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裝扎技藝比賽
漁網生產車間
漁網晾曬工藝
漁網包裝車間一角
集鎮住宅小區一角
巢湖觀湖風電場
槐林鎮簡介:
槐林鎮位於巢湖市南部,風光秀美的巢湖南岸,全鎮轄14個村委會、兩個社區,近7.5萬人。槐林鎮歷史文化底蘊厚重。這裡有距今4000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神墩遺址,是傳唱不衰的槐林燈歌發源地。這裡也是著名烈士汪勝友和胡海如的故鄉。槐林鎮投資環境無比優越。這裡交通發達便捷,316省道穿境而過,全鎮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實施村村通公路;集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4.1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近3萬人,道路、供水、排汙、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備,功能齊全。即將建設的槐林漁網大市場,已成為省內外乃至國內外關注的投資開發的熱土。槐林鎮以漁網產業集群建設為中心,延伸產業鏈條;以經營城鎮為重點,全面提升集鎮品位;以風力發電項目為契機,培育工業旅遊景觀;以「光明槐祥集團」為龍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打造漁網強鎮、環湖名鎮,把槐林建設成為環湖城鎮群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槐林鎮名片:
中國漁網第一鎮,安徽省產業集群專業鎮,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省級中心建制鎮。
小漁網大產業
在「小小漁網」上做大文章,是巢湖市槐林鎮經濟亮點。現在的槐林鎮是中國漁網第一鎮,是全省首批(漁網)產業集群專業鎮,全鎮從事漁網生產、加工、銷售等相關企業500餘家,從業人員達2.3萬人,擁有漁網織機2800多臺,紡絲生產線200多條,定型、染色、漂白、包裝機械設備60多臺套,2012年產值實現46.21億元。槐林鎮不僅是全國最大的漁網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漁網出口基地。目前,漁網出口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35家,出口供貨企業200多家,產品遠銷歐洲、非洲、南美洲、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及地區。今年1至9月份,漁網產業集群共實現工業總產值44.85億元,工業增加值12.02億元,營業收入43.57億元,漁網漁具系列產品出口交貨值11.65億元,其中自營出口1.07億美元,同比均增長10%以上。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漁網產業,槐林鎮制定了漁網產業的長遠發展規劃,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加快企業向園區集聚。槐林工業集中總體規劃面積12平方公裡,轄武山、兆河、平安三個工業區,呈三點一線布局,建成以漁網系列產品為主導,輕紡、物流、商貿等產業為主的漁網特色園區,正在以「走出亞洲、網絡全球」更新更高的目標,努力打造亞洲最大的漁網生產基地。
小企業大品牌
走進槐林鎮工業園內,一幢幢整齊的廠房成了眾多中小漁網企業的「天堂」。許多漁網企業在這裡孵化、成長、壯大……
巢湖市金龍漁具有限公司佔地20畝,共有職工136人。該公司生產錦綸綜絲、織造各類漁網,產品主要銷售到俄羅斯、東南亞一帶以及我國沿海地區。經過技術改造,該公司年產錦綸綜絲達5000噸,可創利稅400萬元。
工業園內的巢湖亞塑網具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製造各類漁網的外向型生產出口企業,擁有2套國際上最先進漁網真空深度定型設備,三套長度電熱/蒸汽定型設備和全自動染色設備等系列漁網後處理和深度加工的大型設備,所有產品全部用於出口。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漁網織機全自動繞線盤機,已達國內最先進水平。
在眾多漁網企業裡,巢湖強力漁業有限公司是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公司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從業人員只有60餘人,但該公司在企業發展實踐中不斷技術創新,以擁有4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而躋身於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行列之中,成為勞動密集型漁網企業中一顆閃亮明星。
小服務大民生
多謀民生之舉,多解民生之憂,槐林鎮創新企業服務模式,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從點滴服務做起,讓漁網企業享受多種惠民服務,為全鎮經濟發展營造濃厚氛圍。
搭建企業服務平臺。成立漁網商會,為企業發展提供正能量。組織開展漁網漁具技能培訓,投資80多萬元建辦職工培訓學校,開設「紡絲」、「織網」等5項課程,累計培訓人數達3000人。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與巢湖市8家金融機構合作,組織舉辦了20餘場銀企對接會。編制企業聯盟標準,與省標準化研究院標準技術合作中心合作,先後制定《編織漁網用單絲聯盟標準》、《編織漁網用網片聯盟標準》兩個標準,為建立槐林漁網產品質量標準化生產基地提供技術保障。同時,開展網絡服務、信息提供等多項活動,在與職能部門溝通對接、企業維權、勞務輸入、行業自律等方面合作,先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漁網商會先後以團體形式加入了「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和「安徽進出口商會」,藉助外力,提高服務水平。
為進一步整合槐林漁網產業資源,提高槐林漁網產業整體競爭力,槐林鎮正在建立漁網漁具產品綜合銷售市場,打造漁網漁具產品產、供、銷為一體的商貿中心。槐林漁網大市場佔地500畝,總投資10億元,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實現年交易額50億元,利稅1.5億元。
小鄉鎮大發展
在緊抓漁網產業發展的同時,槐林鎮也搶抓機遇,善用資源,發展特色經濟產業。依託豐富的風力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投資4.434億元建設合肥市首個風能發電項目——巢湖觀湖49.5兆瓦風電場一期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上網電量9012萬千瓦時,實現收入5500萬元。依託雄厚的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農業現代化步伐進一步加快。槐祥大米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海如村被認定為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九峰村、壠山村、兆河村、萬年村等4個村被認定為合肥市「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橫龍山特色林木園、巢湖市原種豬場被認定為合肥市現代特色高效農業園區,4家農業企業被評為巢湖市農業科技示範園,全鎮共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合肥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巢湖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合肥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2家。
發展中的槐林,更加注重社會建設全面發展。民生工程全面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投資1.2億元的汙水處理廠及沐集中心村汙水處理廠重點工程建設即將動工,並適時啟動石茨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村飲水安全、危房改造等多項民生工程都順利實施。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強化,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計劃生育、民政優撫、文教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