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籍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開展

2020-12-06 福州新聞網

StartStop

StartStop

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在長樂區博物館開展。

福州新聞網7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楊勇/攝)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昨天上午在長樂區博物館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展出。據悉,作為臺灣當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陳一帆曾長期擔任臺灣雕塑學會負責人,一生參與舉辦眾多展覽,但自己想辦個展的計劃持續六十年未實現,昨天他的家鄉人幫他實現了這個心願。

昨天開展的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是由本報與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臺盟福州市委、長樂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主辦,長樂區博物館、陳一帆雕塑藝術館、福建省陳氏源流研究會承辦。

昨天是陳一帆在榕逝世三周年紀念日。陳一帆(1924年~2016年),本名陳尊雙,福州市長樂區鶴上鎮人,抗戰軍興,投筆從戎,自空軍機械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出色的空軍機械師。1949年,陳一帆隨部赴臺,駐守金門。因思念海峽對岸的妻子、女兒和父母,思念故鄉的一草一木,陳一帆用金門的土和臺灣海峽的水,捏塑了一隻思鄉的海燕,轟動軍中。接著,無師自通的他開始為軍中戰友捏塑人物像,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雕塑人生。

20世紀60年代,陳一帆退出現役,專事雕塑創作,成為臺灣當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臺灣孫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銅像、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玉山之巔的于右任銅像、介壽公園的林森銅像及陳誠、胡宗南、胡璉、吳稚暉、蔡元培、梅貽琦等一大批中國近現代名人銅像為之所作,同時,他還是臺灣地區孔子標準像的雕塑者。目前在臺灣城鄉矗立著他一百多座大型雕塑作品。

1990年,陳一帆回福州定居,受聘為閩江學院客座教授。回閩之後,他捐出自己累年雕塑所得,為長樂老家修橋鋪路造校舍。同時,陳一帆向中國人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州四中、長樂一中等學校捐贈大型孔子塑像20餘尊。

目前,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一些公園、大學還矗立著10餘尊陳一帆雕塑的大型孔子塑像、孫中山塑像。

孔子全身像原立於唐自常(右一)花蓮的花園別墅內。(高金門供圖)

陳一帆一生為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奔走,本報曾多次報導他的傳奇故事。在得知陳一帆一生為他人舉辦過眾多雕塑展,自己想辦個展的計劃持續六十年未實現時,本報與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臺盟福州市委、長樂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決定合力舉辦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幫助九泉之下的陳一帆完成心願。

陳一帆一生雕塑了大量中國近現代名人雕塑,有「臺灣人物雕塑第一人」的美譽,還因此有了「閱讀陳一帆雕塑,如同讀近現代史」之說。昨天開展的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從陳一帆捏塑《思鄉的海燕》介紹起,展示了陳一帆自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10年代的藝術創作活動和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並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他矗立於海峽兩岸及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烏拉圭等地的一百多座大型雕塑作品。

在昨天的開展儀式上,陳一帆的長女、陳一帆雕塑藝術館館長陳子文在講話中多次深情致謝家鄉,感謝父老鄉親為其父親完成心願,她說:「父親聞知,定會含笑九泉。」

值得關注的是,臺灣一批海軍、空軍校官兒孫組團參加陳一帆雕塑藝術人生展開展儀式,高度評價福州為保護、傳承中華文化所作出的努力,也為陳一帆身為長樂人而感到有幸。近兩百位陳一帆親朋興致勃勃地從福州各地驅車前來觀展。

相關焦點

  • 陳一帆雕塑藝術館重新布館開放
    陳一帆雕塑藝術館重新布館迎接開館。  陳一帆,1924年生於長樂鶴上,原名陳尊雙,抗戰時投軍。陳一帆畢業於空軍機械學校,為空軍機械師,1949年赴臺駐守金門。因雕塑作品連獲大獎,時任空軍中尉的陳一帆退役,專事雕塑創作,成為臺灣當代最負盛名的雕塑家之一,曾長期擔任臺灣地區雕塑學會領導人。1990年,陳一帆回福州定居,他捐出累年雕塑所得,為家鄉修橋、鋪路、建造校舍等。同時,他還先後為中國人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大中學校捐贈大型孔子塑像共20餘尊。目前,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國家公園、大學還矗立著10餘尊陳一帆雕塑的大型孔子塑像、孫中山塑像。
  • 臺灣雕塑家名作在福州申請版權保護
    ­  昨天,剛剛在福州亮相的陳一帆雕塑藝術館又有喜事: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福建工作站,完成了陳一帆三尊雕塑作品版權的登記預審和獨創性審查。據悉,這是首位臺灣雕塑家作品在福州申請版權。­  陳一帆雕塑藝術館是兩岸共辦的第一個雕塑藝術館,也是大陸第一個以已故臺灣雕塑家命名的藝術館,還是兩岸第一個以中華歷史名人為主題的雕塑作品展示館。
  • 「去蔣化」摧毀銅像 雕塑家後人拍案:把父親作品還給我!
    中央社在福州柳河路46號一號別墅著名雕塑家陳一帆故居,記者見到正在籌建「陳一帆雕塑藝術館」的陳子文。她站在父親晚年雕塑的蔣介石半身銅像前說:「父親生前創作了18座蔣介石銅像,分別安坐於臺灣各地。近年來,這些銅像已有不少遭到粗野地破壞,最近更是變本加厲地肆意糟踐。我要求臺灣當局將我父親創作的這些作品還給我!我要放在父親雕塑藝術館內!」
  • 臺灣雕塑大師創作孔子塑像再贈福州
    中新社福州十月二十一日電 由臺灣著名雕塑大師陳一帆創作並捐贈的一尊孔子塑像,又跨越海峽來到了福州,安放在福州城烏山風景區道山觀內的閩都鄉講習所,供後人瞻仰和崇敬。  這是陳一帆創作並捐贈福州的第三尊孔子塑像。據報導,福州二十日特地舉行了一個捐贈儀式,為孔子塑像揭幕。
  • 臺灣部分縣市破壞蔣介石銅像 雕塑者女兒在榕發聲
    ,站在父親陳一帆晚年帶回福州家中的蔣介石半身塑像前,對記者說:「父親生前創作了18座蔣介石塑像,立於臺灣各地,近些年不少遭到粗暴破壞。我要把它們放在父親雕塑藝術館內!」陳一帆,原名陳尊雙,1924年出生於長樂市鶴上鎮,曾畢業於福建學院附屬中學、空軍機械學校,1949年隨部赴臺。退役後成為臺灣著名雕塑家,曾創作孔子、孫中山、于右任等一大批中國名人雕塑。1975年4月蔣介石去世後,臺「行政院」決定在臺北興建中正紀念堂,公開徵集蔣介石塑像,陳一帆的樣稿被選中。
  • 曹智勇雕塑藝術臺灣邀請展隆重開幕
    ,臺東大學邀請,備受矚目的「尋跡」曹智勇雕塑藝術臺灣邀請展在臺東生活美學館隆重開幕,受邀嘉賓和新聞媒體近300餘人濟濟一堂,共同品味著曹智勇的雕塑藝術。長期以來注重於推動生活與美學的融合,致力於藝術介入生活的美學實踐。經常舉辦各類高水準的藝術展。3月24日當天,伴著悠揚的音樂,眾多嘉賓齊聚藝術殿堂之中。一同見證著這連接海峽兩岸藝術情緣的「尋跡」曹智勇雕塑藝術臺灣邀請展的開幕盛況。
  • 著名雕塑家田世信雕塑作品展下月初亮相天津
    著名雕塑家田世信雕塑作品展下月初亮相天津 田世信雕塑作品著名戲劇導演林兆華先生肖像鍾欣 攝   中新網天津3月28日電 (記者 張道正)作為首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中最重要的藝術展覽活動,「你好,靈魂?」——田世信雕塑作品展下月初將在天津大劇院藝術長廊拉開帷幕。  作為中國當代最具風格意義的雕塑家之一,今年73歲的田世信先生,其作品在精神法則和形式法則的兩個維度上是完美結合的。
  • [雕塑]臺灣雕塑家楊英風記事年表
    1980 太極藝廊舉辦「大漢雷射景觀展」,為島內藝術家首次發青之雷射鵰塑作品展。於華明藝廊舉辦「從景觀雕塑到雷射景觀」展覽。擔任臺灣空間藝術協會常務理事。於《臺灣手工業》季刊發表「智慧.雷射.工藝」專文。1985 於香港「當代中國雕塑家作品展」展出「銀河之旅」景觀雕塑。完成「善的循環」景觀大雕塑於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 著名雕塑家景育民作品受邀參加「北海潮·首屆國際戶外動態雕塑展」
    在中國雕塑學會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 、北京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國際動態藝術組織(KAO) 等專業機構的協助下,由北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北海潮·首屆中國北海國際戶外動態雕塑展將於2019年11月14日在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舉辦。    展覽藉助北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採用動態雕塑這一獨特的藝術語言為濱海風光塑像。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展開幕
    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 吳為山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雕塑家,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也首次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其創作風格和理論觀點對當下中國雕塑的發展方向具有引領作用。吳為山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
  • 雕塑為媒、水墨新意——臺灣女雕塑家洪珮芸的跨界雕塑藝術作品
    「對於上述泛著金屬幽光、張力十足的金屬雕塑作品其意境及所要表現的內涵,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解讀。這些作品都出自臺北的女雕塑家洪珮芸之手。沉心創作,雜念全無,只有那對藝術的渴望。初見洪珮芸是去年十月在她臺北的工作室裡,這位80後的年輕新銳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並獲得了美國GIA珠寶設計學院設計師資格。洪珮芸從業十幾年來一直以雕塑為主要創作媒介,她希望以媒介的跨界使用來開拓觀者另種觀看東方藝術的視野。
  • 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朱傳經先生藝術履歷介紹
    當代著名雕塑家,現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高級環境藝術師、北京鄲城商會副會長、亞洲現代雕塑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會員。姓名:朱傳經出生年月:1976年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地:河南鄲城縣職業:雕塑家榮譽稱號:當代著名雕塑藝術家,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國家高級環境藝術師,中國新媒體記協(聯盟)藝術總監、中視新媒網主任主要成就:2012年成立北京銘世經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人物關係:得到恩師吳堯輝、
  • 大同:「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暨「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籤約儀式 2020年「曾竹韶雕塑藝術
    」頒獎暨開展儀式。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宣布「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開展。大同自古與藝術結緣,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塑像精美、古韻憾人。「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作品展在大同已經舉行十年了,十年來,見證了一屆又一屆青年學子的才情和成長,在這個高規格、高標準的平臺上,匯聚了國內最優秀美術院校畢業生的雕塑作品,為青年雕塑家們提供了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是中國雕塑界的一大盛事!
  • 著名雕塑家陳啟南師生作品聯袂展舉行
    著名雕塑家陳啟南師生作品聯袂展舉行 他就是曾任西安美院院長的著名雕塑家陳啟南。  今年4月4日,83歲的陳啟南不幸病逝,得知噩耗的眾多美院師生和國內多位雕塑家悲痛不已。27日,陳啟南師生作品聯袂展在美院西部美術館舉行,時宜、馬改戶、張淑瀛、邢永川等國內及省市多位著名雕塑家出席展覽。
  • 軍旅雕塑家七人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今日,「軍魂永鑄——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軍旅雕塑家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內開展,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現役軍旅雕塑家的作品聯展,體現了軍旅雕塑家記錄時代、不斷創新的愛國情懷,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走近人民軍隊,了解人民軍隊。
  • 中國臺灣雕塑家李真作品展亮相巴黎
    新華網巴黎9月3日電(記者尚栩)3日傍晚在巴黎市中心旺多姆廣場上,不少行人停下匆匆腳步,被廣場上的12件大型雕塑所吸引。以「既重又輕——新東方精神」為主題,中國臺灣雕塑家李真大型雕塑展當天正式開展。
  • 臺灣雕塑家廖迎晰:讓更多民眾感受藝術的魅力
    廖迎晰和她的雕塑作品《觀自在》。 受訪者提供 攝中新網廣州12月2日電 題:臺灣雕塑家廖迎晰:讓更多民眾感受藝術的魅力作者 盧育辛 索有為正在廣州舉行的2018第23屆秋季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下稱「藝博會」)大新美術館展位裡,一個形狀似魚又似鳥的銀白色雕塑吸引眾多觀者駐足。
  • 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人間系列」作品北京開展
    (中國臺灣網 董潔 攝)中國臺灣網7月19日北京消息 臺灣雕塑家朱銘大型個展「人間系列」1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木材、陶土、不鏽鋼、海綿、繩子……在朱銘的巧手創意之下,幻化成件件生動的作品,似乎人間無事不可入創作、無物不可成作品。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讓雕塑藝術融入歷史長河
    我想通過對中西方兩位藝術大師的刻畫,讓國際藝術界關注到作為東方藝術符號的齊白石,也關注到極富寫意風格的中國當代雕塑創作。「要用美來化育大眾、鼓舞大眾,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問: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系列高水準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參觀。在辦展過程中,您有哪些體會?
  • 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用雕像講述「人間」百態
    本報記者 郭延冰攝「人間系列」作品(新華社)    本報訊(記者李健亞)繼4年前將「太極」打進中國美術館後,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又在美術館開始講述「人間」30年的家常。昨日,「朱銘人間系列雕塑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近150件雕塑作品勾勒了朱銘「人間系列」的家譜總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