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為什麼要吃中國菜?看看美國網民怎麼說,老外的回答亮了!

2020-12-06 金海美食

中國有很多的節日,而中餐中有很多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有節日象徵的,比如說在我們國家中秋節會吃月餅,月餅就代表著中秋節端午節會吃粽子,那麼粽子就代表著中秋節,除此之外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等等很多的中餐食物,在節日的這一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象徵。實際上在我們國家的大多數的節日,都是和美食有關,其實這也是基於在我們國家中國菜實在是太豐富了,我們能在不同的時間享受不一樣的美味,隨著中餐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在一些西方人的節日中也會出現中國食物。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中國菜餚有不同的版本,給大家分享這篇聖誕節為什麼要吃中國菜?看看美國網民怎麼說,老外的回答亮了!

就比如說在美國,中國食品已經發展成了美國式的中國食品,那麼美國人對中國食物有什麼看法呢?就比如說西方人最重視的聖誕節吃中國菜就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那麼為什麼一些西方人在聖誕節的時候要吃中國菜呢?一位美國網友評論中國菜時說:「假設這是真正的中國菜,我想它與美國的中國菜非常不同。」其實有一些外國人,他們在中國居住的這段時間裡幾乎放棄了西餐,就他個人而言,他似乎比較喜歡中國食物能夠享受幾個星期,但是遲早他也會非常想念各種各樣的奶酪,麵包,甜點。

還有一些美國網民說,在美國聖誕節前後出去吃中餐是一種傳統,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生活在紐約的猶太人。在20世紀的時候,猶太人他們是不慶祝聖誕節的,所以他們不像美國人一樣在家裡和家人一起慶祝聖誕,烤火雞之類的,他們更有可能會出去吃,那這時候大多數的餐館都要關門了,可能中餐廳往往都在營業,所以他們只能去中餐廳吃一些中國菜,慢慢的這也就成為了一種傳統。

還有一些老外說,大多數的西方人他們不會做特別豐盛的節日,晚餐,除了在聖誕節做比較美味的火雞肉之外。還有一些美國網民說,他有一個很大膽的猜測,因為在很多地方中餐館會在聖誕節期間出售中國菜,畢竟他們是不過聖誕節的,而一些過聖誕節的餐廳就已經關門了,找不到吃飯的地方,中餐廳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同樣你會發現在中國過春節的時候,大部分中餐廳都會關門。

還有一個老外的回答亮了,他說慶祝聖誕節是一種非常幸福的事情,為什麼不吃好點呢?其實它並不是說當地的食物不夠好,只是太缺乏食物的多樣性,每年除了火雞吃其他的都是一樣的,實在是太乏味了,所以他發現美國人比較喜歡吃中國菜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想再吃重複的食物了,在聖誕節來臨的時候,有些人他們會吃一些墨西哥菜,日本菜,但是這些食物都是不適合打包的,但是將中國在打包帶回家裡吃,是最好的選擇。

大家覺得呢?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外國網民評論:為什麼中國文化如此強調食物?老外的說法亮了
    其實在諸多方面中國文化不僅僅體現在食物上,比如音樂,詩歌,建築,武術等等方面我們都是集大成者。在國外論壇上有一個外國網民討論的話題:為什麼中國文化如此強調食物?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外國網民是怎麼說的,一些老外的說法亮了。有外國人說道:「我認為這個問題似乎有偏見。
  • 外國網民: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老外回答亮了
    在國外的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說的,一些外國人的回答亮了。有外國人說道:「在吃中餐的時候,中國人更樂於將食物分享。大家可以在一個盤子裡吃菜,但他們碗裡的食物卻不是分享的,這可能是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麵條。」
  • 吃中餐為什麼要上茶?一個讓外國人困惑的問題,有老外回答亮了
    在西方人的餐桌上經常會提供開胃菜、飯後他們還習慣吃一些甜品,這和我們的飲食習慣就不同了,我們飯後會選擇喝熱水、或者喝茶。那麼為什麼西方人喜歡在飯後吃一些甜品?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西餐的主菜是肉的原因,肉在胃裡消化需要六個小時左右,這時候體內的血糖可能等不及消化完這些肉,所以為了提升血糖,所以就地吃一些甜品,並有飽腹感。關於我們吃中餐喝的茶,就是一個讓外國人困惑的問題,在quora有老外提問道「吃中餐為什麼要上茶?」首先就要從茶文化上來看了。
  • 看看外國人怎麼說,老外回答很精彩
    在quora上也有外國人提問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是怎麼說的,有老外的回答很精彩。有外國人說道:我經常吃中國菜,從我18歲開始,我獲得父母的允許可以獨自在外就餐,中國菜是我發現最美味的食物,現在我很自豪,我喜歡的食物在美國已經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食物。中國人烹飪食物就像一場奇幻之旅,食物在大火裡翻炒,不是煎,一些炒蔬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很了不起。
  • 在描述中國食物味道或烹飪時,哪些短語至關重要?老外回答亮了
    舉個簡單例子,我們在形容一道菜好吃的時候可能說「你是怎麼做的,味道就好像出自餐廳廚師之手」而老外在描述一道吃好吃的時候會說「這道菜就像家庭大餐。」食物不同,文化不同在描述兩種食物的語言上顯然也會不同。於是在國外問答網站上就有老外提問了:在描述中國食物味道或烹飪時,哪些短語至關重要?
  • 老外: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哪些西方影響的痕跡?外國網友回答亮了
    說道中餐對西餐飲食的影響痕跡,我們能想到老外吃的披薩、漢堡這兩種食物,因為有理論說它們是從中餐蔥油餅、肉夾饃上演變去的。那麼西餐對中餐有什麼影響?在烹飪方式上完全沒有影響。當然要說西方對中餐的影響只能說道那些早期從西方傳過來的一些食材,比如玉米、辣椒、土豆等。
  • 為什麼中國有更豐富的食品?外國網民的答案我給滿分
    在中餐裡不僅是老外就連我們也經常能發現很多從吃過,不知道怎麼吃的食物,可見中餐飲食文化的豐富性。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到「為什麼中國有更豐富的食品,其他文化甚至不分類為食品?」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外國網民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他們認為中國人有更豐富食品的原因是什麼?有老外的答案我給滿分。
  • 「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老外的回答很有意思
    在中餐裡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實際上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很多老外是不理解的,因為他們覺得筷子只是兩根木棒配合的餐具,米粒無法夾起來,用勺子才是更適合的。其實我們吃的米飯可不像老外吃的米飯,老外吃的米飯顆粒狀,而我們吃的米飯是蒸出來相互粘在一起,用筷子能夾起來。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
  • 美版知乎:世界上最聰明的猶太民族,為什麼喜歡在聖誕節吃中餐?
    又如在全美名牌大學教授中猶太人佔1/3,全美律師中,猶太人佔1/4,美國的百萬富翁中,猶太人佔1/3;全美文學、戲劇、音樂的一流作家中,猶太人佔60%等等不勝枚舉。在國外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提問:世界上最聰明的猶太民族,為什麼喜歡在聖誕節吃中餐?在這裡可能智商和烹飪並無關係了,當然中國菜也並不差。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 「你吃中國菜最大的發現是什麼?」外國網民:竹筍原來可以吃
    我們能將老外認為食物邊角料的東西烹飪成美味,將他們不會吃的東西製作食物,成為人體能吸收的營養物質,這恰恰是最好的物有所值。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這樣一個提問「你吃中國菜最大的發現是什麼?」就有老外說道:竹筍原來可以吃,其實這裡也體現了中餐烹飪物有所值的文化。
  • 老外:為什麼古代中國從來沒入侵過日本?韓國網民的回覆亮了
    國外網民就公開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中國從沒想過入侵日本?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極大興趣,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那麼老外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我們篩選翻譯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1、他們嘗試過2次,但失敗了。(秦皇漢武註:這裡指的是元朝曾兩次出兵伐日,但都遭遇了颱風沒能成功) 2、中國已經佔據了亞洲最富饒的土地,不值得耗費成本去攻佔一個糟糕的窮國。
  • 聖誕節美國人要去中餐館
    聖誕節原本屬於宗教節日,幾世紀以來,互贈禮物闔家團聚的普世儀式讓世界各地的無神論者逐漸擁抱這股潮流。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吃這一套,不過聖誕節的美國人習慣到中餐館吃頓大餐來對抗主流文化。直到出門來一餐傳統中國菜,這才是聖誕是真的。
  • 老外抱怨:在美國流行的中國菜,我們愛的不行,中國人卻說不好吃
    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隨著吃中國菜在世界成為潮流,吃貨不難發現:在國外流行的中國菜特別「另類」,和我們吃到的傳統中國菜在做法上相似,在口感和食材選擇上卻大為不同,我們可能不喜歡也不會點,但老外卻愛的不行。
  • 這道中國美食,名字聽著特別,卻成為老外的心頭愛,擊敗美國火雞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有句話這麼說,凡是中國人不吃的食物,它絕對是不好吃,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咱們國人對於吃的方面是非常講究的,不僅僅是對食材的講究,在烹飪上,更是尤為講究,也難怪,有許多外國人都非常喜歡中國菜!
  • 中國人一天通常吃什麼?無人回答讓老外失望:食物之鄉怎麼了
    這個問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非常難以回答,因為每個人每天吃的食物都不一樣,答案很難統一,也沒有意義,所以在這個提問下方無人回答,就讓老外感到失望了。一位老外失望的說道:我很驚訝沒有中國人回答這個問題,除了喬安娜勞回答,「食物之鄉」怎麼了?我徹底失望了。那麼為什麼沒有中國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 老外回答亮了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一些老外的回答亮了。有外國人回答道:「當我媽媽煮熟蘆筍的時候,你試圖用叉子刺它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團粘粘的東西。所有的蔬菜都是不加調料(不含鹽或胡椒)煮的,我開始討厭蔬菜蘆筍,青豆,西蘭花,黃南瓜,西葫蘆。有一段時間,我在外面吃飯,我意識到它們其實很好吃,問題在我媽媽的烹飪上。」
  • 外國人問:土耳其人現在如何看待美國?土耳其網民的回答亮了
    ▲外國人問:土耳其人現在如何看待美國?土耳其網民的回答亮了(文/界通快訊/魚魚)所以一時間也有人在國外論壇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at do Turkish people think of the USA now?——土耳其人現在對美國的看法是什麼?
  • 老外聖誕節吃什麼?看過之後我還是想呆在國內
    老外對於肉的做法無非就是烤,一大塊肉,醃製好了以後,直接放在烤箱裡面烤。這麼一大塊肉,很難入味。所以吃起來會很乏味。還沒有路邊的烤串好吃。酥皮點心包裹的聖誕節火腿。我覺得這個就是黑暗料理。把一根大火腿外面圖上一層麵粉,然後放入烤箱,烤到表皮酥脆,然後圖上菠蘿蜜醬汁,又酸又甜的醬汁加上火腿的味道,吃起來非常的奇怪。真的搞不懂老外的味覺是不是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海鮮湯。
  • 老外惡搞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耶穌和十二門徒一起吃中餐
    在飲食界裡中國菜、印度菜、日本菜、墨西哥菜是最出名的「外國食物」並能在當地站住腳跟的食物。相比其他三種食物,中國菜是在最短時間成功俘獲老外們的外國的味蕾,同時幾十年間成為在國外最常見的食物。那麼中國菜在國外有多火呢?
  • 外國網民評論:臭豆腐吃起來像什麼?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臭豆腐是中餐裡的一種特色小吃,最大的特點就是聞起來可能不那麼光彩吃起來很香,但是作為外國人眼裡恐懼的食物,臭豆腐不亞於鯡魚罐頭,幹鯊肉,這些世界出了名的臭味食物。在國外論壇上就有一群外國網民評論:臭豆腐吃起來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