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放鞭炮炸開路面,除了鞭炮春節還有哪些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12 騰訊網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國傳統民俗,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鞭炮代表著我們中國人記憶中的年味,但是,放鞭炮也帶來了不少的環境和安全隱患

最近,1月30日,在內蒙古赤峰,一名「熊孩子」玩鞭炮,把路面都炸開了,引發了當地居民的一陣恐慌。

家長注意,熊孩子玩煙花引爆窨井,險被炸飛 ,1月30日

據了解:孩子拿著燃燒的煙花棒玩耍時,把手裡的煙花爆竹塞進了井蓋裡,瞬間,井蓋裡好像是空氣燃燒了一樣,發出呲呲的聲響,然後就突然爆炸了!把井蓋和周圍的磚石都炸了出來,地面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型窟窿

萬幸的是,小孩兒迅速逃離了,沒有受傷,但是,路面被炸壞了,炸飛的石塊等物體還砸到了周圍的3臺車,其中一臺損壞還挺嚴重。

當地的派出所民警表示:是井蓋裡的沼氣,碰到孩子放的鞭炮明火,引發了爆炸

燃放爆竹和煙花引起的事故層出不窮,數不勝數:

去年春節,雲南昭通市的一個村子裡,兩個孩子放鞭炮不慎引發火災,村裡18歲大學生為救火遇難。

再說一件發生我身邊的悲劇:20年前,我的小學語文老師放煙花,點火後,煙花遲遲沒有反應,他就上前查看,結果等他走到煙花旁邊,煙花突然炸了。他也因此失去了生命,那一年,他才39歲。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在此再次提醒大家,以下這些危險的行為千萬不要讓孩子做

放鞭炮要遠離汽車。一定要提醒孩子,玩鞭炮要與周圍的車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鞭炮別往汽車附近扔,更不能扔進車裡!

點擊播放 GIF 1.4M

鞭炮別往火裡扔。叮囑孩子玩鞭炮一定要遠離明火,曾有男孩將鞭炮丟入火堆引發了爆炸事故。同時在存放煙花爆竹時,也要注意遠離易接觸明火的區域。

鞭炮別往井蓋下扔。很多孩子會往井蓋裡扔鞭炮,覺得聽一聲悶響挺好玩兒,但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的是,這樣其實很危險!萬一井蓋下是化糞池,極易引發爆炸!

點擊播放 GIF 0.8M

鞭炮別往容器裡扔。點燃鞭炮後應迅速離開足夠安全的距離,別把鞭炮放在容器內,更別拿在手上!

其實,過一個有意義的年,也不一定要放鞭炮。

有人抱怨,春晚一年比一年難看,現在鞭炮都不讓放,一點年味都沒有了,不放鞭炮煙花,孩子們還可以玩些什麼?

比如:可以辦一個家庭晚會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小朋友……全家男女老少總動員,每人演出一個節目,讀繞口令、講笑話、唱歌、跳舞甚至做廣播體操都可以,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演出後投票評比,根據票數來獎懲,具體怎麼獎勵怎麼懲罰,也可以全家總動員一起策劃。

票數最低的負責第二天的某項家務,票數最高的可以提一個心願,全家人一起幫著完成。

還可以全程錄像,留下珍貴的家庭回憶。

幫助孩子熟悉年俗,讓他知道春節要做些什麼,有什麼意義。

孩子還小,不了解過年是什麼,所以,爸爸媽媽很有必要和孩子講講春節的來歷,以及一些傳統年俗的寓意,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小時候的春節。

如果想講的更生動一點,還可以配合有關春節的繪本哦。

英文繪本:

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

《我的第一個中國新年》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姑娘小梅在春節到來的時候,用提問的方式問家人春節的傳統習俗。輕鬆易懂。

The legend of Chinese New Year

《中國新年的傳說》

講的是夕獸的故事和春節的由來。

全家一起做過年的準備工作,讓孩子也有「參與感」

很多大人自己默默準備過節事項,總覺得孩子小,讓他自己在一邊玩,這樣會讓孩子感覺不到「年味」的,我們的孩子需要「參與感」,可以嘗試這樣做:

大掃除別把孩子排除在外,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當全家人一起大掃除,帶著「除舊迎新」的念想,就可以更享受打掃衛生的過程,這件家務不再枯燥。

購置年貨的時候,讓孩子一起挑選,允許他選擇2-3件他喜歡的年貨。

春節食物的準備,同樣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比如帶娃一起包水餃,如果孩子不願意,你可以告訴他,你需要他的幫助,來完成「跨年大餐」這件大事,這樣或許能調動他們參與做飯的積極性。

當孩子完成了這些事情後,會很有成就感,對「年」的感受也更深刻。

祝願每個孩子和家庭都能安全、愉快地過大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豬」事大吉!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春節將至要說最能代表咱們中國春節的事物除了吃年夜飯、餃子裝飾的春聯、年畫、紅燈籠當然還有非常具有中華特色的紅包了近年來,像這樣小孩子放鞭炮被炸致傷致死的血淋淋的事件頻頻發生,又到了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孩子們在放鞭炮時,作為家長,你應該注意哪些呢?
  • 春節為什麼放鞭炮 春節放鞭炮的由來
    春節即將來臨,各家各戶也即將開始採辦年貨,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鞭炮。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採購鞭炮,無論是掃墓還是過年的時候,都要放鞭炮。那麼,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呢?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為什麼放鞭炮  鞭炮又叫「爆仗」「炮仗」「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的說法,也就是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 過年為什麼都要放鞭炮?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節日當屬春節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頗受廣大中華兒女們的重視。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 為什麼選擇在初一零點放鞭炮,什麼時間放鞭炮最正確?
    說到春節,自然想到了放爆竹。然而為了保護環境,很多地方已經明令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過年放爆竹是中國傳統習俗,沿襲了兩千多年。如今要摒棄這一風俗,確實有點不適應。少了煙花爆竹的喧鬧,年味兒似乎沒那麼濃了。
  • 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春節放鞭炮的由來和寓意
    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春節自古以來就有著放鞭炮的傳統,放鞭炮,讓春節更加熱鬧,有著濃濃的年味,還寓意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下面我們來看看春節放鞭炮的由來和寓意吧!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裡,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壯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
  • 農村過春節,大年初一有放鞭炮的習俗,幾點開始放鞭炮比較吉利?
    農村過春節,大年初一有放鞭炮的習俗,幾點開始放鞭炮比較吉利?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農村也逐漸熱鬧起來,外地工作的人也陸陸續續回到家中,同時很多孩子也在村中嬉戲打鬧,確實到處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啊。在我們農村,每年都有放鞭炮的習俗,不止初一的時候放,在大年三十祭祀的時候也是放鞭炮的。
  • 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鞭炮發明之前春節燃放什麼?
    而每當春節前後都會添置新衣服,買鞭炮,買花……在春節添置的東西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就是鞭炮。每年的春節來臨前開始,小編記得村裡面鞭炮聲就開始此起彼伏了,這邊響過之後那邊響起,仿佛是一場沒有約定但是又不約而同的唱和一樣。那麼大家知道春節為什麼要燃放鞭炮嗎?
  • 大年初一要放鞭炮「開財門」,都有哪些講究?碰到啞炮怎麼辦?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2019年春節了,這個時候你是否已經回到家鄉,和家人們團圓了呢?春節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其在中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而在春節期間也有很多講究的細節,老輩人就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而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需要講究和忌諱的地方更多。多數人都知道,在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開財門」,那其中都有哪些講究呢?燃放鞭炮的時候碰到了啞炮又該怎麼辦呢?
  • 放鞭炮該不該禁?民俗學家旗幟鮮明,儒家分鞭炮黨和反鞭炮黨
    比如放鞭炮這一行為,可能是一種祛除邪氣的祈福,有著對美好新時光的嚮往。那我們今天可以考慮不用鞭炮的方式,而換一種更安全、同時也能產生娛樂效果的方式來延續。這就是「移風易俗」。並且在技術層面也要跟進,開發出新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我支持不放鞭炮,但是政府通過一紙禁令就一下子把這一習俗給廢了,也是值得商榷的。
  • 今年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在網上看到,今年有許多農村地區春節是不允許燃放煙花炮竹的。作為春節是一個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民族節日,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文化習俗已經形成定性的習慣,是古老節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在老北京,關於春節,有句俗話非常流行,那就是:「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所以,每年的春節,老北京城都會有這樣的景象: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為吉慶佳節譜寫了快樂的篇章。說起北京城春節放鞭炮的歷史,史書上早有記載,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經在自己所著的《壺天錄》中提到過京城放鞭炮的事兒,他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的時間眨眼而過,我們揮別2018年,迎接2019年。不管是在何地的遊子,只要有時間,都會不辭辛勞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因為春節這個節日蘊含的是每個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
  • 春節除了放鞭炮還要這樣過
    過去無論南方北方,春節期間都貼窗花。現在南方一般只在結婚時才貼,而北方春節貼窗花的習俗在不少地方依舊盛行。過年為什麼要貼窗花呢?這與立春節氣有密切關係。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詩中的「荊俗」、「晉風」就點明了這種淵源。宋、元以後,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到了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的歡樂心情。
  • 春節該不該放鞭炮?中國的鞭炮,竟有這麼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說
    今天是12月9日,距離春節又近了!春節,給我們從農村出來人的印象,就是團圓飯和鞭炮聲了。聲聲鞭炮,裡面珍藏著我們童年的記憶和歡樂!可如今,城市裡已經開始禁放鞭炮了,而該不該放鞭炮,也成為人們爭議的話題。
  • 搶紅包之餘也要「放鞭炮」 過好多元化的「創意春節」
    電腦上可以「放鞭炮」,手機可以「測運勢」 以hao123春節期間推出的「網上放鞭炮」和「測運勢」兩個互動為例。「網上放鞭炮」是hao123導航首頁的一個小遊戲,在導航首頁的兩側懸掛動畫鞭炮,把滑鼠放在鞭炮下方的引線處,就可以點燃鞭炮。經過一連串鞭炮爆炸聲後,4個隨機生成羊年祝福的文字小紅包從鞭炮爆炸中產生。網友可以隨機抽取,並直接轉發到新浪或騰訊微博和QQ空間。據了解,春節前後,「點燃鞭炮抽紅包」的訪問量超過百萬,隨後又有7成網友對抽取到的「祝福紅包」進行了轉發。
  • 喜歡放鞭炮的人都老了!過年了,你會放鞭炮嗎?
    不管怎樣,年該過得過,餃子該吃得吃,春聯該貼得貼,鞭炮嘛恐怕就放不得了。一到過年,禁放限放鞭炮的各種命令就發布開來,今年尤其多。近日,河南焦作出臺了春節期間鞭炮禁放令,這下把賣鞭炮的小商販給害慘了。因為,往年農村地區並不在禁放之列,所以為了提前備貨,不少不商販10月份就開始購進鞭炮,為的是佔領春節市場。現在好了,年關臨近,不論城市農村全面禁售禁放鞭炮,而這些鞭炮生產廠家又拒絕退貨,成捆成垛地堆放在商販家裡成了危險的火藥桶。環保是保住了,可是安全怎麼辦?
  • 中國人喜歡放鞭炮的來由
    中國人過大年迎新春或逢喜事,少不了放鞭炮。放爆竹慶祝春節,在我國有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古代的人們焚竹發聲,稱作「爆竹」,不叫「鞭炮」。放爆竹的原意是驚嚇和驅趕惡鬼。南北朝後期的《荊楚歲時記》說:「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魈惡鬼。」古人放爆竹,是正月初一那天,雞叫就起床燃放,不僅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喜氣,而且還要驅除惡鬼。如今放爆竹一般在大年三十剛過,時鐘敲完12下時燃放,大都是為了圖個熱鬧,並沒有什麼迷信色彩。
  • 鞭炮的各种放法
    我從小喜歡放鞭炮,年年都被炸手,時輕時重,最重也不過是抹甜醬,抹完甜醬繼續放。過年的饅頭在我的記憶中都有一股特殊的醬味兒。我曾總結出一個神秘的概率,即每年被炸手的可能只有一次,炸過了,就不會再炸,註定有此一劫,習慣就好。炸手之後,雖感疼痛,反覺釋然,若沒被炸,倒有些不安,拿鞭炮的手有些哆嗦,即使年過大半,也覺得像唐僧在西天取了真經那樣,就算駕著雲返程,依然還有一難未曾過去。
  • 春節該禁放鞭炮嗎?禁鞭炮算不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損失?
    從文中記載可知,正月初一,早早起來放爆竹,主要是為了驅瘟逐邪。相傳,古時候山中生活著一種名為「山魈」的兇殘的動物,為了嚇跑它,人們想到了用爆竹聲來驅逐「山魈」。自此之後,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都已習慣放鞭炮。
  • 放鞭炮是陋習嗎,古人為什麼要燃放鞭炮,其實別有深意?
    現在各個城市都禁止燃放爆竹,那是因為燃燒鞭炮的時候會產生有害氣體,對空氣造成汙染。而且還會造成噪音汙染,燃放鞭炮產生的噪音會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影響,損傷聽力和心血管系統,影響神經系統。燃放鞭炮還對人身有危險,非常容易受傷。燃放鞭炮有這麼多的危害,古人為什麼還有燃放呢?為了驅逐惡獸"年"。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值得放鞭炮的日子,就那麼幾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