的《冬之旅》,是其中年之後的嗓音,別有一種穿越人生之路的苦楚與滄桑,用平淡的表達道出。這是回望青春歲月的「冬之旅」,有一種「澄明」感。與他相比,許多歌手的舒伯特都過於悲情。舒伯特的作品裡有泉水般明亮的東西,情緒的無助與灰暗,並沒把音符拋入晦澀之境。

布裡頓最後一部歌劇《死於威尼斯》,寫於1973年,可謂為皮爾斯訂製。劇中的主人公艾森巴赫適合皮爾斯演繹,儘管此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託馬斯·曼原著小說裡的艾森巴赫是個追逐美童,緬懷人文主義遺產的老人,最終死在美與夢的消失之中。與小說相比,皮爾斯的形象要紳士許多,而非曼所寫的自慚形穢,為見美童塔奇奧而化妝的困頓角色。在扮相上皮爾斯加了鬍子,坐在海濱的椅子上,手捧書卷。與電影版《死於威尼斯》相較,布裡頓的歌劇是另一種味道,屬於英國文化的產物。

皮爾斯晚於布裡頓十年去世。兩個合作者的故事終結,如今留下的是嚼舌者的八卦與附會者的解讀。藝術大師的私生活成了話題,他們的藝術被無情遮蔽了。在戰事不斷的世界上,布裡頓的《戰爭安魂曲》其實一直在鳴響,喪鐘為每個人而鳴,無誰能置身其外。當世界裡的各種衝突不可避免,布裡頓的解決之道是以古老宗教裡的教化應對。但善於移動禍水的政客們,聽從藝術家的告誡嗎?暴力與火光勾勒一座座城市的風景,如今的問題不是玩火自焚的問題,而是一個個與汝偕亡者的出沒,無辜者卻成了祭品。

布裡頓之前,英國雖有驕傲的文學,但音樂與德奧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布裡頓,讓英國人有了與德奧大師一個級別的人物;而皮爾斯擅長的,是德奧音樂作品。英國人布裡頓改編了德國人的小說,反戰,是英德藝術家的共同主題。

相關焦點

  • 達明一派唱片封套賞析
    如今我卻只祈願,如封套面上的達哥,明哥。低首,默然,留一戳耳鬢,靜聽達與明的歌聲,與時月流過。   達明的debut。Clean cut + long hair,非常英倫氣息。早期達明的音樂路線可見一般。   明哥神情迷離,卻還是直面前方。阿達的造型很鄰家青年。天生默契,自成一派。人像重疊了一路飄落的紙碎,也重疊了一路飄散的青春。
  • 致敬安迪·沃霍爾波普藝術及唱片封套設計私展在深圳開幕
    開幕式嘉賓合影「致敬安迪·沃霍爾」波普藝術及唱片封套設計私展於這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大師、波普藝術集大成者安迪·沃霍爾(Andy Worhol)所設計的原版唱片封套首次來深展出。香港小姐、TVB藝人代蓮曦丹美,國內資深藏家徐哲飛,元新建城創始人阮文韜,以及多位深港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出席開幕式。
  • 周璇,一代女星,13張唱片唱詞封套,留給人們無限的追憶與懷想
    如今,她的離世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她那些經典的、已經塵封的黑白影片和留聲機裡轉動的老唱片,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她美麗的嗓音,如一縷香魂,仍留給人們無限的追憶與懷想。當年,成為一代歌后的「金嗓子」周璇才14歲。
  • Andy Warhol設計的25張經典唱片封面
    Carlos Chávez - A Program of Mexican Music (1949)這是Andy Warhol在他21歲時設計的第一張唱片封套。Count Basie - Count Basie(1955)這是Warhol早期名人肖像中的一幅,所畫Count Basie的照片出現在唱片封套的背面。
  • 安迪·沃霍爾設計的最經典25張搖滾唱片封面
    Carlos Chávez——A Program of Mexican Music (1949)這是Andy Warhol在他21歲時設計的第一張唱片封套。Warhol為這張唱片的封套設計貢獻了他母親Julia Warhola的筆跡。
  • 神奇魔術:會變色的唱片,手上脫繩
    唱片的製作: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唱片,而是由兩張合在一起,拿來兩張黑色唱片,每張唱片的一面貼上綠色薄紙,另一面不動,當兩張綠紙相對,兩唱片合在一 起時,就像是一張普通的黑色唱片。而兩張黑色唱片併到一起、綠色在外,就是一張兩面皆綠的綠色唱片了。除了這些,還要把其中一張的中心挖掉,挖掉部分同唱片紙套上的圓洞一樣大,這也很關鍵。
  • 星際唱片:地球的呢喃
    於是,在時間的維度上,不斷向過去探索,在空間的範疇裡,則努力讓「記憶」走得更遠。1977年飛往太空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便是後一種嘗試的代表。 這兩架宇宙飛船,分別攜帶了一張鍍金的銅質密紋唱片,其中包括了描繪地球、人類和我們的文明的相關信息,期望在遙遠的未知時空,與某些外星生命不期而遇,他們被視為一份來自地球的「禮物」,更是一份來自過去對未來的牽掛。
  • 50年錄近2000張唱片,為你講述能看見聲音顏色的ECM公司
    我們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裡面聽到它的音樂,我們在《霧中風景》裡面聽到它的音樂;我們在歌劇院裡面聽到它的音樂,我們在展覽館裡面聽到它的音樂;我們在它的音樂裡聽到北歐,聽到南亞,聽到傳統,聽到此刻,聽到完整,聽到即興;我們一邊聽,也一邊看,這些唱片讓我們知道,「Ears Have Eyes」,聲音,可以被看見。
  • 臺灣洋蔥設計再度入圍格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
    在日前公布的第62屆葛萊美獎84 項入圍名單中,由臺灣洋蔥設計(Onion Design)黃家賢與楊豐銘操刀,泥灘地浪人樂隊第四張專輯——《擒虎記》,入圍了「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Best Recording Package)」,這也是泥灘地浪人與洋蔥設計繼《寶島賣藥秀》後,第二度入圍該獎項!
  • 蘇大為演唱威爾第《安魂曲》 唱響法芬維克藝術節
    演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威爾第《安魂曲》 。《安魂曲》又稱《安魂彌撒》, 這部作品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為紀念好友、義大利詩人及小說家曼佐尼而創作的。《安魂曲》呈現在今天,仿佛給今天的世界呈現了一幅歷史的倒影。值得一提的是,威斯教堂今年只安排四場最具重要性的演出,且音樂主題均與信仰有關,威爾第《安魂曲》作為這四場演出之一,受到了極大的矚目,當晚的演員得到了德國前總統羅曼•赫爾佐克的接見。
  • 古典CD明盤榜:75張上世紀最經典唱片
    英國最著名的古典音樂唱片評論雜誌《留聲機》近來發起了一次評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張古典音樂唱片的活動,廣大《留聲機》的樂迷踴躍參加,通過信件、E—Mail投票,第一輪已產生了75張唱片。這75張唱片無一例外,都是古典音樂的經典名盤,廣受樂迷歡迎的大熱門,也是唱片公司歷年來不斷再版的搖錢樹。
  • Adobe Illustrator中的封套扭曲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Adobe Illustrator中的封套扭曲。在最新版本的Adobe Illustrator 10中,封套扭曲成為一大亮點。但不知為什麼,這個命令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希望你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改變對它的觀點。
  • 莫扎特《安魂曲》的「發燒」錄音
    我記得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唱片店裡見過許多第一種意義的《安魂曲》錄音,比如維克多?德?薩巴塔指揮義大利廣播交響樂團1939年的演出。在德?薩巴塔的年代,《安魂曲》是少有參考樣本的,儘管今天我們知道在 他之前已經有弗裡茨?布希和布魯諾?瓦爾特的演出記錄下來,但我還是認為德?薩巴塔的演出具有鮮明的獨創性和原生性,他的速度中庸而均衡,基本上迴避了作品的戲劇性傾向。
  • 名家大團夾擊,兩部「安魂曲」受上海樂迷追捧
    11月10日-11日,指揮家安德裡斯·波嘉執棒上海交響樂團、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帶來了兩部音樂巨製——莫扎特《安魂曲》、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在國內,「安魂曲」歷來演得不多,然而演出前兩個月,這兩臺音樂會便已售罄。有樂評人感慨,上海樂迷現在視野漸寬,不僅如達姆勞和考夫曼的演唱會一票難求,對這種難得一聽的曲目也抱有極高的熱情。
  • 《大地安魂曲》交響音樂專輯在京舉行首發儀式
    為表達對人生自然、道德哲理進行的深刻反思,使我們記住這個曾經使人悲痛、令人感動、發人深思的不尋常的事件和日子,2010年5月12日,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的中國第一部安魂曲《大地安魂曲》交響音樂專輯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首發儀式,該部作品由著名作曲家關峽和詞作家劉麟、宋小明,歷時一年創作,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樂隊、合唱隊演出,由都江堰市災後文化旅遊促進會、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萬潤實業有限公司聯合製作
  • Ai+Ps野教程:活用封套工具製作簡約扭曲效果海報
    >路徑查找器面板選擇聯集,將其合併為一個形狀:按住Alt鍵拖動複製出來兩份,並將其中一份顏色改為黑色再畫一個圓角矩形比對好大小吧:其實至此要求不高的童鞋只有Ai就可以搞定了,只是有強迫症的野郎覺得箭頭所指出多出來的部分礙眼,到Ps裡搞比較方便
  • 兩部安魂曲一票難求 上海樂迷最懂經
    11月的上海,古典音樂舞臺精彩不斷。比如11月10日、11日兩晚,上海交響樂團攜手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演繹的兩部安魂曲,早在兩個月前門票就全部售罄了。樂評人顧超說,莫扎特的《安魂曲》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在國內很少演出,此次青年指揮家安德裡斯·波嘉和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也都是實力派。這兩場演出的火爆說明上海樂迷視野漸寬,越來越懂經。
  • 《大地安魂曲》:以安魂曲的名義承載力量
    2009年5月12日,國家大劇院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聯合製作的大型交響合唱作品《大地安魂曲》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世界首演,國交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執棒。5月5日,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布廳舉行了這場音樂會的首演新聞發布會,其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即《大地安魂曲》的作曲者關峽,詞作者劉麟、宋小明等都出席了發布會。
  • 安魂曲
    谷得遊戲橫版動作格鬥手遊《安魂曲》安卓版正式上線。遊戲以媲美主機遊戲的畫面、超強的打擊感、殿堂級的音樂、精心設計的場景關卡,搭配不同高能BOSS以及獨特的道具系統等,融合極限連招必殺、花式吊打、多段KO等操作方式,為玩家帶來勁...
  • 文史| 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再後來,他從洋行裡買了一架大喇叭手搖留聲機以及法國版的唱片《洋人大笑》等作品,在南洋橋一帶設攤播放。特別是僅2分23秒的《洋人大笑》,銷路極佳。1908年,樂浜生在南洋橋附近租房成立了公司,最初稱為「柏德洋行」,1910年4月,改稱東方百代唱片公司(Pathe Orient Co.),銷售唱機和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