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3月,中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分別於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這一盛況始終是國內外各大媒體的焦點。
距離「兩會」會場700公裡遠的中原大地上,鄭州師生積極利用各種方式關注「兩會」動態,收看「兩會」盛況,熱議「兩會」話題,過著自己充實而忙碌的「兩會」時間。
鄭州九中學子一起商議「微議案」
「兩會」前|鄭州學子的「微議案」來預熱
暢想教育圖景,他們自然是最有話語權的。
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由鄭州市教育局主辦,東方今報猛獁新聞承辦的「我為兩會寫微議案」評選活動在全市中小學校有序開展。
活動還沒開展幾天,鄭州九中學子提出的「微議案」就高達到200多條,內容涵蓋養老、教育、醫療、城市建設、網絡安全教育、生態文明建設等熱點,震驚的是,他們甚至還對自己的議案提出了質疑並附上解決方案。
鄭州九中學子宋開宸同學提出「關於建設海綿城市的微議案」,指出了當前某些海綿城市建設存在條件不充分,措施不當的問題,並提出應將溼地河壩由巖石水泥轉為自然表土層,恢復溼地原地貌形態等措施;黃臣龍同學提出「關於網絡紅人傳播低俗內容的微議案」,建議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鄧浩陽同學提出「關於網絡安全」的微議案、張楚同學提出「關於保護成語微議案」等……
認真的鄭州學子寫出了走心的「微議案」,他們這波預熱節奏帶得真得勁。要說這寫「微議案」對於鄭州學子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們這樣回答。
「我和我的同學都積極參加了寫微議案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觸了社會問題、感受了民生冷暖,通過自己的思考為國家建言獻策,這對於我們的政治參與意識與主人翁精神大有裨益。」鄭州二中高一年級學生張趙楊說到。
誰說學生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呢?顯然,鄭州學子堅定要做「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有為」青年。
鄭州市教工幼兒園教職工熱切關注」兩會」的勝利召開
「兩會」中|聽提案 看盛況 鄭州教育人也說「中」
「兩會」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各委員代表所帶來的提案議案。前者給老百姓帶來了新一年國家建設的新期待和新希望,後者則反映了群眾之所急,群眾之所想,群眾之所求。
鄭州八中黨委書記龐非這樣說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3.6萬億美元,經濟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仍高居首位,對全球增長貢獻率接近30%。這些都是奮鬥出來的,作為學校,我們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3月5日開幕。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一組針對國計民生熱點難點的新策「加減法」。「加法」——就業優先、增加居民收入、強教育(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提質養老等;「減法」——減貧困、降企業負擔、減創新成本、縮減負面清單等。報告一出,令人振奮!
鄭州49中黨支部副書記、校長張永紅深有體會,「全國兩會召開,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和人民政協事業標定了鮮明的歷史新方位,必將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和新型政黨制度建設邁上新徵程、呈現新氣象。政府報告的出爐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增加了信心!」
民盟成員、鄭州五中高級教師杜梅香則有這樣的感言。「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中立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關於居民小區增加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數量、盤活幼兒園存量的建議對準了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學前兒童入學難的「焦點」問題,提出了具體解決的方案,是真正關係到民生的一個好建議。」
沒錯,增的是學校、教育資源;減的是家長壓力、社會負擔。一增一減,達成和諧,這與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要點不謀而合。不僅僅是王中立的「兩會聲音」讓人稱讚,這些提案(議案)也讓鄭州老師們說「中」。
「新型城鎮化帶來大批外來務工子女到城市就讀,加速師資緊缺,」人大代表、鄭州上街區中心路小學教師沙寶琴表示,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外來人口湧入城市,帶來了大批外來務工子女到城市上學,政府在加快學校建設的同時,還需要配備充足的教師。此外,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導致一些地方的教師出現了階段性緊缺。對此,沙寶琴建議創新教師編制管理,以解決教師缺口大編制有限的問題。
鄭州高新區春藤一幼老師唐佳田對此很贊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幼教隊伍中來,而且國家提出要提高教師地位、待遇,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作為重點工作,我倍感驕傲和自豪。」
除此之外,發現家庭教育、海歸與本土人才、語文閱讀題「標準答案」、增設寫字課等成為兩會教育領域的「關鍵詞」。
關於語文閱讀,鄭州12中更是趁熱打鐵地召開了「語文閱讀」專題教研活動,對高中生語文閱讀質和量進行了研討。校長孟天義也表示,學校本學期將著力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通過專家引領、開展閱讀活動、學生展示、硬體設施建設,提升語文閱讀並形成學科特色,以語文閱讀帶動其他學科閱讀。
「兩會」有感|咱鄭州學子把感悟化成了詩句
「兩會」中,有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代表委員中間,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與大家共商國是,這是法治、平等的象徵;「兩會」中,有各代表委員走心給力的建言獻策,這是民主、自由的體現。「兩會」中,還有他們不在會場,卻意在其中,產生共鳴……
「李克強總理指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為我們託起明天的希望。因此,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政策,持續加強我市學校衛生工作,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給孩子一個清晰明亮的未來。迎難而上開拓進取,以一個好成績來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鄭州市中小學衛生保健站站長鄭偉說到。
「350公裡中國紅,350公裡琉璃金,250公里海空藍,160公裡國槐綠……正像這『復興號』一樣,我相信,不遠的將來,在「兩會」的指引下,中國將會實現復興之夢,翱翔於碧海藍天!」鄭州四中學生王怡霖激動地寫到,「從『兩會』召開之前的微議案投稿,到觀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實況,再到班級裡、學校內對於『兩會』的熱議,這樣的『兩會』時間我過得很愜意、很充實。」
大鵬無畏乘風起,扶搖而上九萬裡。
巨龍長嘯半雲裡,舞風弄雨英雄意。
五千光陰滄桑過,韻光流轉榮光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花萬樹展笑顏。
這首原創七言八句詩是王怡霖作為鄭州一名普通學生對祖國的美好祝願,更是對祖國華誕70周年的深情獻禮。
(本網結合各大媒體、各校投稿綜合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