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旂書畫作品市場價值

2021-01-15 文藏說瓷

張書旂的畫作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進入中國畫市場,1935年他在南京首次舉辦大型作品個展,展出的200多幅作品立刻被訂購一空,獲得畫壇高度評價,也獲得了「任伯年第二」的美譽。40年代初便躋身於中國畫壇一流大家行列。由於歷史的諸多原因,張書旂的畫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度在國內銷聲匿跡。20世紀90年代內地藝術品市場興起後,雖然張書旂的畫作較早地進入藝術品拍賣市場,卻一直在與其藝術水準極不相符的較低價位徘徊。

張書旂花鳥作品

早年流通在市場上的張書旂作品一般以花鳥畫為主,價格並不高,通常都在萬元左右。張書旂的《親雛圖》和《白鴿秋色圖》在2001年上海敬華、中國嘉德分別以1.32萬元和1.98萬元成交。其1941年作《蘆雁》在2002年的北京翰海獲價3.08萬元。之後,隨著藝術市場的回暖,價格直線上升,突破十萬元大關。張書旂《向日葵雙雞》在2004年中國嘉德拍出了15.4萬元。同年,他的《孔雀開屏》在朵雲軒拍賣會上也以19.8萬元成交。

張書旂花鳥畫

之後十幾萬元的作品開始增多。其《芙蓉雙鴨圖》在2005年的中貿聖佳獲價28.6萬元。這在當年是比較高的價格了。但是要論高價,其條屏和冊頁相對來說更受藏家追捧,是爭奪的對象,價值自然不低。如張書旂《花鳥四屏》在2004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經過幾輪的比拼,最終以61.6萬元的高價成交,創造了歷史新高。

徐悲鴻 張書旂 獅子貓

這類條屏的價格都不低,並且漲值迅猛,尤其是精品力作更是達到百萬。張書旂的《梅花鶴壽通景六屏》在2013年的上海天衡拍出了218.5萬元的高價,這也是其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無疑帶動了其整體的市場行情。

張書旂 雄雞圖

張書旂《花鳥冊》在2006年的西泠拍賣會上的成交價為15.4萬元,而該作在2009年竟獲價28.7萬元,增值將近一倍之多。若論價位,張書旂扇面的門檻較低,價格一般在數千至萬元,但升值空間巨大,值得藏家關注。張書旂 1939年作《雛雞》成扇在2003年的北京翰海僅以8000元成交,但是該作在四年後的2007年朵雲軒卻拍出了2.12萬元。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其具有較強的增值潛力。

張書旂 柳樹英群

另外,通過歷年的拍賣數據還觀察到,其孔雀題材價格都很高,如張書旂1939年作《孔雀》在2008年的北京翰海以20.16萬元成交。然這幅作品在2013年的中國嘉德被再次上拍,成交價為43.7萬元,五年翻了一番。張書旂《玉蘭孔雀》 在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69.21萬元。此後,隨著藝術市場的火爆,他的書畫價格也水漲船高。張書旂的《松壽圖》在2010年的北京保利以44.8萬元成交,《和平》在2011年北京保利成交價為34.5萬元。

張書旂 春光共白頭

潘天壽曾贊他「畫花似聞香,畫鳥若欲語,技法卓絕,當代無與抗衡著……」隨著民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書畫投資收藏者的日趨理性,張書旂的書畫市場行情值待。

相關焦點

  • 著名花鳥畫家,教育家,張書旂作品欣賞
    文由獨孤飛雪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愣嚴山人所作,本著以畢生精力為繼承並弘揚中國畫而努力奮鬥的決心,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己之所學。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藝術大師幾乎都是窮困潦倒,甚至要經歷非人的磨礪和苦痛折磨才能讓其藝術天賦得到徹底的綻放,比如說明末清初的朱耷,明代的徐渭等一生過得極為悽慘精神也不正常;外國也有很多,在我國一個農民經過幾十年苦練最終繪畫也達到了超寫實,但是依然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在此要了解的為我國近現代花鳥畫家張書旂,他素有任伯年第二之稱。
  • 全能聖手張書旂的繪畫作品藝術風格
    張書旂花鳥作品張書旂的繪畫作品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融西洋畫風格和中國畫風格為一體。中西繪畫從歷史淵源、審美傳統、藝術趣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張書旂比同一時期一些中國畫家的幸運之處在於通過在上海美專對西洋畫的認真學習,比較精確地掌握了形體、結構、空間、色彩之間的關係,同時具備了精湛的造型能力。
  • 全能聖手張書旂的繪畫作品藝術風格
    張書旂可謂全能聖手,山水、魚蟲、走獸、仕女皆能畫,但尤以花卉翎毛見長。張書旂的繪畫作品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融西洋畫風格和中國畫風格為一體。中西繪畫從歷史淵源、審美傳統、藝術趣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
  • 仙華雙甲|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
    2020年適逢20世紀兩位浙江浦江籍花鳥畫大家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為此,浙江美術館和浦江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仙華雙甲——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展覽列入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吳茀之、張書旂兩位畫家的出生與經歷有太多共同點,而藝術審美追求卻形成各自不同的鮮明風格,代表著中國花鳥畫的兩種審美取向,俱臻高妙,成就斐然,影響深遠。
  • 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杭州展出花鳥畫家的縱橫求索
    吳茀之與張書旂,既是同年,又是同鄉,早年又一起從事藝術活動,都是現代花鳥畫家,一生都從事美術教育,二人的藝術追求與趣味又各有千秋。此次展出吳茀之、張書旂繪畫作品和文獻資料140餘件。浦江人傑地靈,風景秀麗,文風鼎盛。境內仙華山為浙婺名山,為「浦邑第一勝景」。浦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古畫家輩出,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之稱。
  • 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杭州展出花鳥畫家的縱橫求索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2020年是浙江浦江籍現代畫家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為紀念這兩位在現代花鳥畫上做出卓越貢獻的藝術家,浙江美術館自8月9日起推出「仙華雙甲」紀念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吳茀之與張書旂,既是同年,又是同鄉,早年又一起從事藝術活動,都是現代花鳥畫家,一生都從事美術教育,二人的藝術追求與趣味又各有千秋。
  • 張書旂和他的抗戰名畫《百鴿圖》
    張書旂是中國近代繼海派巨擘任伯年之後又一位中國繪畫寫生派畫家領頭人,他與徐悲鴻、柳子谷並稱「金陵三傑」。張書旂擅長中國花鳥畫,亦工山水畫,尤以畫鴿最著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名師雲集。徐悲鴻時任藝術系主任,授課的主要老師有:吳作人、傅抱石、黃君璧、陳之佛、張書旂等教授。張書旂負責寫意花鳥畫教學、創作和研究。
  • 「書畫藏家必看」這些書畫名家的作品被限制出境!
    為加強我國近現代著名書畫家作品保護,國家文物局先後頒發《一九四九年後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鑑定標準》(第一批、第二批),各地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機構嚴格執行標準,規範作品審核和出境限制,阻止了珍貴近現代書畫作品流失。
  • 「仙華雙甲」紀念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
    浦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古畫家輩出,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之稱。近現代以來,以吳茀之、張書旂是其中最突出的兩位,尤如仙華兩峰。其花鳥畫以「揚州畫派」思想為主旨,以海派吳昌碩大寫意風格為根底,上追明清諸家逸格,師法青藤、白陽、八大、石濤等文人畫傳統,注重寫生,作品品格高逸靈秀,境界新穎,灑脫出塵,鬱勃多姿,體現出關照自然、高逸靈秀的人文情懷。
  • 「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在浙江美術館展出
    浦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古畫家輩出,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之稱。近現代以來,以吳茀之、張書旂是其中最突出的兩位,尤如仙華兩峰。今年是浙江浦江籍現代著名畫家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為紀念這兩位在現代花鳥畫上做出卓越貢獻的藝術家,浙江美術館與浦江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仙華雙甲」紀念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於近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 煙雨江南、鳥語花香:來國博看張書旂120周年誕辰紀念展
    而同樣令人驕傲的是,古都金陵也是一座書畫藝術之城,歷代以來湧現出大量丹青高手,與徐悲鴻、柳子谷並稱為「金陵三傑」的近現代花鳥畫家張書旂也曾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活躍於南京畫壇。 張書旂生於1900年的浙江浦江,曾參加過在南京的三次展覽,今年正值其誕辰120周年。
  • 煙雨江南、鳥語花香:來國博看張書旂120周年誕辰紀念展
    而同樣令人驕傲的是,古都金陵也是一座書畫藝術之城,歷代以來湧現出大量丹青高手,與徐悲鴻、柳子谷並稱為「金陵三傑」的近現代花鳥畫家張書旂也曾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活躍於南京畫壇。「書畫之鄉」的美譽,他出生於這片土地的一個村莊中。
  • 花鳥大家張書旂作品亮相國博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疏影暗香——紀念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藝術展」日前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南8展廳,展覽系統回顧了張書旂先生獨特的藝術人生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值此張書旂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展覽通過86件(套)精美展品、30餘件輔助展品,講述了張書旂先生作為花鳥畫大家、美術教育家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多樣人生。攝影/本報記者 黑建軍
  • 人稱「任伯年第二」,近現代花鳥畫大師張書旂作品欣賞
    張書旂是近現代著名的花鳥畫畫家。張書旂的花鳥畫最大的藝術特點是繼承了任伯年的花鳥畫技法。無論是畫塊構圖法還是顏色的運用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幅《富貴文章》就是張書旂運用白粉設色的佳作。畫中以沒骨技法,用白粉染出一隻孔雀。整幅畫面富貴而又雅致,如此大膽的顏色運用,始於張書旂。
  • 美術教育家張書旂作品展國博展出
    專家介紹,張書旂1900年生於浙江浦江,畢生專注於花鳥畫創作和研究。他注重寫生,畫作力求色彩與水墨的融合,善用白粉,能「粉分五色」,計白當黑,使強烈的單一對比化作柔和多變的層次變化,形成恬淡柔美的畫面意境。張書旂是著名的美術教育家,桃李遍天下,以其特有的方式培養了艾青、艾中信等大批美術人才。
  • 《疏影暗香》書畫家張書旂畫展
    聞聽國家博物館有書畫家張書旂的國畫作品展覽,是為了紀念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而舉辦的。我就迫不及待的趕緊預約上前往觀看,早上展廳裡參觀的人不是很多,可以細細品味大師的作品。展覽分三個單元介紹了張書旂先生的故事
  • 「古今畫鴿第一人」張書旂作品賞析,畫鴿必備臨摹範本!
    而在那個徐悲鴻和齊白石的時代,還有一位不比他們二位遜色的大畫家——張書旂,徐悲鴻稱其畫鴿為「古今第一」。張書旂(旗),原名世忠,字書旂,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曾和潘天壽、諸聞韻等結成「白社」切磋畫藝,在畫壇聲譽日隆。抗戰期間去美國創辦畫院,講學作畫,傳播中國傳統繪畫,後來便定居舊金山,他是把國畫入駐白宮的第一人。
  • 仙華雙甲 —— 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紀念特展正在展出中
    仙華雙甲」紀念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已經在浙江美術館開幕。浦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古畫家輩出,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之稱。近現代以來,以吳茀之、張書旂是其中最突出的兩位,尤如仙華兩峰。,共展出繪畫作品和文獻資 張書旂 《五德圖》 62x101.5cm 1938年(浙江美術館藏)
  • 走近花鳥畫家張書旂
    「疏影暗香——紀念張書旂誕辰展覽通過86件(套)精美展品、30餘件輔助展品,充分展示了張書旂先生的多樣人生和藝術成就。張書旂(1900—1957)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大家,他畢生專注於花鳥畫的創作和研究,其藝術博採眾長,從徐熙、李鱓、任伯年、吳昌碩等不同時期的眾多大師處汲取營養,又巧妙融合西畫的寫生優勢,作品妙造自然,雅俗共賞。他在花鳥畫題材上的拓展也卓有成就,畫的鴿子在畫壇獨樹一幟。
  • 典雅明麗,擅用白粉調和顏色,近現代花鳥畫大師張書旂作品欣賞
    張書旂是近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大師,人們為了說明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常把他稱之為「任伯年第二」。張書旂繼承了海上畫派任伯年的花鳥畫技法,擅於用色,尤其用白粉調和顏色,是他的絕活。張書旂的花鳥畫講究色、粉與筆墨兼施,形成了清新明麗自然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