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經典閒論史,通古喻今明真知,大家好,我是戲說經典。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中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也在各個小說中基本常態化,甚至讀者也習以為常的現象,就是「排座次」。如果沒有排座次,四大小說的故事可能就沒辦法講下去了,座次排的好,故事講得順。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個陌生人結拜兄弟必須模擬,血親親兄弟的排次,排出大哥、二哥、三哥。
在《西遊記》中,唐僧的三個徒弟也要排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天庭中也有嚴謹的官位座次排序,孫悟空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對「弼馬溫」這個座次不滿。在《紅樓夢》中更加明顯了,尊卑有序的封建社會處處井然有序,社會、朝堂、家族各個方面的排序無處不在。
今天我們來聊聊《水滸傳》中的排序,在水泊梁山中一共有兩種狀態,三個時期。兩種狀態就是指無序狀態時期和有序狀態時期,無序狀態時期必然不會久存,因為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是一個道理。王倫確定為領導人之前和梁山好漢覆滅之後都屬於這個狀態
另外一種就是有明確的領導人物的狀態,三個時期就是王倫領導的早期,晁蓋領導的初期,宋江領導的中後期。
王倫領導的早期最為孱弱,王倫何許人也?一個落魄的秀才,帶領著摸著天杜遷,接納了本事一般的雲裡金剛宋萬。在林衝剛入夥時百般刁難之下才給了個第四把交椅的位置,在晁蓋一幫生辰綱大盜入夥之時沒有看清形勢,不予接納,不給排序,力量不如晁蓋的王倫只能落得一個火併被殺的下場。
晁蓋坐了頭領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排序,安穩人心,晁蓋大哥坐第一,軍師吳用坐第二
入雲龍公孫勝坐了第三,林衝呢?還是坐了和王倫時期一樣的第四把交椅,因為勢單力薄,也沒有仗著火併的功勞去搶前三把交椅,這種姿態和格局才能讓晁蓋放心地用「舊人」而不疑心有他。也顯示了林衝的智慧,沒有居功自傲,看清形勢,這就是王倫和林衝的最大區別
現實社會也是這樣,有些人仗著自己是公司創始元老或者對公司有功一味的不明形勢,居功自傲,只能是被人取而代之。
在宋江帶領了眾多好漢上梁山後,宋江的力量遠遠大於晁蓋,這時候必須重新排座次,換句話說也就是利益必須重新分配。而這次的難題是不能把晁蓋也給「火併」,那怎麼排呢?
就是按照貢獻來了,宋江立功,晁蓋也去立功,結果卻被射殺。按理來說宋江應該坐第一把交椅了,可是宋江卻遇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河北玉麒麟盧俊義,再三謙讓下盧俊義也沒有敢坐首把交椅,一個個都是人精啊,首把交椅是那麼好坐的嗎?宋江在報了晁蓋的仇之後還用了小小一計,也是古代常用的而且還屢試不爽的奇招,宋江夢到夜半三驚天上掉下一個火球,天亮後挖出來一個上書天書的石碑,偏偏有一個道士恰好就擅長專門辨認天書,將碑文翻譯出來後原是一百單八將的座次表,呼保義宋江果然位列第一。
古人迷信,天授第一把交椅,那宋江不坐就是逆天而為了,況且又有功勞、支持者眾多,已然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已滿足,時勢造英雄,英雄也要會造勢才行。從這些排座次的較量中可以看出來,座次排序是非常有學問的,精準地反映了梁山的各種實力,排座次其實用現代話講就是利益分配,就是蛋糕如何切,誰分肉,誰喝湯,表現在表面就是股權的劃分、職位的高低、權限的大小之類的,小到家庭中,也有排序,家裡誰說了算?也是由各種原因形成的,各位朋友如果對自己的「家庭座次」不滿意,可以借鑑宋江從各個方面去加強,水到自然渠成
以史喻今,明辨真知,通過解讀水滸如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樂趣和啟迪
對您有些許幫助,記得點讚和轉發!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