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深挖中醫藥文化資源 推進「脈祖」王叔和文化傳承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圖為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現場。 範麗芳 攝

中新網太原11月28日電 (記者 範麗芳)「王叔和現象出現在山西,從另外一個層面啟發我們,山西作為神農文化的原創地,要進一步傳承發展神農文化、中醫藥文化和王叔和文化。」28日,在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現場,該會會長、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海說,這也是中醫藥學術界和歷史文化研究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王叔和是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曾任太醫令,世人尊其為「藥王」「脈祖」。

學術界公認的王叔和標誌性醫學貢獻,首先是挖掘整理《傷寒論》,使張仲景遺論得以保存;其次是在脈學研究方面,王叔和系統總結整理24種脈象,編撰脈學專著《脈經》,使脈學成為中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脈經》在隋唐時期流傳到朝鮮、日本,後又傳到阿拉伯國家,到17世紀,已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歐洲廣為流傳。

「山西晉城是神農本草發源地,也是王叔和的家鄉,他在晉城市高平王寺村整理《傷寒論》,撰著《脈經》,奠定了中國中醫藥學的理論基礎。」晉城市副市長梁麗萍說,王叔和中醫藥文化與神農炎帝中醫藥文化一脈相承。晉城市、高平市官方圍繞開拓王叔和文化研究進行交流與商討,進行頂層設計,提出發展規劃。

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高平市委市政府發起倡議,成立了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實現王叔和文化研究的組織化和持續化。

根據規劃,該研究會將開展以神農文化、中醫藥文化和王叔和文化為主體的學術研究,深入挖掘傳承王叔和為代表的山西中醫藥文化的科學內涵,使其成為山西中醫界「名片」;同時,服務於中醫藥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臨床診療、中醫藥產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該研究會還將組織開展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立足中醫藥科學原理,對接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系統生物學技術、網絡生物學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為各級政府、產業主管部門和生產企業出謀劃策,開展與省外社團乃至國家級社團交流與合作。

山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劉星說,研究會的成立也為政府和學校、企業與會員之間架起橋梁,「希望能以此為契機,凝聚各方力量、吸取各家所長,深入挖掘王叔和文化中的精髓內涵,共同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把課堂開在三晉厚土上。」(完)

相關焦點

  • 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
    山西新聞網11月28日訊(記者 王曉豔)在山西中醫藥大學和高平市委市政府共同倡議下,今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這對實現王叔和文化研究的組織化和持續化,推進全省中醫藥事業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蹚出新路具有重要意義。
  • 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 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注入新活力
    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是魏晉時期著名的中醫藥學家。11月28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這為山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王叔和是山西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和歷史文化名人,在中醫藥發展史上作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二是著述《脈經》。
  • 王叔和文化研究會在太原成立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米玲)11月28日,山西省王叔和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太原舉行。該研究會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高平市委市政府共同發起倡議,致力於王叔和文化研究的組織化和持續化。會上通過了研究會章程及管理制度、辦法,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監事會。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海當選為研究會會長。
  • 麻城市衛計局積極籌建「藥王」王叔和紀念園
    為更好宣揚王叔和學術思想,日前,麻城市衛生局提出建設王叔和紀念園的設想:預計用3年時間,對白果鎮藥王廟、藥王墓等原有的藥王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在藥王衝老爺山上建造王叔和像、藥王祠、國醫館等標誌性建築。
  • 全國首屆《傷寒雜病論》文化尋根走進湖北麻城
    功德千秋頌,芳名萬古崇……」5月16日,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近百名中醫文化傳承人員在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鎮藥王衝中華脈祖王叔和墓前,舉行《傷寒雜病論》傳世之路暨全國首屆文化尋根之旅祭奠活動,追尋《傷寒論》曲折流傳歷史,感懷藥王恩澤,瞻仰先聖風範。   王叔和,名熙,山東高平人。是魏晉時期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之一。
  • 山西:推進中醫藥傳承 向中醫藥強省邁進
    山西:推進中醫藥傳承 向中醫藥強省邁進 2020-09-08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原標題: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石家莊市中醫院多舉措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在省中醫藥管理局和省旅遊委的具體指導下,石家莊市中醫院發揮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優勢,以醫院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為依託,提供中醫藥文化參觀體驗、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服務項目,開啟百姓的健康之旅。
  • 堅定傳承發展中醫藥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中醫藥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把中醫藥放在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來審視,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歷史進程中來謀劃部署,緊緊圍繞怎麼看中醫藥、發展什麼樣的中醫藥、怎樣發展中醫藥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精闢闡釋了中醫藥的歷史地位、獨特優勢、科學內涵、文化內核和時代價值,深刻闡明了中醫藥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要求,
  • 講好「山西國寶」故事 專家學者傅山故裡論道「傳承與開新」
    中新網晉中10月24日電 (範麗芳)24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山西中醫藥大學承辦的「2020首屆傅山學術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山西晉中舉行。「對傅山先生思想和學術的探索、繼承、弘揚等一系列工作,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以更廣闊的視野進行。」山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劉星在致辭中說,此次會議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
  • 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 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
    鍾劍波  本報記者 陳建 黃珠慧子 文/圖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意義重大。為推進上饒市中醫藥事業產業傳承創新發展,11月16日,上饒市中醫藥大會在德興市召開,同時,上饒市中醫藥文化周、贛東北中醫藥交易大市場在德興市開市啟動。活動圍繞「傳承弘揚、創新發展」主題進行。
  • 中醫藥非遺傳承需保護好文化根脈
    7月25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在北京成立。該委員會旨在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接下來,中醫藥委員會將開展中醫藥非遺調查研究,探索非遺保護制度建設、傳承模式與發展利用,以及中醫藥非遺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標準化建設,組織中醫藥非遺保護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等。(7月27日《光明日報》)一直以來,如何加強中醫藥非遺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工作,是多方關切和研究的課題。政府關注、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為中醫藥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未來,傳承路上還需護好文化根脈。
  • 創新傳承方式,弘揚民間文化|全國民間中醫藥文化網紅臨岐論壇開幕
    通訊員王浩航記者程海波「臨岐鎮中醫藥文化資源豐富,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散落在民間的寶貝都撿起來,蓋上臨岐的章,在全國推廣,把臨岐打造成一個中醫藥文化小鎮的全國樣板,以創新思維和方式深層次挖掘中醫藥寶庫,傳承弘揚民族醫藥文化
  • 河北安國:深挖文化積澱 「千年藥都」大放異彩
    安國以「千年藥都」著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也孕育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藥文化」旅遊資源。近年來,隨著河北省鼓勵中醫藥健康旅遊一系列政策出臺,安國市深挖千年藥業史積澱,彰顯中藥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延長產業鏈條,推動中醫藥與旅遊深度融合、全面發展。「貫點成線,構建起中醫藥一、二、三產全業態旅遊產業鏈。」安國市委書記羅利說。2017年,安國成為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 全市中醫藥大會召開,殷昭舉強調 在傳承創新中全力推進我市中醫藥...
    全市中醫藥大會召開,殷昭舉強調 在傳承創新中全力推進我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振興中醫藥文化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我市全國人大代表李振國認為,不斷樹立中醫藥文化自信,傳承振興中醫藥文化,並通過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幫助國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擁有健康意識和健康知識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李振國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並將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既肯定了中醫藥為增進人民健康做出的重要貢獻,又體現出黨中央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讓中醫藥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的決心。
  • 世界中醫藥文化,宏濟堂更高質量地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1995年,宏濟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號」,2009年,宏濟堂中醫藥文化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19年宏濟堂入圍「中華民族醫藥百強品牌企業」。「宏德廣布,濟世養生」。多年來,宏濟堂研發推出眾多經典產品,為國為民製造療效藥、良心藥、放心藥。
  • 傳承千年中醫藥文化精髓
    》記者 趙新樂(左一)    中醫藥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書籍的出版發行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如何更好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也是出版業界關注的話題。那麼,中醫藥文化受到歡迎的原因是什麼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藥題材作品被大眾廣泛接受,一方面是因為中醫藥有歷經千年的文化屬性,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因為中醫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療效。正因如此,中醫藥才歷經幾千年傳承而不衰,並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而愈加煥發出新的魅力。」卓坤利分享了他的看法。
  • 「中醫中藥中國行」——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暨中醫藥...
    中國江蘇網7月2日泰州訊(陸秀婷)7月1日,由泰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泰州市中醫院、泰州市中醫醫療聯合體、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服務協會承辦的「中醫中藥中國行」——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暨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2018年活動,在主會場市中醫院正式拉開帷幕,其他7個市(區)相關活動也同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