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標題寫北京是六朝古都,一定在想是哪六朝呢?但是本文主要寫的是北京的小吃,所以將在本文最後給大家答疑解惑。先看一下北京的小吃,流流口水吧!
北京小吃歷史悠久,分為漢民風味、回民風味和宮廷風味三種。在烹製方式上有蒸、炸、煎、烙、爆、烤、涮、衝、煎、煨、熬等各種做法,共計約有百餘來種。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酸梅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具有代表性的吧!大家去北京千萬不要錯過喲!
1.焦圈
焦圈是一種北京特有的炸制食品,碗口大小,形似西方的炸麵包圈,但口感更酥脆,常作為另一種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兒的配菜食用,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2.糖火燒
滿族傳統小吃,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麵粉和上紅糖、桂花、芝麻油、芝麻醬等貼在爐子內壁上烤熟而成。糖火燒香甜味厚,外皮酥脆,綿軟不粘。3.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製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將蒸熟的江米捏成小餅,包上冰糖渣兒、芝麻等製成元宵狀,再裹上糯米粉。其特點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粘軟柔韌,餡心鬆散甜香。4.炸咯吱
一種古老的北京特色傳統小吃,炸咯吱分為軟炸和脆炸,吃在嘴裡又酥又脆,」咯吱咯吱」作響,一般人們管它叫「咯吱盒」或「餎炸餄」。5.炒肝兒
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將切好的熟腸段放入沸湯,放入蒜醬、蔥花、薑末和口蘑湯,之後加入生豬肝片勾芡,最後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湯汁晶瑩透亮,豬腸肥滑軟爛,肝嫩鮮香,醇厚味美。6.奶油炸糕
有名的京味小吃,有著老北京十三絕的美譽。奶油炸糕呈圓形,顏色淺黃,質地鬆軟,口感外焦裡嫩,奶香十分濃鬱。7.褡褳火燒
褡褳火燒是老北京常見的傳統名點,相傳,褡褳火燒由順義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創製。製作時,用面片裝入餡,兩面折上,另兩面不封口,放入平鍋中油煎至金黃色後,起鍋上桌,趁熱食用。其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因其長型,有時對摺,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故名褡褳火燒。其口味類似鍋貼,但形狀不同。8.老北京奶酪
是從宮廷中傳出的一道奶制小吃,曾是元明清三朝宮廷的皇家御膳珍品,到現在則成了北京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甜品,由牛奶和米酒混合蒸製而成,濃濃的奶香混合著淡淡的酒香,炎炎夏日,用小勺沿著杯壁開始品嘗,奶酪入口即化,甜軟香糯,還能消暑降火。9.糖葫蘆
秋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支著糖葫蘆串的攤販,紅彤彤的山楂果或間有草莓香蕉桔子蜜棗等水果餡料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串在竹籤上,酸甜適口,老少皆宜。10.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為最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答疑解惑:1.戰國的燕國的都城在今北京附近. 2.金朝時北京為中都.定都北京. 3.元朝忽必烈也在北京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為北平府; 4.140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將他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也叫北京.後來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 5.清朝順治帝也把北京定為首都. 6.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把北平改為北京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