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安慰劑效應

2020-12-19 創新與心理成長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安慰劑效應

在不讓病人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完全沒有藥效的替代物時,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藥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在醫學、心理學研究中,這樣的情況都很常見。所以,很多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時,時常會採用「安劑效應」,撫慰病人的情緒和心態。

2

牙痛患者的感受

經常有牙痛患者在來到牙醫診所,會感覺他們到牙醫診所就感覺好了很多。這些人說的是真話,他們覺得很快就有人幫自己解決牙病的困擾了,少了焦慮和恐懼情緒,放鬆了下來的感受和安慰劑的作用效果一樣。

3

安慰劑可激發安慰劑效應

當病人對某種藥堅信不移時,安慰劑效應就可增強該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所以,新藥問世,做療效評價時,要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估計進去。

如果某種新藥的療效與安慰劑的療效經雙盲法試用後,相差不大,沒有顯著的差異時,這種新藥的臨床使用價值就不大。有些新藥剛問世時,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靈丹妙藥,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實際的功效就體現出來,然後就會被淡化。

4

安慰劑效應有效範圍

安慰劑效應對偏重主觀性質的病患(例如頭痛、胃痛、哮喘、壓力等)比較有效。

安慰劑研究專家認為,有時安慰劑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療效,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卻會被耽誤。所以,有病還是得去醫院,要正確對待,不能單純地依靠自我安慰。

5

安慰劑反應者

使用安慰劑時易出現相應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類人的人格特點是:好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過分關注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會出現此種效應。

6

安慰劑效應來源及在心理諮詢中作用

有研究認為安慰劑效應一是大腦在緊張時釋放的內啡肽等緩解疼痛的嗎啡類化學物質所起的作用;二是某種形式條件反射作用。

「安慰劑效應」在心理諮詢中適用對象: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這些個體的人格特點包括喜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喜歡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例如:癔症、強迫症、部分恐怖症、焦慮證、疑病證和神經質。如果兩者同時具備,「安慰劑」就更容易產生療效。

仝兆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博士、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礙治療、輔導諮詢、團體培訓。

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

學習更多心理學知識

伴你走過如詩的

歲月

相關焦點

  • 「最美的謊言」神奇的安慰劑效應,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這些例子來自醫學觀察,它們都反映了安慰劑效應——吃「假藥」的人和真藥一樣有效。過去,學術界認為安慰劑效應與真正藥物的療效有本質區別。因此,在研究藥物療效時,應設立安慰劑組,排除安慰劑效應,從而確定藥物的真實療效。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上也是一樣的,心理學家應該把安慰劑效應排除在心理治療的真正療效之外。
  • 安慰劑效應是玄學?
    有人認為是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也不能用意念移動物體,但安慰劑效應幾乎就和這倆一樣神奇了。「安慰劑效應」指的是,對於某種無效的療法或幹預手段,僅僅是「相信它有效」,就能改善健康,並能改變認知——這似乎無可辯駁地證明了精神具有近乎魔法的力量,可以超越物質。
  • 安慰劑效應:信者有,不信則無?
    帶你認識一個心理學現象——安慰劑效應。一、什麼是安慰劑效應?安慰劑」,顧名思義,中性藥,沒有特殊作用的藥物。然而臨床醫學研究發現,通過安慰劑的治療,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病情好轉。匪夷所思的是,有臨床試驗顯示,給患者開「致吐藥」後,告訴患者,這是止吐藥,患者就神奇的停止了嘔吐。受安慰劑影響的而得來的安慰劑效應,指的是那些沒有藥效卻能帶來正面效果的反應。在積極心理學中,安慰劑有很多正面作用,醫學上,由於患者對醫生的信賴,即便開的是安慰劑,患者也會很快好轉,在生活中,權威的言語暗示,即使不夠正確,也能引導人做出改變。
  • 安慰劑效應:用心理暗示扭轉現實
    一分鐘小知識安慰劑效應:用心理暗示扭轉現實秦大爺腿腳不靈好幾年了,近些日子,聽小區附近的銷售員說,吃一種神奇的藥能夠使人重返年輕,腿腳靈活,連爬山都不帶喘氣的。於是秦大爺幾乎把每個月的退休金都搭在保健品上。
  • 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獲得驗證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8日報導,日前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確可對大腦的某一特定區域產生作用,並對最終療效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 安慰劑效應是萬能藥嗎?
    直到 1996 年4 月,帕克 3 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  同其他自閉症兒童一樣,帕克有慢性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隨後,維多利亞便帶他去卡羅爾 · 霍瓦特醫生處就診。卡羅爾 · 霍瓦特是美國馬裡蘭大學的胃腸道疾病專家。經他建議,帕克接受了腸道內窺鏡檢查。內窺鏡軟管頂端裝有一種特製的攝像頭,能夠看清消化道內的情況。
  • 安慰劑真能治病嗎?| 揭秘安慰劑效應(二)
    原創 何笑松 返樸研究已經證實,安慰劑效應可以調節免疫反應,增強抗感染能力;「樂觀的癌症患者活得更久」,也確有其事。今天我們就講講安慰劑是怎樣通過"欺騙"大腦裡的獎賞系統,來發揮治療效應的。
  • 「安慰劑效應」 ,如何讓你受騙的?
    安慰劑效應。 在解釋這個詞含義之前,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電影《綠野仙蹤》裡,仙女並沒有真的給鐵皮人一個心臟,沒有給稻草人一個大腦,也沒有給獅子以勇氣,但他們都感覺更好了。 這是安慰劑效應的一個鮮活例子。
  • 「安慰劑效應」,如何讓你受騙的?
    安慰劑效應。在解釋這個詞含義之前,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在電影《綠野仙蹤》裡,仙女並沒有真的給鐵皮人一個心臟,沒有給稻草人一個大腦,也沒有給獅子以勇氣,但他們都感覺更好了。這是安慰劑效應的一個鮮活例子。
  • nature:止痛劑藥物研發麵臨安慰劑效應窘境
    一項臨床一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實驗結果也變得越來越好,因此難以證明患者的治療效果是由於藥物作用而非安慰劑效應。這一安慰劑效應的嚴重性是由加拿大的研究者們從美國的一項臨床試驗中調查得出的,該研究由加拿大McGill大學的痛覺遺傳學家Jeffrey Mogil領導。他們發現在這一臨床試驗中,安慰劑效應產生的治療效果幾乎與藥物治療達到的效果相當。
  • 健康逸事,怕什麼就來什麼的反安慰劑效應
    在健康範圍內,也有這種人或事,被稱為反安慰劑效應。要弄清楚反安慰劑效應,咱們先得了解安慰劑效應,這個概念是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的。安慰劑效應是指,雖然接受的是無效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並且感到症狀舒緩的現象,也叫偽藥效應或非特定效應,其英文詞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語placebo,意思是我將受到安慰。
  • 反安慰劑效應:一個健康的人 一句話就說死了!
    安慰劑效應是某人服用化學惰性藥丸(假藥效應)、做了假的手術或者治療,但是卻感覺到身體狀況的實際性提升。那麼,它有反面效應嗎?什麼是安慰劑效應的反面效應?它被稱為反安慰劑效應。反安慰劑效應是當人接受安慰劑治療後感覺到不好、不愉快或不期望出現的副作用。
  • 從鯰魚效應與安慰劑效應中看陰陽
    心理學上有一種著名的現象就做安慰劑效應,就是說你幾句好話,你就可能按照對方的設計的方向前進了,用老百姓的話來說,給你一個杆子你就開始往上爬了。這個應該是獎勵的一種,也是陰性。但是還有方式,就是小編曾經說過的鯰魚效應,也是通過激發本能,本能也是陰性,讓對方在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會更加努力。
  • 信念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良藥——安慰劑效應
    一、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或受試者期望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亦同時存在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反安慰劑效應:指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抱有負面的態度,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低,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可能會令病情惡化。
  • 《自然》子刊:安慰劑效應有多強?實驗證明,明知是安慰劑,居然也真...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一個多世紀以來,安慰劑對照的隨機臨床試驗一直被認為是檢驗潛在新藥的金標準。不過,「安慰劑效應」也是人們常常能觀察到的有趣現象之一:在接受沒有活性成分的藥物或「假」幹預手段但對此並不知曉的情況下,由於患者「相信自己接受了有效治療」,症狀也會有所改善。
  • 揭秘奇妙的安慰劑效應:它改變了病人的感覺或反應
    點擊查看 提起「安慰劑效應」,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糖丸:只因為相信糖丸會起作用,就感覺病情好轉了。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安慰劑所帶來的遠不止轉瞬即逝的提振作用。
  • ...辭—他汀反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藥物|算法|藥瓶|臨床|-健康界
    研究結果顯示:在因副作用而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中,他汀類藥物可能不是罪魁禍首,因為服用安慰劑的患者報告了幾乎同樣的副作用。研究結果也同期發表在N Eng J Med(NEJM)雜誌上。既往的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RCT研究)中,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服用他汀類藥物比服用安慰劑在副作用症狀上有明顯的差異。在此背景下,SAMSON研究旨在評估這些存在他汀不耐受的患者在停藥時的症狀,並將這些受試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口服了他汀類藥物與安慰劑時的症狀進行記錄和比較。
  • 玩轉職場中的人心遊戲——巧妙利用對方的安慰劑效應
    空間安慰劑效應公司每月一次月會,各個項目項目管理者都會回總公司開會。在會議錄像中,我不經意突然發現——每個人都很不自覺地選擇坐自己上次的位置。空間安慰劑效應的延伸另一次我們經歷過一次艱難,而且壓力山大的銷售匯報。匯報人在會後一直表情僵硬,因為遭受了很大的質疑,就算已經離開對方公司,他仍是沉著臉一言不發,直到他回到自己車上,在主駕駛位坐下時,才露出了一個稍微放鬆的笑容。
  • 被安慰劑效應支配的寵物:你主人覺得你病好了
    雖說安慰劑效應在人類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很少人會關注動物醫療中的是否存在安慰劑效應。因此,安慰劑效應的存在成為了一處獸醫盲區,它會破壞我們在獸醫護理中的努力。 但這些因素或許並不是最主要的,研究指出了一種所謂的「看護者安慰劑效應」或「代理安慰劑效應」。
  • 科學家確認大腦中安慰劑效應的有效區域
    一粒糖丸可以帶走你的痛苦——確定止痛安慰劑效應的最有效位置有助於為被慢性疼痛困擾的人設計更加個性化的藥物。根據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Medicine)和芝加哥康復研究所(RIC)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首次確認了大腦中負責疼痛緩解的「安慰劑效應」的區域,「假治療」確實可以大幅度地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