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斷章取義的順口名言,鮮為人知的後半句才是扎心

2021-01-08 榮耀De冷

朋友準備去外地發展,向我諮詢建議時我說了一句「父母在,不遠遊」,然而他一句「遊必有方」把我懟得啞口無言。本想再以朗朗上口的名言來挽勸一番,隨即想到還是把名言下半句多了解一些再來奉勸別人吧。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自《論語·裡仁》,意思是父母老了怕沒人照顧,所以不應該遠遊,當然遠遊也是可以的,子女找到安頓的方法就好。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出自《莊子·養生主》,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窮的,但是嘛,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盡的知識,就會搞得筋疲力盡。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出自《論語·公冶長》,我們經常說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覺得做事之前要考慮多次,然而孔子則說,兩次也就夠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這其實是一個悲壯的典故,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時,也就是現在的成都,圍剿了一群和尚並強迫他們吃肉,有志氣的和尚自然是寧死不屈的,但有個叫做破山的和尚說道:「如果你放過這些人,並且不屠城,我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於是破山一邊吃一邊念著這句話,他是為了眾多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濟公認為只有大神通聖人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吃肉,如果其他人不能做到像他一樣吃了兩隻死鴿子能吐出兩隻活鴿子來,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

道濟禪師

「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出自朱熹《中庸或問》卷三,這是在稱讚宋朝推崇法制的效果,只要按照同一規格,即使關起門來製造車輛,使用起來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合。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出自白居易《偶作寄朗之》,這兩句是描述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先不管他寫給男的還是女,但經常有人把第一句當作上年齡記憶不好的說辭。

「言必行,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出自《論語·子路》,這是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內容,前兩句的意思是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但網上卻把第三句改為「果必信」改變了其原有的意思,雖說最後那句爭議比較大,但按照現在的說法這是個認死理,只管自己貫徹言行的人啊。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出自《海公大紅袍全傳》,前半句是講在生活安逸的狀態下,會產生一些邪念,而後半句雖然比較寫實,但其實是勸誡再怎麼窮苦,也要恪守做人的原則,不起盜賊之心。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出自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後半句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其實是元稹悼念亡妻的,我深知死別之恨人人都是無法避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是更難受的,不過斷章取義後的另一個意思其實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的《曹瞞傳》,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呂布的勇猛,堪稱是百裡挑一的人才,劉關張三兄弟才與他鬥得旗鼓相當,但還有後半句「水上甘寧,陸地魏延」,用來教育我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加油,天才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至於「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是後人加上去的,不過也是扎心了。其實有許多事情是約定俗成的,不論是知道全句或是斷章取義,只要能帶來啟發便是好的,各位能否用百分之一的靈感再補充一些你知道的?

相關焦點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
  • 傳世名言,但後半句更重要
    很多人生的見解形成了名言廣為流傳,但是很多名言傳到後來都只關注前半句,後面半句往往沒有人注意,今天我們看看那些名言的後半句顛覆我們的認知。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現在用的非常多一句名言,但是後半句沒有人提起。後半句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講初心,但到了一定規模,原形畢露。2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下半句:遊必有方。不是不讓遠遊,遠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 原來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別再傻傻的斷章取義了
    寫在最後:從古至今,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少「名言」,那些由擁有大智慧的「前人」留下來的至理名言,給我們「後人」的生活省去了不少麻煩,也增添了不少色彩。尤其是那些已經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至理名言,可能真相併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今天,糖公子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名言」的冷知識。你可能會驚奇的發現,原來自己被傻傻的「欺騙」了好多年。停!停!停!
  • 被斷章取義經典名言警句,後半句說的才是真理,恍然大悟!
    很多流傳至今的名言,人們往往記了上句,而忽視了下半句。但其實,有很多句子的重點在後半句,你真的看全並讀懂其中的意思了嗎?失之毫釐,謬以千裡!1.上句:父母在,不遠遊 下半句:遊必有方出處:《論語·裡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道前半句,而後半句卻鮮為人知
    有很多名言警句激勵著我們前進,也有很多被人們用作座右銘。下面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前半句,但後半句更為重要: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6.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7.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長知識|有哪些半句成名,另外半句卻鮮有人知的名言詩詞?
    (蘇軾)前半句鼎鼎有名,很多影視劇裡面,都出現過,比如,影響了好幾代人的經典大劇《新白娘子傳奇》。相比之下,後半句可謂籍籍無名,知道的人並不多。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曹松的這句話是前半句無人知道,後半句鼎鼎有名。
  • 眾人皆知「三人行必有我師」,殊不知後半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眾人皆知「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名言,大多數人理解的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一定還有一位是我的老師,這個人一定會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其實這是一個望文生義的簡單錯誤。對於古詩詞,文言文,它們蘊含的知識太多了,想要翻譯好它們既簡單又困難,古語言是一門有趣的學問,當我們真正體會到句子的含義時,會有種仿佛置身桃花源的感覺。
  • 很多人都聽說過「溫飽思淫慾」,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流傳了五千年,我們的古人祖先們,也是通過對生活的觀察,還有對經驗的總結,流傳下來很多名言警句和寶貴教訓。其中就有一句「溫飽思淫慾」流傳了幾千年,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也都知道這句話表達的什麼意思,但是卻不知道它的後半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 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警句,被用錯了上千年
    ,卻因為誤讀而被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甚至完全背離了先人們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響卻流傳甚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那些年,我們深信不疑的名言警句,究竟誤導了我們多久?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 那些不為人知的「後半句」
    經過了多年的流傳,許多詩句面臨著只被了解半句的尷尬境地。「海藍時見鯨」很美,但它並不是官方的後半句這句詩可謂是斷章取義的典範了——湯顯祖《牡丹亭》後半句並不是儘管古詩的原句會給人逼格滿滿的感覺,但對於那些不為人知的「後半句」,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那些年,我們奉之為真理的話,原來都是上半句。原來我們被騙這麼多年,果然真相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毀三觀的「前半句」的誤會吧,看看你知道多少?
  • 原來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看完後,感覺書又白念了?!
    名言3: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名言也是我們非常熟知的一句,尤其是出家人或信佛人常常拿出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貌似很在理,其實卻很荒唐。這本是「活佛」濟公的一首警戒詩,原本就是勸告出家人要堅守清規戒律,很多人卻斷章取義的拿了前兩句鼓弄是非。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才是經典,但鮮為人知,老實人要謹記於心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很多人都只是聽說過這一句,但是,後半句才是經典,老實人要謹記於心。「笑貧不笑娼」說的就是,人們不會嘲笑那些有錢、表面風光而背後骯髒的人,而是嘲笑那些沒有錢的人。 其實這種現象至今都有存在。其實在我看來「笑貧不笑娼」更多的是對現在社會形態的譴責。
  • 盤點那些一直誤導我們,被斷章取義的名言警句
    有些名言警句,看起來是這種涵義,但是它真正的涵義卻大相逕庭。這些名言警句都是被後人斷章取義得來的。第二句: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它現在的意思為:人不好好學習,總想著吃吃喝喝,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
  • 那些上半句很出名,但下半句卻鮮為人知的名言?你保證會驚訝!
    shu這個世界,有許多的東西,你可能只是看到他的表面,但是卻沒有仔細的去看下去,那麼,我們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和你聊聊那些上半句很出名,但是下半句卻鮮為人知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相信大家都是會有聽過這句名言的,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它的原句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但是1%的靈感往往更重要。」
  •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從古至今和「色」相關的論述非常多,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我們有越多揭露本性的言論,也進一步說明我們對自身有著深刻的認識。再者,性指的也不是男女之間的房事,而是指人的天性,所以這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聽完後大家是不是有一種頓悟的感覺,沒想到這句話本來的含義如此的純潔和美好,可是卻被現代人曲解成了猥瑣的含義。不過細細想去,從人性的層面來分析,歪曲後的這層含義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原來我們都在斷章取義,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另一句名言警句!
    首先,小編作為一名文史類專業的學生,老師時常強調的是多閱讀原著,理解作品的思想時要聯繫全書、全文,而不可斷章取義,否則貽笑大方,而且治學不嚴謹,不符合一個學子的基本要求。既然閱讀原著的重要性如此重要,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們常常斷章取義或者搞錯的上下句搭配關係的那些名言警句吧!
  • 那些騙了我們幾十年的名言,下半句才是關鍵,老師卻不肯說
    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給我們講一些名人名言,並讓大家摘抄記錄。看著先輩們鼓舞人心的話語,學生們信心倍增,並立志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師口中的名言是經過「加工」的。他們只是講了名人說的前半句,但更為關鍵的後半句卻被老師們人為屏蔽了。
  • 這些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後半句,精闢
    人生酸甜苦辣,書中自有滋味——感謝關注「四味書」很多人名言我們只知道前半句,也就曲解了作者本來的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那些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的後半句,記得收藏轉發哦!這句話是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其實這是句俄羅斯諺語,它的後半句是「最終還是作為笨蛋死去」,不知道積極學習的小夥伴看到這後半句心態會不會崩。但是該學習的還是要學習的,咱們也有句俗話,藝多不壓身嘛!
  • 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但是有些古人留下的一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它們真正的意思往往都是相反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有沒有你們所熟知的名言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放在現代,按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兩個非常情深似海的戀人,曾經立下了海誓山盟的誓言,發誓除了死亡以外,沒有什麼能夠將他們分開。這句話其實出自《詩經》中,原文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