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在作家張愛玲的筆下,男人的心中都有「紅玫瑰」和「白玫瑰」,不管是得到了紅玫瑰還是白玫瑰,在婚後所有的愛情都會淪陷為不堪和粗俗:得到了紅玫瑰,白玫瑰就永遠是「白月光」;得到了「白玫瑰」,紅玫瑰就永遠是「硃砂痣」。所有的愛情都有期限,所謂的「愛你一萬年」只是偶像劇裡動人的情話或者在童話故事裡生活得太久了。一個人能真正堅持愛另一個人一萬年,要麼是因為活得不夠長,要麼就是另一方從來沒有得到過另外一個人。這樣的結論或許最讓人無奈,但是這樣的愛情往往最打動人心。
日本作家石田衣良在《美丘》裡給我們講了一個前者的故事,在眾人眼裡,美丘放蕩不羈,甚至沒有道德約束,但是作者與其交往後卻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美丘:生性豪爽的美丘其實忍受著重病的折磨,隨時都可能犯病,忍受著煎熬死去。他們交往相處了十三個月,美丘就去世了,作者對美丘的思念從來沒有終止過,甚至留下了紀念儀式讓自己活出美丘所希望的樣子。
愛情可以改變人,通過美丘,作者明白了「生命如點燃的導火索,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猶豫」。活在當下,不要在乎任何人的看法才能參透生命的本質,從而活成灑脫的模樣。
1 敢愛敢恨就是想痛快度過剩餘時光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曾寫過一篇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擁有了三天光明,她會選擇這樣度過:第一天,海倫凱勒選擇看人,第二天選擇看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選擇在日常世界中度過,看看城市。在正常人看來,這都是特別稀鬆平常的事情,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但是恰如海倫凱勒提到的那樣「只有聾人才珍視聽覺,只有盲人才體會重見天日的種種幸福」。如果生命隨時會出現意外,你會選擇如何度過呢?
在任何人看來,美丘都是一個特別灑脫,特別豪爽的人。美丘甚至沒有道德觀念,只要自己喜歡,哪怕是好友的男友,她也毫不避諱下手去搶。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人,別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她都會勇敢表白。這樣個性的人哪會有憂愁呢?美丘選擇在第一次有了親密關係後跟作者坦白這一切,坦白這一切的時候,美丘沒有了平日的嘻嘻哈哈,她會跟常人一樣傷心難過。作者卻接受了這一切,選擇和美丘一起面對這些。美丘覺得自己可能沒有了以後,甚至提出透支「生命」,提前同居,過起了
2 生命既然沒有了意義,那就不要拖泥帶水
2019年2月24日中國臺灣著名主持人傅達仁安樂死的畫面公開,引起一片喧譁。傅達仁身患胰腺癌,雖然積極配合治療,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他一直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他不想在人生最後階段過得如此痛苦,他希望有尊嚴地離開。家人尊重他的意願,陪他到瑞士安樂死機構的尊嚴屋裡,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視頻中的傅仁達非常從容地對著鏡頭說,FAREWELL,SO LONG,再見。 然後,一口一口將安樂死藥物喝了下去。他的兒子淚流滿面,輕輕擁著父親說,爸,我們愛你,我們都在這裡,我們會永遠記住你說的話。一分多鐘後,傅達仁在家人的歌聲中,倒在了兒子的懷裡。
很多人支持傅達仁是因為他們都不希望生命的最後以狼狽收尾,與其渾身插滿儀器慢慢等死不如把生命的選擇權交到自己手上,乾脆利索走完最後一程。
美丘明白自己疾病復發的後果,活著的時候她竭盡全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但是一旦發病了,她就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情況。她不想一步步萎縮在醫院,她更希望痛快了當地死去。在疾病復發前,她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她希望男友能幫助自己終結最後的狼狽。這樣的做法其實才更符合美丘的性格,因為她更希望有意義地活著而不是單純地「活著」。
3 用人格感召,徵服對方才是最美的愛情
麻理絕對是很多男生的夢中情人,家境好,長相好,衣品好,有智慧,有禮有克制。關鍵是娶這樣一個女子回家,人生可以少奮鬥很多青春歲月,可是作者卻沒有被這樣的女子打動。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看似毫無長物的美丘,拋棄麻理選擇美丘,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震驚,只有作者知道自己絕對理智,並且絕不後悔。
作者跟美丘在一起不僅體驗到了愛情的美好,更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作者在大學學習會計並非本意而是因為家人的意思。他學習的過程特別痛苦,但是對於文學卻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和靈感。美丘一直鼓勵作者放棄會計學習文學,作者一直沒有勇氣。但是美丘去世後,作者卻有了這樣的勇氣和決心。
很多人讀過錢鍾書的《圍城》,裡面的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這句話讓很多人頗有共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出自楊絳。楊絳就是錢鍾書的夫人,這對文學夫婦的愛情一直被大家傳頌。
錢鍾書見楊絳的第一句是「我還沒有訂婚」,楊絳則說「我也沒有男朋友」,倆人的緣分自此開始。婚後楊絳發現錢鍾書對家務一竅不通,楊絳就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從來沒有任何怨言。除了在生活上的照料,楊絳還是錢鍾書工作上的好幫手。她幫錢鍾書整理出版了很多作品,錢鍾書則評價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愛情會消亡,也會有期限,但是愛情的痕跡卻保存很久。美丘的離開並沒有減弱她曾帶給這個世界的影響力,因為她,作者學會了感悟生命的意義,也因為美丘,作者沒有選擇消沉,而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發生的一切,用美好的心願規劃著未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