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

2020-12-10 環球網

圖說:

玉米蛇。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遊客朋友們可以看到包括傘蜥、睫角守宮、高冠變色龍等在內的多種兩棲爬行生物,這些「怪咖」們將以奇形怪狀的外貌、獨特的生活習性,向遊客朋友展示兩棲爬行生物奇妙的「怪異之處」。

兩棲生物是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出現在三億七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在某種意義上是恐龍的親戚,由魚類演化而來,在脊椎動物演化史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兩棲生物的出現代表了從水生到陸生的過渡期:在它們的生命初期有鰓,後伴隨著成長逐漸演變為肺。

此次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生物特展,除讓大家感受「怪咖」的獨特魅力外,還特別策劃了兩棲爬行生物科普知識展和豐富的趣味科普活動,目的是讓遊客朋友們在觀賞生物千奇百怪的形態之餘,還能對其生物特性和生存現狀有更深的了解和認知。(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胡彥珣)

特展生物介紹

高冠變色龍(VeiledChameleon)

高冠變色龍主要分布於葉門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拉伯半島,因其頭上長有一個高高隆起的頭冠而得名,該頭冠隨著生物的成熟逐漸長大。變色龍受到應激時會變色,雌性變色龍在生殖周期也會變色。高冠變色龍多生活在樹上及其他植被上,以各種昆蟲為食,偶爾也會進食植物,屬於雜食動物。變色龍的一個普遍現象是雄性較雌性更為長壽,雌性一般可存活5年,而雄性則為8年。

傘蜥(FrilledLizard)

傘蜥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北部和紐幾內亞南部,名字來源於頸部周圍巨大的、像傘邊一樣的褶皺,這種褶皺通常摺疊在一起,貼在身上。在自然界,傘蜥大部分時間待在樹上,主要以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一般可長至85釐米(含尾巴)。

睫角守宮(CrestedGecko)

睫角守宮是生活在新喀裡多尼亞島上的一種壁虎,主要吃食昆蟲和水果。它的眼睛上方長著像睫毛一樣的突起物,為了嚇唬捕食者,它的尾巴可以自行斷掉。不同於其他壁虎的是,睫角守宮的尾巴一旦斷落無法再長出。因此在自然界,多數成年睫角守宮都沒有尾巴,白天它們通常躲在高高的樹枝裡的某個安全形落呼呼大睡,是一種夜行性的守宮。

三角枯葉蛙(Long-nosedHornedFrog)

三角枯葉蛙是一種巨型蛙類,一般可長到10至12釐米,生活在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半島至新加坡、蘇門答臘島及婆羅洲的雨林中。因為頭上長著長長的、三角形的突起,類似犄角而得名。在自然界,主要吃食蜘蛛、小型嚙齒類動物、蜥蜴和其他蛙類。

牛奶蛙(AmazonMilkFrog)

牛奶蛙的名字來源它在受到威脅時能分泌出一種乳白色的液體,以嚇唬掠食者。這種大型的樹棲蛙類主要生活在南美的亞馬遜雨林中,一般體長為6至10釐米。成年牛奶蛙呈淡灰色,身上分布有棕色或黑色斑紋,幼年時斑紋色彩更鮮明。

玉米蛇(CornSnake)

玉米蛇是北美的一種食鼠蛇,體長一般為61—182釐米,在自然界通常可以活6到8年。它因腹部的花紋類似雜色的玉米而得名,這個名字也與它常出沒於糧倉,捕食偷吃玉米的老鼠有關。玉米蛇無毒,幫助人類控制野生嚙齒類動物的數量,從而減少它們破壞莊稼、傳播疾病。

藍舌蜥(Blue-tonguedSkink)

藍舌蜥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因長著藍色的大舌頭而得名,它用這個顏色詭異的舌頭虛張聲勢,嚇唬「敵人」。在自然界,藍舌蜥以昆蟲、花朵和水果等為食,一般可長到45釐米。和其他蜥蜴相比,藍舌蜥個性羞澀,四肢較短,行動緩慢。

相關焦點

  • 水族館裡的「勞模」們 上海海洋水族館舉辦五一水中工具魚特展
    有些魚悄無聲息,卻在它生活的環境中默默地勞動著……這個五一勞動節,上海海洋水族館要向所有堅守工匠精神的勞動者們致敬。同時,也向遊客朋友們展示一群水族箱中的「勞動者」,它們是水中惹人憐愛的小精靈,也是水族箱中默默付出勞動的工具魚。  在美麗的水族箱中,活動著這樣的一些身影,他們或在缸壁、草葉上來回吮吸,或在石縫、沙粒上不停地舔吸,或在底沙中穿進穿出。
  • 上海海洋水族館海底「世界盃」妙趣橫生 特展將持續至7月底
    海洋水族館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2018年世界盃已經進入最後的白熱化階段,而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別開生面的海底「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此次上海海洋水族館「海底世界盃」將在兩種品種的神仙魚中展開角逐,它們是來自南美洲的大理石神仙魚和普通神仙魚。兩路「神仙」雖屬同類,卻各具特色,通過它們皮膚的顏色,大家可以輕易分辨出它們所屬的「陣營」。   此外,海洋水族館還邀請了善於觀察的綠河豚作為「海底世界盃」的權威裁判。
  • 「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五一亮相青島海底...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4月26日訊(記者 黃煜婷 通訊員 項路軍)迎五一,青島海底世界在負一層主題展廳舉辦「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來自日本衝繩美之海水族館及其周邊海域的20多種新奇特的海洋生物將集體亮相。
  • 海洋水族館生肖特展 演繹水中「龍馬精神」
    從南美鼠魚到牛角箱,從澳洲虎鯊到海兔,每年春節上海海洋水族館都從水生物中遴選代表中國生肖的物種,開出春節主題特展。按此傳統,馬年海裡有「神馬」?海洋館在中國廳搭設大型透明展缸,讓海馬、海龍同吃同住,演繹海洋版「龍馬精神」。
  • 世界最大人造海水水族館之一「穿越大陸的水世界」上海海洋水族館
    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馬上就到了兒童們的節日,朋友們有沒有想好帶孩子們去哪裡玩呢?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個帶小朋友們遊玩的最佳去處——上海海洋水族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上海海洋水族館位於繁華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其整體構造由主樓及輔助樓兩棟建築物組成,主樓分為五層,地下兩層,地上三層,總建築面積22600平方米,總投資金額達5500萬美元。全館分成九大展區,分別是中國區一南美洲區一澳大利亞區一非洲區一東南亞區一冷水區——極地區一海岸區一深海區(海底隧道)。
  • 視頻| 春節有「鼠魚」相伴 上海海洋水族館開啟新春特展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日前,上海海洋水族館集齊九款「吉運小鼠」——九種體貌奇特、習性迥異的鼠魚,將在春節亮相。
  • 避暑勝地上海海洋水族館
    我在上海最常去的地方除了外灘、城隍廟就是上海海洋水族館啦!它位於陸家嘴環路緊鄰東方明珠塔,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海水水族館之一。因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目前上海海洋水族館處於閉館狀態,開放時間另行通知。但馬上就要迎來夏天了,小編還是想帶大家一起去回憶回憶寓教於樂的避暑勝地上海海洋水族館。夏天這個季節,說實在話小編一點都不喜歡,因為我是一個小胖子很怕熱,所以夏天我選擇出遊的目的地基本都是室內。其中上海海洋水族館就是一個好去處啦,它有九大展區,有450多個品種、12000多條珍稀魚類以及稀有生物。
  • 海洋水族館五一上演「武林大會」 生猛魚類匯聚一堂
    據《青年報》報導,講述海洋中常見的有毒及危險生物的鮮知事跡,展示海洋生物施毒方式的陰險毒辣,教授常見的海洋生物的毒素知識與救治方法……今年五一勞動節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舉辦「武林大會」,為遊客展示別具一格的「群魚英雄匯」。   今年五一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開幕場館新區——「武林大會」。
  • 上海海洋水族館推出魚類「發聲」科普展,聆聽來自海洋的聲音,戳...
    人類居住的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那我們有聆聽過海底的聲音嗎?暑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推出魚類「發聲」科普展,通過「擬聲」DIY、感官體驗和科普解析等向遊客朋友們展示海洋裡「喧囂」的聲音世界,呼籲人們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本次特展將持續至9月份。
  • 到海洋水族館探秘「果凍」海,發現水中精靈的奧秘
    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費凡12月24日報導:廣袤無垠的海洋世界,無數生物孕育其間,它們是海洋的居民,在神秘的海底世界中生息繁衍、世代傳承。古老的水母就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種。臨近年終歲尾,上海海洋水族館將舉辦尋找水中精靈——發現水母的奧秘生物特展及配套水母科普展。
  • 遊記|逛上海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類展區有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上海自然博物館,他們的歷史發展比較長,展覽結構比較豐富(馬科長附身)。自從新館建成以來,筆者身為上海本地人,卻因為怕人多、周末偷懶、工作日沒時間等一系列原因一直沒去逛過,未免有些遺憾。昨日趁著工作日人少,終於如願成行。
  • 上海海洋水族館 做一場關於海洋的夢
    「水族館」似乎是每一個孩子的夢。大海的無邊無際全部被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小的水族館,海洋生物仿佛近在咫尺。上海海洋水族館更是將瀕臨滅絕的多種海洋生物加以展示,帶給孩子們一個神秘的世界。上海「親子遊」第三站:上海海洋水族館上海海洋水族館(圖片來源:微圖網)上海海洋水族館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過2萬多平方米,是號稱「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水族館。
  • 陪你做一場藍色的「海洋夢」,以下哪個國家的水族館是你心儀的?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阿倩,今天跟大家聊的是藍色海洋夢的水族館。水族館是水生生物飼養展示和科普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科學研究的場所。水族館可專養海洋生物或淡水生物,也可兼養;既有供觀賞或普及科學知識的公共水族館,也有供科研及教學專用的水族館。
  • 國內外90餘家水族館、海洋公園專家齊聚上海 共同推進經濟新常態下...
    東方網記者曹磊、劉昊9月18日報導:為推動中國水族館行業發展,搭建國內外交流的平臺。今天上午,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內外90餘家水族館、海洋公園代表、60餘家行業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校的專家代表共同圍繞,水族館的整體運營發展、生物保育技術提升、水族館產業產品等議題進行溝通合作與共享,推進經濟新常態下水族館行業共同發展。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之列
    【來源:北京頭條】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 青青島·專訪|青島的百年海洋夢從這裡起航,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
    它是中國第一座水族館,也是中國現代水族館事業的搖籃。八十多年來,青島水族館經歷過榮光也遭遇過動蕩,但老一輩科學家深耕海洋科普的精神卻從未中斷。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青島新聞網記者近日獨家專訪青島水族館館長齊繼光,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島水族館背後的那些故事。
  • 青島百年海洋夢從這裡起航!講述青島水族館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八十多年來,青島水族館經歷過榮光也遭遇過動蕩,但老一輩科學家深耕海洋科普的精神卻從未中斷。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島水族館背後的那些故事。青島水族館開館後的第三年,蔡元培等人又建議在青島創設海洋生物研究機構,青島水族館由此真正成為兼具科普和科研功能的機構,為青島海洋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一個世紀來,青島水族館歷經多次改造和擴建,形成了目前以夢幻水母宮(水族館)、海洋生物館、海獸館、淡水生物館和青島海底世界為主體的展覽場館。
  • "魔鬼魚"蝙蝠魟萬聖節將在上海海洋水族館展出
    上海海洋水族館圖【新民網·獨家報導】如果說蝙蝠是空中的黑暗使者,那麼蝙蝠魟就是水裡的「暗夜幽靈」。10月26日,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上海海洋水族館獲悉,今年萬聖節期間,「暗夜幽靈」將在水族館三樓的中國展區。據悉,10月26日至11月1日,水族館的中國展區會被裝飾成萬聖之域,喜歡探險的遊客,可以點亮尋「鬼」之路的南瓜燈,和「暗夜幽靈」來場鬼魅之約。
  • 青島五一去哪玩?海昌極地"風車海洋節"驚豔亮相
    攤開青島地圖,臨近市區、背靠海岸的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品類繁多的動物展示、精彩震撼的動物演出,五一假期,青島海昌極地精心打造「風車海洋節」驚豔亮相,海洋郵票展、深海貝殼展、荷蘭風情巡遊會悉數與市民遊客見面,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