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聯合國五常,基本上地球不毀滅,它就不會出現變動,印度和日本都呼籲申請了多少次了,別說你和五常之間的誰有仇,就算是關係鐵沒實力也不行。
首先這5個國家不會退出五常,聯合國是二戰之後雅爾達會議確定的戰後國際框架,當時參加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就是美國,蘇聯和英國,但是在最後確認常任理事國名單是英國和美國就有些猶豫了。
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的實力相差懸殊,美國經過二戰徹底確定了自己的國際地位,所以通常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而英國也因為二戰從一流國家變為二流國家,直立被大為削弱,因此英國擔心自己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被邊緣化。
於是英國就想把法國弄進常任理事國中,這樣在處理未來歐洲事務時,可以一道形成壓力,這個提議倒是沒有太多爭議,美國為了在戰後壓制蘇聯,就主張將中國拉進常任理事國,當時美國的算盤是這樣的:歐洲不是有英法做主嗎?它可以制衡蘇聯向西發展,而亞洲就由蘇聯的鄰居中國遏制蘇聯南下,把蘇聯緊緊的圍起來。
這個提議遭遇蘇聯的反對,因為當時的中國確實太脆弱了,根本沒能力去擔任常任理事國,但美國總統羅斯福卻表示中國是亞洲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羅斯福的堅持下蘇聯和英國才勉強接受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
當然蘇聯當時也不是沒有動過心思,想再拉一個夥伴弄成一個六國三方的格局,可見當時所處的環境來說,他很難找到一個有利的夥伴來幫助自己,最後就撈到了對波蘭和東歐各國的控制權,五常格局就此形成。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可以說其權力是凌駕於聯合國之上的領導者,聯合國有約束力的權利基本集中在常任理事國手裡,最重要的是五常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票否決權,這種權利可是其他國家羨慕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