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2020-12-14 大大小小花2

身邊一位男生,三十好幾了還沒結婚,每次家人催他,他就說沒錢不想結,給不了別人幸福,將來有了小孩,大家都過得不好……

很多人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尤其老人們,苦口婆心勸說:成家立業,成家立業,自古先成家後立業。

意思是讓他先隨便找個人把婚結了,再考慮事業。

我不知道這個男生的做法對不對,也許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還是掙不了多少錢的話,按現在的男女比例,男生確實不太好找另一半。

但是,有一點我很佩服他,那就是責任感。他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怕沒錢沒本事的自己,給不了另一半幸福,怕以後孩子沒有好的教育。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婚姻負責任的態度。

多少人,輕易就結了婚,卻不對自己的另一半好一點;又有多少人,輕易就做了父母,卻不對孩子有半點責任。

這樣的人,說難聽點是不配為人,追根到底是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

可能是從小生長環境,導致心裡畸形,也可能是本身書讀的少,懂不了什麼道理,不懂得生命的珍貴,沒有敬畏之心,也就不會善待生命!

最近網上爆料四個月大嬰兒被扔下樓的消息,看了很震驚也心痛。才四個月大的嬰兒,對人世尚且沒有認識,已被兩次從五樓扔下,一次是剛出生沒幾天,一次是四個多月。雖然兩次都幸得上蒼保佑,大難不死,但是這麼高的地方被扔下去,醫生說以後會有後遺症。

看了新聞,知道是有精神疾病的媽媽把孩子扔下樓。我就在想,孩子的爸爸是個正常人,為什麼要和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媽媽結婚?既然生了孩子,為什麼又不行使好監護人的責任?

而且,孩子爸爸不願意繼續醫治,直言他自己重男輕女。可憐的孩子,竟然投生到這樣的家庭!

記得看到過這樣一首詩: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容,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希望愛多一點,傷害少一點!

但願這世間,多點對生命的敬畏,願每個寶貝都被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人生如戲, 歲月無情,生命易逝,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戲劇裡扮演的都是主角
  • 敬畏生命善待自己尊重他人
    記得小時候,因為貪玩倒栽蔥掉進了新挖的樹坑裡,那一刻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窒息的感覺,想喊卻沒有聲音,只有兩隻腳在空中亂蹬,漸漸的就放棄了,等待著死神的來臨,就在這時我被人救起,死亡與我擦肩而過……經歷了這一次的死裡逃生,讓我幼小的心靈觸碰到了生命的重量
  • 生命,需要我敬畏和尊重
    敬畏生命,也是善待自己。古人云:「治常生於敬畏,亂常起於驕縱。」人生的意義,在於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這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只有當我們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充滿無限生機。1敬畏生命,是一種善良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心存敬畏,也是敬畏生命,心有戒尺,方能行有所止。
  • 肺炎疫情警醒我們:敬畏生命不僅是敬畏生死,更是敬畏生命的過程
    在危及所有人生命健康的疫情面前,我們終於親身體悟到了一個人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健康快樂幸福地活著!活著就是美好的,健康快樂地活著就是最幸福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所擁有的唯有生與死之間生命的過程。我們無法決定生與死的時刻,無法拉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提升生命的質量。
  • 疫情留下的思考,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關愛他人生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僅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郭某鵬疫情期間自己到義大利美蘭看球賽,輾轉法國,阿聯等國,經北京回鄭州,坐地鐵上班。自己感染病毒,家人感染病毒,給同事、給接觸過人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受到全國人民的唾棄,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敬畏生命,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 敬畏生命,是每個人一生的修行
    敬畏生命,就是在求福報。02敬畏生命,就是善待自己想要被人愛,請先學會愛人。若想人生之路越走越寬,先讓三分與人行。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天地之間和為貴,萬物之間善為美。敬畏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即是善待自己。有時候,我們以為別人尊重自己,是因為自己了不起。過後才明白,別人之所以懷有敬重之心,是因為他們懂得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有這樣的一則小故事:他是一個慣偷,剛從監獄出來,窮途末路之際,他想起了入室盜竊。
  • 乘興而行,善待自己,是對生命最高的敬畏和滋養
    熙攘的現代生活,使得我們不願意停下來,想一想如何尊重自己的興致,如何善待自己的情緒。我們為生活四處奔波,為生計碌碌而作,偶爾的閒情逸緻,就被淹沒在生活這條滾滾長河之中。也許直到白髮蒼蒼之時,才會思考生活的本真,遺憾年輕之時,不懂享受生活的樂趣。
  • 走向敬畏生命的道德境界
    對於許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來說,這種聲音的存在敞開了巨大的文明時差,難免會令他們難堪:在敬畏生命已經成為全球性思潮的今天,我們的主流倫理學中仍然沒有其他物種的位置。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很少接受過敬畏生命的道德薰陶。人們習慣於忽略、遮掩、美化動物的痛苦,忘記了所有生命都應該擁有被珍視、尊重、善待的機緣。
  • 化石文化思想·敬畏生命
    總之,關於生命起源、人類誕生,有說不完的傳說、故事、解釋和結論,這些都體現了人類對於生命的關注、關切、注重和敬畏。更有一群又一群的志願者,明知危險,卻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生命的奉獻,唱響了敬畏生命的凱歌。敬畏生命是一種力量。
  • 敬畏生命 敬畏自然
    記得讀過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的散文《敬畏生命》,這是一篇關於生命與死亡的話題,生活中看似尋常的植物借風傳遞種子延續生命的自然現象,卻讓作者內心起了波瀾。「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
  • 如何讓孩子懂得敬畏生命?
    《論語·述而》儒家認為,只有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人類才是真正地保護自己。儒家主張以「仁民愛物」「誠心待物」的方式處理人與物的關係,事實上,這就是一種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發展的態度,並非將宇宙萬物視為與生命無關的外在之物加以役使。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讀後感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論語》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曾國藩也曾說過:「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畏,就是我們人類對待世間萬物的一種態度。敬是尊敬,畏是畏懼,所謂敬畏,即因尊敬而心存畏懼。一旦我們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變得無所忌憚,有恃無恐,輕浮淺薄,不屑放縱,因而開始逾矩犯錯,最終為自己遭致滅頂之災。從2003年的SARS病毒到當下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統計發現,超過 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
  • 詩人戈陽青寫下人類警醒震撼靈魂的詩篇《敬畏生命》
    2020年3月,已經公開出版和發表一千五百首詩歌詩詞的我國著名詩人戈陽青,寫下詩篇《敬畏生命》,並於3月25日,親自朗誦了這首詩。為人類在巨大災難面前留下了最震撼人心的聲音!詩人這首《敬畏生命》,以「敬畏生命」為命題,以全球瘟疫大流行為背景,以人類誠惶誠恐草木皆兵為觸點,以人類日益滋長的驕橫為直擊,更以人類須要敬畏生命為忠告,以人類須要人性回歸為振臂!
  • 敬畏生命作者:果多堂
    敬畏生命文/果多堂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敬畏之心保持一顆感恩之心天地有自己的規矩萬物有自己的法則舉頭三尺有神明懂得敬畏是為人根本一個人心存敬畏身正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知道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事規矩 真誠不突破底線和原則人如果不敬畏生命就會變得輕浮 不屑任意妄為比如開車要有敬畏之心
  • 敬畏生命 敬畏職責
    2020年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醫務人員衝在了第一線,用生命詮釋職責,以實際行動捍衛「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他們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是我身邊的平凡英雄。
  • 從敬畏生命做起
    為了這些至高無上的利益,公民應該毫不猶豫地放棄個人利益,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應該說這樣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訴求,從總體上說依然是正確的。我們國家根本的道德準則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雖然我們從不否認個人、個體生命、個人價值的存在,但始終把它放在與國家、集體利益統一的位置上。當二者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還是強調個人利益服從國家、集體利益。
  • 關注|馮正霖: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民航人都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董志毅、呂爾學、崔曉峰出席會議。
  • 敬畏!生命
    使人不得不敬畏於天地之博大,生命之純美。存在之難能可貴,精神之不屈不撓,感念蒼茫之大千,珍惜存在之不易。觀其形,想其象,嘆謂之憾,蔚然尤異,特別是其間有株古槐,知是天火所災,幾個壯漢才可合摟的樹身,被火燒得只剩半圈皮枝,然而卻在村皮外圍卻生發了綠綠的翠條,嫩生嫩生地乳芽悠然而向上搖曳於暮色之中,佇立其間,即就是鐵石心腸的人,他都得敬畏,敬畏,敬畏……
  • 敬畏生命,從身邊開始
    敬畏生命,這應該是常識,然鵝,現實中,有諸多事件曝光出了,我們有不少人對生命是極度的漠視。 比如說,9月28日廣西羅城,舞臺上正在表演舞蹈,只見一位演員突然倒下,周圍與她一起跳舞的眾多演員,竟然無視突發意外,而是繞開倒在地上的演員,繼續表演著。
  • 敬畏生命的倫理學
    這時真的想到了死亡,想到了我還年輕、還有很多事要做,就這樣死去的話,生命又有多少遺憾啊!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最直接地為生命而感慨。2008年12月,因為數位相機橫掃攝影市場,寶麗萊公司正式停產一次成像的照相機和與之匹配的膠捲。此時,兩個美國女孩妮可·肯尼和凱思·裡夫斯卻突發奇想,面對一款即將死亡的相機,開始思索人的生命及其價值:如果你明天就離開這個世界,你是否會覺得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