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Cosplay道具師,二次元經濟的背後是愛好和商業的博弈-虎嗅網

2020-12-17 虎嗅APP

10月份,叉文將工作室搬到了餘杭水洪廟村一幢偏僻的廠房裡,這已是鎧魂堂2年來第六次搬家了。


噪音和汙染是鄰居頻頻發起控訴的原因,而這又跟鎧魂堂選擇的方向有關——它介入了開發和生產,在用一種重模式探路二次元。


「不高興我們就搬嘍。」叉文說。


鎧魂堂是一家Cospaly道具工作室,主要業務是定製動漫、遊戲等二次元角色的服飾及道具,像網易的遊戲《陰陽師》,或是《最終幻想》,常有愛好者願意花幾千甚至上萬元,向鎧魂堂定製人物全套道具。也有像《魔獸世界》、《夢幻西遊》等遊戲的開發公司邀約定製服飾道具,用於宣發視頻或平面廣告的拍攝。


在二次元經濟猛然興起的當下,成立僅兩年的鎧魂堂已是業內訂單不斷的熱門公司,叉文慨嘆,愛好變成了生意,這門「不務正業」的生意不僅改變了自己,也影響著圍繞鎧魂堂的一群90後,甚至95後員工。


2016年,背靠二次元的項目成了資本熱捧的對象,快看漫畫、次元文化、ACfun、快樂工廠等A輪,甚至是天使輪的創業公司時常爆出千萬級規模的融資消息,刺激著從業者緊繃的神經。


對於鎧魂堂這家蝸居在水洪廟村的創業公司和叉文而言,突然而來的熱鬧顯得有點「浮躁」,他說,他靜下心來,做好產品是第一位的,Cosplay是一個夢的話,這個夢要繼續做下去。



「我們是Cosplay道具師」


叉文原名譚乂()文,乂字沒人弄得明白怎麼念,看著像個X,就被叫成了「叉文」,他則自稱「EVA大魔王三世」。


在水洪廟村見到他的時候,他為辦公室的雜亂而難為情。確實,在300平方左右的辦公大廳裡,千奇百怪的Cosplay道具到處都是,比如,蝙蝠俠頭盔、《守望先鋒》中士兵76頭盔、《陰陽師》中茨木童子的獸頭裝飾,以及叫不出名的大刀、鎧甲片、翅膀,或是各種玻璃鋼模具。並不嚴密的模具間、噴漆間裡悠悠的飄出一股股刺鼻的化學用品的味道。


這是他們兩年來的第六個家。


2014年下半年,叉文結束了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的大學生活,4年Cosplay社團的洗禮,讓他鼓起勇氣和朋友創辦了鎧魂堂,正式開始「Cosplay道具師」生涯。


目前,鎧魂堂最主要的業務是私人訂製,通過淘寶店鋪,承接動漫人物整套服裝道具的設計、製作服務,價格在幾千到上萬元不等,比如英雄聯盟中獅子狗雷恩·加爾的盔甲售價在 8000元,全身玻璃鋼開模的產品,如一套蝙蝠俠道具售價22000元。


當某類產品被用戶頻繁求購時,叉文會考慮進行批量生產,比如最低95元一個的士兵76頭盔,第一批量產1000個左右,淘寶每天走量幾百個,售罄是常事。而最近遊戲《陰陽師》走紅,通過玻璃鋼翻模、量產技術,叉文將SSR式神茨木童子的服飾道具費用降到了2500元。


隨著名氣的增長,鎧魂堂也成了不少遊戲公司的道具供應商,此前,電影《魔獸世界》上映時,鎧魂堂為暴雪公司交付了40套魔獸人物道具,這讓叉文和團隊興奮了一段時間。


與眾多的Cosplay店鋪相比,鎧魂堂的定價不低,很多商品在千元以上,但叉文苦笑,這生意其實並不好做。「我們一直在開發新產品」,因為是定製服務,鎧魂堂承接的訂單千差萬別,以《英雄聯盟》中獅子狗雷恩·加爾為例,這套道具涉及到了皮毛、鎧甲等多種材質,且造型極為複雜。



接到訂單後,團隊需先討論確定工藝流程,哪些部件要用油泥雕來造型,哪些用PVA或EVA材料造型,皮毛的材料用什麼合適,噴塗上色怎麼做。


「不同的產品在工序、流水線的製作上全然不同,每一個都要想辦法重構生產流程。」叉文說,對於全套定製的服裝道具而言,長達數月的開發和生產並不是個例。


在Cosplay圈子裡,還原度是Coser()最關注的點,大到武器的長短、比例,小到皮毛的顏色、質感,細微的差別都需要面對客戶挑剔的眼光。


正在採訪時,快遞送來一個包裹,叉文說了聲抱歉自顧自拆起來,那是一條咖啡色秋褲,鎧魂堂正在製作《陰陽師》手遊人物SSR式神小鹿男的道具,但客戶對皮毛的還原度要求很高,為了找到質感相似的材料,叉文不斷在淘寶淘貨,但何其容易。「無法心存僥倖,反覆修改已是家常便飯。」


花大價錢買一個根本沒有用的服裝道具,有什麼意思呢?叉文舉了個例子,Cosplay存在一個穩定的玩家圈子,跟爬山、騎自行車的圈子一樣,玩家們不定期交流、聚會、拍片,本質上都是出於熱愛。

而對於鎧魂堂而言,在定製之外尋求批量化生產的可能,並儘可能降低製作成本,這是叉文主要的思考點。



在愛好和商業間找到平衡


在中國,孕育Cosplay文化的是成千上萬個大學中的Cosplay社團,技術上大多採用了相對簡單的但耗時耗力的泡沫、紙板、木板,或是PVA、EVA材料製作,鎧魂堂初期同樣如此,但在商業化探索之中,叉文也嘗試著將更多技術帶入製作之中。


EVA樹脂材料可以做鎧甲,但細節、圓滑度欠缺,鎧魂堂引進了油泥雕刻,但油泥解決不了細節問題,雷射雕刻機、3D印表機搬進了工作坊,如何解決批量生產和道具的輕便和堅固問題,叉文甚至在一家玻璃鋼翻模場自學了半年玻璃鋼翻模技術。


「模仿學習,我還想將影視級別的道具製作工藝也用上來,慢慢把東西做好。」叉文說。


不過,這種探索並非一蹴而就。鎧魂堂誕生於2014年他和幾個朋友的美好願望,但這波夥創業伴逐漸選擇離開。


「剛開始時願望是一樣的,從事愛好的東西,有得賺就行了。」說起朋友的離開,叉文有些失落,隨著公司越來越大,想做的東西更複雜,時間及模具等成本投入更大,經營壓力隨之增大。


「愛好不會考慮時間、材料成本,工作就不一樣了,讓各種技術人員在一起,考慮經濟效益,考慮利潤,營業額。」


走了一撥,來了一撥。與很多創業公司的人員構成不一樣,鎧魂堂的工作人員和叉文都是90後,甚至是95後,人數在25位,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而來這裡的原因差不多只有一個,近距離感受Cosplay道具製作,並投身其中。




「劍劍」是河南人,2012年,迷戀Cosplay的他在百度「Cos道具吧」看到了叉文分享的教程及技巧類文章,大三下半年,他隻身一人跑到杭州投奔了叉文。雖然是理工男,但他現在負責鎧魂堂產品的原型製作,需要極強的繪畫、製圖能力。


「一個人根本學不到這些東西」,他說,接下來,他希望自己能夠學習一下泥塑工藝。


與「劍劍」一樣,「容麼麼」在去年6月從江蘇來到鎧魂堂,目前還是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的應屆生,她戲稱自己是鎧魂堂「最科班」的工作人員,雖然被調到了淘寶客服的崗位,但與Cosplay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依然讓她興奮不已。


「子龍」半個月前才到鎧魂堂,目前主要負責油泥雕刻,在為茨木童子的獸頭做原型時,他電腦裡放著的日本動畫片,手機則正玩著《陰陽師》手遊,油泥弄花了手機屏幕。


曾經,當叉文還在大學的社團時,他只能在網上搜索各類教學視頻,研究別人怎麼做,用什麼材料,哪些工具,自己則試著模仿。從板材的選擇到上色技巧,再到其它技術,幾乎都是自學,國內很少有專業的 Cosplay服裝道具的工作室。


如今,當鎧魂堂一點點聚攏起一種力量後,某種程度上成了玩家們嚮往的聖地,他們在工作的同時,也享受著Cosplay帶給他們的快樂。


「鎧魂堂很專業,在圈子裡的地位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批量化生產這一塊。」小五是美盛文化售賣Cosplay服裝的商家,在他眼裡,鎧魂堂是道具界的一種進步。



選擇性發展:保守而有熱情


在過去的2016年,基於二次元產業的資本運作可以用兩個字形容——瘋狂,二次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廣泛的關注。


不過,相比而言,資本與媒體更多關注的是二次元內容創業,比如快看漫畫、次元文化、AC fun這類集聚用戶的內容平臺。


而像鎧魂堂這類服飾道具類定製的創業公司依然處在自然生長階段,對於從業者而言,也有人自然而然的涉足內容和粉絲運營,成都力量熊貓就是其中一列。其原先也是從道具製作切入市場,創始成員同樣來源於Cosplay社團,在服裝道具的製作之外,布局有平面及視頻拍攝團隊,且頻繁參與中國Cosplay的評比活動,在圈內知名度相當高。其《劍三》系列微電影、影畫集曾有過不錯的影響。


是否會涉足內容製作?叉文有點力不從心。


目前,雖然鎧魂堂及其個人運營著微博,粉絲中也有演員徐嬌這樣的大牌Cosplay玩家,此前淘寶雙12期間的二次元日中,鎧魂堂也嘗試了淘寶直播,效果不錯,但「最近的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讓流程更順暢。」定製化的業務,加上流動性頗大的創業團隊,這讓鎧魂堂在製作上頗耗時間,叉文更希望給基於產品製作本身能夠有所沉澱,而基於國內各大活動的舞臺表演、展示,甚至是內容節目的製作,目前還有待觀察。


「我們的特色在於產品的改進上會花很多心思,非常講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成本。」



叉文此前是經歷過一段遊戲沉迷期,雖然現在也玩英雄聯盟、陰陽師,但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說,「沒時間玩,時間更多是花在了經營鎧魂堂。」而這也是曾經的夥伴離開的原因,到底是享受Cosplay的快樂,還是做好一門生意。容麼麼說,Cosplay這一行堅持下來的人不多,叉文算是「從一而終,這個不容易。」


在2016年即將過去的時候,叉文在個人微博寫下了這麼一段話:「慢工出細活,醜陋的東西看的多了,也不知道怎麼就沒感覺了,在這浮躁的社會,願你我保持熱情,榮辱不驚。」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公務員辭職轉行做道具師|如今,一套 cosplay 裝備賣 10 萬
    ,專門定製 cosplay 角色的服裝和道具,通過自己的雙手打破 " 次元壁 " 來實現每個人心中的次元夢。2010 年,他開始自己動手做一些簡單的 cosplay 道具。" 因為那個時候正在讀高中,喜歡上動漫後,就想穿著動漫的服裝、拿著動漫道具出去表演。但喜歡 cosplay 的道具和服裝不會像喜歡一件普通衣服那樣簡單,一套服裝和道具下來少則好幾千塊錢,貴的甚至要上萬元。" 梁雨生說。
  • 「COSPLAY」道具師一錘定「天下」神似魔術師
    兒時的他們沉迷於書本、屏幕上的動漫角色,甚至到了中學、大學乃至工作,動漫夢依舊。但他們並不滿足於二維平面裡的那些動漫角色,於是,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走進這個二次元的世界,把英雄的鎧甲變得立體,並帶入現實。是的,他們是「COSPLAY道具師」——他們穿梭於二次元與現實世界之間。
  • 溫州小夥創cosplay品牌 成二次元世界裡的優衣庫
    浙江在線01月29日訊進擊的巨人、全職高手、東京食屍鬼,漫展、同人、cosplay……當大部分人認為動漫、遊戲是小朋友的愛好,或只是會讓人「玩物喪志」的消遣時,來自溫州文成的90後小夥董儒卻已經利用二次元文化的興起,將cosplay道具的電商生意,做成了一門成功的事業。
  • 活在二次元的世界裡,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 Storybook
    除了爸媽的支持,我也很有能力負擔得起玩 cosplay 的經濟開銷。像我自己能做後期,自己可以做服裝道具,花銷會低很多。而且還有很多廠商會找我合作,他們會提供服裝道具讓我拍片,還有展臺商演之類的,有經濟來源。
  • COSPLAY道具師一錘定「天下」 像擺渡人又像魔術師
    原標題:COSPLAY道具師一錘定「天下」 像擺渡人又像魔術師   這把錘子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時間:半個多月   材料:COSPLAY道具專用材料EVA   步驟:製圖、切割、粘貼、刷膠、上色   難點:   1.製圖時,將平面的材料還原成立體的弧形   2.上色時,為了還原橙錘忽明忽暗的效果,要安裝有呼吸效果的電子燈,還要塗上七八層的漸變色
  • 二次元經濟:遊走於商業和文化的夾縫間
    與O2O、智能硬體等領域的熱潮不同,二次元經濟起於文化,經由商業,如果僅從商業角度入手,用慣常的商業邏輯來推演,則會顯得有失偏頗。諸如在用戶量上,大多數平臺希望多多益善,但在二次元領域則不然,「次元之壁」讓新老用戶之間很有可能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 模玩、手辦、cos服:二次元愛好都很花錢?那是他們玩法不對
    但是這種故事就算聽得再多,還是覺得哪裡不太對勁:這些愛好怎麼會花這麼多錢呢,而且是在當事人並沒有那麼多合理收入的情況下?聽起來就和前段時間傳的到處都是的"90後平均每人欠債十幾萬"一樣,總覺得自己被漏算了。
  • 二次元禁斷綜合症:小眾愛好如何破次元壁?
    我們身邊的朋友,多多少少可能都會像小明一樣,有小眾愛好,例如喜歡 cosplay、收集手辦等。對很多人來說,小眾愛好就像陪伴已久的朋友,無法放棄。可當別人頻繁質疑時,你除了憤怒不滿,是不是也有一個微小的聲音在問自己:還繼續堅持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眾愛好不被認可時,怎麼辦?
  • 快速教你區分Lolita、軟妹、蘿莉、二次元、cosplay
    嗨喲~又和各位小姐姐們見面啦!今天阿呱教各位小姐姐們如何快速地區分Lolita、軟妹、蘿莉、二次元、cosplay,那麼今天咱們廢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主題吧~「你是二次元吧?」「這是cosplay嗎?」相信各位小姐姐們在身穿lolita小裙子走在街上的時候,或多或少都被人問過這些「死亡問題」吧,阿呱有位基友還被一位大叔當場攔下詢問是不是日本人······Lolita、軟妹、蘿莉、二次元、cosplay有什麼區別呢?我們這就來看看吧。
  • 盤點二次元cosplay的起源和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二次元的發展,cosplay慢慢成為了年輕人中一種新的娛樂方式,在漫展中,總是能夠看到打扮成動漫人物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那麼近些年來如此火爆的cosplay到底起源何處呢?一、最初的起源談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現在大家一般認為發源地是日本,當然如果這是以現代cosplay理念為基準的話,確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就最原始的形態來說,在公元前1000年cosplay就出現了,當時的希臘祭祀們就開始角色扮演cosplay神之使徒了。
  • 「二次元之城」福州:3個cosplay女生,10平米車庫,年銷5000萬
    背後推手,是那些在淘寶上年銷售額數千萬的二次元商家,他們有著共同的印記:脫胎於本土的動漫社團,大學生創業,曾被指責玩物喪志,有甚者,更是被父母雨夜拒之門外。這些曾經被大眾排斥的亞文化愛好者,陸續走下閃耀著榮光的cosplay舞臺,卸下盛裝,褪去華服,默默地帶起了一家又一家二次元公司,在淘寶上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蛻變,也成就了一次罕見的商業奇蹟。
  • Cosplay漫展第三日:「比利已逝,van天當立,哲學的光輝不朽!」
    Cosplay(Costume Play),是指利用服飾、道具、化妝等方式來扮演遊戲、動漫或者是古代的人物。漫展,則是cosplay愛好者們展現自己成果的活動平臺。因為有些cosplay服飾、妝容和道具過於誇張,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較大,所以在國內,cosplay並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只是特定小眾群體的興趣愛好。或者說,是以ACG為主體的二次元cosplay很難被國內主流文化所接納,如果是中國古代人物的cosplay,雖然也會有人說閒話,但並不是不能接受。
  • cosplay道具到底咋做出來的
    如果你是個手工藝者,也同時喜歡cosplay的話~建議新手可以嘗試著自己製作道具~製作道具材料呢,一般使用eva,這種泡沫材料比較柔軟好造型,易切割。而且比較容易保存,但是缺點就是製作的時候,比較容易壞,因為eva質地比較軟,而且容易燃燒,在加熱造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溫度,別真的燃燒了……像eva這種材料一般都是成塊來的,通過切割粘合製作成道具的樣子~詳細的就要看coser你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啦~這個也是身為一名coser的經驗所得吧~做道具主要看的還是分析道具製作的能力
  • 100多歲夫妻沉迷cosplay,手工道具扮600種角色,退休生活太羨慕
    對愛好的堅持這對充滿童心的老夫婦,從27年前開始愛上cosplay。剛開始這對老夫婦並不了解cosplay,是他們的女兒Ann告訴了他們這個有趣的活動。Ann在學生時期就喜歡cos一些角色,這對夫婦並沒有反對自己女兒的愛好,還會幫她製作一些cos服。有一次女兒Ann問他們為什麼不嘗試一下這個有趣的事情呢,也許你們嘗試了以後,也會愛上cosplay的。就在Ann的提議下,這對老夫婦開始了他們的「cosplay之旅」。
  • 要怎麼玩cosplay?為什麼說找到互免攝影師就賺了
    cosplay這個詞語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看著屏幕裡中光鮮靚麗的coser,總會讓人鼓起勇氣躍躍欲試。不過每個圈子都是自己的規則,很多新人對於cos找不到頭緒,那麼要完成一個cosplay要有需要怎麼做呢?下面我就來科普一下。
  • 二次元:cos不槽顏,但並非每個coser都有認真對待cosplay
    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二次元是什麼,並且喜歡上二次元和展開自己的二次元愛好活動,這是一件好事,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二次元並且降低對二次元文化的偏見,告訴他們二次元是一種文化,而並非是一種服飾風格。
  • 四年只關注同人文化,A輪融資後的半次元如何打造二次元內容興趣社區
    相比niconico,P站更像一個提供交流平臺的社區,繪師們和普通用戶在裡面圍繞著主題或者某一幅作品展開對話建立關係。在中國,bilibili及Acfun都是彈幕視頻網站,卻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類似P站的同人交流社區。
  • 超簡單入門,cosplay的萌新都需要了解的小知識
    在cosplay中,cosplay呈現給了我們一個動漫與二次元的世界,而coser用自己特有的魅力把我們喜歡的角色賦予了屬於他們的鮮活力。是的,有一些小夥伴們會把自己喜歡的角色,賦予了他們獨特的感情,用三次元的技術,把二次元動漫的角色,代入到我們的三次元世界當中。
  • 給動漫配音的漫漫:淘寶是我和粉絲之間的「橋梁」
    因為興趣結緣cosplay,又因為cosplay成就了一番事業。從社團到文化公司從coser到coo,這位84年生的杭州姑娘,一路從二次元拼搏到了三次元。而淘寶,讓她和粉絲之間,有了一座橋。  學播音是為了給動漫配音  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大多都奔著主持人去了。可漫漫不是。
  • 陰陽師同人走紅LOFTER背後:二次元紅利拉動平臺年輕化
    2015年,二次元用戶數佔比LOFTER總量用戶近1/3,與攝影、繪畫、時尚並列,成為LOFTER的主流文化之一。 此次陰陽師走紅引發LOFTER二次元用戶的新一輪爆發,其本質仍是三年以來平臺基因培育的結果。 得二次元者得95後:誰能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