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貞女王」伊莉莎白:25歲加冕終身未婚,大臣撞見真容被斬首
古今中外的封建歷史上,等級制度都極為森嚴,女性地位也並不高。然而歐洲大陸和我國不同的是,國王的女性後人也擁有合法繼承權,而我泱泱中華大國五千年卻只出了一個武則天。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人物是伊莉莎白一世,她統治英國將近半個世紀,促使英格蘭帝國進入黃金時代。然而自從伊莉莎白女王25歲加冕卻終生未婚,因此他被譽為「童貞女王」。
歷史上面對女王為何沒有嫁人一直眾說紛紜,相傳一位大臣撞見女王真容卻被斬首。那麼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傳奇故事呢?跟著小編看下去吧。
作為英國歷史黃金時代的開創者,伊莉莎白女王年僅25歲加冕。在她統治英國到44年的時間中,將英格蘭從一個三流國家迅躋身世界強國。
伊莉莎白一世的母親是安妮·博林,父王則是歷史上風評不是很好的亨利八世。伊莉莎白1533年出生在倫敦的普萊斯提亞宮,也是國王和王后唯一長大的孩子。
然而在伊莉莎白三歲的時候,父母之間感情出現了危機。母后安妮·博林最終以叛國罪等名義被推上斷頭臺,伊莉莎白也被剝奪了繼承權。
也許父母失敗的婚姻,在幼小的伊莉莎黛心中形成了巨大的鴻溝。尤其是父親亨利八世,為伊莉莎白樹立了始亂終棄的渣男形象。
父母之間失敗的婚姻,伊莉莎白對婚姻產生了恐懼心理。因此伊莉莎白25歲加冕後,雖然是富有天下的日不落帝國女王,但卻從來沒有步入過婚姻殿堂。
還有一種原因是,伊莉莎白女王沒有結婚,其實是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只要伊莉莎白一天未嫁,整個歐洲大陸貴族便蠢蠢欲動。
這樣一來伊莉莎白女王可以通過自己的婚姻,為英國帶來外交利益上的最大化。所以說伊莉莎白並不是沒有結婚,而是將自己完完全全嫁給了大英帝國。
伊莉莎白女王被譽為童貞女王,那麼她的情感生活真的是一片空白嗎?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相反伊莉莎白女王正因為沒有出嫁,她的情感生活才更加多姿多彩。
在伊莉莎白女王還未登基時,愛慕者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就派遣使者前來求婚。當時伊莉莎白只是私生女的身份,很多人認為她不會拒絕這門一樁讓自己翻身的婚事。
伊莉莎白女王和自己的母親安妮·博林一樣,採取了欲擒故縱的方式。面對腓力二世到的求婚,伊莉莎白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當時英法戰爭爆發,英國在戰爭中處於不利境地。但是法國考慮到伊莉莎白可能與王腓力二世聯姻,因此權衡再三最終做出了退步。
然而伊莉莎白再利用完腓力二世之後,給出的理由卻是雙方因為宗教問題無法結婚。麗莎白在信中寫到雖然不能完婚,但是兩國依舊可以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
之後伊莉莎白女王對法國的安茹公爵如法炮製,再次使用婚姻作為誘餌,英法之間締結了合作友好關係。甚至兩國聯合聲明,籤署了對抗西班牙的布魯瓦條約。
就此伊莉莎白到外交手腕展露無遺,將法國和西班牙兩個歐洲強國玩弄於鼓掌之中。伊莉莎白女王的過人之處在於:即使婉言拒絕對方的求婚,但是還讓對方覺得抱有一絲期望。因此婚姻成為了伊莉莎白的軟肋,也成為了他最堅強的利器。
但即便如此,在英國也流傳這這樣一個傳說。相傳伊莉莎白女王極其在意自己的容貌,但是凡夫俗子到了老年誰能做到容顏不老呢?
一次有位叫埃塞克斯的年輕大臣,無意之間看到了伊莉莎白女王卸妝後的真容。女王拿掉假髮後頭髮稀疏花白,皮膚也滿是皺紋,與昔日高高在上的女帝形象大相逕庭。
埃塞克斯伯爵不知輕重,在看過伊莉莎白女王的真容後,四處添油加醋的逢人就說。伊莉莎白女王雖然將埃塞克斯視為藍顏知己,但還是無法忍受他背後如此詆毀女王,因此一怒之下將埃塞克斯斬首示眾。
小編點評:歷史上很多成功的女性,都將婚姻置之度外。伊莉莎白這位「童貞女王」,25歲加冕後雖然身邊藍顏眾多,但卻一直未婚為帝國奉獻終身。
晚年伊莉莎白女王被撞見真容後,為了維護皇室尊嚴將他斬首示眾。然而歷史上伊莉莎白女王藍顏眾多,即使終生未嫁感情生活依然多姿多彩。
各位讀者如果你是伊莉莎白女王,會選擇終身未婚嗎?歡迎大家討論留言,小編和大家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