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可樂
編輯:曉風
定稿:艾米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認為,熬了三四年,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鬆口氣了。可是,誰知道幼兒園的手工作業卻成了很多家長心目中的一大難題。
今天是周末,靜靜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發現在超市的一角居然出現了聖誕節禮物。現在還不到11月份,怎麼就開始售賣聖誕節的禮品了?想到這裡,靜靜媽突然感覺很扎心,也很焦慮。
又要過聖誕節了!到時候,老師們肯定會給孩子布置手工作業,今年聖誕節的手工作業會做什麼呢?
為此,靜靜媽苦思冥想,陷入了一片茫然和焦慮之中......
其實不僅靜靜媽有這樣的感受,很多家長對做手工的事同樣感到頭疼。畢竟並不是每個家長都多才多藝,能夠拿得出足夠的時間可以把手工做的很漂亮。
然而,手工是老師布置的作業,拒絕配合不僅有失禮貌,也會引起老師的反感和質疑。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幼兒園老師明知道有些手工作業,孩子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還要布置呢?這到底是培養孩子,還是為難家長?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做手工作業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哪些好處。
一、協作能力
其實老師布置手工作業的目的並不是想讓小朋友能夠做出多麼漂亮和驚人的手工作品,而是想讓孩子能夠和大人一起協同完成這個作業。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孩子與人協作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作業的同時還可以使親子關係得到很好的培養。
二、動手能力
在做手工作業的過程中,也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一次次鍛鍊。很多孩子天生喜靜不喜動,動手能力也是差強人意。
看到別的小朋友的手工作業做得非常精緻,自己內心難免也會產生一定的落差。相反,在父母的陪伴和協同下,一起做出一件件漂亮又可愛的手工作品,不論對孩子的自信心還是毅力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做手工本身是非常需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哪怕作品並不是經過自己構造和獨立創造出來的,但是在動手完成的過程中卻可以給予孩子充分的引導,並且激發他的想像力。
看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在自己的手下漸漸的變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作品時,相信對於初學的孩子來說一定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並且能夠引起他強烈的好奇心,進一步對做手工越來越感興趣,逐漸培養出可貴的創造力。
另外,在對待陪孩子做手工作業的問題,有以下幾點非常值得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一、情緒
手工做得好不好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完成手工的整個過程中,你和你的孩子是否覺得開心,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又值得堅持下去的一件事,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頭疼的問題。
溫馨提醒:情緒是可以被傳染的,一旦大人出現了厭煩的情緒,也會被孩子迅速的感知到,並且排斥。
二、耐心
細緻的手工作業在很大的程度對人的耐心及細心程度有很大的考驗,不僅對於孩子如此,對於大人也是同樣的。
在和孩子在一起完成手工的時候,大人更是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才不至於讓小朋友半途而廢。
三、啟發
在陪孩子一起做手工的時候,很多動作對小朋友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當然,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在動手的過程中,適當的給予孩子耐心的講解與啟發可以很好的引導他更好的超越眼前的一個個小難題,最終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
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收穫的是一個小手工,而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態度。
·寫在最後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難免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難題。遇到難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怎麼面對和處理它。
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態度就會收穫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在陪孩子做手工的同時,就當是給自己一個重新度過美好童年的一次機會,也未嘗不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說呢?
【今日話題】往年的聖誕節,你會陪孩子一起做手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