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戲劇的本質是選擇

2020-12-14 新民晚報數字報
  ◆ 朱光

  浸入式戲劇的本質不是戲劇,是選擇。

  觀眾在進入這樣的劇場之後,每一步往哪裡邁,都意味著將捲入不同的演員帶領的別人的人生之路。在旁觀別人的人生得失之際,回味、反思自己的真實生活是否值得過。

  目前,真正意義上商業化的浸入式戲劇只有《不眠之夜》。這部由英美團隊在上海打造的「亞洲版」,上演已過600場,依然在吸粉。嚴格說來,它創造了一個全程充滿懸疑的心理期待、未知「旅程」,讓觀眾以窺探別人人生的方式自省。

  首先,排隊時就營造了一股即將「與世隔絕」的氛圍。觀眾要輕裝上陣,大冬天建議穿短袖入場。一身黑衣的工作人員允許你帶手機,但是必須裝入黑色布袋並密封起來。接著,他們會委婉而堅決地「拆散」你的同伴,建議每一個人獨自探索。隨後,在僅容單人通過的全黑蛇形走廊步行5分鐘,豁然開朗時,面對的就是起點。此時,觀眾都已帶好白色面具,進入電梯——掩藏自己面目、窺視他人人生,就此啟程。電梯小姐會在每一層停靠,隨機把一位觀眾「推入茫茫黑夜」——按設定,反正每一個人最終都會落單。這似乎也是人生真相,孤獨,其實才是人生底色。

  進入茫茫黑夜的瞬間,第一反應是「盲從」——看到有群人從你面前跑過,會本能跟上,這好過一個人被落在無所依傍之處。慢慢的,會發現經常有不同的人群從你面前跑過,他們往往緊跟著一位演員。所以,是否每一次都有必要跟著人群跑呢?按介紹,劇情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充滿著謀殺、背叛與愛情。事實上,要真的在三四個小時裡,在這5層樓裡爬上爬下,試圖看「全」劇情是不可能的——甚至,看「懂」都有點難。浸入式戲劇不是在劇場裡的一方舞臺上把起因經過高潮結果演一遍,你看到的情節,取決於你跟著哪一位演員走。如果只忠誠於一位演員,一條線,那肯定看不到全貌。如果中途換人跟,也不見得能看得到恰好「對」的劇情。所以,你選擇走哪條路、選擇跟哪一位演員跑,更多的時候只是隨機。沒有人給你「指南」,甚至按照唯一的「忠告」——有事可以問戴著黑色面具的黑衣工作人員,例如「衛生間在哪裡?」,也不是每一位黑面黑衣人會回答你。他們更多時候,是阻止你的「探索」——當你去轉動可能「出局」的門時,他會上前制止。這多麼像人生啊!無人指引是常態,有人阻止是自然。

  如果放任自己奔向滾滾人潮,你可能多次重複進入同一個場景,也有機會在百餘個房間裡探索各種歷史時期和不同國家風情的物件。既有中國當鋪裡的地契與帳簿,也有英國博物學家的各類動植物標本,還有精神病院裡的各種日記……可是,我們怎會甘於僅僅摸索物件呢?還是要尋覓看起來可能會「有戲」的演員。演員們全程不說話,但有著張力十足的肢體語言。在不到1米處圍觀中外男女演員的張狂舞蹈,會有一種緊張的氣氛瀰漫。他們會如猿猴在原始森林中跳躍的姿態在有限的空間裡騰挪;也會在刺耳鬧心的旋律裡以極其慢的動作去演繹如何喝下一杯毒酒;還能純粹以肢體互動展現情人關係的波動……只是,每一個空間裡的舞蹈都充滿情感,帶出情節——但很難以「對」的順序拼出「對」的故事。

  時間過半後,會懷疑「人生」——這麼上下奔波,又能看「清」什麼呢?都是別人人生的片段,都是沒有邏輯關係的碎片。

  此時,最為關鍵的就是一定要找到和你一起進這個劇場的人——《不眠之夜》雖然始終在創造一個讓你忘記自我的空間,但是如果在這樣的環境裡想尋求支持的話,還是不免會想起真實世界裡的同伴來。這一點,與日常生活也十分吻合。如果熱衷投身窺探別人的人生,那麼在《不眠之夜》裡只管奔跑吧!如果寧願自建溫馨小環境,那一定要抓緊同伴的手。但是,工作人員往往會一眼辨別出成群結隊的人,並蓄意分開他們。甚至還有一位白衣護士,專門負責在每一層樓單獨挑出一名觀眾,把他與其他人「隔離」,帶入「歧途」。

  此時,對有情感聯結的同伴觀眾而言,考驗開始。如果,你能被你的同伴在最短時間裡於茫茫人海和未知黑暗裡一把抓住手,那恭喜你——你們一定會擁有一段長情。如果,你們哪怕被人為拆散,但依然能在冥冥之中彼此尋獲,那也是天註定。

  從這個角度,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比劇場裡的《哈姆雷特》更「狠」——前者更直接地提醒你,你的每一步,都是「to be or not to be」:是走還是不走呢?是往前還是往後走呢?是要去找我的同伴呢還是等他(她)來找我?是繼續投身那些根本連不起來的情節還是就找個房間靜靜呆上一會兒呢?是保持獨自前行還是融入滾滾奔湧的人潮呢?

相關焦點

  • 首個浸入式戲劇專用劇場 北京西路迎不眠之夜
    記者13日獲悉,世界著名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全新製作上海版,將於年末登陸北京西路1013號「McKinnon 酒店」。每個房間每處細節都令人讚嘆浸入式戲劇(Immersive Theatre)是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廣受關注的創新戲劇形式,它打破傳統劇場的規則,沒有臺上、臺下之分,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可以隨著自己步調自由穿梭在故事中,選擇所到之處和所見之景,每一位觀眾體驗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迎來百場演出
    傳統舞臺表演區域被打破,看戲方式也隨之改變,創作者與演員用大量的細節和敘事誘發觀眾主動探索,觀眾能選擇觀察的角度,籌划行進的路線,並剪輯捕捉到的敘事,臨其境地體會戲劇張力,時時刻刻將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與曾經看過、做過、夢過的經驗相互連接。
  • 二刷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
    二刷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文 / 錢黎潔北京西路1013號,金麥儂酒店。 還是在這裡,二刷《不眠之夜》而來,不管什麼價位的票早到早進,這個秘密上次就發現了,故低價票總是最早售罄。 在每個樓層每個路口,往哪哪個走都是種選擇,跟隨哪個的演員也是種選擇,走著跟著跑著,我又深深感慨:人生就像《不眠之夜》,不同的選擇,你領略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景和悲喜。 無法判斷哪條路選擇更正確更有趣更值得,我想著踩下的每一步不要猶豫,認真地緊步向前!
  •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為何從紐約風靡至上海
    千人千面的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由英國浸入式劇團 Punchdrunk 打造,重新演繹了莎士比亞最禁忌的戲劇《麥克白》。在上海開演前,《不眠之夜》已經在紐約西27街和第十大道交匯處上演了5年,場場爆滿,甚至提前一年就賣空了所有票。沒有看過《麥克白》的朋友也不用慌,你只要知道這是一個麥克白為了王位血洗所有人,最後自己也死了的魔幻故事就行。
  •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演出一年 創票房全滿記錄
    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被揉入從莎翁麥克白故事靈感而來的西方浸入式戲劇,令《不眠之夜》上海版不同於世界各地其他版本的《不眠之夜》,擁有獨一份的文化標識。走入空間的中國觀眾,在西方故事脈絡中,亦能找到「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 Sleep No More年末亞洲首演抵滬 這裡有份浸入式戲劇觀劇指南
    攝影:林子人浸入式戲劇(Immersive Theater)的巔峰之作《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要來上海了。但什麼是浸入式戲劇?當我們談起去劇場看劇時,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場景通常是:觀眾面對著舞臺坐在觀眾席上,跟隨著劇情的情緒起伏大笑鼓掌,瞠目私語。
  • 一萬平米糧倉化身互動劇場:一半是浸入式戲劇,一半是實驗藝術
    包括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主創康納·多伊爾等藝術家,為觀眾設計了一次別樣的「旅程」——從開始到結束,觀眾會體驗不同的奇境,在一個充滿意外的世界中觸發自身的本能感知。圖說:「戲遊2:無界之宴」登陸上海東岸·民生藝術碼頭 官方圖新創的《戲遊2》既是一場浸入式的互動戲劇,也可以視為一次當代藝術的實驗。
  • 引領「浸入式」風潮,《不眠之夜》上海版演出破500場
    英國Punchdrunk創作、上海文廣演藝集團SMG Live製作呈現的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上海落戶演出已有一年多。當下,浸入式觀劇體驗正引領著全球演出行業的新潮流,《不眠之夜》作為浸入式戲劇的口碑巨作,憑藉其高水準的製作,在興起的「浸入式」風潮中屹立不倒,成為了上海一個新地標景點。
  • 浸入式體驗《007》,秘密影院將演藝與電影產業深度融合
    在演出現場,觀眾可以選擇旁觀,或與演員互動、加入表演,甚至改變劇情走向。12年來,秘密影院從一場少數人知曉的藝術實驗,發展為風靡世界的浸入式電影體驗。英國《衛報》稱其為「電影和演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性融合」。
  • 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和上海中心三體展
    感受比較深的是參加交互式戲劇金錢世界和三體展後,發現文娛活動也在做創新嘗試,謀求新式發展。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時間持續4個月,從6月25日到10月14日,演出地址在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717號會德豐廣場北苑離合空間。
  • 探討人類戲劇的本質
    探討人類戲劇的本質,是為了探討兒童戲劇的本質與人類戲劇、成人戲劇本質的關係。人們普遍認為,戲劇是一個綜合的美學工程。黑格爾說:「戲劇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要形成最完美的整體,所以應該看作詩乃至一.般藝術的最高層。」
  • 從戲劇反映對象看,舞臺行動是本質屬性,即行動性是戲劇的本質
    戲劇的本質是什麼?亞里斯多德說:「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又說:「悲劇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動、生活、幸福。」他明確指出,戲劇模仿的對象是行動,是人們的行動。「摹仿方式」不採用敘述法,而藉助於「動作」(含表演之意)。這關係到對戲劇本質的理解。
  • 浸入式話劇在上海引發關注 "體驗經濟"助力文化消費熱
    人們已不僅僅是在一個封閉的劇場空間看戲,而是賦予看戲以超越傳統的更多更豐富的含義:現場體驗、分享、交流……就如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曾經所說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它給了話劇最好的發展機遇。  臺上的人是在和臺下的人直接對話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話劇市場的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分別上升了2.16%和6.2%。
  • 戲劇的本質是詩
    她不僅希望在話劇舞臺上創造一種集「傳統意蘊」和「現代品味」於一身的詩化意向,而且回顧了中國戲劇發展的「詩化傾向」,提出了「戲劇的本質是詩」的觀點。馬玲說,她期望通過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呈現角色最本質的愛與恨交織的內心世界,從而突出原本的「原」和人性的「野」,讓《原野》中的人物能由現實形象到象徵形象的轉化,最終升華為貫穿全劇的詩化意向性表達。  馬玲在導演這部戲的時候,打破了傳統話劇的舞臺概念,用幾塊紅紗橫豎交錯在舞臺空間中,而這幾塊紗也正是角色「生長」的地方,所有情節都在這裡發生。
  • 人和人的相遇是戲劇的本質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對談現場8月3日下午,SCoP藝術總監凱倫·史密斯與當前展覽《炎夏之愛》的參展藝術家馬良、a.f.art theatre 藝術工作室創始人黃芳翎,圍繞主題「當攝影遇上戲劇
  • 兒童英語如何浸入式教學?這個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兒童英語教育方式如何從單純語言學習轉變成浸入式課堂?11月22日,由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主辦、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承辦的「兒童英語浸入式教學與實踐研究研討會」召開。廣東省語協外工委副會長、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植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康葉欽就兒童雙語學習及浸入式學習方法作了主旨報告。
  • 這部風靡紐約的浸入式戲劇來滬了,會是怎樣一個「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劇照世界「浸入式戲劇」最成功作品來到中國所謂「浸入式戲劇」(Immersive Theater),在全球風靡也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但卻是世界劇場界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而全球「浸入式戲劇」的先驅,正是菲利克斯·巴雷特所創立的英國Punchdrunk劇團。
  • 戲劇品牌數位化探索,《不眠之夜》上海版讓更多人「愛上現場」
    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SMG Live)和英國浸入式戲劇先鋒Punchdrunk聯合打造、上海尚演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協助運營的巔峰巨作 --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八月即將迎來它的第1000場演出之際,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並於8月26日晚22:45在抖音推出名為「另一個世界」直播派對,為4億線上觀眾帶來絕無僅有的「神秘番外」,共同迎接跨1000
  • 新教材+新生態,楷弗英語的浸入式理念初覽
    針對這一問題,楷弗英語的浸入式學習理念給出了答案。造成目前英語教育窘境的因素到底在何處?通過楷弗英語的學習,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英語分數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更加靈活、自然的使用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本質。楷弗英語在教育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浸入式理念。何為浸入式?語言作為人類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當然是傳遞信息,而讓孩子在信息傳遞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會英語的使用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 「上海戲劇推薦」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
    誕生兩年多以來,《金錢世界$》橫掃各大藝術節,被高度稱讚「重新定義互動戲劇的邊界」!劇本:Karolien De Bleser在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及布魯塞爾皇家戲劇、電影與聲音學院修讀戲劇。曾與比利時南極表演藝術中心和盧森堡藝團合作並創辦了全女班的芭芭莉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