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如何臨帖?讓羲之哥哥告訴你

2020-09-03 書畫春暉

每個初學書法的都會思索同一個問題--如何臨帖,其實理論性的東西王羲之早都已經給我們總結好了,羲之哥哥的《筆勢論十二章並序》中,開篇就介紹了臨帖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如果你試了他的&34;很有可能你就會因此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襖。。。。。


書法如何臨帖?讓羲之哥哥告訴你

第一遍:正腳手。

&34;是什麼意思?是讓我們端正書寫姿勢嗎?應該不是。王羲之所說的&34;,是要我們把具體的點畫給寫準了,這是基礎,也是關鍵。

初學書法的朋友,先不要忙著去整體把握,第一步需要關注的就是點畫的具體寫法。&34;中的單一筆畫,只有八個,沒事的時候,就練唄。

二遍:少得形勢。

第一遍注意點畫,第二遍就要考慮結體了。點畫寫準了,再把它們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整個字的結體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書法如何臨帖?讓羲之哥哥告訴你


三遍:微微似本。

經過前面這兩遍的熟悉,這第三遍就應該從整體上把握了。就像王羲之說的那樣,這個時候,寫出來的字應該和字帖有個幾分相像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的相像,只是形態上的大體相似,神韻上可能還差那麼點意思。要想寫得更好,應該怎麼辦呢?別著急,還有第四遍。

四遍:加其遒潤。

經過前三遍的熟悉,我們已經寫起這個字的時候,已經有一定的熟練度了。如果還想更上一層樓的話,就要從點畫質量上下功夫。寫出力道,寫出質感。

就像蓋房子一樣,你的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了,門窗也都安置妥當了,要想更好看,就需要裝修一下了。



五遍:兼加抽拔。

王羲之的這個&34;應該怎麼理解呢?個人認為,這有點意在筆先,活學活用的意思。

如果每次下筆之前,還會在心裡琢磨怎麼去寫的話,你寫出來的筆畫自然會少一些靈動。如果你還按著字帖上的筆畫形態去描摹的話,你寫出來的筆畫自然會少一些自己的風採。怎麼才能寫得更好?王羲之的這四個字,您好好揣摩去吧。

按照上面這五遍寫下來,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嗎?沒那麼簡單。王羲之在說完這&34;之後,還加了一句話:&34;

王羲之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感覺自己還沒寫好,那就不要去考慮臨寫的遍數了。哪裡不會補哪裡,直到寫好為止。沒有這點死磕的犟勁,你怎麼能學好書法?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死磕,不是一天完成的。如果一整天逮著一個字不放,即使臨寫上千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什麼大的提升。回歸到現實臨帖,初學的話,照著王羲之說的,一個字寫五遍,每遍都有一個關注重點,這應該是一個好方法。

本文選自北京市中藝燕京書畫院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鋼筆書法的初學者,如何臨帖?
    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
  • 【新年賀禮】如何有效進行書法臨帖
    從這位學友的字來看,他的問題出在臨帖不夠仔細,應該對於臨帖這件書法上最重要的事情,採取了通用方式來「傻傻的臨帖」,沒有進行有效且體系化的臨帖流程。現在跟未來必然心炁門太極院的很多學友也都會開始提筆練字,因此乾脆在這篇裡仔細談一下諸羅遁叟自己歸納總結,並且運用於臨帖的流程。
  • 書法臨帖|王羲之尺牘《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 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泠無 賴。尋復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圖文來源《百日百帖:中國書法名帖導臨》本書作者用100天的時間,連續臨寫100種中國書法經典名帖,並撰寫臨帖心得和字帖賞析文章。
  • 書法作品的創作,乾貨告訴你
    眾所周知,學習書法,就是為了創作,寫出屬於自己的作品。,這三個乾貨告訴你,掌握了就可以創作自己的作品。,離不開臨帖,出學書法從臨帖開始。臨帖,其實就是一種創作形式,臨帖創作有節臨,全臨,集字幾類。節臨是選擇一部分進行模擬。全臨是按照作品形式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臨寫。通臨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書法基礎不同,個人感覺不同,臨出來的作品也就自然不一樣。比如《蘭亭序》有趙孟頫的,馮承素的,歐陽詢的。不同的人寫出的都不一樣的。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
  • 沙孟海談書法:臨帖不是照葫蘆畫瓢,沒必要一模一樣
    書法臨帖要不要追求形似,這是沒有疑問的,臨寫別人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形似。只有形似過關了,我們才能體會到古人書法的妙處。如果別人告訴你,書法臨帖要遺形取神的話,我建議你不要聽,這個邏輯根本行不通,神似也是建立在形似之上的,就像明代的王履所說:「取意舍形,無所求意。
  • 書法臨帖就是為了提高拿捏功夫
    該如何辦?答: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還是你的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你還沒有培養起應有的臨帖意識。臨帖是書法進階的最有效方式。如果你能夠做到堅持臨帖,長期臨帖,臨各種帖,同時能夠做到長時間不去想創作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你已經成功破解了成人學習書法進步不大的「死結」。
  • 書法基礎|啟功田蘊章田英章書法作品賞析及書法臨帖經驗認識
    一說到書法,馬上就會聯繫到兩個字,那就是「臨帖」二字。似乎每個成功的書法家都需要臨帖,但是筆者也見過一生都沒臨過帖的人,卻把簡體漢字寫得比有些書法家還酒漂亮的人。這裡面,筆者認為涉及到臨帖的本質問題。不妨一邊欣賞幾位書法大家的精美書法作品,一邊來交流臨帖的意義與實際作用。
  • 當代書法藝術的三種類型,與如何用哲學的方法臨帖
    據說,有人告訴此類大師,說百姓大多都在嘲笑他們所謂的「藝術」。大師的回答是:百姓又不懂藝術。那奉勸這位大師,既然大師本人懂得這類「藝術」,那就請大師退隱山林,不要拿這類「藝術」在不懂「藝術」的百姓眼前賣弄,以之譁眾取寵、沽名釣譽!這類的所謂「書法藝術」實不足論,所以下的討論將其排除在外。
  • 著名書法家陳忠康如何臨帖?就這三招,讓你受用終身
    現在書法家太多了,隨便一個會寫字的都敢自稱為書法家,所以書法家越來越不值錢了,網友調侃說:現如今不擔心找不到書法家,而是擔心如何區分真假書法家。陳忠康是浙江永嘉人,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
  • 孫存錦書法藝術瑣談之一:書法的審美理念和臨帖攻略
    看一個人的書法功力如何?創變能力如何?不是看其每天寫多少字,也不是看他臨摹了多少本帖,而是看他在書法學習中解決了多少疑難問題,萌生了多少新的理解和認識,在書法技法上是否達到精至深刻而有所突破,在書法解析能力上是否達到理性而前瞻,思想性和技法歷練能否達成完美統一。當前書法學習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概括起來大致有兩個方面。
  • 硬筆書法臨帖秘籍(一)
    作者:七星閣主 說到學習書法,不管是學習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都繞不開臨帖,臨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礎的。 經常有學生問我,馬老師,怎麼樣臨帖才是正確的,才能迅速提升書法水平?對於這個問題我沉思了很久,在總結歸納古人名家書法臨帖的方式方法後,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實際,我整理出了《硬筆書法臨帖秘籍》課程,從今天開始將陸續推出,全是真招實料,滿滿的乾貨,希望能對硬筆書法學習者帶來幫助,指導學習者迅速提升。同時,如果我的觀點及方法有不妥之處也請批評指正,我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提升。
  • 臨帖中如何讀懂字帖隱藏的書法規則
    #書法#臨帖是學習書法中繞不去的必要一環,如果有人說自己不臨帖而書法不學自通,那一定是江湖書法騙子。那麼什麼叫會臨帖?答案是首先要會讀帖,如果會讀帖那麼臨帖就事半功倍,否則會出現一個字帖還沒搞懂就急於換別的字帖,三五年下來還是一事無成,學書不可能有大的突破。那麼怎麼讀帖呢?讀帖是入帖的第一步,其他還有臨帖、背帖、核帖、用帖等步驟。這裡先講什麼是讀帖?
  • 臨帖的兩個訣竅,讓我們學習書法受益匪淺!
    臨帖的兩個訣竅,學會了受益匪淺!臨帖是學習書法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到底怎麼臨帖,說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也來論述一下。我們很多的朋友臨帖不好,總是認為是自己執筆的方法有問題,所以很多朋友學習書法對於執筆問題很糾結。
  •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關於臨帖的問題都在這了
    一個網上的學生剛剛學習書法,覺得臨帖太痛苦了,不如自己寫著玩痛快,就問我關於臨帖的的問題,回答完他的問題,我總結了一下打了出來,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關於臨帖的問題都在這了。什麼是臨帖?臨帖其實就是模仿,一項技能你自己不會,想要學習它,就要先去模仿它,這是一種學習方法。就比如相聲有很多經典的老段子,初學相聲就要先從模仿這些開始。我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也讓模仿某作家的文章寫一段話,這和臨帖的道理是一樣的。
  • 應該如何臨帖?
    臨帖的宗旨是什麼經常會有個問題縈繞著我,我們學習書法,臨帖,究竟怎麼臨?臨什麼?是學習古人的用筆,還是結構,亦或是神韻呢?經過自己的體會,我覺得這些都有必要學,但卻不是關鍵,那關鍵是什麼呢?這首先要弄明白我們學習用筆、結構、神韻後,究竟能得到什麼呢。
  • 臨帖對於書法學習究竟都有哪些好處?
    我敢肯定,在你的生活周圍,一定也見過類似老陳這樣的書法愛好者。書法學習,從技法練習角度看,其實是等同於臨帖。臨帖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但臨帖究竟有多重要,很多學習多年書法的人,其實也是糊裡糊塗的。因為認識上的不足,所以很多書法學習者,對於臨帖實踐的重視也就很不夠。
  • 書法臨帖很重要嗎?需要注意什麼?
    既然學書法,就要老老實實的向傳統學習,向古人學習,就要臨古人的法帖。臨帖,對一個學書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極為重要的!那麼,學習書法臨帖要注意什麼呢?依據我的經驗,臨帖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如果是零基礎學書法,應先摹臨。摹臨,可把字帖分頁複印,之後在上面鋪上薄紙,一筆一畫的進行描摹。第二步,對臨。對臨,就是照著帖子上字臨摹。帖子上的字怎麼寫,你就怎麼寫。對臨,先臨出形似,再臨書神韻。對臨時,在熟練掌握筆法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字的間架結構比例的合理布局。
  • 臨帖是本創作是末,學書法不能本末倒置
    答:對於此類「創作類作品」,我給出的答案是:如果沒有人請你寫這些字,就不要浪費時間來進行這些「創作」了。任何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時間用於書法練習,並使之效率最大化?答案就是臨帖。同樣是半個小時,你用來進行「創作」,別人用來臨帖。
  • 寫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很多書法愛好者看到別人寫的字很好,也就拿起毛筆去寫字了,可是寫了很長一段時間,總是覺得自己寫不好,不是字形不好看,就是感覺寫出來的字沒有「骨力」,從此打擊了學習積極性。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把字寫的好看呢?臨帖意義古人在創造書法、研習書法的時候,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寶貴經驗。崔瑗在《草書勢》中說:「觀其法象,俯仰有儀」,這裡所說的法象,就是指規範、法則的意思,不管崔瑗在這裡說的是誰,但他強調了「法象」的準則,從某種意義上告訴人們,書法必須要遵循一種規範,遵從某種法則。那麼,這種法則和規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要求臨習古人的作品,也就是我們說的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