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圖公布

2020-12-13 搜狐網

  如果將這個基因組序列寫成一本書,高度將達到384米。CFP圖

  早報訊 我國科學家昨天宣布,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專家表示,這項在基因組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科學成果,對於中國乃至亞洲人的DNA、隱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預測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20億黃種人的首份遺傳地圖

  該項目由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科學家共同發起並承擔。不同族群有著各自獨特的遺傳背景,對不同病的易感性也可能不一樣。只有真正了解基因與疾病的關係,才能根據每個個體的基因進行疾病預測和檢測,及早做出預防方案或進行針對性治療。

  項目發言人葉佳說:「目前完成的黃種人標準基因組序列圖譜,好比為20億黃種人繪製了一個遺傳地圖,根據這份遺傳基因"地圖",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對黃種人突變位點的追蹤,更容易地發現與獨特人群有關的主要疾病基因,例如哮喘、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從而提供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王俊說,近年來測序技術新的進步,極大加速了解碼生命的進程,成本降低了幾個數量級,時間也大為縮短。在此前提下,該合作研究團隊提出了「炎黃計劃」,即繪製中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和多態性圖譜的研究設想。

  「如果將這個基因組序列寫成一本書,高度將與384米的深圳地王大廈相同。」王俊這樣描述合作研究團隊的工作量。  

「基因密碼」嚴格保密

  誰是第一個被繪製出基因組序列圖譜的幸運兒?這個被選出來作為全球20億黃種人代表的人具有典型性嗎?測序是否存在誤差?

  據王俊介紹,首個被繪製基因圖的個體的身份將被嚴格保密。但他是一名漢族人,身體健康,是從一般黃種人中選取的。沒有已知的疾病,身體相對健康。

  科研人員說,由於基因圖譜隱含著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秘密,如個性、欲望、疾病、甚至精神狀況,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生命密碼,所以利用得好就可以造福人類。但是密碼一旦被他人獲知,也可能成為個人命運的「陷阱」,某些有遺傳缺陷的人可能在就業、交友、婚姻的諸多方面被限制,甚至基因方面的特徵被非法利用。「基因與人類健康、生活方式和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廣泛推行基因檢測的做法並不成熟。」綜合新華社、《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龔倫常)

相關焦點

  • 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公布 姚明長高原因破解
    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公布 姚明長高原因破解  我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首個黃種人基因組圖譜在深公布
    本報訊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近日由中國科學家在深圳鹽田繪製完成,並於昨日在第九屆高交會開幕之際首次向全世界發布,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有關專家表示,這項在基因組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科學成果,對於中國乃至亞洲人的DNA、隱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預測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科學家:中國人的基因與非洲人口基因有極大差異
    作者: 伊利亞 貢恰羅夫中國交通大學的基因工程師們公布了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指出,中國人的基因與非洲人口基因有極大差異,漢族人群的基因可以分為7個亞群。因為許多疾病的治療都應該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基因特點。正因如此,重要更適合於中國人,但經常對歐洲人和非洲人無效。李輝說,「有的人用藥後很快就能痊癒,有的人則不行,甚至還會產生副作用或者出現致死情況。而這就與基因突變有關聯,也可能與平日的飲食等各方面因素相關。
  • 基因變異研究表明:中國人的祖先源於東非(圖)
    「人類遷移圖」。新華社4月18日的一則電文說,為了全面了解人類的起源與遷移過程,以及人類數千種語言的形成,在未來幾年內,我國科學家將和美國等國的科學家一起,通過研究基因的變異以繪製出一幅「人類遷移圖」,從而填補人類歷史認識的空白。 這項為期5年的項目被稱為「人類遷徙遺傳地理圖譜計劃」。這一項目將通過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地的10個實驗室和大學的專家來共同完成。
  • 繪製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耗資2000萬(組圖)
    新華社記者 馬研 攝本報訊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發現中國人「強直」基因
    原標題:發現中國人「強直」基因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直」)是一種容易侵襲青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難診斷、致殘率高,被稱為「不死癌症」。中國約有500萬「強直」患者,由於臺灣著名歌手周杰倫得病,近年該病漸為公眾知曉。   隨著生物醫藥科技的快速發展,「不死癌症」正在被逐步攻克。
  • NASA公布首張完整水星地形圖 高清圖像細節驚人
    在之前,我們人類甚至沒有完整的水星表面地表圖。但近日,情況終於改變了。據外媒5月10日消息,NASA在官網公布了其利用最新的PDS技術(光電位置探測器)繪製的首個完整的水星地形圖像。 這張完整的地形圖顯示了水星表面的令人驚訝的地理細節,這也有利於讓科學家更全面的了解水星的地表演化歷史。科學家們也有望藉助對這些細節的分析,來揭開這顆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的秘密。
  • 「炎黃一號」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組圖譜誕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一個身份被嚴格保密的黃種人的「基因身份證」———「炎黃一號」,10月11日在深圳揭開神秘面紗。深圳科學家介紹,這是全球第一例中國人標準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全球20億黃種人的第一個個人基因序列圖。10年內,可能只要花費1萬元,每個中國人都可以擁有一張個人「基因身份證」。
  • 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已成功繪製完成
    新華網深圳10月11日電(記者 彭勇)我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Sci Rep:國內首個基於消費級基因數據構建的中國人高精度父系祖源...
    該工作基於來自消費級基因檢測的 2139 名中國男性 Y 染色體數據,構建了更高精度的中國人父系祖源圖譜。對於人類基因組來說,Y 染色體是決定人類性別的染色體,因其只在男性中出現,而且不會有同源重組現象,可以忠實地保留父系信息,在分子人類學中,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遷徙有著重要意義。
  • 基因測序「黑科技」 給生命來個完整的「數位化解讀」
    「目前從全世界範圍來講,大概有接近2000萬人有自己的基因信息。」華大智造營運長蔣慧表示,隨著這些年測序技術的普及,測序的門檻越來越低,人們越來越容易對自己的基因進行部分測序。       但並不是所有的測序都是獲得完整的基因組序列。蔣慧介紹,大部分此類的測序是對特定區域的測序,而並不是整個基因組序列的測序。
  • 中國人基因庫: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其中的一個結果是,日本人的基因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漢族可分成7個亞群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中國人基因庫研究首發,日本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
    鑑於此,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於近日首次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聯合全國 29 家研究機構、醫院,首次公布了來自 27 個省、直轄市 8 個民族的 1 萬餘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及表型的系統性分析結果。
  • 從基因角度看,誰是最古老的中國人祖先?
    最古老的中國人是誰?我們從基因的角度去重新復原一下,注意:這裡的「中國」是指地理概念。我們講證據,不瞎猜。小編結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的數據去解答。一、古老的中國人群分成南北兩支「最早的中國人直系祖先」,可以說是二三萬年前出現在中國的新亞洲人,他們主要Y染色體類型是N、O,他們就是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祖先。付巧妹通過11個遺址的古DNA,發現了下面這個特點,新亞洲人(最早中國人)分成南北兩支。
  • 搞不清中國人西方人腦迴路有何不同?兩圖讓你明白文化基因的差別
    人們都說,2020年是一個密集見證歷史的年份,確切的說是西方世界奇葩的表演就像快進畫面一幕接一幕,讓咱中國人跌掉下巴。咱們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西方人能玩到失控,並對中國人的所作所為滿臉問號,甚至說三道四。
  • 易經尋根:卦象就是事物的基因圖
    這套系統是完整的,歸納的,也是抽象的。它設計了64種模型,作為宇宙種一切事物的基因圖。而且認為一切事物,只有64種基因,不會多,也不會少。至於這套基因圖的設計原理,目前已經失傳了。有一些史料和傳說,認為易經的六十四卦,是上一輪文明留下來的。伏羲可能是一名傳承者。如果明白六十四卦是一切事物的基因圖,易經的所謂預測功能就沒有那麼神秘了。
  • 中國首個家族基因庫「葛氏基因庫」落戶寧海
    雙方將通過在政府指導下建立產業聯盟的方式,為全國1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增加基因資料庫,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7+級標準。  據介紹,創業軟體是國內知名的醫療健康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榮之聯是國內領先的行業數據平臺公司。雙方的首個項目將落戶於我省寧海縣的岔路鎮(寧海葛洪養生小鎮)。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葛氏基因庫」的基本建設並投入運營。「葛氏基因庫」也是中國首個家族基因庫建設項目。
  • 二倍體棉花雷蒙德氏棉草圖基因組公布
    近日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華大基因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公布了二倍體棉花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的草圖基因組,相關論文「The draft genom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