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涵姐姐講故事|親君子,遠小人

2021-01-16 媽媽就是好老師



今天小涵姐姐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故事——《伊索寓言》。注意給孩子播音頻的時候調整好音量~



上次,我講暗箭傷人的故事,給聽友們留了一個小問題,請大家好好想一想,潁考叔怎樣做,能夠躲過被公孫子暗箭射死的這個飛來橫禍,聰明的你,想必心裡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畢竟隔了點時間,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暗箭傷人的故事,潁考叔因為爭奪鄭莊公的旗車,被稱讚是老虎一樣的將軍,卻因此慢待了貴族出身的公孫子都,後來攻打許國的時候,鄭莊公任命潁考叔為大將,讓公孫子都做他的副將,潁考叔奮勇殺敵,公孫子都嫉妒潁考叔,怕他再立戰功,就從背後射暗箭把潁考叔射死了。一員老虎一樣的將軍,就這樣被公孫子都的一腔嫉妒之火給害死了。表面看潁考叔死的太冤了,一身本事,還沒完全施展出來就被害死了。可再想想呢,潁考叔人也挺聰明的,不聰明就不可能借送夜貓子給鄭莊公的機會,出了個挖地道見黃泉的主意,幫助鄭莊公與自己母親相見和好,從此擺脫了不孝的壞名聲。可他這麼聰明,難道就沒有可能躲過暗箭這個飛來橫禍嗎?

 

各位聽友一定比古人潁考叔聰明,小涵姐姐先不說自己的看法,咱們還是接著聽故事,讓故事給我們答案。今天我要講的故事,需要帶大家從東周穿越到唐朝,故事的主人公和潁考叔一樣也是一名武將,但名氣可比潁考叔大多了,幾乎就是一個神一樣存在的武將,他的名字就是郭子儀。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為了穩定邊防,就在科舉制度選拔文人的基礎上,搞了一個武將的選拔。然後,郭子儀參加了武舉考試,直接得了武狀元。然後,他就如同開掛了一樣,屢立戰功,且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成為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興之將。他活到85歲,被稱為「五福老人」。有聽友聽到這,可能想到了那個什麼寶每年搞的集五福,這個真不是。中國的「五福」指的是,富貴、好德、長壽、康寧、善終。郭子儀都集齊了。當時唐朝的人均壽命是50多,要是放在現代,郭子儀的年齡可以上百。

 

同樣是武將,又這麼有本事,郭子儀是怎麼做到了歷經七朝而屹立不倒呢?難道他就是幸運嗎?你還別說,郭子儀雖然是武將出身,戎馬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戰役。但郭子儀確實一直都沒有受過很重的傷,基本就是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一生。可是,郭子儀真的一個公孫子都這樣的小人都沒遇到過嗎?

 

其實早在郭子儀積功成為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以後,因為上司嫉妒,就被閒置了很長時間,這個嫉妒他的上司,小涵姐姐就不介紹了,反正後來也沒能阻擋住郭子儀的才幹。你說,什麼是閒置?閒置就是給你個崗位,但不給你任何幹事立功的機會。不過這段閒置的生活卻養成了郭子儀寵辱不驚、恢宏大度的性格。說幾個事,大家就能看出這個郭子儀的為人了。


當時,皇帝身邊的宦官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魚朝恩又是宦官裡面的佼佼者。一次,郭子儀在外徵戰時,他父親的墳墓被人盜掘,雖沒有證據證明是魚朝恩所為,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魚朝恩。當郭子儀率軍得勝還朝時,朝中君臣心中都惴惴不安,他們擔心郭子儀會因此事謀反或要挾朝廷。畢竟這種事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奇恥大辱,而郭子儀不但沒有追究此事,反而自責的對眾人道「我率領軍隊以久,不能禁止士兵挖別人的祖墳,今日之事可能是遭到了天遣,而非人為」,一席話令大唐君臣無限感動。當然也感動了魚朝恩,因為自此後他再也沒有為難過郭子儀。拿現在來說,這魚朝恩就形同郭子儀的同事,同事拖後腿,他卻直接無視,選擇原諒。


當時,還有個叫李光弼的大將,屢立戰功,也是唐朝的名將,他對郭子儀是既不服又嫉妒。瞧這架勢,這李光弼和郭子儀的關係,是不是很像公孫子都和潁考叔啊?有聽友說,你怎麼又繞回到潁考叔了。嗨,我這帶著大家費勁地從東周直接穿越到唐朝幹嘛來了,就是用郭子儀做鏡子,照一照潁考叔啊。說來也巧,在平定安史之亂的一場戰役中,李光弼和郭子儀也被派了一同作戰。李光弼也不聽指揮,沒有盡到友軍的職責,致使那場戰爭就失利了,但是郭子儀以大局為重,把責任全部承擔了下來,這下子就令李光弼心悅誠服。

在以後的戰役中,他積極配合郭子儀,使危急到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了。可以說,郭子儀以大局為重忠心於朝廷的事情就像他所立的戰功一樣數不勝數,在他寬待別人的時候,也間接的解救了自己。

有聽友說了,潁考叔是被一箭直接射中後心射死了。公孫子都根本沒像李光弼一樣,給潁考叔感動他的機會啊。潁考叔還是死的冤啊,小人防不勝防啊。別急,接著聽。

 

郭子儀晚年退休後,在家忘情聲色來排遣歲月。那時候恰巧有個尚未成名的小角色,叫做盧杞,這個盧杞後來做了宰相,在唐史《奸臣會傳》這本書中就有他的名字。「奸臣會傳」,聽這個書名,你肯定猜到了,這個盧杞絕對不是一隻好鳥。

 

有一天,當時的小角色盧杞去拜訪郭子儀。郭子儀正被家裡的一群歌伎們包圍著,得意地欣賞著音樂,一聽說盧杞來了,郭子儀馬上命令所有的女眷和歌伎,一律退到大會客廳的屏風後面去,一個也不準出來見客。

 

郭子儀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等到盧杞走了,家眷們奇怪地問他:您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無所顧忌。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如此慎重呢?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而且他的長相很難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裡的鬼怪一樣,你們女人最愛笑,平時沒有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青臉,一定忍不住要笑,你們一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過去那些看不慣他或得罪了他的人,他一律給以殺人抄家的報復。唯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卻很寬厚,即使郭家人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還要盡力保全。

 

因為在盧杞看來,郭子儀對他一向都是頗為重視的,因而便大有感恩知遇的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得罪君子,君子會一笑一怒而過,因為君子的氣度,因為君子的容人之量,因為君子不會做那些齷齪的行為,也就不會施加任何不利於你的手段;而當你得罪了小人,而且很可能是無心之失,他卻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就算從前你對他有再多的恩德他還沒有回報,他卻只會記恨你的無心之失,利用種種陰險的手段加害你。得罪小人,小人會一直糾纏不止。更重要的是,既然被稱作小人了,小人自然可以放棄君子的一切美譽,不折不扣做到底。

 

正因為,很多人吃了公孫子都、盧杞這些小人的虧,「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這句話才會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不過,很多時候,如果不遇見事情,你很難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名詞「垃圾人」,指的就是那些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比如沮喪、憤怒、嫉妒、仇恨、抱怨和失望。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某些人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這些人身上丟。對待這些人,我們最好的態度就是不介意,敬而遠之。所以,今天故事,小涵姐姐就給它命名為「親君子,遠小人。」

 

郭子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激情歲月,他的一生中夾雜著智慧、幸運、犧牲,近乎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古之罕有。「忠武」這個封號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對武將最高的封號,也是對武將最大的褒獎。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大唐僅有名將郭子儀享受到了此封號,而郭子儀作為大唐王朝的中興名將、七朝元老,也的確是受之無愧。

 

小涵姐姐希望所有的小聽友們,能夠像郭子儀一樣親君子,遠小人,而且對小人還要「敬而遠之」。願你們能像李世民一樣以史為鑑,以人為鏡,通過學習歷史以便更好的做事,通過他人監督來認識自己,知書識禮,胸懷寬廣,一生平安。

 

今天的中國歷史故事「親君子,遠小人」就講完了。如果你喜歡聽小涵姐姐講故事,請給我點讚。歡迎關注媽媽就是好老師公眾號,收聽更多的好故事。



更多故事點擊菜單欄獲取:


小朋友們還想聽什麼故事?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親君子,遠小人。」
    「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先賢們的告誡。分清君子與小人,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那麼如何區分兩者呢?讓我們從《論語》中找找答案吧: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君子心胸開闊、坦坦蕩蕩;而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中國有句俗語:「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君子不做虧心之事,自然無所畏懼,而小人就不好說了,因為做了太多的壞事,每天就會生活在提心弔膽之中。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親君子,遠小人,何謂君子?何謂小人?
    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比而不周。親賢臣,遠小人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 職場規則之「親君子,遠小人」新解
    在此基礎上,「親君子,遠小人」的古訓需時時謹記,且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賦予新的內涵。時刻指導我們如何混跡職場,遠離小人,保護己身;親近君子,共進共退。成為人生贏家。要先賦予親君子遠小人新的內涵,我們需要先看看新時代的君子和小人,與之過去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能夠睜大眼睛,分辨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選擇。
  • 親君子,遠小人。人生至理!
    做人就學君子,堂堂正正,坦坦蕩蕩,問心無愧。做人不學小人,勾心鬥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做事就學君子,心胸寬闊,善良豁達,知恩圖報,重情重義。做事不學小人,斤斤計較,沒完沒了,為一己之私,忘恩負義。君子看重的是情義,可以和你風雨同舟。小人關心的是利益,往往會把你出賣。所以說,寧給君子提鞋,不與小人同財。
  • 男人切記:親君子,遠小人,小人自有小人鬥,惡人還有惡人磨
    01 君子做事,小人鬥巧一個人新到一個環境或領域會遇到來自小人的阻力,還有當你的職業處於上升期也會遇到小人的破壞,而這兩種情況小人最容易得手,也是最可能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壞的影響。02 親賢人,遠小人《論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意思是:和那些內心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是最難相處的,和他親近相處時他不懂得謙遜有禮對別人,你疏遠他了,他又有怨恨。
  • 遠小人,親君子!
    小人,說白了,就是專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道德敗壞的人。那麼,小人願意做小人嗎?他做小人,冤枉嗎?其實,小人他並非真的願意這樣做小人,而是因為他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身邊也沒有人教他,久而久之,受不良環境影響,加上自身的原因,首先在心地上起了惡念,進而就幹起了不善的勾當。
  • 遠小人?不如親小人!
    「出師一表」指的是三國時諸葛亮的《出師表》,在這篇文章中,諸葛亮提出一個著名的用人觀點,即「親賢臣,遠小人」,並指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而「後漢所以傾頹也」則是因為「親小人,遠賢臣」「親賢」是毫無疑問的,親賢臣國受益,親賢人己受益,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且為許多真人實事所證明。但是,「遠小」這一點卻很值得商榷,換句話說,「遠小」未必有好處。2「遠小」的目的是為了免受其害,但實際情況往往卻是因「遠小」而受害。
  • 遠小人,近君子,仿佛棄暗投明(美文)
    我多想用文字照亮你,也照亮我……親,請關注我。生活中,如果你缺乏識人的慧眼,不小心與小人為友,那麼你的煩惱就來了。因為,滿足一個小人,很難。即便得罪了小人,也是離開小人的時候了。越早離開越好,越晚受害越大。因為,小人就是個無底洞,對於你的付出,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任你怎麼竭盡真誠,也不能填滿那個欲望的洞。古人說,近君子,遠小人。這話說得非常對。對於小人,遠,就是最好的策略。
  • 易經:2019年,你應該小心這3種人,親君子遠小人,才能越走越順
    2019年,你應該讓善待你的人圍繞在你身邊,親君子,遠小人,小心這3種人,人生才能越走越順!第1種: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易經》噬磕卦曰:「雷電噬磕,先王以明罰敕法。」道德,只能約束講仁義,有良心的人;小人重視利害,不在乎仁義,不受良心譴責,所以道德對他們不管用,需要法律約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個人表現出優秀,就很容易招來羨慕、嫉妒、恨。這是人之常情。君子可以自控,所以君子不會嫉妒而傷害別人;而小人則無法自控,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因嫉妒而中傷,詆毀別人。
  • 君子為目標,小人為目的
    君子有正善理念,為理想活。小人則為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活。  君子奉獻追求,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小人貪財,追求腰纏萬貫,追求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君子追求的是我與因之夢寂寥,芙蓉國裡盡朝暉,真正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 「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君子難得的修養
    四個君子要對付四個小人而且我是居高臨下,有力量可以把它們壓制下去。但是現在不這樣做。要「退」。看得懂的人就知道,下卦是兩個陰一個陽,顯然那個陽的勢力是不如陰的。當大權旁落,被小人掌握在手裡的時候,君子就要小心了。大象「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 近君子,遠小人,笑對人生(精闢)
    做人不與高人爭勝,不與小人爭辯,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人生,歲月靜好,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做最真實的自己,近君子,遠小人,笑對人生!做人,不要狗眼看人低,眼裡要容得下別人,才能收穫更多,懂得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態常伴讓自己,處處祥和!人生短暫,別計較太多,寬容理解,有愛之人一定快樂長壽。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區別:終於明白為何要近君子遠小人
    原標題: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區別:終於明白為何要近君子遠小人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貴族與平民,沒有道德含義。《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儘管也殘留著社會地位上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標準,而以「德行」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
  • 與小人劃清界限而不受到小人傷害: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易·遯卦》: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艮,艮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遠,是遁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不用以惡報惡的方法對付小人,而是採取威嚴的態度,遠離小人。不惡而嚴,並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 近君子,遠小人!(深度好文)
    近君子,遠小人! 君子人品端正,不會作惡, 小人言行不一,心術不正。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寬廣, 小人心胸自私狹隘, 君子,對人寬容,沒有怨恨, 小人,事事較真,心裡有鬼。
  • 屬牛之人2018年運程:遠小人,親君子,儘量遠離酒肉朋友
    今年太歲戌狗與醜牛為勾絞煞,又有「貫索」、「勾神」兇星入命,主導牽連多事,容易被捲入各種糾紛風波、口舌刑獄,小人趁虛而入釀成禍事,和太歲的戌醜刑會導致屬牛的人命運中的五行火,水和金受傷,對於健康有諸多不利。
  • 林治波:論君子與小人
    同樣是人,何以會形成君子與小人之分?根源在於每一個人的成長所經歷的環境各不相同,所處的階級階層各不相同,不同的薰陶、歷練和立場,導致了不同的價值觀、道德觀,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秉性和待人處事之道。 道德水準高、人格境界高者,為君子;道德水準低、人格境界低者,為小人。君子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小人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
  • 近君子遠小人 人和事業興
    這些小人的危害極大,既影響單位人際關係,更制約事業發展。為什麼會有小人,根據存在即合理的邏輯,那是因為小人有市場,有人喜歡,有人需要,所以就有了小人存在的土壤。有些領導人,對人考察不深,識人不準,用了小人,自己還感覺良好;有的領導,非常精明,明明知道這個人胸無點墨,不學無術,是個馬屁精,典型的小人,反而還要重用,留在身邊,為自己服務。小人沒有真本事。
  • 古人論「君子與小人」
    ——漢·劉向 8、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 ——唐·吳兢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每日一習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
    他引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等古語指出,回顧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史,不難看出:有些封建王朝開始時順乎潮流、民心歸附,尚能勵精圖治、以圖中興,遂致功業大成、天下太平,但都未能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