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涵姐姐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故事——《伊索寓言》。注意給孩子播音頻的時候調整好音量~
上次,我講暗箭傷人的故事,給聽友們留了一個小問題,請大家好好想一想,潁考叔怎樣做,能夠躲過被公孫子暗箭射死的這個飛來橫禍,聰明的你,想必心裡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畢竟隔了點時間,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暗箭傷人的故事,潁考叔因為爭奪鄭莊公的旗車,被稱讚是老虎一樣的將軍,卻因此慢待了貴族出身的公孫子都,後來攻打許國的時候,鄭莊公任命潁考叔為大將,讓公孫子都做他的副將,潁考叔奮勇殺敵,公孫子都嫉妒潁考叔,怕他再立戰功,就從背後射暗箭把潁考叔射死了。一員老虎一樣的將軍,就這樣被公孫子都的一腔嫉妒之火給害死了。表面看潁考叔死的太冤了,一身本事,還沒完全施展出來就被害死了。可再想想呢,潁考叔人也挺聰明的,不聰明就不可能借送夜貓子給鄭莊公的機會,出了個挖地道見黃泉的主意,幫助鄭莊公與自己母親相見和好,從此擺脫了不孝的壞名聲。可他這麼聰明,難道就沒有可能躲過暗箭這個飛來橫禍嗎?
各位聽友一定比古人潁考叔聰明,小涵姐姐先不說自己的看法,咱們還是接著聽故事,讓故事給我們答案。今天我要講的故事,需要帶大家從東周穿越到唐朝,故事的主人公和潁考叔一樣也是一名武將,但名氣可比潁考叔大多了,幾乎就是一個神一樣存在的武將,他的名字就是郭子儀。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為了穩定邊防,就在科舉制度選拔文人的基礎上,搞了一個武將的選拔。然後,郭子儀參加了武舉考試,直接得了武狀元。然後,他就如同開掛了一樣,屢立戰功,且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成為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興之將。他活到85歲,被稱為「五福老人」。有聽友聽到這,可能想到了那個什麼寶每年搞的集五福,這個真不是。中國的「五福」指的是,富貴、好德、長壽、康寧、善終。郭子儀都集齊了。當時唐朝的人均壽命是50多,要是放在現代,郭子儀的年齡可以上百。
同樣是武將,又這麼有本事,郭子儀是怎麼做到了歷經七朝而屹立不倒呢?難道他就是幸運嗎?你還別說,郭子儀雖然是武將出身,戎馬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戰役。但郭子儀確實一直都沒有受過很重的傷,基本就是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一生。可是,郭子儀真的一個公孫子都這樣的小人都沒遇到過嗎?
其實早在郭子儀積功成為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以後,因為上司嫉妒,就被閒置了很長時間,這個嫉妒他的上司,小涵姐姐就不介紹了,反正後來也沒能阻擋住郭子儀的才幹。你說,什麼是閒置?閒置就是給你個崗位,但不給你任何幹事立功的機會。不過這段閒置的生活卻養成了郭子儀寵辱不驚、恢宏大度的性格。說幾個事,大家就能看出這個郭子儀的為人了。
當時,皇帝身邊的宦官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魚朝恩又是宦官裡面的佼佼者。一次,郭子儀在外徵戰時,他父親的墳墓被人盜掘,雖沒有證據證明是魚朝恩所為,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魚朝恩。當郭子儀率軍得勝還朝時,朝中君臣心中都惴惴不安,他們擔心郭子儀會因此事謀反或要挾朝廷。畢竟這種事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奇恥大辱,而郭子儀不但沒有追究此事,反而自責的對眾人道「我率領軍隊以久,不能禁止士兵挖別人的祖墳,今日之事可能是遭到了天遣,而非人為」,一席話令大唐君臣無限感動。當然也感動了魚朝恩,因為自此後他再也沒有為難過郭子儀。拿現在來說,這魚朝恩就形同郭子儀的同事,同事拖後腿,他卻直接無視,選擇原諒。
當時,還有個叫李光弼的大將,屢立戰功,也是唐朝的名將,他對郭子儀是既不服又嫉妒。瞧這架勢,這李光弼和郭子儀的關係,是不是很像公孫子都和潁考叔啊?有聽友說,你怎麼又繞回到潁考叔了。嗨,我這帶著大家費勁地從東周直接穿越到唐朝幹嘛來了,就是用郭子儀做鏡子,照一照潁考叔啊。說來也巧,在平定安史之亂的一場戰役中,李光弼和郭子儀也被派了一同作戰。李光弼也不聽指揮,沒有盡到友軍的職責,致使那場戰爭就失利了,但是郭子儀以大局為重,把責任全部承擔了下來,這下子就令李光弼心悅誠服。
在以後的戰役中,他積極配合郭子儀,使危急到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了。可以說,郭子儀以大局為重忠心於朝廷的事情就像他所立的戰功一樣數不勝數,在他寬待別人的時候,也間接的解救了自己。
有聽友說了,潁考叔是被一箭直接射中後心射死了。公孫子都根本沒像李光弼一樣,給潁考叔感動他的機會啊。潁考叔還是死的冤啊,小人防不勝防啊。別急,接著聽。
郭子儀晚年退休後,在家忘情聲色來排遣歲月。那時候恰巧有個尚未成名的小角色,叫做盧杞,這個盧杞後來做了宰相,在唐史《奸臣會傳》這本書中就有他的名字。「奸臣會傳」,聽這個書名,你肯定猜到了,這個盧杞絕對不是一隻好鳥。
有一天,當時的小角色盧杞去拜訪郭子儀。郭子儀正被家裡的一群歌伎們包圍著,得意地欣賞著音樂,一聽說盧杞來了,郭子儀馬上命令所有的女眷和歌伎,一律退到大會客廳的屏風後面去,一個也不準出來見客。
郭子儀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等到盧杞走了,家眷們奇怪地問他:您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無所顧忌。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如此慎重呢?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而且他的長相很難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裡的鬼怪一樣,你們女人最愛笑,平時沒有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青臉,一定忍不住要笑,你們一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過去那些看不慣他或得罪了他的人,他一律給以殺人抄家的報復。唯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卻很寬厚,即使郭家人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還要盡力保全。
因為在盧杞看來,郭子儀對他一向都是頗為重視的,因而便大有感恩知遇的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得罪君子,君子會一笑一怒而過,因為君子的氣度,因為君子的容人之量,因為君子不會做那些齷齪的行為,也就不會施加任何不利於你的手段;而當你得罪了小人,而且很可能是無心之失,他卻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就算從前你對他有再多的恩德他還沒有回報,他卻只會記恨你的無心之失,利用種種陰險的手段加害你。得罪小人,小人會一直糾纏不止。更重要的是,既然被稱作小人了,小人自然可以放棄君子的一切美譽,不折不扣做到底。
正因為,很多人吃了公孫子都、盧杞這些小人的虧,「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這句話才會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不過,很多時候,如果不遇見事情,你很難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名詞「垃圾人」,指的就是那些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比如沮喪、憤怒、嫉妒、仇恨、抱怨和失望。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某些人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這些人身上丟。對待這些人,我們最好的態度就是不介意,敬而遠之。所以,今天故事,小涵姐姐就給它命名為「親君子,遠小人。」
郭子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激情歲月,他的一生中夾雜著智慧、幸運、犧牲,近乎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古之罕有。「忠武」這個封號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對武將最高的封號,也是對武將最大的褒獎。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大唐僅有名將郭子儀享受到了此封號,而郭子儀作為大唐王朝的中興名將、七朝元老,也的確是受之無愧。
小涵姐姐希望所有的小聽友們,能夠像郭子儀一樣親君子,遠小人,而且對小人還要「敬而遠之」。願你們能像李世民一樣以史為鑑,以人為鏡,通過學習歷史以便更好的做事,通過他人監督來認識自己,知書識禮,胸懷寬廣,一生平安。
今天的中國歷史故事「親君子,遠小人」就講完了。如果你喜歡聽小涵姐姐講故事,請給我點讚。歡迎關注媽媽就是好老師公眾號,收聽更多的好故事。
更多故事點擊菜單欄獲取:
小朋友們還想聽什麼故事?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