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現藏皇宮

2020-12-21 騰訊網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日前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是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現藏日本皇宮。它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過程,目睹了日本遣唐使西去東歸學習盛唐的往事,記載了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對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介紹,為了追討「中華唐鴻臚井刻石」,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專門成立了文物追討部,組織專業隊伍,對日本所擄中國文物進行集中追討。

史載,唐鴻臚井刻石本是一塊重逾九噸,單體十多立方米的駝形天然頑石。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唐玄宗使鴻臚卿崔忻前往遼東,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使命完成後,崔忻原路返回長安,路經旅順都裡鎮,為紀念這次冊封盛事,於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刻石一塊,永為證驗。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書寫:「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1895年,清軍將領劉含芳修建四柱方亭,護衛刻石。1908年,日本軍隊將刻石、護衛亭作為日俄戰爭戰利品掠走,藏於日本皇宮至今。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表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已通過函件方式敦促日本歸還刻石,下一步還將組織專家赴日本考察。如果通過民間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歸,還將參照韓國討要「北關大捷碑」等國際先例,請求政府出面。

公元1592年後,日本入侵朝鮮失敗,朝鮮建立「北關大捷碑」。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後,日軍將此碑掠奪到日本。1970年開始,韓國民眾就積極努力地要求日本歸還「北關大捷碑」。2005年5月,韓國政府正式要求日本歸還此碑,同年日本將此碑歸還韓國。

原存旅順黃金山下的唐鴻臚井碑及碑亭。

自甲午戰爭至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自中國所擄金銀、文物數量巨大。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統計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蹟達到741處,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也不見蹤影,而民間流失的文物更是無法估計。

「被掠走的歷史文物,曾經屬於中國,現在卻存放在日本,給中日關係帶來嚴重的傷害,於情於理於法都不適宜,理應物歸原主、完璧歸趙。」王錦思說。

早在1992年日本天皇明仁訪問中國前,童增就曾公開要求歸還存放於日本皇宮內的所掠中國文物。他指出,此次首選「唐鴻臚井刻石」對日追討,是因為今年正逢刻石建立1300年,而通過若干中國學者的多年努力,掌握了日本掠奪刻石及刻石現存處所等大量證據,有利於追討成功。

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國際法早有規定。早在196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不適用法定時效公約》規定:「殘害人類戰爭罪,不論其犯罪日期,不適用法定時效,可以永遠追究其責任。」

現存在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碑及碑亭。

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了向日本索賠追討,矢志不渝前僕後繼。香港同胞幾十年如一日,要求日本賠償日軍軍票持有者的損失。1989年12月,耿諄要求日本向「花岡慘案」罹難者遺屬和倖存者謝罪賠償。1990年,童增先生發起大陸民間對日索賠的活動。

許多仁人志士為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等中國被掠文物回歸積極努力。學者王仁富20多年時間積極研究宣傳,曾在2011年給日本皇宮寫信探問中華唐鴻臚井刻石安危,並得到回信確認。

王錦思長達十餘年倡議國家級紀念抗日戰爭等歷史事件,全國鳴警報深入人心。羅哲文、崔永元等一批有識之士相繼投入到關注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等被掠中國文物的行列中。

不少有良知的日本學者也主張將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還給中國。

「我們要追討的,不僅是文物,更是一種國際正義;我們表達的,是中華民族的訴求。」童增建議,日本以史為鑑,知錯必究,正視中日遺留歷史問題,遵守國際法準則,沿用國際先例,儘早歸還中國文物。

相關焦點

  • 《日本,你必須還我天道》(連載之二十五)
    2011年,對這塊刻石有開創性研究的學者王仁富給日本地震捐款,同時寫信給日本皇宮詢問「唐鴻臚井刻石的安危」,對方回函說,唐鴻臚井碑安全無恙。這也是百年來,日本皇宮首次就唐鴻臚井碑現狀予以公開回應。日本從中國搶走的文物必須歸還,我們這次追討文物不僅僅是索賠聯合會的行動,實際上是一個民族表達捍衛國家尊嚴的決心,是向日本皇室傳達全體中國人民的訴求和主張。」童增決定,馬上派對日索賠聯合會組織專家,去日本考察這塊唐鴻臚井碑。日本方面似乎聞到了風聲,馬上耍無賴地說:「唐鴻臚井碑已被列為日本國家專有財產,不允許隨便進入參觀。」這樣的邏輯,既是小偷的,也是強盜的。
  • 圓明園海外尋寶引關注 大英博物館擔心中國追討文物
    >圓明園獸首之兔首和鼠首圓明園遺址國際在線專稿:中國圓明園管理處日前宣布特別是歐洲和美國的相關機構,擔心中國趁機追討國寶。[新聞背景:圓明園首次啟動海外尋寶 稱與追討流失文物無關]英國《泰晤士報》:大英博物館擔心中國追討國寶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展廳中,有中國歷代珍稀物品達3萬多件。
  • 日本天皇即位禮日皇宮上空現彩虹 日本網民對此大開腦洞
    即位禮當天,日本皇宮附近出現彩虹(《日刊體育》)海外網10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2日,日本天皇德仁在東京皇宮宣告即位。該現象引發了日本網民的熱議,紛紛上傳彩虹照片並大開腦洞進行各種聯想。據日本《日刊體育》23日報導,22日上午東京大雨,日本宮內廳將即位儀式工作人員減少到了三分之一。有日本網民猜想下雨是因為即位儀式中用到了三神器之一的「天叢雲劍(草薙劍)」(另外兩件是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據日本民間傳說,這把劍可以在天空中匯聚雲層帶來降雨。
  • 《日本,你必須還我天道》(連載之二十六)
    兩天以後,以中國新聞網為首的各大網站發表了他的題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回擊日本皇室言論的嚴正聲明》的文章,全文如下— 自從8月7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歸還從中國掠奪的唐鴻臚井刻石之後,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各界人士反響強烈,龍翔戰略社區籤名聲援追討文物的行動也在積極進行,中國正在掀起一股追討文物的熱潮。
  • 日本皇室圖書館《詩經圖》首次公開:是古人的十萬個為什麼
    日本皇室圖書館《詩經圖》首次公開:是古人的十萬個為什麼 史鱟言 2015-02-09 11:22 來源:澎湃新聞
  • 原來是他 日本皇宮宣告第一皇位繼承人
    圖源:時事通訊社 【日本皇宮宣告第一皇位繼承人】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
  •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 宣告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日本皇族代表、首相菅義偉等數十人出席儀式。秋筱宮文仁親王夫婦(時事通訊社)天皇當天表示:「根據皇室典範的規定,文仁親王將作為皇嗣,並向國內外廣泛宣示。」
  • 為啥日本皇室盛產「生物迷」?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為了完成課題,伍漢霖通過國外學報了解到日本學者明仁皇太子對此頗有研究,便寫信求教。兩周後,他收到了對方願意加強學術交流的回信,二人自此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1989年明仁登基,伍漢霖首次受邀訪問日本。後來,伍漢霖還到日本太子宮進行過短期研究。
  •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宣告德仁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海外網11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
  • 日本皇族秋筱宮佳子公主美似明星 日本皇室公主盤點
    佳子公主(拼圖)日本當地時間2015年3月6日,日本皇族秋筱宮家的次女佳子公主首次獨自參拜位於三重縣伊勢市的伊勢神宮
  • 柚木打造,專供緬甸皇室居住!這個舉世矚目的皇宮,有266歲了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實皆省瑞保鎮皇宮是緬甸君王阿瑙帕亞於緬歷1752年建成的,截至今年,亞德娜德尼皇宮已有266年的歷史。7月22日時,緬甸皇室後裔協會(MRDA)對外發出聲明,瑞保鎮首次舉辦了紀念皇宮建成266周年慶典。
  • 皇室成員錦衣玉食?日本皇室府邸竟比英國女王的白金漢宮豪華?
    皇室成員錦衣玉食?日本皇室府邸竟比英國女王的白金漢宮豪華?我們都知道皇室成員,他們的衣食住行方面都有著非常嚴格的高的標準,就拿日本皇室來說,他們吃的東西就有專門的寓所為他們提供,雖然說有的皇室成員抱怨說這裡的東西不新鮮,但是憑良心而言,他們的東西無疑是對皇室的身體等各個方面都是最好的,口感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說到他們住的地方的話,你就會發現,同樣也是一個讓人感覺,莊重而又豪華的場所。
  • 日本江戶時代畫家圓山應舉所繪《張飛圖》將首次公開
    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首次公開收藏的日本畫家圓山應舉《張飛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7月6日消息,收藏傳入日本皇室的貴重美術品及工藝品並免費展示的皇宮東御苑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將從9日起首次公開日本江戶時代畫家圓山應舉所繪《三國演義》武將張飛的《張飛圖》。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美國是向中國歸還文物、化石次數最多的國家;但是中國海外流失文物最多國家為日本,而日本英國則是對中國追回流失文物阻力最大的國家。僅東京國立博物館,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餘件;而這些無恥的掠奪,竟然成了日本戰後經濟能迅速復興基礎。
  • 日本皇室不為人知的秘密
    由於皇室成員是傳說中神的一族,所以沒有姓氏,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受日本的戶籍法律管理,而由專門制定的《皇室典範》來規範他們的日常生活。日本皇室包括天皇及皇族。與中國不同的是,皇室成員並無姓氏,也沒選舉權,不受日本的戶籍法律管理,但有專門的《皇室典範》規定。皇族在在脫離皇籍之後,可根據《皇室典範》規定以宮家名為姓氏。
  • 日本皇室有多少人?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編輯同志:  日本天皇即位大典結束後,日本國內關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成了新話題。據稱,日本政府接下來會研究如何保持穩定的皇位繼承,以防止皇室人數繼續減少。請問日本皇室目前的構成是怎樣的?  北京讀者 蘭 思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日本宮內廳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日本的皇室主要由現任天皇和皇后、天皇的父母上皇和上皇后以及其他皇族殿下構成。  目前,在皇宮中居住的是天皇、皇后、其女兒愛子以及上皇和上皇后,共5人。此外,現任天皇的弟弟及其叔叔輩等統稱宮家。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家共有5口人,秋筱宮夫婦和兩個女兒及一個兒子。
  • 日本生活 | 探究鮮為人知的日本皇室
    其中,包括天皇皇后及皇族的生活費在內的皇室費用是117億日元,包括宮內廳職員工資等在內的宮內廳費用是123億日元。皇室費用的詳細用途由皇室經濟法等法律規定,天皇皇后及皇族每年在規定的費用之內生活。皇室費用細分為,令和天皇皇后和敬宮愛子,及上皇夫婦(平成天皇)的內廷費用為3億2400萬日元。
  • 中國大的鑽石「金雞」至今下落不明,價值元,藏在日本皇宮裡?
    「金雞鑽石」的起源中國最大的鑽石是「金雞鑽石」重達281.25克拉。他是在金雞嶺中發現的,因此命名為。據報導,中國的第二顆鑽石是「常林鑽石」,他是中國最大的鑽石,重158786克拉,估計價值超過40億。所以,重達281.25克拉的金雞鑽石,如果算上現在的價值至少有100億。
  • 自由戀愛在皇室中很難見到-日本皇室生活揭秘(圖)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    皇室起名常參考中國典籍  去年12月1日,日本皇太子夫婦喜得貴女。天皇的名字選自《明治天皇詔書》和中國的《易經》;皇太子的名字則選自中國的《中庸》。皇族女子起名時參考《萬葉集》等日本古典作品;皇族男子起名時則引用中國古典著作,這充分反映出日本同中國之間的密切關係源遠流長。  皇室男子大多到英國留學  同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樣,皇室裡的孩子也需要接受教育。
  • 揭溥儀蘭花御紋章佩刀:日本人贈送 後流出皇宮
    王文峰是偽滿皇宮的研究員,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只是從照片上看到過溥儀在偽滿時期的御用佩刀,直到前不久,在長春民間收藏家宋春海處才目睹了溥儀佩刀的真容。蘭花御紋章是以蘭花作為核心圖案,一朵金黃色的蘭花橫截面,向外延伸五根花蕊和五片花瓣,其意義就是象徵偽滿洲國的皇權高高在上,預示著國泰民安。另外,從花瓣、花莖到花蕊數目均為「五」還有寓意「五族協和」之意,這和紅、蘭、白、黑滿地黃的偽滿國旗寓意是一致的。日本人所以準許選擇蘭花作為溥儀的「皇室徽」,是想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蘭之交」來象徵日本帝國同「滿洲帝國」肝膽相照,日本天皇與溥儀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