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時光原創文學,文字愛好者的搖籃★
---
【新朋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色字「嘉年華時光」快速關注
【老朋友】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伏弘,山東臨沂人,現居北京。
水墨畫家(山水、花鳥、人物),人物畫以歷代高僧、高士為題材,兼攻草書。近年致力於國學研究,尤其傾心研究王陽明心學,並沿「陸王心學」學脈為學、治藝,精鑑賞、評論。
北京《復性藝術》主編;藝術學術策劃、策展人(策劃、舉辦個人展覽;策劃、舉辦主題性展覽;資本投資藝術品運作、經營策劃;藝術家媒體宣傳、名作經紀代理)。
水墨畫以簡靜為美,以自然、清新、率性、灑落為旨歸,承陸王心學精神,可堪造化!《東籬把酒詩意(菊花)圖》
《擬古—孤禽圖》
《風味淡泊(墨竹)圖》
《秋葵圖》
《春華秋實(石榴)圖》
《華池清景(荷花)圖》
水墨花卉作品《華妍》
水墨山水畫作品《焦墨山水》
水墨花卉作品《荷塘雙鴨圖》
水墨山水畫作品《秋山雲煙圖》
水墨山水畫作品《以線呈道圖》
水墨花卉作品《墨竹(鳴雨)圖》
水墨花卉作品《春華秋實(石榴)圖》
水墨花卉作品《墨筆葡萄圖》
水墨花卉作品《寄吾清狂(荷花)圖》
水墨畫以書法入畫,點、線、面隨機組合,隨機應以察"幾"在先,書畫同源,窮神盡性,幾深研極,探賾鉤隱!
水木清華系列作品(水墨竹子)
水木清華系列作品(水墨石榴圖)
水木清華系列作品(水墨葡萄圖)
水木清華系列作品(水墨荷花圖)
醉觸秋葵圖
色慚美人(水墨荷花圖)
草龍珠帳(水墨葡萄圖)
素節抱霜(水墨竹子圖)
秋葵圖
荷陰斜合翠(水墨荷花圖)
華實(己丑年創作水墨石榴圖)
翠竹(己丑年創作水墨畫竹子圖)
風韻(己丑年創作水墨荷花圖)
《文之極也!》
——陳傳席談伏弘的畫
我以前把中國的繪畫劃分為民間畫、畫家畫和文人畫三類,有人從價格上區分,又劃分為「商品畫」和「藝術品畫」兩大類。
但若從馬克思主義觀點去看,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然而「藝術品畫」的實用價值是供人欣賞,但供人欣賞的畫如齊白石、黃賓虹、達·文西、梵谷、畢卡索等人的畫也可以用來交換美元或人民幣等,如是,則「藝術品之畫」也可以成為商品,而「商品畫」雖然是用來交換鈔票等,但也未必完全沒有供人欣賞的使用價值。
這樣看來,似乎二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其實區別是很大的,區別最關鍵處就是文化含量的多寡。
「藝術品之畫」的文化含量較高,首先是畫者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其次觀賞者也必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則,畫者畫不出或者觀者看不懂。「
商品畫」則畫者只需有一點技術,觀者也只要看上去很像,顏色很豔即行,如是,則畫者畫的是藝術的糟粕,觀者觀的是藝術的糟粕。
有一位「大款」,通過關係找到我,要求我指導他兒子學習書法,並聲明從隸書學起。我根據他兒子的情況,叫他學《張遷碑》或《石門銘》,並贈送這兩本字帖。
一個月後,他來找我,指責我不該推薦這兩本字帖,太難看。他把自己集的電腦字拿給我看,決定叫他兒子學電腦字。
我反覆勸說而無效,他嘲笑我缺乏科學頭腦,並說:「漢朝人不會寫字,隸書難看是可理解的,時代已經進步了二千多年,又加上電腦科學,當然超過古人。
為什麼舍先進而投落後呢?」結果,他的兒子學了五年電腦字,學得神形畢肖,但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學五年的《張遷碑》、《石門銘》,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這裡就有一個文化含量問題。
宋人鄧椿在其《畫繼》一書中,專列「軒冕才賢」和「巖穴上士」二節,介紹了蘇軾、李公麟、米芾、晁補之等大文人和江參等隱士,並說:「畫者,文之極也。」
又云:「其為人也多文,雖有不曉畫者寡矣,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
並對文化修養不高的畫人大加貶斥,目為「眾工」,並鄙視說:「此若虛深鄙眾工,謂雖曰畫而非畫者,蓋止能傳其形不能傳其神也。」
現在看來,中國的所謂畫家車載鬥量,只不過是「眾工」而已,能真正稱得上畫家者,真寥若晨星也。
伏弘則不然,他雖然是一位畫家,但他首先是一位文化人,為了打開藝術之門,他發奮讀書,「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後讀完了馬克思的《資本論》以及很多本西方政治經濟學、哲學、美學、文學等經典著述。
他作了長時期的思考後,讀書又回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上,從《易經》以及各類研究《易經》的著作,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的書,到屈原、宋玉,漢文漢賦,六朝畫論,唐宋八大家、二程、朱熹,一直到梁漱溟、熊十力、魯迅等。
他一本一本地讀,特別注重哲學方面的學說,漸漸有所體悟,後來忽然頓悟,傳統是什麼,他已了解。「中國畫是哲學的」,他以傳統文化的精義再看中國畫,真是「一超直入如來地」啊!
伏弘讀書時,並未忘記研究繪畫,他大量地欣賞古今名畫,向海內外的真正名家請教。
他更多地研究書法,臨摹古代名帖,也研究黃賓虹用筆用墨之法,尤其是研究古今名家書法繪畫用筆的內涵。
哪些畫中含有傳統文化,哪些畫中僅有外形而無文化內涵,看得多了,體悟深了,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當然,伏弘也臨摹。齊梁時謝赫的「六法論」中便有「傳移模寫」一法,但他從不臨摹俗畫,也不臨摹那些缺少文化內涵的「眾工」之畫。
他的花鳥畫多學徐渭、八大山人,也學趙之謙、黃賓虹,偶爾也吸收齊白石的山水畫,並多學普荷(擔當)、八大山人、陳子莊、黃賓虹,近來重點學黃賓虹,當然其他名家,凡有文化品位的,他也都學習吸收。
但他並不機械地模仿,而是融會貫通,加之自己的體悟,然後化為己意,以意驅筆,意到便成。
伏弘的齋號曰「無對」,古人曰:「仁者與物無對。」而他的畫也和古人「無對」。所以,我們看他的畫,似徐渭而不是徐渭,似八大而不是八大,似普荷、黃賓虹而不是普荷、黃賓虹,似者,有傳統也,不是者,無對也。與人與物「無對」 ,他內證外修。
書法是傳統文人畫的根本,伏弘進一步地加強書法研究。伏弘是山東臨沂人,這裡產生過兩位大書聖,一是東晉的王羲之,二是唐朝的顏真卿。
伏弘的書房裡、畫室中掛滿了王羲之、顏真卿、其次是黃賓虹的書法,日夜觀賞,有朋友來就共同觀賞,心摹手追,他的書法大大進步了。
伏弘的書法理論受美學家韓玉濤先生影響較大,韓玉濤認為只有草書「一之舞蹈,氣之流行,道之飛動」體現中國藝術精神。
而繪畫以「寫意」最能體現中國藝術精神,寫意畫又必須以書法筆意為之。伏弘的書法也是無對的,他「敢於胡亂,深於寄情,唯觀神採,不見字形」。
伏弘以書法入畫,筆墨便有了根基,點、線、面的運用,陰陽、動靜、疾緩、剛柔的變化,無不符合法規,更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體悟和傳承。
當然,我們還不能說伏弘的書法繪畫已經爐火純青,他還在學習和研究,他還在深入,還在發展,還在進步,但他和那些「眾工」之畫相比,已有較多的文化內涵和傳統,這是十分難得的。
路子正,有文化根基,到達藝術的最高殿堂,只是時日問題。
(作者陳傳席,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美術評論家、畫家。)
祝福伏弘先生!
《嘉年華時光》作為一家文學原創平臺,歡迎各位投稿!欄目設置有美食、散文、遊記、隨筆、小說、評論等,詩歌每次投3至5首。投稿郵箱:408440374@qq.com
1、要求不違背政治內容,文字表達清新流暢,貼近生活;
2、本微刊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如不同意刪改的作者,請在來稿時註明。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文責自負。
3、來稿一律請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檔發送,務必請附帶作者簡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張。
4、稿費每月5號左右發放一次。讚賞即稿酬,讀者的所有讚賞將全額發給原創作者。
編輯微信:408440374(嘉年華)
關注原創公眾號,請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關注方式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免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