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唱童謠齊讀俚語 「原汁原味」過個廣州年
市民在挑選年貨。實習生鄭凱夫 記者莫偉濃 攝
唱童謠讀俚語
隨習俗過新年
再過幾天,便入年關,也到了舊時廣州「煎堆碌碌,油角彎彎,賣懶歌謠,悅耳飄香」的時節。儘管這番獨特的過年景致已不多見了,但「逛花街,行大運」、「年廿八,洗邋遢」的習俗深入人心。老廣過年有什麼講究?習俗外又有何變化?不妨隨筆者哼唱著粵語童謠,尋找「原味」、「新味」的「廣州年」。
文/記者方晴 圖/記者莫偉濃
洗洗迎新年
歌仔唱出年俗歷 新風舊俗都叫「年」
「年廿三,謝灶君;年廿四,開油鑊;年廿五,蒸年糕;年廿六,掃房屋;年廿七,執歸一(整理);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貼春聯;年三十,團年飯。」——廣州俚語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是赤口, 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遊花地,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起燈頭,採青走百病。」 ——過年風俗歌
正統的「廣州年」,以年廿三「謝灶君」為始,到大年十五「元宵節」為終。現在即使是老一輩的廣州人,也甚少能按部就班地過一個「完整」的年;年輕的廣州人,更是百無禁忌,簡單行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民俗學家葉春生笑稱,廣府文化既古老又年輕,一邊舞獅舞龍一邊唱著卡拉OK,一邊供著財神一邊操著電腦預測股市。但無論如何變遷,不變的是濃濃的人情味,可以說,有家便有年。
選擇外出旅遊的廣州人還是少數,更多人仍遵循著串門拜年的習俗。葉春生介紹道,舊時的廣州人對如何過個好年十分有講究,從臘月廿三直到元宵節,天天都有安排。年廿三開油鑊,取「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的意頭;年廿四蒸年糕,有「步步高升」的寓意。大年廿六到年廿八,打掃家裡的裡裡外外。年三十吃團年飯,席間必有雞和魚,寄寓「年年有餘」。
葉春生以一首「新春風俗歌」介紹了年初一以後的風俗。「初一人拜神」,開門、燒炮、接財神,廣東人一般初一不去串門,直到「初二人拜人」才互相拜年;「初三窮鬼日」,相傳是赤口,容易吵架,也不串門;初四看見乞丐必給米若干;初五、初六遊玩,初七遊花地。
初七至十五的歌詞,分別表達了「回娘家」、「打春」和「元宵」的習俗。「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的意思是,不要在初七去娘家的,即使去了,初八也不要回來,初九再回來;「初十打春去」是指南海一帶、兩村小孩拿著石頭開戰的風俗,小孩往往初十打了一天還不過癮,第二天家長便要把孩子趕回家裡;「十二打東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起燈頭」均是元宵習俗,生了男孩子的人家在大年十五掛一盞燈,十六晚上去「偷青」,即到別人的菜園子拿一把菜回家,意在延年益壽。
年廿四~年廿八:
油角煎堆漸見少 全家出動洗邋遢
「年廿八洗邋遢,若然唔洗(不洗)豈會發。」
——廣州俚語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
——廣州俚語
本周四是大年廿四,也是舊時「開油鑊」的吉日,舉家一起搓麵粉、包油角、堆煎堆。不過到了現在,年貨已幾乎由商家代勞,「煎堆碌碌」成了老廣一段香甜的回憶。但全家出動的「年廿八,洗邋遢」,仍然深受廣州家庭推崇。
葉春生介紹道,「年廿八,洗邋遢」是廣州地區特有的習俗,年三十則是「洗白白」。葉春生說:「按習俗,大年初一是不洗頭、不洗澡的,清潔也不行,以免洗去財氣。」以前廣州人理髮、洗頭都會趕在除夕夜前完成,不過現在都市人與時俱進,不一定都堅持舊俗。大年初二開年後就沒有那麼講究,而年初七以後就百無禁忌了。
年廿八~年三十:
小孩「賣懶買精歸」 大人買花待花開
「賣懶,賣懶,賣到年卅晚,人懶我唔懶(不懶)。」
「賣懶去,買精歸,賣左懶仔過新年,食過年飯好種田。」
——廣州童謠《賣懶歌》
小孩「賣懶」,大人「買花」,你可知道,賣懶童聲也曾沿街唱?年過八旬的朱婆婆哼唱著「賣懶,賣懶」,重現如今已鮮見的「賣懶倡勤」習俗。「現在的小孩沒有『賣懶』的習慣,但買花迎春沒有變。」廣州人買花不等花市開張,提前一個月就已經到花地灣「淘貨」了。
以廣州人家喜愛的漳州水仙為例,想要開花適逢春節,須提前一月時間選購好。花農劉為傑告訴記者,挑選水仙要注意外形豐滿、球形端正,根沒有長出或剛剛萌動,兩個大小相近的水仙球,越重質量越好。
有多年養水仙經驗的陳伯伯,在家裡的洗手間用木板和白熾燈為水仙花搭建了一個「迷你溫室」——白天把水仙放在陽臺吸取陽光養分,晚上把水仙放回「溫室」,以求準時開花。
年初一~年十五:
科技觸動醒獅郎 網店微信淘生意
「金鼓一響黃金萬兩,金獅點睛富貴繁榮。」
——廣東俗語
鑼鼓喧天,醒獅舞龍,仿佛是春節年味的最佳寫照。從鄉間舞到城市,從節慶舞到店慶,醒獅已成為城市商業文化的一部分。尤其在千年商都廣州城,更是炮仗聲、鑼鼓聲、喝彩聲,聲聲響亮;醒獅人、異鄉人、本地人,人人開心。
去年夏天,23歲的楊箕村人伍志釗帶著一群來自獵德村、車陂村等地的少年練習醒獅;寒假將至,這支「少年醒獅隊」將敲響鑼鼓,再度「起獅」。阿釗告訴記者,「過兩天有一單公司年會,年後的生意目前接了3單,去年這個時候已經接了6單了。」
市場的變化也促使了醒獅人思變。近日,這門古老的藝術,一改「口耳相傳」的中介模式,也有了微信公共號和淘寶網店。記者在淘寶網搜索「廣州 醒獅」,找到了一家來自番禺的醒獅隊,包括一支8人醒獅隊2個獅頭。老闆馬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去年年中在淘寶開店。「現在很多醒獅裝備公司都開了網店,既方便又便宜。」
水仙開花 宜早不宜遲
由於水仙喜寒怕熱,室溫平均為12℃時,需40天開花;室溫平均15℃,約25到28天開花,室溫20℃時,約20天左右開花。
水仙花開後,適宜保持低溫以延緩花的衰老。在水仙花盆中加入微量的阿司匹林粉末或者1片谷維素,也可適當延長花期和延緩花朵枯萎。總的來說,水仙開花,宜早不宜遲。
家用電器如何清洗?
除了電視機、抽油煙機和熱水機等需要專業人士清洗,其他大部分電器的簡單清潔市民都能自己動手。
電飯煲的內膽外殼、微波爐的玻璃轉盤和軸環,可用肥皂水清洗。如果有飯粒掉進電飯鍋內部,可以拆開部件,清除乾淨後用無水酒精擦洗。
至於電冰箱,如果沒有異味,可用幹布輕輕擦洗,有異味則用洗滌劑擦拭。倒掉集水盤裡的霜水,用吸塵器吸掉電冰箱背面的冷凝器上的灰塵,以免影響散熱。
醒獅知多D
商業醒獅講行規,多是默認不成文。如春節醒獅選擇初一、初二和初八比較多,百貨商場一般在9時40分開舞,粵語為「9時八個字」,有「久發」之意,行內又相傳酒樓是在10時40分,取「實發」寓意。醒獅人講究意頭,與廣州習俗一脈相承。
年俗詞典:
開門炮
年三十晚守歲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時,到了交子之時,也就是十二點,點開門炮,廣州以前比較興盛,現在郊外農村還有,一到十二點處處炮聲響,第二天門外滿地紅,春天、年味氣息濃鬱。
搶頭牙
過去廣州人時興初二、十二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頭牙」,吃開年飯,所以要起得早,做得早,叫做搶頭牙。殺雞備酒,大吃一餐,才叫「開年」,此後才可以掃地和免除禁忌,開始給親戚朋友拜年。
開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從初十就開始「開燈」。「開燈」的燈五花十色,均從專業店檔中購買,如有去年元宵後出生的男孩的家庭,要請外婆和親戚朋友來家慶賀,俗稱「做燈酒」,以示祝賀「添丁」。正月十三,在廚房裡也要點燈,此稱「點灶燈」,直點到十五元宵夜。正月十三要「試燈」,即「試點元宵燈」。十四是「上元節」(元宵節)的前夜,各街道居民紛紛搭彩繃,掛花燈、舞獅、舞龍、預演元宵節日,也叫「試點」。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