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崑劇團夏訓「三頻共振」,谷好好寄語「明天的角兒」:戲曲人的青春就在汗水和淚水的磨鍊中

2020-08-28 文匯網

每到夏練三伏的八月,上海崑劇團就會陷入「甜蜜的煩惱」:練功房不夠用了。今年猶是如此,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首次推出的夏季集訓展演明晚將拉開帷幕,演員們的排練進入緊張的收尾階段;經典折子戲《雷峰塔·水鬥》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下周將正式錄製;匯集年輕臉孔的學生版《長生殿》在專業演員的指導下漸入佳境。

「這是在『報復性』練功,」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走下《水鬥》的排練場,喘著氣對記者說:「『練功』只有兩個字,但要堅持一輩子。做戲曲是場苦旅,但戲曲人的青春就是在地毯上度過,在汗水和淚水中磨鍊。」

苦練技藝,言傳身教,「拿手好戲」成長為經典精品全靠汗水的灌溉

上海崑劇團的夏訓傳統已進入第十個年頭,谷好好帶頭進練功房,早七點、晚六點、周末時間,她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崑劇團三樓各個練功房。武旦經典折子戲《水鬥》既有大段文場也有吃重的武戲,考驗著演員的功力。為讓「拿手好戲」在「像音像」工程中留下最完美的音像記錄,谷好好主動加碼練功 ,想要做出「經典中的精品」。

一段長綢甩完,谷好好累得蹲在地上久久起不了身,有同行後輩勸她別這麼拼,然而在她心中,對青年演員言傳身教比開會說教有用得多。「在老藝術家們的薰陶下,我們深知練功的重要性,如今中年一輩帶著年輕人練,分享過來之路,讓明天的角兒快快成長。」

把最熱烈的武戲排練安排在大熱天,是谷好好有意而為之。在她看來,武生武旦武花臉武丑平日練得最辛苦,登臺機會卻並不相匹配,展演正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在8月23日晚的京昆專場中,上海京劇院和上海崑劇團合作帶來的經典武戲《雁蕩山》已經未演先熱。這臺許久沒演過的高難度武戲沒有唱念,全靠硬碰硬、實打實的武戲開打來推進劇情,身段表演均在音樂、鑼鼓之中進行。

步履不停,好戲不斷,「明天的角兒」即將登臺

展演即將到來,排練進入了「響排」階段,單折武戲名段《扈家莊》今天上午首次與樂隊合練。出於《水滸傳》48回《一丈青單捉王矮虎》,《扈家莊》講述宋江引兵攻打祝家莊,祝彪的未婚妻扈三娘從扈家莊前來策應,與梁山泊好漢酣鬥,生擒矮腳虎王英的故事。《扈家莊》是武旦演員的開門戲,對此次擔綱女主角「扈三娘」的錢瑜婷也不例外,這臺戲一直伴隨著她的學戲路。「扈三娘」一角並非所有武旦都能勝任,扮相、唱功、基本功都決定著演員的火候。「不僅滿功滿調地唱,還要完成耍戟、翎子舞、馬趟子,確實不容易。」錢瑜婷對記者表示。

排完《扈家莊》裡的女兵戲份,來自「昆五班」的張莉趕忙從三樓排練廳來到一樓多功能房,10餘名「學生版」《長生殿》的學員們正等著她。這個夏天,張莉除了演員外還多了一重老師的身份,為學生戲迷們提供專業的指導。「上水袖,蘭花指往外翹。」學生們唱功雖不錯,但幾乎沒有接受過身訓,張莉需要從臺步、圓場、身段等最基礎的部分教起。集訓教學兩頭忙,一天下來,張莉常常嗓子啞的發不出聲,好在學員們一天天的進步讓她頗有成就感:「她們很努力,把對崑劇的熱愛都投入進了練習中。」

對青年演員的培養是近年來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去年長三角聯合夏訓到今年以展演帶功,谷好好動足了心思。「通過夏季集訓搭建交流和訓練的平臺,希望年輕人們更熱愛舞臺、堅守和尊重職業。」谷好好說。

即將於明晚啟動的展演由一場綜合性匯報演出打頭炮,京昆專場過後,戲迷們還將看到滬評和越淮跨劇種的同臺。作為同受江南文化共同哺育、滋養的戲曲劇種,滬劇和評彈有著相仿的劇種特色,在24日的滬評專場中,觀眾將聽到滬劇《楊乃武與小白菜》《羅漢錢》《王孝和》《家》等經典唱段。8月25日,上海越劇院和上海淮劇團將在越淮專場中合演淮劇《楊門女將·探谷》。

展演結束後,上海戲曲院團的青年演員們就將馬不停蹄的投入到下一輪的創排和演出中。上海京劇院又一部紅色現代題材新創劇目《絕地壯歌》已進入「三合成」階段,即將內部試演;上海崑劇團為「昆五班」量身打造的經典劇目《拜月亭記》將於下月首演;上海越劇院最新大戲《山海情深》將聚焦扶貧題材;上海淮劇團將帶著集結「淮四班」全體青年演員的《楊門女將》及大型原創淮劇《闖上海》在九月初拉開長三角巡演的大幕;上海評彈團則將繼續復排《江南春潮》《王孝和》等經典紅色作品,計劃在長三角各主要書場進行演出。

作者:王筱麗

攝影:葉辰亮

編輯:郭超豪

相關焦點

  • 【長三角體藝名人云訪談】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刀馬旦與民俗體育...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   嘉賓速寫   「我是谷好好,我是崑曲人。」她逢人喜歡這樣介紹自己。   她是溫州人,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被譽為當今全國崑曲舞臺上的「第一刀馬旦」。
  • 青年演員夏練三伏,汗水澆灌40餘個節目今起驚豔亮相
    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匯集上海六大戲曲院團的夏季集訓展演將於今晚啟動,首場由綜合性演出《不負韶華·經典劇目傳承匯演》打頭炮,包含「藝起前行」、傳承經典和向老藝術家致敬三個板塊共22個節目。其後,戲迷們還將陸續看到京昆、滬評和越淮跨劇種的同臺。
  • 探班上昆夏訓,谷好好:今年更要報複式流汗
    今天一大早,《新聞晨報·周到》記者來到位於紹興路9號的上海崑劇團。昆團有一項堅持了十年的「神奇傳統」——8月訓練營,每年會選擇這個一年中最酷熱的月份推掉所有演出全員集中苦練。為什麼這麼「虐」?在親歷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雷峰塔·水鬥》排練現場之後,主演「白娘子」、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向大家揭開這個上昆夏訓的「謎底」:
  • 上海六大院團夏季集訓成果將首次展演
    查缺補漏,院團各出妙招每年盛夏時節也是戲曲人在練功房最火熱的時候,特別的是,今年院團們或通過組隊形式互相切磋,或創新集訓樣式,激發青年演員的熱情和最大潛能。京昆不分家。而為鼓勵青年演員傳承「紅色基因」,上海評彈團將啟動青年演員復排、演出紅色題材「傳統菁華『翻箱底』」作品的計劃,其中不乏《江南春潮》《王孝和》等戲迷耳熟能詳的作品。練功房裡的汗水才能成就舞臺上的角兒一年一度的夏訓對於戲曲院團來說具有格外不同的意義,揮汗如雨的訓練不僅是演員提升個人水平的最好方式,同時也是身體力行傳承戲曲精神的佐證。
  • 上海六大文藝院團青年演員開啟「夏練三伏」
    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下屬京、昆、滬、越、淮、評彈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經典』演出季」昨天正式拉開大幕。今年夏季集訓將聚焦青年演員,六家院團夏訓的成果將首次以匯報演出的形式,於8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大劇院集中呈現。
  •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讓崑劇團如其名「好上加好」
    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獲得者,2013年度文化部優秀專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文藝家榮譽獎」、「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榮譽獲得者。 2002年在由聯合國和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中榮獲「促進崑劇藝術獎」、首屆「中國戲曲演唱大賽」中獲紅梅大獎。
  • 「當角兒就是要練功流汗」 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拉開大幕
    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下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經典』演出季」大幕於8月5日拉開。 據悉,在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旅局、黃浦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中國劇協、上海市文聯、上海市劇協的支持下,今年的「戲.聚精典」演出季首次聚焦青年演員,六家院團夏季集訓的成果將以匯報演出的形式,於8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大劇院精彩呈現。 「當角兒沒有捷徑,就是要練功流汗。」
  • 上海戲曲院團開啟「夏練三伏」,四場跨劇種合演展現成果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每年夏季最為炎熱的日子,都是戲曲人在練功房最熱鬧的時候。夏季集訓,一直都是上海各大戲曲院團的傳統。今年8月5日開始,一年一度的夏季集訓再度拉開大幕。8月22日至25日,夏訓展演暨「戲·聚經典」演出季將在上海大劇院登場。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下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將把夏季集訓的成果以演出形式呈現。今年除了是首次聚焦青年演員,跨劇種合演也是難得一見。
  • 青春正好,不負韶華!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同臺展夏訓成果
    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青年演員夏訓三伏的成果今晚在上海大劇院華麗呈現。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六家院團舉辦的「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今晚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演出季首次聚焦青年演員,以連續四場演出呈現六家院團夏季集訓的成果。通過集訓和演出,中心和所屬院團積極促進青年戲曲人把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作為奮鬥目標,以昂揚的精神、精湛的技藝和優秀的作品為青春喝彩,譜寫戲曲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上海戲曲名家谷好好、王珮瑜等確定亮相央視春晚
    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從來少不了上海的聲音。今年的舞臺上,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珮瑜、國家一級演員馮蘊,上海崑劇團國家二級演員趙文英將為廣大觀眾帶來經典名段《扈家莊》《空城計》。  《扈家莊》是一出經典武戲,節奏鮮明,唱念做打俱重,是武旦的「骨子戲」,戲校的開蒙必學劇目。
  • ...同濟大學攜手上海崑劇團打造的學生版《長生殿》青春訓練營...
    由同濟大學和上海崑劇團醞釀籌備一年多的學生版《長生殿》,自7月10日啟動演員海選後,經精心選拔,來自全國各地的28名大學生,在上海崑劇團共同進行了難忘的暑期集訓。教師節前夕,年輕的「唐明皇」和「楊貴妃」們在俞振飛崑曲廳舞臺上再度集結,一展所學,並以此向辛苦教導的老師們獻禮致敬。
  • 風一樣的"刀馬旦團長"谷好好
    小學三年級開始習舞,當過學校的大隊長,是浙江省第一批代表中國去前蘇聯、前南斯拉夫和前保加利亞出訪、表演的少年兒童。從小,谷好好的職業理想就特別明確:長大後要成為舞蹈家。至於戲曲,那是她一無所知的領域。  然而,生活充滿各種意外和巧合。一門心思要當舞蹈演員的谷好好,一次次奔向舞蹈學院的考場。可偏偏,北京舞蹈學院來招生時,她的年齡太小,上海舞蹈學校來招生時,她又超齡了。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譚盾要把人才請進來,谷好好想帶崑曲出去
    谷好好谷好好:傳統文化趕上了最美好的奮鬥時代崑曲藝術家谷好好沒住在上海徐匯區,然而,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旗下的半壁江山都在徐匯,包括上海京劇院、上海越劇院、上海滬劇院,以及正在籌建的專業戲曲劇場——宛平劇場。
  •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戲裡"女漢子" 戲外"掌門人"
    谷好好。青年報資料圖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是著名的刀馬旦演員。在崑曲中,旦角指的是那些面容姣好的女子,但是刀馬旦卻是舞槍弄棒的女子的統稱。1986年夏天,13歲的谷好好坐了20多小時的汽車來到她心中有漂亮皮鞋和美味糕點的大上海。那是她唯一的「盼頭」,因為對於崑曲,谷好好是一張白紙。「如果放棄戲校,那我這輩子就沒機會繼續當『文青』了。最後想想,還是喜歡上臺演出的感覺。」儘管有些無奈和糾結,但很快好好就制定好了夢想計劃——好好學,讓自己愛上崑曲,他日定要站上舞臺。
  • 今晚起,上海六大戲曲院團連續四晚比拼夏訓成果
    滬劇《新李三娘》、京劇《紅娘》、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選段一一登場,讓人眼花繚亂。越劇《追魚·拔鱗》、崑曲《拜月亭·踏傘》和《神話中國·精衛填海》等經典名段綜合展示戲曲藝術唱念做打。評彈《浦江頌》、滬劇《卜算子·詠梅》優美旋律,一展海派文化特色。上海京劇院年輕人通過《白蛇傳·盜仙草》展示戲曲的武功。
  • 上海崑劇團40年,走在改革開放春天裡
    期間,一大批傳統劇目陸續上演,有的還拍成了戲曲電視片,《振飛曲譜》也於1982年正式出版,為崑曲傳承留下重要積澱。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受種種因素影響,全國戲曲發展遭遇了普遍的困境——人才青黃不接,沒有人看戲,許多人普遍產生了迷茫情緒,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描述:「那時候我們演戲,常常臺上的演員比臺下的觀眾還多。」
  • 上海崑劇團崑曲《四大名著》將 「雲端」亮相中華戲曲藝術節
    《西遊記·借扇》中的鐵扇公主。劇院提供9月20日19時30分,由上海崑劇團帶來的崑曲《四大名著》,將亮相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與戲迷們「雲端」相見。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國家一級演員吳雙和沈昳麗將擔任本場導賞。長江日報客戶端、長江日報官方抖音帳號,將對本場演出進行全程直播,敬請關注。在元明雜劇和明清傳奇中,取材自四大名著故事的作品有百十餘種,成為後世戲曲演繹發展的寶貴源泉。《虎囊彈·山門》中的魯智深。
  • 三代五班同慶上海崑劇團建團40周年,復興中的崑劇在路上
    2018年的40周年生日對於上海崑劇團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大團圓。正如上海崑劇團谷好好所說,今天的上海崑劇團迎來了三代五班的美好局面,「我們在今天終於迎來了崑曲最幸福的時刻。崑曲人永遠不放棄,永遠不停歇,我們在路上,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當晚的演出,舞臺上,100多個上昆人悉數登臺,舞臺下,各地的上昆忠實觀眾和見證者也紛紛趕來。
  • 上海戲曲院團夏訓展演閉幕——不負韶華,汗水化作舞臺上的驚豔亮相
    一折《楊門女將·探谷》博得滿堂喝彩,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所屬京、昆、滬、越、淮、評彈六家院團舉辦的 「不負韶華——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暨『戲·聚精典』演出季」昨晚在上海大劇院順利閉幕。演出季以連續四場演出呈現六家院團夏訓的成果,青年演員們終將汗水化作舞臺上的驚豔亮相。演出季首場匯報演出包含「藝起前行」「傳承經典」 「向老藝術家致敬」三個板塊,促進青年戲曲人把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作為奮鬥目標,以昂揚的精神、精湛的技藝和優秀的作品為青春喝彩,譜寫戲曲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上海崑劇團發布2019年演出季
    上海戲曲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介紹,上海崑劇團2019年演出季在劇目建設上總體原則是「守正創新」,做好經典劇目傳承的基礎上整合各種資源為我所用,讓古老的崑曲煥發出更加燦爛的新生命力。上半年的重點的是《浣紗記傳奇》,該劇也是在滬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唯一崑曲劇目。 「該劇創作態度極其嚴謹,劇本已歷經十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