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溪洪水圍鎮 王大爺和他的鄰居們被緊急轉移

2021-01-16 瀟湘晨報

「這水好像還在上漲,要是還沒人來救,我們怕是兇多吉少啊……」8月17日上午9時過,成都雙流區黃龍溪鎮大河村三組居民、77歲的王子華看著自家已經被淹約1米的平房心急如焚。

望著眼前一片「汪洋」,王大爺不時抬腕看手錶,來回的一邊走一邊吧嗒著葉子煙,一上午坐立不安。

「哎呀,你不要在我眼前來回晃,我眼睛都晃暈了。」王秀英婆婆忍不住埋怨了老伴一句。此前,在侄子等人幫助下,王大爺帶著行動不便、70歲的老伴王秀英已經「轉戰」到侄子家2樓平臺上,而這就是當時幾戶村民能夠躲藏的「制高點」。

「有人在屋裡嗎?……」大約10時,幾名外套著救生衣的「迷彩服」分乘兩艘快艇駛入大河村三組,民兵們邊開船邊呼喊。聽到聲音,王大爺連忙回應,「我們在這裡,快來救我們啊……」

發現有村民被困,其中一艘快艇慢慢向他們靠攏過來。幾名民兵和村幹部下船,抬的抬抱的抱牽的牽,將王大爺老倆口等被困人員營救上船。

經過10多分鐘的「乘風破浪」,被困人員被順利營救到村外的公路上。這時,王大爺等人才發現,公路上聚集著幾十名民兵以及區、鎮、村各級幹部,看到又有幾名被困人員脫險,他們都很高興,紛紛圍攏過來,將王秀英婆婆抱下船抱上輪椅,將王大爺等「老弱病殘」群眾攙扶上前來轉運的公交車。

當天下午13時過,記者來到黃龍溪7個安置點之一的「歡樂田園」接待大廳,再次見到了王子華、王秀英老倆口,他們正與其他老年受災群眾一起「擺龍門陣」。

王大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中午吃的麵包、牛奶、方便麵,政府把我們安置在這裡,挺好的。」

「我這輩子,一共只經歷了3次大洪水,解放前一次、1981年一次,這次最兇。」說起從昨天(16日)下午到今天(17日)上午10多小時在洪水中受困的場景,健談的王大爺依然驚魂未定。「今天早上5點鐘一起來,看到壩子下的水就達到大腿位置了,走不出去了,當時心頭就著急,焦心究竟這個水要漲到啥子程度。侄兒媳婦家地勢高,我們在他們家吃完早飯, 水又上漲了大約1米。沒有辦法,我們就在他們家屋簷下坐到等,看有人拉援救不。」

王大爺坦言,在民兵、村幹部們七手八腳幫助下,老倆口帶著輪椅上了船,「那個時候我心頭就高興了,心頭就安定了。後來,我又考慮生活怎麼辦?村上鄧主任安慰說,『你們兩個老人家不要擔心,沒有問題。』這樣一來,我就心頭越來越高興。因為,黨和政府沒有忘我們,始終把我們記在心頭,感謝黨,感謝政府。」

一旁,王秀英婆婆告訴記者,由於患有重度風溼病自己已經多年不能走路,平時全靠老伴照料。「我們無兒無女,又是低保戶、五保戶。但是,從被洪水圍困盜看到民兵們、村幹部們涉水趕來援救,我們打心裡覺得,他們就是我們的子女,我們都生活在溫暖幸福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聞聽老伴這樣說,一貫要強、風趣的王大爺悄悄紅了眼眶。

事實上,從15日開始暴雨肆虐,洪水圍困黃龍溪古鎮以及錦江沿岸的部分村子後,16日、17日,雙流區委、區政府調集人武部、應急、衛健、城管等相關部門聯手各鎮(街道)組織人員和防汛物資準備,第一時間響應、馳援黃龍溪等受災比較嚴重地區,與當地幹部群眾一道火速築起了一道道抗洪救助「大堤」,確保了被困群眾的生命安全、盡力減少了水災損失。

據黃龍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徐輝剛介紹,「這個歡樂田園點位是安置點中的一個。這個點位我們安置了701名群眾和外地來此居家養老的老人家,把他們接到安置點來了之後, 鎮機關工作人員和社區兩委幹部,就負責做好他們的吃喝、暫住等方面的生活保障,同時對他們進行心理安撫。」

徐輝剛告訴記者,17日上午,這個安置點的外地來古鎮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一共有70餘人,到當天下午已有50來人由他們的子女、親屬接走了,剩下的20多個老人家可能就要在這裡臨時過渡一下。另外還有一部分家住成都市區等地的老人家,下一步,區、鎮和區城管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對接以後,會安排公交車、中巴車把他們送到能夠到達他們家的地鐵站或者公交站;本地的群眾,在洪水退下去、做完環境消殺等工作之後,他們會陸陸續續安全地回到家裡面。

據悉,截止17日下午5點,黃龍溪鎮共救助、安置當地群眾1962戶7033人(其中包含勸返、轉移景區部分商家、遊客等被困群眾)。

【來源:川報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消防員緊急轉移147名群眾
    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楊秋 黃曉龍)連日來的暴雨,導致長江水位不斷上漲,湖北荊州地區監利、洪湖降水達50毫米以上,並伴有雷電和6到8級陣風。7月18日14時許,湖北荊州市監利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防汛指揮部一道特急指令,緊急轉移白螺鎮丁家洲垸的群眾,為丁家洲預分洪做準備。
  • 黃龍溪,總讓我想到故鄉
    黃龍溪,總讓我想到故鄉   □鄭光福  前不久,我們一行人從成都乘車約兩小時,來到曾經拍攝過《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朱德的童年》《芙蓉鎮》等影片而名聞遐邇的黃龍溪古鎮。
  • 四年級作文:大爺我想對您說
    您好,王大爺,我們在一個院子裡生活了好多幾了,您常說是看著我長大的。我有許多心裡話要和您說說,如果您有機會看到請不要怪我。我就一吐為快吧,那天,劉大爺家的孫子把曬的菜弄倒了,您大發雷霆,追著他家的孫子罵得狗血淋頭,害得劉大爺的兒子劉伯伯來與您理論,你仗著年紀大,脾氣大還和他打起了架,鬧得鄰居們睡不著,這個不說還把警察給招來了,為此您還被拘留了兩天,多不划算呀!大年初一,您的香腸被樓上倒水時打溼了,您氣憤的跑上樓,叮叮叮、噹噹噹的去敲門。
  • 敲銅鑼吹口哨,居民緊急轉移
    切實加強對群眾的引導工作,引導群眾如何避災自救,如何配合鄉村做好搬遷、轉移等工作。二是強化預案落實。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好科學、安全、可行的應急轉移預案,制訂和完善大壩防守、洪水防蓄和下遊人員轉移等預案。三是強化查險除險。四是強化基礎工作。加強預測預報,努力提高預報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加強基層預警體系建設。五是強化水庫防守。
  • 來自博物館的緊急快遞:轉移,轉移,還是轉移
    1939年9月,在歐洲全面戰爭不再是不可避免的時候,全歐洲的博物館正在加緊步伐,準備遷移和疏散。當時希特勒和史達林在8月23日宣布即將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倫敦國家美術館正式關閉,荷蘭博物館也緊跟著關閉。巴黎博物館也將於25日下午關閉。
  • 黃龍溪古鎮:依然保留著原有的淳樸,被喻為成都的後花園
    見慣了大城市的喧囂與嘈雜,現在的你是否更嚮往於走在彎曲的石徑古道,悠閒的看街道旁的茶樓店鋪,那在成都東南方向40公裡處就有這樣山清水秀的古鎮,名為黃龍溪古鎮,如果您想來成都遊玩,那黃龍溪古鎮將會為您提供別致的體驗。
  • 湖南省鳳凰縣民兵緊急轉移被困群眾
    鳳凰縣人武部接到險情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出動民兵轉移被困群眾。在鳳凰古城南門陀,民兵們分為3個救援小組打著手電,一邊用高音喇叭呼叫,一邊藉助燈光挨家挨戶轉移被困群眾。在古城社區新市場72號,鳳凰縣民兵第一救援小組迅速將被困的孕婦、老人安全轉移。
  • 成都對外黃金水道上的黃龍溪 中國好萊塢古風古韻猶存
    四川成都雙流區有個黃龍溪古鎮,從機場過去最近,這裡是赤水和錦江交匯之處,古人說這個水裡面藏著真龍。這個是黃龍溪廊橋,高大的牌坊上四個字,黃龍臥波,就像成都的安順廊橋一樣,是個賞景的好地方。黃龍溪明清古建築很多,有鹿溪碼頭,有菩提許願廊,水車古橋,還有古磚牆等等,這個就是水車古橋,兩個大水車,就像麗江古城入口的水車一樣,晝夜轉動,譁譁流水,橋上有一串串紅燈籠。菩提許願廊,掛著很多的許願木牌,像麗江的東巴許願風鈴,都是木牌子,掛著紅綢,上面都是遊客寫下的,祝願家人健康,家庭美滿,婚姻幸福一類的字句。
  • 你肯定不知道,古詩詞裡的雙流黃龍溪竟是這麼美!
    這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後也不打算擬題,乾脆以「絕句」為題: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是黃龍溪水運盛況的生動寫照:喧鬧的府河在黃龍溪與鹿溪河交匯,為小鎮憑添了更多的翠綠與生動,形成了從成都往南的第一個大碼頭。「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意境深邃、氣象萬千。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裡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
  • 黃龍溪因為藏龍而得名,幹欄文化是古蜀國的殘留
    對於古鎮,我去過的並不少,如南潯,如西塘,都別有情趣,不過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黃龍溪古鎮,它位於四川成都雙流縣內,民風淳樸,據說這裡乃是當年古蜀國的軍事要地,訪一訪這樣的古鎮自然更讓人有訪古的感覺,於是趁著國慶節的功夫,我便和幾個朋友自駕遊,去黃龍溪古鎮轉轉。
  • 大爺晚上遛彎聽到急救聲,一孩子貪玩掉冰窟窿,大爺跳入將其救起
    昨天晚上七點五十分左右,正在公園南側長廊遛彎兒的王大爺,突然聽到急促的呼救聲,有一個孩子在湖邊十分著急,說有人落水了。王大爺表示當時聽到一個小學生喊,快救人,快救人,他當時往下看也沒看見人,晚上那塊兒區域沒有燈是黑的,之後他就問那個孩子發生身麼事情了?
  • 江水逼近,天興洲400多居民緊急轉移,本報記者深夜直擊
    洪山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區人武部、區公安分局、區水務局和湖泊管理局、天興鄉等部門聯合行動展開救援,截至昨晚11時許,島上居民已轉移400多人。民兵幫助村民安置家裡的家電天興洲上400多人計劃全部轉移「張爹爹,你的東西都搬到二樓了!」
  • 四川一座「假」古鎮火了,不及黃龍溪和洛帶,卻依舊人滿為患
    而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四川,這裡也是江南水鄉的一員,除了川西高原的冰川外,還有著柔情愜意的江南水鄉;每次提到四川的古鎮,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黃龍溪與洛帶古鎮,寧靜的氣息,古樸的風格,還有成都獨有的美食。不過在四川卻有一座「假」古鎮火了,它就是位於雅安的熊貓古城,雖然名氣不及黃龍溪和洛帶,但憑藉著大熊貓獨特的元素,人氣絲毫不輸前兩位,古鎮內經常人滿為患。
  • 大爺造句和解釋_大爺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大爺(dà yé)。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有這些大爺,就是把世界上最尖端的設備買進來也不行。」] 舊社會對幫會中地位高的頭目的稱呼。 [沙汀《丁跛公》:「可是當他送上幾兩銀子,叩了一些『響頭』,求得泡水大爺承認他是一個哥老會的會員以後,情勢就全然兩樣了。」]
  • 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 全國名主播:來了黃龍溪就不想走
    作為2018全國名主播美麗四川雙流行的重要一站,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國各省市電臺的主播、名嘴們來到位於成都雙流的「中國天府第一名鎮」——黃龍溪古鎮,深入了解這座有著2100多年歷史、最受遊客青睞的休閒旅遊勝地的前世今生,品味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雙流。
  • 四川成都:黃龍溪古鎮潮音寺本是尼姑庵,現供觀世音大士和彌勒佛
    四川省成都市南面約40公裡處有一個2100餘年歷史的黃龍溪古鎮,該鎮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火燒場。圖為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正街上的「三寺廟」之一潮音寺。(王子瑞 攝)
  • 「呼死你」竟被轉到110 城管緊急鎖定呼叫轉移
    近日啟動的專門用於對付城市「牛皮癬」的「城市管理語音提示系統」(俗稱「呼死你」系統)竟然發生被呼機主將手機號碼轉移到110上的惡性事件。有關部門已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解決實行新辦法帶來的新問題,具體措施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 雙流區黃龍溪學校到寶興縣磽磧中學開展交流活動
    四川新聞網雅安8月12日訊(高鋒 羅利瑤 文/圖) 8月5日,在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學校校長黎明生帶領下,黃龍溪學校邱勝君名師工作室教師代表一行到寶興縣磽磧中學開展交流活動。本次活動以「七年級始學教育」為主題,包括了「課堂展示」和「專題交流」兩個部分。
  • 安康一山體滑塌 9人被緊急轉移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安康一山體滑塌,9人被緊急轉移。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見屋後山體不斷滲水,時有零星石塊掉落,怕危及安全,從外地回家的安康市漢濱區建民辦事處茅坪村村民趙廣明將此情況經村組幹部向上反映,隨後當地政府和村組幹部協力將趙廣明與親屬及其周圍3戶共計9人緊急轉移。9月9日,山體滑塌出現泥石流致使河道阻塞、房屋衝毀。因轉移及時,所幸未出現人員傷亡。    「房子說沒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