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李畫廊雙空間分別推出高茜個展「白霓裳 康春慧個展...

2020-12-13 中國財富網官方

高茜個展現場,嘉賓合影。左起:藝術家高茜,艾米李畫廊創始人李穎Amy

2019年6月2日,艾米李畫廊於夏季來臨之際,於畫廊的兩個空間同時推出兩個水墨個展:高茜個展「白霓裳及康春慧個展「PHANTASIA」。帶來了兩位藝術家在傳統工筆畫方面的探索與實驗。

高茜個展現場

高茜個展——「白霓裳(Bò Ní Cháng)」

繼2017年個展「花間」之後,2019年,高茜個展——「白霓裳(Bò Ní Cháng)」在艾米李畫廊舉辦了第二次個展,展出其歷時數月創作的大尺幅紙本設色作品《白霓裳》,以及全新屏風作品《山有枝》系列。

高茜個展現場

「白霓裳」引自屈原《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一句,相傳神仙以云為裳,藝術家用之比喻她筆下的玉蘭花,明代沈周亦有詩云:「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題玉蘭》)。在高茜浪漫而富有詩意的想像之中,潔白的玉蘭內斂純澈而富有靈性,通過淡彩略施點染,《白霓裳》描繪了含苞欲放的、婀娜綽約的等等形態各異的玉蘭,它們仿佛擁有了生命與呼吸,與零星飛舞的蝴蝶相互襯託,一白一黑,一虛一實,陰陽相匯,氣韻頓生,盡顯出中國畫空靈的意境。作品中的蝴蝶脫離不開莊周夢蝶的故事,這一形象有關真實和虛幻的思辨,隱喻著東方人對於人生和宇宙存在的思考。霓裳與蝶,似真亦幻,究竟是人生如夢,還是夢如人生,耐人尋味。

高茜個展展出作品

「山有枝」語出先秦越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實際上是古人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描寫,「有枝」諧音即「有知」。這一系列作品藝術家採用了屏風形式,正面是梅樹,背面是山石。在作為繪畫媒介的同時,屏風也作用於繪畫空間的分割、連續和延伸,與西方繪畫中的透視法完全不同,它是東方獨有的觀看方式,類似於蘇州園林中使用的「透鏡」的手法,觀者可以通過移步換景,從不同角度觀看到三組高低不同的屏風錯落產生的山石和梅枝交相呼應的景象。屏風上的樹石是古代文人心中的山水,也是藝術家內心的符號,藝術家總是在創作中追尋心靈的澄明與淨化,高茜則以女性的視角重新賦予了傳統文人物象以新生。

高茜個展現場

高茜的作品少有明度很高的色彩,多為間色,就好像過已有過層層過濾,宛如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物象都已盡褪人間煙火,在三礬九染後的絹紙上化成了永恆。有賴於宋畫中「格物致知」的創作理念,藝術家的生活中也圍繞著她精心養護的花草樹石,走近高茜的作品,會發現她其實是在用畫筆記錄著自己對的生活感悟,自然之物是她觀察和審美的對象,有理性介入的感性是她構建世界的方式。從「即物」以達「心知」,高茜的作品真實地再現了當代人心靈深處的細膩情感,在她的筆下每一個花瓣都被描繪的完美、清晰,讓人覺得觸手可及,但同時又很多深微幽細的事物,不可捉摸,有待著觀者做出自己的解讀,從中獲得自己的「心知」。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現場,左一為艾米李畫廊創始人李穎Amy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

展覽於艾米李畫廊A空間呈現,展出作品包括藝術家幾乎所有系列作品《執花寄月》、《PHANTASIA》、《物云云》、「歸去來」等的最新作品,其中《PHANTASIA》系列作為康春慧全新作品第一次展出。這將是康春慧在艾米李畫廊的首次個展。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A廳現場

在康春慧的「物云云」和「執花寄月」等系列中,植物的根作為主要的視覺元素被呈現,藝術家將「根」視為萬物的根源。《莊子·在宥》中寫道「萬物云云,各復其根」,「根」猶如山川河流與血液經脈一般,在萬物中傳導著信息和能量的脈絡。在傳統工筆畫中,「根」並不是著重表現的元素,但在康春慧的畫中卻以其繁複糾纏的結構帶有特殊美感。帶著來自克孜爾壁畫中歷經千年所留下的顏色,「根」與被其纏繞的萬物仿佛靜靜地向人們展示著藝術家對歷史與文化中永恆問題的思考。在作品《憼》中,「根」構成似由血管與經脈組成的結構,幼年與成年的烏鶇象徵永恆的生命輪迴,而「根」正是連接生命與萬物本質的脈絡。再者,如何承接歷史與文脈的根基在當下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正如「根」一般,康春慧在當代語境中對傳統文化的內涵作出全新的詮釋。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展出作品

展覽名字選用「Phantasia」一詞源於希臘語,有出現在陽光下與想像中的雙重含義。藝術家康春慧將不同時間與地域跨度的文化「活用」——對其他文化的探索以及借用。在康春慧的作品《LEDA AND THE SWAN》中,她以中國畫的方式對藝術史中經典題材——希臘神話故事再創作。麗達與天鵝的故事源自古希臘神話,在神話中化身成天鵝的宙斯引誘了斯巴達的王后麗達。萊昂納多達文西和託姆布利(Cy Twombly)等藝術家曾就這一題材進行過創作。在康春慧的畫中,神話故事的人物及場景被抽離,只留下天鵝的雙翼與錯綜複雜「根」包裹纏繞。藝術家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將不同文化如抽絲剝繭般拆分,不同的視覺元素的隱喻與內涵在這個過程中被重新解讀。正如康春慧所說:「各種文化在我這裡的結合都不是『溫良恭儉讓』的,內心不停的被震撼,甚至被驚嚇,慢慢放棄已有立場,不執著於已知,因為已知是在不斷變化的。」在這過程中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與所表達文化變得密不可分,某種新的東西似乎從中誕生。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展出作品

藝術家康春慧從克孜爾的石窟壁畫的顏色中得到啟發,將青金石、孔雀石、綠松石和克孜爾千佛洞的紅巖等礦物研磨並製成顏料,它們曾在古代石窟壁畫中大量被應用。在千年風化後,壁畫上所遺留的顏色沉穩雅致,在當下這個讓人眼花繚亂的社會顯得更加珍貴,觀者仿佛能從中感到安撫。當觀者放下自身的價值判斷,仿佛可通過觀看靜穆的畫面,走入自己內心的世界。

康春慧個展「PHANTASIA」展出作品

康春慧畢業於首爾大學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06年赴龜茲壁畫研究所整理、臨摹克孜爾壁畫。她的繪畫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現代性的思維對其作出當下的回應。這些作品一經出現即引起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她與眾不同的創作思路和介質使她很快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當代水墨藝術家之一。

據悉,兩個展覽將持續展出至7月21日。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艾米李畫廊舉辦《馬丹:窺見方寸》《王鑑為:本自具足》雙個展
    2019年8月10日下午4時,「窺見方寸——馬丹個展」、「本自具足——王鑑為個展」在艾米李畫廊A、B兩個空間同時開幕,兩個個展呈現了完全不同的藝術風格,又同時對於當下的社會和現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窺見方寸」於8月10日下午四點在艾米李畫廊A空間開幕。
  • 孔寧最新個展——「色彩頌歌-孔寧個展」在艾米李畫廊舉辦
    2020年5月7日,位於草場地藝術區的艾米李畫廊推出了孔寧最新個展,展出了這位擁有有趣靈魂的藝術家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不僅包括她在2020年疫情期間的最新創作,也集合了過去十年間的代表作品,還特別展出孔寧全新剪輯版本的紀錄片--《嫁馬》。展覽特別邀請了法國策展人戴維·勞森伯格(David Rosenberg)策劃。
  • Now Now:劉勃麟個展艾米李畫廊開幕,當下的作品訴說當下
    2020年7月18日下午,「Now Now 「 劉勃麟個展於艾米李畫廊開幕。這次展覽是畫廊與藝術家劉勃麟的首次合作。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首次獨家公布的全新虛擬繪畫作品。艾米李畫廊創始人Amy與藝術家劉勃麟從博物館到畫廊的展示牆,從報紙到社交媒體上的博文,他的攝影作品隨處可見。展覽以他在羅馬拍攝的兩件作品作為開場,一幅拍攝於2017年,古羅馬鬥獸場,另一幅則是2018年拍攝於米開朗琪羅的摩西雕塑身前。兩件作品出色展示了行為藝術、攝影藝術的融合。此處,他以與歷史對話的方式討論著傳統、建築、雕塑的相關課題。而如今,同所有已經成功並且具備個人風格、藝術形象的藝術家一樣,他正尋求著在「當下」應做些什麼。
  • 一朝春盡——郭宇劍|鄭愷伽雙個展
    一朝春盡——郭宇劍 | 鄭愷伽雙個展主辦方:悅·美術館{D空間}策展人:劉廣隸開幕時間:2019年10月6日下午3:00展覽日期:2019.10.5—10.23展覽地點2016年 《臆想中的青年》等作品參加「我從義大利(歸)來」藝術展,北京,第零空間;2017年 《薝蔔林裡的人》系列參加「春」藝術家聯展,聖彼得堡,Blue Palace畫廊;2018年 《丟了名字的人》等作品參加「又見」藝家聯展,佛羅倫斯,Treeland畫廊;
  • 陳皎個展《比較特別》在印象空間畫廊舉辦(圖)
    展覽現場:作品《竹子》 綜合材料 300X160cm 2009比較特別——陳皎作品展2010年11月27日,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年輕藝術家陳皎的個展《比較特別》在北京印象空間畫廊舉辦。這是陳皎繼2007、2008年分別在上海藝術景畫廊舉辦個展之後的第三次個人展覽。
  • 日本白石畫廊推出江上越個展「你的名字?―Your name?」
    江上越11月1日,日本白石畫廊將推出留學中國的日本年輕藝術家江上越的個展《你的名字 ? - YOUR NAME ?》。日本白石畫廊創立於1967年,畫廊擁有的主要藝術家:日本物派、具體派和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奈良美智、井上有一等。
  • 香格納畫廊推出藝術家餘友涵在北京空間的第一次個展「循遊」
    2020年5月16日,香格納畫廊推出藝術家餘友涵在北京空間的第一次個展「循遊」。由於疫情的原因,此次展覽最先於3月份推出了「雲現場」。此次是展覽在線下的正式呈現。另外,畫廊在疫情期間為藝術家餘友涵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線上內容。實體展覽開放後,畫廊亦將推出VR全景線上展覽供觀眾線上觀看。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 由一捲紙引發的構想:「別故與共生:陳琦2019」個展開幕
    2019年11月30日下午,「別故與共生:陳琦2019」個展在艾米畫廊開幕。本次展覽是艾米李畫廊與陳琦的第二次個展合作,兩個空間分別呈現藝術家全新水彩,版畫,紙雕作品,以及首度1:1再現2019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最受歡迎的裝置作品《無去來處》。
  • 齊物於心——泰祥洲、張藝蓉雙個展香港藝倡畫廊開幕
    展覽現場9月13日,香港藝倡畫廊中環空間隆重推出泰祥洲和張藝蓉的雙個展——「齊物於心」,展出了泰祥洲描繪天地山川、氤氳靈氣的最新山水創作和張藝蓉對自然界花卉和蝴蝶的精妙體察、狀物入微的工筆白描。畫廊負責人姚金昌玲女士說:「雖然這對夫妻藝術家各自在北京的工作室一起並肩創作,但他們才華橫溢、學識廣博,已經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繪畫語言。泰祥洲運用極其豐富的單色灰調子描繪荒野山水,作品呈現男性的雄偉特質,引領我們思考眼前所見的已是全景?還是只是整個宇宙的縮影?另一方面,張藝蓉的水墨畫,運用細膩幼線的白描技法,勾勒出不同種類的花卉和蝴蝶,表達了內在的寧靜和美感。
  • 中國畫廊引進國外當代藝術家能賺錢嗎?
    但對草場地藝術區的艾米李畫廊來說,這是他們過的最忙碌的一個夏天。「昨天下大雨,畫廊也來了不少來看展覽的觀眾,包括《戰狼2》的製片人等,他們對展覽特別讚譽有加, 特別是看了藝術家的3D作品,他們感慨說這是當下最頂尖的技術呈現了。」畫廊負責人李穎在8月末採訪的這一天向雅昌藝術網表達了她對於正在展出的法國全息影像藝術大師皮耶裡克索朗個展的自豪心情。
  • 旅意藝術家瑃燕個展《天空之城》在上海白廂畫廊開幕
    上海白廂畫廊將於8月18日起舉辦旅意藝術家瑃燕的個人展《天空之城Castle in the sky》。白廂畫廊位於上海延安東路29號,是白廂文化旗下,一家致力於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與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專業畫廊機構。為藝術市場用戶量身打造導購產品,提供國內外最全最新的藝術家作品、畫廊藝術品消費導購及投資收藏信息,使藝術市場用戶獲得真實有效的信息和服務。
  • 香格納畫廊 | 朱加個展"近期的繪畫"
    藝術家朱加個展《近期的繪畫》於9月5日起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中呈現了藝術家以「主觀現實」的態度,展現了一幅幅絢爛的生活場景,朋友們相聚在一起的野餐、派對、晚宴等社交情景。展覽現場 圖片由香格納畫廊提供展覽現場 圖片由香格納畫廊提供作品多取材於具有典型意味的環境,如倫敦的巴比肯社區、攝政公園、倫敦橋或私人的英式花園。
  • 「不確定的歲月——張琪凱個展」在芳草地畫廊·798開幕
    此次個展是張琪凱針對當下現實進行的一場哲學反思,展覽圍繞藝術應有的態度以及應追求的方向展開討論,展示了藝術家以回顧過去、反思當下、展望未來的方式探尋自由和真理的路程。張琪凱的作品處處暗示著,活在當下的我們忘卻的並不是如何祈求或乞求佔有和滿足,而是在作品《天空》、《靜觀》、《歲月之痕》、《歲月之尊》提及的「無限的時間」與作品《春、夏、秋、冬》、《行走的歲月》、《消逝的歲月》展現的「歲月的本質」裡探尋和接近世界本質的無止境的路程。
  • OCAT深圳館新展 | 「偌大空間:李傑、崔潔雙個展」
    展覽訊息「偌大空間:李傑、崔潔雙個展」展覽標題直譯自生於上海租界的著名英國作家J.G.巴拉德(J.G.Ballard)的短篇小說The Enormous Space,測繪「空間」在藝術實踐中的生成方式,
  • 臺灣藝術家吳季璁個展「憬」 香港世界畫廊首展
    吳季璁 《水晶城市007》 裝置 2015年臺灣藝術家吳季璁的首次香港個展《憬》,自2017年2月16日至3月14日在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展出。吳季璁的裝置作品將持續改變光源,透過在畫廊牆壁上投映其「城市」的形狀及影子,建構出透明的城市縮影。
  • 何博個展在武漢L.A.P.畫廊開幕
    2020年9月12日下午,何博個展在武漢L.A.P.畫廊開幕。作品由何博與許雷共同創作完成,他們分別虛構了兩位1980年代身處異地且身份不同的攝影愛好者,兩人圍繞「自拍」主題通信,互相寄送自拍照片,交流拍攝經驗和想法。何博加工自己父親年輕時照片,試圖將父親熱衷談及的往事落實到具體的影像層面,以此思考、整理父子之間的關係。許雷則通過對福州代表性景點留影照的重構,一定程度地梳理了彼時旅遊紀念照的樣態,及其與當下的關聯。何博作品的第二個方向與災難事件相關。
  •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呈現奧斯卡·穆裡略亞洲首次個展
    奧斯卡·穆裡洛《無題》(新聞) 2017-2018年2018年9月19日至11月3日,奧斯卡·穆裡略(Oscar Murillo)的油畫及紙本作品個展在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展出,這也是這位藝術家在亞洲地區的首次個展。
  • 何寶森、宋劍男「忘年雙個展」,本月丹東開展
    與時代對話 向大師學習何寶森 宋劍男 忘年雙個展本月在丹舉行2015年 參加魯美六人油畫展(北京利阿賀拿畫廊)。2017年 比利時個展「物.悟" (比利時瓦隆當代市術中心)。2018年 雙個展「跨越時空」丹尼埃爾.斯呂思 宋劍男(丹東)。2019年 韓國個展「記憶格式"(韓國 光州),參加「中朝八人畫展"(丹東),參加「中比當代藝術展"(丹東)。
  • 何寶森、宋劍男「忘年雙個展」,本月丹東開展!
    何寶森 宋劍男 忘年雙個展 與時代對話 向大師學習 開幕式:2020年10月24日上午10點10分(周六) 時間:10月24日、25日(全天)
  • 「以紙為墨」——南希畫廊陸家嘴新空間冉啟泉個展成功開幕
    9月25號下午,藝術家冉啟泉個展「以紙為墨」暨南希畫廊陸家嘴新館首展成功開幕。2018年喜馬拉雅美術館的「灰燼」個展將視角集中於毀滅與重生,而本次「以紙為墨」主要展覽了2018年之後冉啟泉的新作品"紙刃"系列,體現了對紙更深的理解和運用——以藝術家本人的話來說,新作」以變形、抽離、扭曲、重塑的手段處理圖像,是對圖像和文字的一種消解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