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經典港片《東方三俠》中三位身著披風的女俠,首次讓女人在電影中如此強勢,唯美體現了女性英雄主義。而在奧運賽場上,由孫玉潔、李娜和許安琪組成的東方女俠陣容,徵服了諸多強手,歷史上首次問鼎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冠軍。昨日,這三位女俠就來到合肥學院與數百名師生論劍。
現場互動 女俠「過招」校園高手
昨日上午十時許,中國女子重劍奪得奧運團體金牌的三位成員乘坐中巴車來到合肥學院,剛下車,三女俠就被學生、媒體團團圍住,一時無法「突圍」。
合影、籤名、訪問,隊伍中年紀最大的李娜帶著兩位妹妹耐心地一一滿足學生的請求。隨後,三位奧運冠軍來到了合肥學院擊劍俱樂部訓練館。許安琪在館內認真地觀看訓練後,問起身邊的人:「這些都是學生?」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作出一副驚訝的表情。
為了直接感受學生的實力,孫玉潔拿起一把重劍跟一名男同學比劃了起來,只見幾個回合下來,學生並未顯出的劣勢,「學生能有這個水平真是很嚇人,有他們中國擊劍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曾在亞運會擊劍比賽中獲得兩銀一4銅,合肥學院的擊劍文化早已有了底蘊,所以當最高水平擊劍運動員走進這所學校引起火爆場面,也是情理之中。「奧運所有擊劍比賽都看了,印象最深的是孫玉潔那關鍵一劍,女子團體創造了歷史,當然未來新的歷史還在等著我們去創造。」學生李軍說。
回憶奧運 團體奪冠靠互相信任
在倫敦奧運上,中國女子重劍隊的晉級之路頗為艱難,在面對世界排名第二的俄羅斯隊時,依靠孫玉潔在加時賽的金劍,才以20比19絕殺對手晉級。「最後只剩24秒,當時孫玉潔打完那一劍,我真是無法形容內心的激動,壓力太大了,但是只要她能正常發揮,我就覺得沒問題。」回憶奧運之旅,李娜說,得來不易的冠軍還要歸功於「奇兵」許安琪。
決賽面對異軍突起的韓國隊,前三局,韓國隊以7比4領先,老將李娜在第4局將比分追成9比9平。第5局,年僅20歲的小將、「奇兵」許安琪面對申雅嵐毫不怯場,最終以3比1勝出。「算不上什麼奇兵吧,只能是教練給我安排的戰術我完成了而已,說實話,第一次打這樣的大賽,心理特沒底,上場之前娜姐給了我很多信心,一個擊劍運動員只要能心定下來,實力就能發揮出來。」許安琪說,賽後她和姐妹們抱在一起,哭得稀裡譁啦,只因為為了這枚金牌她們付出了太多。
感悟挫折 化個人賽遺憾為動力
雖然拿到了女子團體的冠軍,但個人賽她們也留下了深深地遺憾。在奧運開賽前因為中國坐擁世界排名前兩位的孫玉潔和李娜,媒體一度認為,個人女子重劍項目非中國選手莫屬,可沒想剛開賽不久,駱曉娟在32強時即遭淘汰。隨後老將李娜在1/8決賽裡出局。孤軍奮戰的孫玉潔,也沒能登上最高領獎臺。
「個人賽需要總結的很多,當時自己的狀態沒有之前好,臨場變化太少,越打越急,最後我們幾個都沒能如願。」孫玉潔認為,遺憾的痛苦能給前進帶來動力,「這屆奧運拿到一金一銅,成績還算滿意吧。個人賽留下的遺憾,恰恰是動力,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在下屆奧運上圓夢。」 目前,孫玉潔是女子重劍世界排名第一,對於新一代領軍人物的稱號,她不太習慣。「我不大習慣這樣的稱呼,反正跟著隊裡的大姐姐,我覺得很快樂。」
暢談未來 退役後仍將從事擊劍
「又是叫李娜?」幾位學生在一起說笑。除了擊劍的李娜,人們最為熟知的是女子網球選手李娜,當然如果仔細回憶,曾經的跳水冠軍同樣也有一位叫李娜。對於這樣的巧合,擊劍運動員李娜笑了笑說:「不同領域的,都很棒。」
在擊劍項目上,李娜堪稱是這個時代的象徵。她先後在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四次徵戰奧運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李娜都是中國該項目的絕對一姐。在北京奧運後,選擇了退役,可為了徵戰倫敦奧運,已結婚生子的李娜再次復出,「反正運動員都挺不容易的,以後有時間一定會多陪陪家人。」
對於未來的打算,李娜說目前還不會退役,「明年在我們家鄉舉辦全運會一定會爭取參加,所以下一階段將進入訓練期,如果退役了,也會繼續從事擊劍相關的工作,畢竟這是我最大的愛好。」
本報記者 樊大龍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