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多指教!
日本「百足之蟲」,科學技術強大
鄰國日本,經濟發達,科技實力世界一流。上個世紀80年代是日本人最自豪的年代,此後的10年間,日本三洋電器全世界通用,三洋收音機更是一代人的回憶;雖然目前的光刻機製造技術原地踏步,但是晶片材料等製造技術卻獨步天下。
中日兩國在科研上的差距約為20年,浙大專門研究高分子材料的鄭強教授就曾公開表示:在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技領域,日本領先20年。三四十年前,日本就已經是「基建狂魔」,如果有幸前往日本北海道旅行,便能親眼目睹那些世界級別的高大建築物。
總之,日本是「百足之蟲」,科學技術依舊強大;可是,前往日本旅遊,遊客們卻很不方便,因為微信支付等並不普及。如今的數字經濟如此關鍵,作為科技強國的日本,行動支付領域卻差強人意,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使用現金的習慣牢不可破,這一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日本人不使用微信的3大原因
2015年,「199IT中文網際網路數據」給出一個驚人的結論:80%的日本人擔心安全問題而不使用行動支付,剩下的20%則是年輕人,表示會使用行動支付;5年過去了,日本人一如既往,今年9月,日本軟銀公司的創始人孫正義,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推動行動支付的發展。
日本人寧可帶現金,也不使用微信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無非是有3大原因:
首先,日本人認為行動支付不安全。行動支付通常都是第三方機構負責,而日本人十分注重個人隱私和保持距離,他們最大的擔憂便是個人信息安全,其次是支付安全。日本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開放,日本人對於行動支付的態度始終是很保守的,尤其是中年人。
其次,日本人有憂患意識。日本是島國,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颱風、地震等是「家庭便飯」。試想一下,地震或者颱風過後,往往是停電停水,而日本人需要去超市搶購生活用品,如果不攜帶現金,那麼只能是兩手空空、打道回府。
最後,日本人有濃厚的存錢意識。日本人的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年輕的新社員,他們原本行動支付的主力,可年輕人早早地為了退休金和工作在奮鬥,購物等按部就班,絕對不會超前消費。
微信支付等是未來的發展潮流
以上就是日本人寧可攜帶現金,也不使用微信支付等工具的3大原因,在地震和颱風中,堅持現金支付,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天總算是學到了。不過,日本在支付手段上是非常先進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堪,二維碼可是日本人發明的。
日本人雖然不喜歡微信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但是更喜歡使用電腦進行網上支付;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銀行卡、積分禮品卡等無現金的支付方式;因為行動支付是需要智慧型手機的支持,所以日本人有所顧慮,即行動支付雖然可以使用,可是沒有必要。
不過,行動支付是未來的發展潮流,微信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的普及是勢不可擋的,世界各國都在探索數字貨幣的技術。數字貨幣要想取代紙幣,就必須跟智慧型手機相結合,只有行動支付這一條路可以走。
結語:國內的數字貨幣遙遙領先
雖然國內在科學技術上,跟日本有較大的差距,但是行動支付已經超過了日本,在全球範圍內遙遙領先。iiMedia Research的數據表明,2019年國內行動支付交易的規模,僅第三季度就達到了252.2萬億元人民幣,在未來「5G+物聯網」模式的帶動下,前途不可限量。
其實,2017年的官方工作報告中,早已提出「數字經濟」的概念,從工作報告書中可知:2016年行動支付的交易規模超過了12.2萬億美元;到了2019年的第三季度,規模竟達到了252.2萬億元人民幣,發展速度之快,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目前,央行已經推行數字貨幣,即將進入行動支付的新階段;而日本人還保留著使用現金的習慣,寧可攜帶現金消費,也不使用微信支付等行動支付工具,實在是太可惜了。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十分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