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極其神秘的,關於宇宙的很多內容,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觀測和推算來了解。當然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也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從最初的肉眼觀測,到利用光學望遠鏡進行太空觀測,再到後來利用口徑越來越大的光學望遠鏡進行觀測,現代天文觀測利用大型射電望遠鏡進行觀測。
關於星雲
由此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們也逐漸了解了宇宙中的各類天體,如行星、恆星、衛星、彗星、黑洞、星雲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宇宙中的一類天體——星雲。星雲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雲霧狀天體,其形態類似於地球上的雲,星雲內部的密度是極低的,如果拿地球的標準來衡量,那麼星雲在很多地方都是真空。
銀河
雖然星雲密度極地,但是其規模往往極其巨大,其寬度或直逕往往可達幾十光年,因此星雲的總質量也是挺驚人的,通常比太陽的質量還大。為什麼宇宙中會有大範圍的雲狀物質的存在呢?我們通常理解的宇宙空間,除了常見的天體以外,就空洞無物了,其實不然,其間存在著各種各樣包括,星際氣體、塵埃和粒子流等物質。
馬頭星雲(瀰漫星雲)
這一些星際物質,在宇宙中的分布並不均勻,在某些地方這些氣體和塵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來,形成雲霧狀天體,從而形成了星雲。按照不同的呈現形態,我們把銀河系內的星雲分為瀰漫星雲、行星狀星雲、超新星遺蹟和雙極星雲。
蟹狀星雲(超新星遺蹟)
瀰漫星雲,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什麼明顯的星雲邊界,常常呈現不規則形態,猶如天空中的雲彩,但是它們一般都得使用望遠鏡才能觀測到。比較著名的瀰漫星雲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行星狀星雲,呈圓形、扁圓形或環形,有些與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
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遺蹟,是超新星爆發後拋出的氣體形成的星雲,往往還處在膨脹之中,最後會區域消散,最有名超新星遺蹟是金星座中的蟹狀星雲。雙極星雲,其特徵是有著獨特的波瓣形成軸對稱的星雲。
蝴蝶星雲(雙極星雲)
那麼,如此眾多的星雲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誰呢?其答案是:獵戶星雲(M42),距離地球大約1500光年之外,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恆星形成區。獵戶星雲看上去像一頭展翅飛翔的火鳥,故亦有「火鳥星雲」的稱號,在地球表面觀測條件良好的地區,肉眼就能觀測。
獵戶座大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