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凌晨,警方將抓獲的在逃主犯安全押解抵沈。警方供圖。
2009年,在貴州聾啞學校就讀的倩倩(化名)放學時,一位聾啞人阿姨用手語和她打招呼,並把她騙到了重慶。當被要求學習如何偷錢時,倩倩不從,遭到一頓毒打。她被迫接受「培訓」,完成每天公交車偷錢1000元的「任務」,否則就是「板磚伺候」。
近日,瀋陽市公安局公交(地鐵)分局成功偵破被公安部列為397號掛牌督辦案件,徹底搗毀了「2012.10.20」跨省特大組織教唆聾啞人扒竊犯罪集團。目前已成功抓獲扒竊犯罪嫌疑人40人,打掉扒竊犯罪團夥5個,抓獲該犯罪集團首要分子7人。同時,成功將倩倩等被誘拐的聾啞人15人解救。
不聽話就打 差點失明
今年16歲的聾啞女孩倩倩,老家在貴州,2009年的一個傍晚,倩倩在就讀的聾啞學校放學回家路上,一位聾啞人阿姨用手語和她招呼,這位阿姨還給倩倩買了好吃的,並且要帶倩倩出去玩。
倩倩跟著阿姨坐上了火車,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重慶,離家多日的倩倩想回家,卻被拒絕,對方用手語比劃著,讓倩倩跟著學習如何在車上扒竊,倩倩不肯,對方便衝倩倩臉上打了一拳,倩倩的眼睛落了毛病,差一點失明。這時,幼小的倩倩才知道自己上了當,自己來到了一個「壞人窩」,除了像她一樣被騙到這裡的聾啞人負責在公交車上扒竊,這裡的其他人也有各自的分工:誘拐聾啞人的、教授扒竊技術的、幫助租房子的,這裡像學校一樣,有著嚴格的制度。
「培訓」後上公交車扒竊
此時已經和家人失去聯繫的倩倩只能乖乖聽話,接受對方的「實戰培訓」,扒竊技術成熟後,一個人穿梭在城市的各條公交線路上。她找準人多的車「下手」,最後上車,在擁擠時找準目標實施扒竊。只為了將每天1000元的任務完成,上繳給自己的「頭兒」。如果完成的好,倩倩也許可以得到休息的獎勵,如果不能完成任務,她面臨的就是「板磚伺候」。
於是,離家的這些年,倩倩沒有再見到父母,而是跟著這一夥兒人從重慶流竄至成都、西安、南京、大連等地,最後來到瀋陽,作案多起,直到去年,被瀋陽市公安局公交(地鐵)分局民警抓獲。
流竄來沈作案相繼落網
與倩倩相繼落網的,還有另外26名聾啞扒竊犯罪嫌疑人。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他們大部分來自貴州、安徽等地,流竄來沈作案,並且這夥聾啞犯罪嫌疑人彼此交叉相識,多數人員有扒竊前科。其組織結構嚴密,與瀋陽當地的聾啞人有密切的聯繫,一個人員眾多,組織嚴密的跨省特大扒竊犯罪集團逐漸浮出水面。
2012年10月,公交(地鐵)分局大東所在公交車上抓獲了該犯罪集團成員35歲的吳某。通過對該人信息的綜合分析和偵查,迅速鎖定了該犯罪集團在瀋陽市大東區的兩處窩點。將該犯罪集團的6名成員抓獲。
同時獲悉,該跨省特大組織教唆聾啞人扒竊犯罪集團7名主要成員在逃。
3月5日,公交(地鐵)分局專案組先後在鐵嶺、瀋陽將兩名主要成員抓獲。同時,四個工作組輾轉重慶、南京、安徽等省市對在逃的該犯罪集團主犯開展集中抓捕收網工作,將另四名主要成員抓獲,並於3月9日凌晨,將抓獲的在逃主犯安全押解抵沈。(記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