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作家聚首臺灣探討鄉愁寫作

2020-12-12 臺灣頻道

原標題:兩岸作家聚首臺灣探討鄉愁寫作

  新華社臺北11月17日電(記者付敏)17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文學筆會在臺北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林丹婭、郝譽翔等20餘位作家聚首臺灣,共同探討「兩岸作家的鄉愁寫作」。

  據介紹,本屆筆會包括17日在臺北舉辦的兩場兩岸作家鄉愁主題寫作論壇,以及22日在高雄舉辦的一場「兩岸情思·美麗鄉愁」作家座談會。

  廈門市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張萍表示,希望通過海峽兩岸文學筆會,讓兩岸的文學界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張萍說,臺灣文學與大陸文學一脈相承,雖然兩者有著不盡相同的歷史際遇和文化機緣。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頻繁與深化,兩岸文學終將攜手前行,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作出貢獻。

  臺灣作家郝譽翔表示,兩岸作家有著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文學交流對於寫作很有意義。「我的鄉愁有多重意義,我的父親來自山東,我自己出生在臺灣。等到我長大後踏上那塊土地,我的心中還是有諸多感動,因為這片土地上還有與我血脈相連的親情。」郝譽翔說。

  大陸作家盧新華表示,對臺灣文學最早的了解來自於1978年就讀大學時接觸的《臺灣鄉土作家選集》,書中的作家們對現實的關注和憂慮,給了他莫大的啟發。「這樣的文學交流是一場美好的相遇。兩岸的作家都關注著『文化中國』的發展,為它驕傲、自豪,希望能共同尋找到它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方向」。

  在當日的開幕式上,廈門市作協主席林丹婭還向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和遠景出版社贈送了《廈門優秀文學作品選(2004—2013)》。

  據了解,本屆文學筆會由廈門市作家協會、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共同主辦。

(責編:燕勐、常紅)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2008年09月25日 09: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四川作家參訪高雄 與余光中共話鄉愁
    2月24日,由全國臺聯、四川省臺聯、四川省作協和臺灣夏潮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大陸作家臺灣採風交流團」一行前往高雄,參訪簡體字書店若水堂,並與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座談交流,共話鄉愁。  若水堂是臺灣一家經營簡體字書的書店,全臺灣共有五家門市,一年可賣出約30萬本簡體字書,在臺灣簡體字書店中排名第一。
  • 兩岸網絡作家聚臺北 探討網絡文學前景
    兩岸網絡作家聚臺北 探討網絡文學前景 2019-06-03 00:  當天下午,這場兩岸青年網絡文學IP影視論壇吸引數十位青年創作者。聽眾從網絡文學題材、網絡文學大賽評審標準、大陸網絡文學如何上架收費,多種問題希望能逐一解開。  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管平潮是中國仙俠小說類型的知名作家。
  • 琦君故裡話鄉愁
    今年是溫州籍臺灣作家琦君誕辰100周年。日前,第二屆琦君散文獎頒獎暨海峽兩岸散文論壇「文學與鄉愁的當代表述」在琦君故裡浙江溫州甌海區舉行。活動由《十月》雜誌和甌海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 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我已經沒有鄉愁
    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我已經沒有鄉愁 >   中新社東莞12月23日電 (李映民 李純)臺灣文學大師余光中23日作客廣東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大講壇」,作題為《旅行與文化》的專題演講。
  • 海外華文作家聚首荷蘭 探討中西文化文學交流發展
    海外華文作家聚首荷蘭 探討中西文化文學交流發展   中新網5月5日電 據義大利《歐華聯合時報》消息,歐洲當地時間4月30-5月1日,為期兩天的荷蘭中西文化文學國際交流研討會在荷蘭著名瓷都代爾夫特落下帷幕,來自17個國家58位華文作家共同聚首荷蘭
  • 兩岸作家共論社群時代閱讀寫作:避免成為單向度的人
    :   中新社臺北12月9日電 (記者 劉賢 路梅)會聚近30位作家的「兩岸文學對話」活動9日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行。
  • 臺灣詩人余光中去世 鄉愁、聽聽那冷雨等被收錄教科書
    余光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右手寫詩,左手寫文」的臺灣著名作家、詩人余光中病逝高雄。他的詩文作品廣泛為兩岸的教科書收錄,多篇詩作更屢經楊弦、李泰祥、羅大佑等人譜成歌曲傳唱。  據報導,余光中是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於南京。
  • 著名作家林海音十句語錄,句句婉轉真摯,鄉愁眷戀情深,值得收藏
    她紮根兩岸共同家園,作品中充滿著濃濃的兒女情結與鄉愁。她的文字婉轉真摯,最大的魅力是讓人讀完會深陷眷戀情深的鄉愁之中,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林海音十句名言,體會她的生活觀與文字背後濃濃的情意。
  • 兩岸「70後」作家共話「小說閱讀」
    為增進兩岸文學交流,4月7日,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主辦、以「小說閱讀」為主題的兩岸「70後」作家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臺灣學者呂正惠、臺灣《文訊》雜誌社總編輯封德屏、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部主任李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李錦琦等參加研討會。
  • 「回家的路再長也長不過一生」 高秉涵新書《鄉愁》發布
    齊魯網·閃電新聞菏澤10月12日訊10月12日上午,高秉涵新書《鄉愁》發布暨研討會在菏澤市圖書館舉行,高秉涵、菏澤市作家協會成員及部分文學愛好者參加新書發布儀式,並現場對《鄉愁》一書的創作背景和寫作特色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案例】鄉愁縷縷、情牽兩岸,廈門衛視特別節目《回家》的背後
    特別節目從臺灣老兵的「回家路」切入,用11位兩岸人物的「小故事」做串聯,縷縷鄉愁貫穿始末。憶往昔,有淚水也有歡笑;望未來,美好願景令人期待。廈門、臺北、北京、上海四地演播室連線訪談,深度解讀兩岸開放交流30年的歷史變遷。節目中還首次披露了大量珍貴影像資料,記錄了海峽兩岸親情回歸的漫漫長路。
  • 還原臺灣歷史真相,重塑兩岸共同記憶——專訪臺灣作家楊渡
    新華社臺北6月20日電(記者 陳鍵興 石龍洪)為還原長期被島內政治扭曲的臺灣歷史記憶,作家楊渡近來幾乎過著「隱居生活」,每天一早練完書法就開始看資料,下午到傍晚的時間用來寫作,一年多累積了30多萬字。近幾年,他已有多部臺灣史著作在兩岸出版。  楊渡,1958年生於臺中,出版有詩集、散文集和紀實文學作品等,還主持拍攝過多部紀錄片。
  • 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曾白天殺豬,晚上寫作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他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曾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
    他生前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往返兩岸十多次,去過大陸300多個城市。  不停寫作成就「當代散文大家」資料圖:林清玄作客廣州南國書香節。朱延生 攝  林清玄是臺灣知名作家,30歲之前獲遍臺灣所有重要文學獎項,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 學者對談臺灣文學:臺灣作家寫作時是心懷祖國的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劉歡)「臺灣作家是心懷祖國的,是按『中國』的概念寫作的。而這種狀態已經被大陸文學慢慢遺忘。」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陳曉明19日如是說。  一場以「文學?歷史?記憶」為主題的文化論壇19日下午在北大舉辦。
  • 臺灣作家張大春談兩岸應試作文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臺灣作家張大春談兩岸應試作文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寫文章應該是自願和與時俱進的,而應試作文常常忽略了這件事。」臺灣知名作家張大春近日在北京作客中國新聞網訪談節目時對記者說,應試作文應更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
  • 海峽兩岸散文論壇召開
    海峽兩岸散文論壇召開 2017年12月27日 09:05 來源:文藝報 作者:王楊 字號 內容摘要:12月15日,由十月雜誌社和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散文論壇在溫州舉行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曾白天殺豬 晚上寫作
    (原標題: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曾白天殺豬 晚上寫作)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他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兩岸文學應多多「手牽手」
    中新社高雄5月9日電 題: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兩岸文學應多多「手牽手」  中新社記者 楊旭 張茜翼  「兩岸交流,走在最前面的應該是文化。」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在談到兩岸文化交流時說,兩岸文學多多手牽手才是更好的狀態。  62歲的林清玄,人如其文字,瘦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