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俄羅斯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2020-12-13 驛路拾粹

中俄關係源遠流長,早在元朝時代的「金帳汗國」開始,這個關係就逐漸開始了。

雖然後面的朝代中,兩國之間的軍事碰撞很多,但是民間和商業交流依舊非常廣泛。

俄羅斯的茶文化也是來自中國的。

新中國建立初始,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就對中國提供過大量的幫助,包括工程、教育、工業、科技等等,從那個時候開始,中蘇(俄)關係就進入了實質性的發展。

雖然中間兩國的關係疏遠甚至敵對過,但對於兩國關係總的潮流影響不大,雙方都是願意向前看的。

到了近些年,中俄兩國關係更加緊密。

有的國內朋友會問:究竟在民間,普通的俄羅斯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呢?文本就著力介紹這個情況。

其實俄羅斯人一直非常關注中國和中國人,無論是已經移居國外(相當一部分去了美國)的前蘇聯的俄羅斯人,還是目前在俄羅斯國內的人,都非常關注中國

首先看看一些移民到北美(主要是美國)的俄羅斯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首先介紹他們,因為他們經歷的更多,對於中國和中國人具有國際化和多元化的視角,給我們的啟示作用更大)

很多移民的俄羅斯人經歷了蘇聯解體和俄羅斯變革時期的社會聚變,對於當時蘇聯和俄羅斯的情況記憶猶新,他們中的很多,特別痛恨當時將蘇聯搞崩潰和把俄羅斯弄的面目全非的那些人。

蘇聯解體時的兩位

在他們的回憶中,當時的俄羅斯,愛國和宣稱自己是俄羅斯人,都是會被別人鄙視的。任何反對盜國賊、賣國賊和外國人的行為,都會被公開壓制,用以做給全世界看——他們和前蘇聯劃清界限,全面走向所謂的「民主和自由」。當時的政府認為:只要全面向西方(歐美)靠攏,向西方學習,就一定會得到他們的幫助,從此走向富裕——確實有人走向富裕了,就是那些出賣國家的人,和盜竊國家財富的人,而普通的老百姓,卻生活一天比一天艱難!當整個國家的人都看清楚全面「倒向」西方,才是真正走向深淵的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有些遲了… …

(我當年也看過一些報導,當時的莫斯科市,有的人家,家裡實在沒吃的了,只能到鄉下求助認識的人,或者親戚,畢竟他們有田地,有田地就有糧食)

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普京,他算是挽狂瀾於既倒了,把俄羅斯從劃向深淵的懸崖邊緣拉了回來。

已經移民的俄羅斯人,有些回憶起這些慘痛的經歷,有的非常動感情,他們雖然已經移民了,但還是心系俄羅斯——他們的祖國。

基於以上的親身經歷,他們對於中國格外關注!

他們眼見著中國沒有受到前蘇聯失敗的影響,一直在埋頭苦幹。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一步步把自己的國家從建國初期的困苦中拉了出來,政府和人民一道,把中國建設成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他們羨慕中國,他們打心底為中國祈禱!

還有一部分已經移民美國的俄羅斯人,對於美國現行的政治制度有些不滿,對於中國的一黨制比較推崇。他們中的一些認為:中國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富足的社會局面,均得益於中國的一黨制。而美國這樣的政治制度,是以犧牲大家的安全,而換來了一些公民權,目前的美國的社會弊端越來越明顯,美國的體制,不一定有中國的好。

有上了年紀的移民者,講述了幾十年前的一些事情:

莫斯科

新中國派遣留學生去蘇聯莫斯科的時候,當時的在莫斯科的大學,給了他們很多的助學金,大概是1000盧布,沒想到這些留學生提出:只留400盧布自己用,剩下的600盧布寄回國;過了幾個月,他們又提出:只留200盧布,剩下的800盧布寄回國,只是這次,這個要求被校長否決了,也許是校長認為:過於勤儉的生活,對於他們的身體和學習都不利吧!

俄羅斯人非常驚嘆中國人的勤儉刻苦,正因為中國人有這樣的特質,才能排除各種艱難,使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最終變成了世界綜合國力一流的強國。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現實中,有很多俄羅斯人已經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了,他們認為中國比美國要強大!(可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視角,我們中國人自己需要看的清楚些)

有一位上了年紀的移民美國的俄羅斯人,甚至寫出了「Long life for China」這樣的話,翻譯過來就是「中國萬歲」

看到這樣的心裡話,說真的,我都有些淚目了——特別感動!一方面感動於中國目前形勢的來之不易,一方面,感動於他們對於蘇聯、對於俄羅斯的那份眷眷的赤子之愛——他們心裡,多麼希望蘇聯、俄羅斯不要犯當初的錯誤啊… …

再看看目前在俄國內的俄羅斯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

在他們看中國的時候,難免要想到前蘇聯的過往。他們覺得中國這個「新一輩」在某種程度上,是蘇聯這個「老一輩」的延續,和「加強版」,但是老一輩,犯了錯誤,失敗了;新一輩的中國,越發展越強大,越令人矚目。

中蘇友好

他們當中的一些,說起上世紀50年代的事情,蘇聯和中國,就像兄弟一樣,當時的口號就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人永遠是兄弟」。(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好笑的事:看來我們日常套近乎時說的「兄弟」兩個字,俄羅斯人也很喜歡用,究竟是誰學誰的呢? :))

雖然後來蘇聯和中國的關係變壞了,但是並不影響兩國之間關係的大局——從現實看,俄羅斯之後又再次轉向了中國(就像本文初提到的,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鐵」)。

俄羅斯人認為中國的政府相對更加明智和公正。而且,他們更喜歡中國的處事理念——和諧。他們認為,中國人更合適做世界的領導者:因為在中國的帶領下,這個世界能更加安定和美好,而不是想前蘇聯和美國一樣,動不動就是槍炮、飛機、火箭來解決——前蘇聯和美國都太崇尚武力了!

他們認為美國不好的地方就是:過於執著於權力,一定要把權力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上,這樣的欲望,反倒使得美國根本帶領不好這個世界。(看來,俄羅斯人已經被中國的和諧的理念同化了 :),我們所說的「戰鬥民族」,有些人越來越不同意「戰鬥能解決一切問題了」)

中國人以和為貴的理念

也有一些國內的俄羅斯人認為:在新中國建國初期,很多人沒有文化。後來發展的過程中,經常製造質量低劣的產品,使他們一度對中國的印象不好。但是隨著發展,中國越來越強大,製造業也越來越先進,這些原先的印象,早已轉變了。到了現在,大部分俄羅斯人都認為,中國是強大的國家,不再是以前那個落後的,以製造低質量產品「為生」的國家了。

總而言之,俄羅斯人認為:非常慶幸,中國沒有犯他們之前的錯誤。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智慧、剛強和堅韌,在政府和人民的團結努力下,把中國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強國;他們認為中國人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俄羅斯人應該和中國人一道——取長補短、團結共進,續寫兩國協力發展的新篇章!

(後註:我的工作是中外交流領域的,對於國際信息和國際人員有日常性接觸,日後會有更多的總結和介紹給大家—軼路拾粹)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電影
    一些俄羅斯影視評論家認為,中國大屏幕觀眾和院線票房收入井噴式增長充分說明,中國電影質量不斷提升,中國電影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展示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也在用世界電影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用世界最前沿的電影科技來表達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明。「中國電影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光榮。」
  • 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是什麼態度?
    其實從晚清開始,俄國對中國就一直不怎麼友好。趁著清朝積貧積弱,俄羅斯人大肆的掠奪中國領土,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上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被蘇聯人強佔。為了更好地消化這些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俄羅斯人更是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血案,大量生生世世生活在這些原本屬於中國領土上的中國人,遭到了俄羅斯人的無情屠殺。
  • 我眼中的俄羅斯印象
    逝者如斯,當今的俄羅斯是個什麼樣子的呢?在機場時,導遊就告訴我們說,飛往俄羅斯的航班經常會出現延誤和晚點抵達,如果能按時起飛說明我們中大獎了。我們的運氣不錯,8個多小時後,飛機於當地時間12時35分(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降落在莫斯科機場,這裡是我們此次旅行的第一站。
  • 埃及青年:世界上最難對付的遊客不是中國人,是俄羅斯人
    由於西方的偏見,中國遊客總是見諸報端。尤瑟夫比較了世界遊客,並說,「世界上最難對付的遊客不是中國人,是俄羅斯人」,以下是他的談話實錄。我不太會對整個種族輕易下定義,因此,我的談話只是針對中國遊客和俄羅斯遊客在埃及旅遊業眼中的形象。
  • 俄羅斯人眼中的5大帝國,日本第5中國第2,第一人人皆知
    導讀: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其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世界上很很難有國家的軍事能與之匹敵。在中國人眼中,俄羅斯就是戰鬥民族,但這個戰鬥民族在歷史上真的是戰鬥民族嗎?戰鬥民族的含義難以解釋,但在俄羅斯人眼中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的5大帝國是這5個,中華帝國僅排第二,第一是誰呢?日本帝國P.米留科夫《大轉折時期的俄國》中提到,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在,這個帝國在歷史上就非常強大,只不過遭受了更加強大的唐帝國、明帝國的打擊,才阻止以及延遲了其單挑亞洲的時間。
  • 中國的「俄羅斯」:到處是俄文和俄羅斯人,一不小心以為出國了
    中國的「俄羅斯」:到處是俄文和俄羅斯人,一不小心以為出國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與改善,同時,國民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也是同步地增加,因此不少人會選擇在空閒時間出門旅遊放鬆心情。
  • 俄羅斯人的「塑膠袋」情結
    這意味著中國老百姓將告別「免費」使用塑膠袋的時代。那麼,在俄羅斯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情況如何呢?塑膠袋曾是「稀罕物」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中國13億人平均每天使用的塑膠袋高達30億個。塑膠袋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然而,你可曾想到,小小的「塑膠袋」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曾經是地地道道的「稀罕物」。
  • 中國遊客在俄羅斯瘋狂購買蜜蠟,俄羅斯人笑了:真是人傻錢多!
    作為跨越歐亞大陸的超級大國,俄羅斯,擁有無比優美的自然風光,也承載著幾度興衰榮辱的歷史與一代中國人的記憶。近幾年隨著蜜蠟在文玩市場的崛起,國人提到俄羅斯除了會想到「戰鬥民族」以外,還會想到「蜜蠟」。俄羅斯作為「蜜蠟」的重要產地,中國遊客來到俄羅斯,通常都要買幾塊"蜜蠟"帶回家去當作旅遊紀念品。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產地的蜜蠟為例:每年都有大批中國遊客,或專門前往這兩個地方購買蜜蠟,或長期駐紮俄羅斯或者烏克蘭搜羅各種原料,成品,半成品。這一舉動,反倒帶動了經濟本不景氣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經濟利益。
  • 俄羅斯人說,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叫他們「戰鬥民族」
    >「養熊」「能喝酒」「勇猛好戰」「霸氣」……這些就是中國網絡中流行的俄羅斯人特徵。我們喜歡稱呼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但這個稱呼為什麼會被等同於俄羅斯人呢?好像無從可考。關於俄羅斯人自己如何看待「戰鬥民族」這一說法,我們找了幾位俄羅斯留學生,請他們講述。他們說印象中只有中國人才稱呼俄羅斯「戰鬥民族」。
  • 中國遊客到俄羅斯瘋狂購買蜜蠟,俄羅斯人卻笑了:人傻錢多?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蜜蠟產地。每年都有大批中國遊客,專門前往這兩個地方購買蜜蠟。這給經濟不景氣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帶去了不少經濟利益。俄羅斯是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國家,中國的遊客如果去黑龍江邊境玩,一般也會順便報一個俄羅斯的一日遊,雖然沒有太多可玩的,但畢竟是出境了,大家難免也會覺得新奇。除了看看俄羅斯的新鮮事物,中國的遊客們到俄羅斯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購買一些當地的特產。
  • 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俄羅斯卻開始抱怨
    圖為俄羅斯蘇-57戰鬥機近日,有日本媒體對當今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進行了分析,列出了強國榜單,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到底都是誰呢?毫無疑問,美國排名第一,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但世界公認,上升到了第二的位置,傳統強國俄羅斯卻坐不住了,開始抱怨,因為他們的排名下滑了,那俄羅斯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份榜單?
  • 為什麼中國旅行團在俄羅斯搶購蜜蠟,俄羅斯人卻說「人傻錢多」?
    來到俄羅斯,到底要買什麼呢?伏特加?巧克力?這些東西都不夠珍貴,對於中國遊客而言,來到俄羅斯,尤其是來到俄羅斯遠東地區「非買不可」的,那肯定就是「蜜蠟」了。「蜜蠟」是由幾千萬年的松脂經過石化而成的珍貴寶石,如果呈現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態的就是琥珀,而呈現不透明狀態的就是蜜蠟。
  • 中國偏見地圖 河南人在全國人民眼中是什麼樣?
    對於熟悉網際網路的同學們來說,「中國偏見地圖」並不是稀罕事兒。網絡上早已流傳「北京人眼中的中國地圖」、「上海人眼中的中國地圖」等等等等。據悉,百度最近突發奇想,製作了一副中國偏見地圖。在圖中,義大利人給法國人的印象就是一副大嗓門;中國給美國的印象就是一家大超市;而在德國人眼中,荷蘭僅僅是一片青草地。
  • "草木皆兵"與"措置裕如":俄羅斯人眼中的安保印記
    中新社索契2月7日電 題:「草木皆兵」與「措置裕如」:俄羅斯人眼中的異樣安保「印記」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夏宇華若不是親臨索契,很難想像,這個溫暖如春、看上去溫婉幽靜的俄羅斯黑海之濱小城,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焦慮與不安。
  • 俄媒:對待文學經典,中國人與俄羅斯人心態迥異
    俄《消息報》3月28日文章,原題: 蛻變:洛麗塔引誘中國俄羅斯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能遇到果戈裡和陀斯妥耶夫斯,我卻總是能看到納博科夫。前不久去香港,在一家書店發現了納博科夫的《洛麗塔》,旁邊展示著一鮮綠色皮包。
  • 娶俄羅斯美女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在美女如雲的俄羅斯,娶到一個美麗的俄羅斯美女成為了世界各國男人的夢想,俄羅斯一直以來是美女的高產國,俄羅斯美女的皮膚白,長相精緻,身材高挑。讓許多男人心中不禁幻想起了娶俄羅斯美女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 俄羅斯人:是中國,讓我實現了所有的夢想
    今年32歲的維多利亞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個子高高的她是位典型的俄羅斯美女。在中國短視頻平臺,她也小有名氣,她和丈夫瓦季姆在一家短視頻平臺上開設了名為「維多利亞夫婦」的視頻號,用中文輕鬆幽默講述一家四口在中國的日常生活。雖然開播只有一年半多一點,但是粉絲已經超過了520萬。
  • 中俄跨境網購:俄羅斯人買服裝家電 中國人主要買食品
    據俄羅斯《獨立報》10月28日報導,俄羅斯電商協會預測稱,到今年年底,俄羅斯公民的國外網購金額將達到5000億盧布,根據目前的趨勢,其中超過一半的金額將「流入」中國。俄羅斯郵政局表示,在國際貨物運輸中,俄羅斯約94%的包裹來自中國。
  • 俄羅斯人媽媽,生下的中國混血女孩,精緻的小人兒讓人驚豔
    在見過的混血兒中就可見一般了,混血兒通常會有更加明顯的臉部輪廓,整個臉部結構線條是明顯的,當然也會讓人感覺眼睛是深陷在眼窩中,鼻子是堅挺的。再加上一抹紅唇,和小巧精緻的臉型、白皙的膚色,怎麼會不讓人流連忘返呢?這大概是我們以往對於混血兒的印象。
  • 中國人請客吃飯,俄羅斯人請吃飯,英國人請吃飯,網友:差距太大
    世界各國人在表達好客之道這一點上,都有著屬於自己國家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從這些風格特色之中,我們就能很好地了解和認識到不同國家的風俗文化,從而了解到不同國家之間那些具有民族色彩的待客之道,今天一起來看看中俄英三國的待客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