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心目中,房子的話題是永遠無法避開的。畢竟房子是剛需,而且它的價值不菲。樓市中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會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沒辦法,在國人眼裡房子的地位就是如此之高。
而大家所關注的點就是房價。在中國,高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這句話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如今的房價跟之前相比,不知道上漲了多少倍。
買一套房不僅要傾儘自己多年的儲蓄,還要掏空家裡三代人的錢包,想想都恐怖。房價雖然高,但畢竟它是剛需,我們又無法離開它。所以,剛需們一直在期盼房價下跌。
經歷了多年調控,房價確實有了回落的趨勢,但房價依然處於高位,這讓人很糾結,不知道該何時下手。眼看著2020年已經過去,沒買房的人依舊在關心一件事,未來房價會怎樣變化?
其實仔細分析我國曆年來的房價變化,你就會發現,我國的房價變化以5年為一個周期,既然如此,未來5年,我國的房價是大漲還是大跌?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官媒人民日報早已做出回應,其中一篇《中國房地產市場拒絕「大起大落」中明確指出,隨著房住不炒的觀念深入人心,未來房價依然是保持平穩態勢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意思很直白,未來幾年我國的房價依舊以穩為主,不會出現大漲,也不會出現大跌。
其實國內很多專家和大咖也發表了對未來房價的看法,多數人對未來的房價都是看跌的,更有專家表示:2021年房價會有驚喜且超乎想像。言外之意就是明年的房價將會迎來下跌!
之所以有人做出這樣的判斷,肯定是有原因的,而經過我的整理,具體原因如下:
房子已經足夠,多數人的住房需求得到滿足
要分析房價,如果拋開供需不談,這是不切實際的。有人做過粗略計算,目前我國的房子已經夠30億人居住,也就是說除去剛需住房,我國控制的房子已經夠16億人住。此外,還有數據顯示,目前有30%的人擁有兩套房,10%的人擁有三套或者三套以上的住房,而真正無房者其實僅佔比4%。
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國多數人的住房需求已經得到滿足,剩下無房者的需求不足以支持房價上漲。
影響房價的另一大因素就是人口因素。2021年,我國將會迎來退休高峰,有實力和有需求的購房者將越來越少,房地產行業將迎來真正的拐點。
再就是需要從購房槓桿方面來分析。貸款買房確實減輕了購房者的負擔,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居民房貸槓桿在不斷的上漲。我國的居民槓桿率已經超過60%,其中大部分負債就是房貸。即使是對於剛需來說,房地產高槓桿買房已經接近尾聲。
最後就是從政策角度來分析,國家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改變,而且未來也不會放鬆對樓市的監管。而最近提出的「三條紅線」再次讓房企們的融資渠道受到了阻礙和審核,對於踩紅線的房企來說,未來融資會越來越難。
如今風向變了,過去輕鬆賺錢的房企,如今生存也成了難題。如果想繼續活下去,也許降價才是唯一出路。
綜上所說,專家說的,明年房價會有驚喜不無道理!
結語:
我國的房地產已經告別量價齊升的增長期。如今國內城鎮常住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積已超過30平方米,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而我國人均收入尚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我國的人口紅利也在逐漸消退,老齡化時代也早已到來。需求已經減少,未來的房子該賣給誰?如果房子失去了買家,那麼它終究會成為毫無價值的鋼鐵森林。房價下跌,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