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2021-01-09 居家學一學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對於研究兒童心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開講座,裡面都擠滿了很多的家長過來聽講,甚至直接諮詢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考試跟學習的,將學習的心態放到其他的學科上面難道就沒有出息了嗎?李玫瑾如是說!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首先他們會皺起眉頭看著試卷或者是成績條,接著就是對孩子的一頓訓斥。曾經有過一個案例就是:女兒的數學成績不好,但是她的媽媽卻並沒有對孩子進行打罵或者訓斥,而是溫柔說道:「沒關係,我們以後學習沒有數學的專業就可以了。」最後這個女孩成了音樂老師,她就是李玫瑾的女兒!

李玫瑾教授一直強調,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在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多留心孩子就會知道,只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眼睛喜歡看黑板而不是老師

在課堂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喜歡看著老師的孩子,還有一種就是喜歡看黑板的孩子,前者很多時候注意力都放在的情緒或者是穿著打扮上面,這種情況之下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心思學習,往往這時候的小孩比較容易分心,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後者將朱助理都放在了黑板上面,自然對知識的吸收是最快的,這時候的孩子的專注力很集中,記憶力也是最好的時候!

能自個兒玩上一段時間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的小孩能自己玩上一段時間,並且沒有任何的吵鬧,一個人安靜地玩自己的東西,研究表明,能自己玩一段時間的孩子的專注力更強,獨立思考能力也很強,這時候他們的大腦處於一種安靜有活躍的狀態,給孩子的大腦提供一個安靜的思考環境!每天能堅持自己玩上一段時間,更能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注力,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不喜歡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的危害很多家長都已經非常了解了,若是給小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不僅會影響小朋友的視力,還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調查發現,有75%的孩子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荒廢了學習,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也多次提到,孩子學習好不好,並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以此可以推斷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專注力是考核的關鍵因素!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不打擾、不打斷

比如孩子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喜歡的就是覺得孩子這時候應該多喝點水或者吃點什麼東西了,但恰恰是家長的這種間斷性的打斷,會影響孩子在自己時間裡面的專注力,因此這時候的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不打擾孩子,讓孩子沉浸在與自己的時間裡面,這樣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提供安靜的環境

成員很多的家庭經常會一群人圍著孩子轉來轉去,這樣的環境是比較喧鬧的,陪伴固然是好的,但是家長要注意陪伴的時間,適時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相處時間,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過遊戲鍛鍊

鍛鍊孩子專注力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好孩子對遊戲的專注度來讓孩子提高專注力,比如讓孩子自己扮演一個角色,例如太空人、飛行員,或者是根據一些做題方法的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從而全面鍛鍊到大腦!

這裡給各位家長安利一本讓孩子主動參與學習的遊戲書本——《瘋狂大腦》,這本書裡面一共包括400多道題目,包含多種題型,全方面利用一些需要思考的遊戲讓孩子沉浸在其中,從而鍛鍊到孩子的專注力,以及培養孩子的大腦!

為了增強《瘋狂大腦》這本書的權威性和信賴度,專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過來審核書本的鍛鍊性,讓家長避免盲目鍛鍊孩子的大腦和專注力,幫助孩子更好開發大腦,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孩子的自省意識,讓孩子全面挖掘大腦的新潛能!

《瘋狂大腦》利用孩子對繪本的熱愛和對遊戲的熱愛程度,專門在書本裡面設置了一些遊戲的關卡題目,讓孩子對書本的印象耳目一新,從而吸引孩子弧自動探索書本裡面的知識,達到鍛鍊孩子專注力和鍛鍊大腦的作用!

書中還針對孩子的好奇心,增加了一些讓孩子願意主動思考的題目,例如讓孩子判斷哪一隻螞蟻最終能夠成為吃到食物的勝利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勝心,鍛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等多種潛在的能力!

除了常規的題目之外,還會專門利用孩子未知的知識面進行一個拓展,全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還沒有接觸過的物品,例如國外的一些標誌,由於孩子的好奇心,一定會在因為自己沒有見過這個東西而對其產生興趣,進而讓自己沉浸在這些額外的知識裡面,在這些題目的鍛鍊過程當中,不僅幫助孩子拓寬了知識網面,國外的建築還讓孩子提高了外界世界的認知,幫助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僅能夠從單方向思考問題,而是從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的多種起因和多種解決方案,全面刺激孩子的大腦神經,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全面的開發作用!

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時候,最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要鍛鍊孩子左右腦的切換能力,這種能力的鍛鍊能幫助孩子的大腦進行全面的開發作用。通過書本裡面刺蝟經過多層次的左右傳送帶,讓孩子判斷最終刺蝟掉進哪一個桶裡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鍛鍊了孩子左右腦的切換能力和問題的分析能力!

很多研究專家都表明,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大腦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明智的家長站在孩子的身後,幫助孩子一起開發孩子大腦裡面未知的新潛能!

400多道題目,每天只需要10分鐘的之間,便能幫助孩子輕鬆鍛鍊專注力和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只需10分鐘,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他人口中的優秀孩子!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明智且有遠見的父母,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學前大腦鍛鍊,就從現在開始吧!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對於這個問題,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談了自己的想法,上學之後,平時那些性格活潑開朗、很機靈的孩子,大多學習一般。相反,平時話比較少,喜歡做自己事情的孩子,學習往往比較好。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注意觀察3個特點
    有些父母在談到孩子的學習時,會嘆氣地說:「我家孩子太淘氣了 ,一看就知道不是讀書的料,以後還不知道會咋樣!」父母經常說的孩子「不會讀書」,大概就是很多人理解的「笨」,學習時不能學會老師所教的知識。但是從孩子上幼兒園就可以看出,孩子今後「會不會讀書」。
  • 李玫瑾教授: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
    雖然家長都不信,也不想相信,但有些孩子就是不適合學習,如果走一些其他的路可能還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但要是在學習這一條路上一條走到黑,未來一定不會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的大名,相信不少人都了解,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多年,在育兒領域也有一定地位。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明顯
    對於李玫瑾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的教授,多年從事研究青少年兒童犯罪心理學,而且她的育兒理念在網上非常火爆,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李玫瑾教授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在一次講座中她表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在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3歲初見端倪,6歲就有明顯表現
    除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可拍是最為讓父母所掛心的了。很多孩子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這讓不少父母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是學習的料。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讀書考試,有些孩子天生就不適合讀書。
  • 李玫瑾坦言:缺乏「情商」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對於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公開演講上是這樣說的:情商高低並不是先天的,孩子的情商主要是與父母后天的教育有關,情商低的孩子父母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好,在如今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將來便可以在社會上大展拳腳,情商低無傷大雅也是,誰能夠沒有缺點呢?
  • 孩子三歲還是四歲上幼兒園有區別嗎?李玫瑾:這4點區別很重要
    而在上幼兒園這件事上,關於孩子究竟應該幾歲上幼兒園是一個爭論了許久的話題,主要矛盾基本集中在到底是3歲還是4歲上?認為孩子應該3歲上幼兒園的家長覺得孩子越早去幼兒園學習,就可以學習更多的時間,打下更良好的教育基礎;而支持孩子4歲上幼兒園的家長只覺得3歲有些過早了,孩子那個時候進入幼兒園反而是拔苗助長.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就能看出來,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雖然成績不是決定孩子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表現出成就,別人才能認識到你的力量。對於一些家庭條件非常困難的孩子來說,上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學習材料,有些孩子可能不適合學習。在6歲之前,父母可以看穿他們的一些表現,然後採取對策。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在中國家長眼中,孩子的成績往往就是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的代名詞,若是孩子的成績差,那麼將來就一定沒出息,因此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但是很多時候就算家長再努力地培養孩子,孩子成績就是上不去,這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特徵,千萬別不信
    智商和情商對於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家長們不難發現,一個"雙商"高的人在社會中可以做到"如魚得水",尤其是"情商高"的人,這類人能說會道,走到哪都受歡迎。而關於孩子的情商,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 娃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時就有明顯表現,尤其在這3方面
    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他有一個還不到3歲的孩子,郎朗幾乎沒怎麼教導,孩子就能彈奏出曲子的旋律。這就是所謂的天賦。現在的行業遠不止365行,每個行業都會出現有天賦的孩子,學習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所以各位家長不要太過於看重孩子的學習,有可能孩子根本不是學習的料。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大多數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智商,家長都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不過在現代社會,其實情商要比智商還重要,我們會發現以前誇一個孩子,我們常說的是這個孩子真聰明,智商肯定很高。而現在我們誇一個孩子往往說的是這個孩子的情商真高。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中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是嗎
    對於中國式家長來說,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學霸」,因為只有學習成績好了,將來才能有所建樹。但是李玫瑾教授早已給廣大父母們提過醒,孩子是否具有學習的天賦,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孩子的眼神中就能探知一二了。
  • 李玫瑾:吃飯見人品,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種表現
    可能平時老人比較遷就孩子,尤其是為了讓他多吃幾口飯,經常是以孩子的喜好為主,因此在飯桌上養成了他自私的毛病。老話說,餐桌吃飯可以見人品的,尤其是小朋友,透過他們吃飯時的樣子,甚至可以看到未來的樣子。李玫瑾教授表示:那些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壞毛病。
  • 幼兒園該不該上興趣班?家長別盲目跟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不要盲目跟風,理智看待興趣班生活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人一步在幼兒園便給孩子報一個甚至多個興趣班的家長是非常多的, 他們也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有多餘的精力學習興趣班,往往是錢花了,知識沒學到,這樣的情況也讓無數家長為之頭疼。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特徵很明顯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家長這樣評價孩子「這孩子就不是讀書的料」,聽上去家長好像有些武斷,但細細思考一番,似乎有些道理。薛女士最近為兒子的學習問題發愁,龍龍今年6歲,剛上小學一年級。對於孩子上課不集中的問題,她也想了很多方法,跟孩子說事實講道理,但沒什麼用,她現在對孩子完全無力。龍龍中出現的問題在我們周圍很少見到,這是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典型表現。 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什麼是「專注力」,什麼是「專注力」是長時間集中做一件事的能力,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還影響將來的將來和發展,因此父母必須重視對孩子集中力的培養。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專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讓孩子成功的因素,這就是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經說過的,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專注度夠不夠。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