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自主創新讓環衛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大國工匠」李德:自主創新讓環衛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許蘇培 徐步雲

  56歲的河北滄州人李德,身上貼有很多「撞色標籤」:既是環衛工人,也是首位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大國工匠」;一手拿著初中文憑,另一手卻有9項國家專利,100餘項技術創新;既是屢屢獲獎的武術冠軍,也是幾次心臟病突發緊急送醫的病人……

  一輩子的「消防隊員」

  「哪兒有『火情』就往哪兒派,我這一輩子不像環衛工人,倒像個消防隊員。」李德開玩笑說。

  李德自1982年進入環衛系統,36年來,無論在什麼崗位,他總能最快「露出鋒芒」,多次充當「拓荒人」和「救火員」。

  1993年,李德被調去垃圾處理場當廠長。當時的垃圾處理場不僅人心渙散,蒼蠅為伴,還帶著建廠時欠下20多萬元的外債。

  工人不肯幹,那就擼起袖子自己上。他白天盯著工人幹,晚上下班後獨自加班加點繼續幹。「我就要看看一個人幹,到底能不能頂工人們兩個班!」

  不眠不休拼命幹了兩個月沒回家,他累到心臟休克,暈倒在廁所。「醒來時才發現原來腦袋磕牆上,血流到面頰上都幹了。」想起那段艱難的日子,硬漢李德也沒忍住流下了眼淚。「孩子那時候才五六歲,媳婦帶著來看我,孩子問爸爸,院子裡怎麼就你一個人……」

  一年時間,廠裡所有人都被這個「拼命三郎」折服了,大家上下齊心,幹勁十足,一年內還清了所有外債,曾經「蒼蠅飛起來烏泱泱的」垃圾處理場也開始變得乾淨整潔。

  「我所有的成績都是拿命換的。」「救火」多年,自小練武、身強體壯的他,愣是被自己折騰出心臟病,兩次住院,身上大大小小20多處傷疤。

  2004年,滄州的公廁衛生狀況,用老百姓的一句戲言形容是「踮著腳進去,跑著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滄州市成立了公廁管理站,任命李德為站長。這次他改變了思路,在環衛作業機械化率低、人手短缺的情況下,走上了技術創新之路。

  「糞勺子也能扔出花來」

  兩臺吸汙車、三輛淘糞車、七個人,這是當時滄州公廁管理站的「全副家當」。全市164個廁所,其中十幾個是水廁,其餘都是旱廁。

  「這麼多公廁根本顧不過來,天天有人投訴。」李德回憶說,當時還有人嘲笑說看他這次「糞勺子還能扔出花來」。

  大型吸汙車根本開不進逼仄的胡同裡,環衛工人不得不穿著雨靴一擔擔把糞挑出來,清理一次來回差不多要擔20多趟。這份工作又苦又累,還常常被別人譏笑「頂風臭八裡地」。

  於是,李德開始琢磨把大車換小車,靠技術創新來解放雙手。

  他找了輛廢舊三輪車,自己設計畫圖。背後涉及的槓桿學、液壓動力傳動等多學科知識,他查閱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各種專業書籍,並結合過去在單位的機械維修經驗,不斷發明改進。

  最終,他發明了「小型糞便機械化作業車」,讓工人只需按動操作閥門就能自動完成從清淘到傾倒,身上不會沾染髒汙;他研製改裝的「自動壓縮式固液分離吸汙車」,經過幾十次技術升級,吸汙效率從原先20分鐘抽不滿一車提高到5分鐘抽滿一車;他發明的「多功能高壓衝洗車」,既能疏通管道,又能灑水、衝洗,解放了工人為疏通下水道而磨出泡的雙手。

  從2004年開始,李德的發明填補了我國特種設備及特種車四項空白。14年間,他靠著自主研發,讓運河區公廁管理的糞便清淘機械化作業率從18%提升到了98%。

  「9項專利代表著環衛工作中需要攻克的9個難題。」李德說,作為環衛工人,他要讓這份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耐得住寂寞的「大國工匠」

  李德是滄州市環衛系統唯一擁有雙技師職稱的人,也是全國環衛系統第一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並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省突出貢獻技師、省高技能人才庫專家等眾多榮譽稱號。

  2018年5月,他從全國技術能手中脫穎而出,被選入中組部組織的「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國情研修班,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包括航天工業、核工業、汽車製造等各行各業的69名頂尖人才一起學習。

  「我和垃圾為伍多年,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能進入高科技人才隊伍。」李德感慨地說,「這是國家對我們的重視。」

  工作這麼多年來,李德有不少機會離開環衛行業。有的南方廠家看中他的才幹,高薪聘請他做技術指導;新加坡機構相中他的武術才能,多次邀請他去擔任老師……這些機會,他都婉言謝絕了。

  「我所理解的『大國工匠』,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支撐,更需要吃得了苦、經得起磨難、耐得住寂寞。」李德說。

相關焦點

  • 多些針砭時弊,少些閒言碎語
    前者是因為其製造髒亂差的行為受到制約,私利受到影響,有些甚至多些閒言碎語不足為怪。後者是因為其自以為是和慵懶散軟行為被追究,致使其顏面無光,於是便怨天尤人,滋生出閒言碎語。如果說,對髒亂差製造者的閒言碎語我們不必過於認真的話,那麼,對髒亂差管理者的閒言碎語則不能「稀裡馬虎」了,因為這事關今後濟南的城市形象,何況眼下濟南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呢。
  • 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微笑向前,讓我們暮年也活得有尊嚴,有質量
    02人的一生,從出生到終老,經歷了許多人和事,最終陪到最後還是自已,年齡越大也越能明白,生活保持一種淡定和從容,保持一顆平靜、平淡和平凡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讓我們的暮年生活得有尊嚴,有質量。
  • 少些把酒言歡 多些促膝交談
    父母膝下,一定要像歌中唱的那樣「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貼春聯、放鞭炮,看看電影、逛逛超市,幹點家務活、吃頓年夜飯,給妻兒一個擁抱、給父母一個微笑,以彌補「忠孝兩難全」的缺憾。然而,從以往情況看,個別官兵在軍營受禁酒令限制,難得有一醉方休的機會。春節回家後,感覺掙脫了紀律的束縛,不顧家人感受,時不時會同學、訪朋友、走親戚,每天喝得酩酊大醉。
  • 《王者榮耀》說說現在的情況,請多些快樂,少些執念吧!
    勸大家多些快樂,少些執念。最後你對《王者榮耀》說說現在的情況,請多些快樂,少些執念吧!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 商家不妨少些「概念」多些真誠
    當然,根治「概念秀」「腦洞秀」還是要從源頭著手,商家應當主動承擔起生產銷售的生產責任和社會責任,少些「概念」,多些真誠,為營造良好的公共銷售環境貢獻源頭之力。文/儲旭東
  • 人生修行:少些我執,才能多些快樂
    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修行當中,學會放下「我執」,少些執著,才能心寬眼闊,多些快樂。在工作時,我們需要將注意力放在事情上面,而非關注個人的情緒。要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顯現,但很多時候導致結果的原因是多樣的,「我」並非是唯一因。當你沉浸於「我執」當中時,你就會忽略其他的因素,也就難以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法,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你還是會陷入困境。因而,我們需要多學習,多拓寬眼界格局,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 旺旺被舉報,廣告當少些套路多些真誠
    做廣告,還當少些套路,多些真誠。廣告是高度創意的領域,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總會讓消費者過目難忘。但在產品情感表達和虛擬承諾之間,應當明確法律對此的界線何在,會不會「授人以柄」。否則,用非具體功能描述來打擦邊球,實則是投機和博弈。這種用最小成本來賺取最大營銷效果的套路,還是少些為好。
  • 光明日報:多些「實然」少些「應然」
    原標題:多些「實然」少些「應然」   從現實做起,每個人真正做到約束自己、寬容他人,我們現代社會規則的形成,才會少一些「一言不合就動手」的磕碰,多一些遵守規則、倡導文明的和諧。
  • 中國女排球迷要學會少些吐槽,多些關注和關愛,繼續支持排超聯賽
    中國女排球迷要學會少些吐槽,多些關注和關愛,繼續支持排超聯賽 北京時間1月6日訊:就在今日,傳來郎平指導在中國奧委會人事調整當中
  • 跨年活動,少些「面對面」多些「網上見」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隨著年底人群流動的密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多些謹慎的態度,與疫情防控相比,跨年活動的「冷清清」才是該有的現象,「熱鬧鬧」不能成為「瞎胡鬧」。<br><br>  眼下,很多部門,很多單位,很多企業都打算舉辦聚餐聚會以及跨年文藝活動。面對疫情防控的形勢,這種「我就是要舉辦」的心態是要不得的。
  • 重慶市環衛集團自主研發的全世界最大裝載量環衛特種...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20)日獲悉,由重慶市環衛集團自主研發的45m³幹垃圾、40m³餐廚廚餘垃圾半掛全密閉轉運車等全世界裝載量最大的環衛特種車輛,及時轉運各類垃圾,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垃圾全部應急處置。
  • 莫讓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盼兩地交流少些戾氣多些和氣
    莫讓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盼兩地交流少些戾氣多些和氣 2015-03-01 15:10:20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當然,這件醜事也被當時的負責人博古得知,博古對李德奉若神明,因此他急切想為李德解決個人問題。博古找來了負責婦女工作的婦委主任李堅貞,把為李德找對象當成政治任務,下達給李堅貞。1932年,蕭月華被調到中央蘇區擔任文書工作,她為人和善、人緣很好。不過,當李堅貞找到蕭月華,告訴蕭月華讓她做李德的妻子時,蕭月華卻表示堅決不同意。
  • 生活應該少些功名利祿,多些淡泊之心!
    小編認為:這種現象是極其錯誤的,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多些淡泊之心,少些功名利祿之心。做人首先要淡泊名利,才能有正確的選擇方向,只有平靜的學習,才能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心若池中水l,亂則不明,人心越寧靜,越能客觀的認識世界。
  • 愛上這4星座,總感覺少些依靠,多些孤單寂寞,愛的沒有歸屬感
    愛上這4星座,總感覺少些依靠,多些孤單寂寞,愛的沒有歸屬感導語:愛上一個人時,心也會有種依靠感和歸屬感,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兩顆心的融合,彼此相互依賴,那種甜蜜和幸福是其他情感無法給予的,愛情更會給人帶來溫暖和期待,驅除心底的空虛
  • 長徵中的李德
    李德具有較高的軍事理論水平。他1928年進入蘇聯,被送到伏龍芝軍事學院,系統學習了軍事理論,發表了多篇軍事論文,引起共產國際的關注和重視。李德是共產國際派往中國幫助中國革命的。他1932年畢業後,進入共產國際東方部工作,被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派往中國。自然,他被中國共產黨人看成了共產國際的「代表」。這些光環,足以讓人望而生畏。中共的最高負責人、年僅25歲的博古,首先就在李德面前折服了。
  • 人民日報各抒己見:多些大國工匠 少些「差不多先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戳中了要害。從日本的輕工產品到德國的精密工具機和儀器,再到瑞士的機械手錶,我們不難看到工匠精神帶給一國製造業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強大生命力。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都更加重視發展製造業,中國製造若想佔據一席之地,培育工匠精神尤為必要。   工匠精神從哪裡來?
  • 李德深入十里舖社區開展「三聯四建」活動
    李德深入十里舖社區開展「三聯四建」活動 2021-01-13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德是不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
    其一,李德到中央蘇區工作是共產國際的指示決定   1932年秋,李德到達上海幾天以後,就同共產國際遠東局負責人埃韋特取得了聯繫並建立了工作關係。不久,埃韋特在給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書記皮亞特尼茨基匯報中就提出將把李德派到中央蘇區,據《埃韋特給皮亞特尼茨基的第2號報告》(1932年12月初於上海)顯示:「給我們派來一位鄰居。
  • 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嗎?
    關於李德的身份,多數人都認為其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但真的如此嗎?兩種觀點迥異,截然相反,到底孰對孰錯呢?其一,李德到中央蘇區工作是共產國際的指示決定1932年秋,李德到達上海幾天以後,就同共產國際遠東局負責人埃韋特取得了聯繫並建立了工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