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卻流傳至今

2020-12-09 請叫我盧指導

中國自古都是禮儀之邦,更是一種人情社會,也即所謂的「人熟多吃四兩鹽」,用一句書面語來形容,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意思是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

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

蘇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時期杭州的一個縣巡檢。他寫的詩,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有關。

宋史書《清夜錄》記載:範仲淹在杭州擔任知府時,對部下很寬厚,經常舉薦跟隨他身邊的人做官。據說杭州城中的文武官員,大多都得到過他的推薦或者提拔,以及受到過他的關心和幫助,故官員們都還能崇敬範仲淹。

然而,在外縣擔任巡檢的蘇麟,由於不在杭州城裡,所以沒得到過範仲淹的照顧。於是,他就寫下了:「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一次,蘇麟因公務來杭州城見範仲淹,順便獻了一首詩,這詩中就包含了那兩句話。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從表面上看,是在詠樓臺亭榭、花草樹木,實際上卻是在暗示:這好處都被別人給佔了,自己卻得不到恩澤。

範仲淹何等聰明,看了這詩後,心中明白了蘇麟這兩句詩的含義,也懂了他獻詩的意圖。範仲淹徵詢蘇麟的意見與抱負後,又了解了他的政績,便親自寫下一封推薦信,滿足了他的要求,而蘇麟也因此升遷。

後來,這詩就成為了人盡皆知、朗朗上口的成語。至於蘇麟當時寫的全詩,並沒有流傳下來。

後世還將「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用來譏諷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親信撈取好處的人。為了方便,人們把這話簡化成「近水樓臺」四個字。

在近千年的流傳中,「易為春」也常常寫作「早逢春」。因為兩句詩,還被千古傳誦的詩人,除了蘇麟外,屈指可數。

古詩是好東西,是我國淵源流傳下來的歷史文化,所以我們更要傳承下去,多了解古詩文化。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對我國的這些文化了解過少,背詩的時候半天想不起一句,而教改以後提高了閱讀量,尤其是古詩詞的分量,增加51%,所以如果詩詞不好嚴重的為成績拖後腿。

很多家長都被孩子的閱讀還有詩詞急紅了眼,不要急,北大才女琬如編著,特邀中華書局資深編輯沈錫麟先生編校了一套詩詞讀本——《飛花令》,此書在《詩詞大會》也被推薦過。

這本書以彩繪加故事的形式能夠讓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詩詞的美妙,讓枯燥的古詩變得很有趣,來引導孩子,加深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從故事中引出詩詞,理解了之後很容易就能記住。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是能夠開發孩子對於孩子的詩詞興趣,感受詩詞的樂趣,它包含著小學生必備的古詩詞以及300多的詩詞名句。

畢竟我們也不可能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尤其是現在在家無事可做,總不能一直讓孩子玩手機電腦,不如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這套書一共79元錢,一共3本,媽媽的幾盒面膜錢,便宜實惠很划算的,心動就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宋代「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結果卻被千古傳誦
    文化發展繁榮的宋代,湧現一批批的文人墨客,其中世人皆知的唐宋八大家,在宋朝就佔有六個位置。宋代「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結果卻被千古傳誦。雖然這位詩人很懶,但這無法掩蓋他的才華。這位懶詩人就因為寫下的兩句詩被重用,我們現在聽到的近水樓臺這個成語,就出自於他寫的詩,這位被世人叫做最懶詩人的名字就是蘇麟。
  • 宋代「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結果卻被千古傳誦
    用文人來治理國家的國策並不會導致一個國家的衰弱,相反的,宋朝不殺文官的政治制度,讓文官敢於向皇帝進諫,不怕奸佞小人的陷害,提出許多治國之策,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有利的。畸形的政治制度會導致文官不敢向皇帝進諫,小人當朝。宋朝這種良好的政治制度,帶來的是百姓安居樂業,而且很少發生戰亂。
  • 宋朝「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兩句話,這首詩卻成千古名言
    這個人就是寫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蘇麟,他被稱為宋朝最「懶」的詩人,但同時他也是宋朝最幸運的詩人之一,因為他一首詩只寫了兩句話,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名言。如果換做旁人,上司只提攜了其他人,沒有提攜自己,或許會心中憤懣但選擇隱忍不發。
  • 宋朝「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兩句話,這首詩卻成千古名言
    這個人就是寫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蘇麟,他被稱為宋朝最「懶」的詩人,但同時他也是宋朝最幸運的詩人之一,因為他一首詩只寫了兩句話,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名言。如果換做旁人,上司只提攜了其他人,沒有提攜自己,或許會心中憤懣但選擇隱忍不發。
  •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2句卻流傳千古,人人皆知
    所以,統治了中國319年的宋朝才會給後世留下一個「輕武重文」的印象。 除了「唐宋八大家」裡面的宋朝詩人外,還有一位宋朝詩人非常出名。他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他的兩句詩。他一生只寫了一首詩,這詩還只有兩句,因此他也被稱為是「史上最懶詩人」。此人,就是蘇麟。他寫的是哪兩句詩,讓他一舉成名?
  •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
    史上最懶詩人:只寫了一首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至今人人會背!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1句詩卻流傳千古,如今耳熟能詳
    唐朝的詩人代表人物有李白和杜甫,李白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我認識,杜甫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在宋朝,也有幾個代表詩人,如範仲淹的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國家利益放在前面,為祖國的前途分憂的愛國情。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半首詩,至今廣為流傳,人人會背
    古詩只是我國古代詩歌文化的一種,但是它的影響深遠,正是由於唐朝的興盛,文化經濟發展的很快,因此出現了一大批的詩人,我們耳熟能詳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著名的大詩人。歷史上的「三蘇」大家都知道,都很有學問,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他也姓蘇,但是和三蘇沒有關係,這位詩人被稱為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半首詩,至今廣為流傳,人人會背。
  •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卻流傳千古被世人銘記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2句詩,卻流傳千古,你肯定也背過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2句詩,卻流傳千古,你肯定也背過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古代一位很「懶」的詩人,一生只留下2句詩,卻流傳千古
    不過並不是所有詩人都有幸能夠像李白,杜甫一樣流芳千古,還有許多詩人只有少量作品得以流傳至今,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偉大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叫做蘇麟,和其他詩人相比,蘇麟最大的特點就是「懶」,只留下2句詩……
  •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
    但總有人不按常理出牌,歷史上有個最懶的詩人,一首詩,只有兩句卻成千古絕唱,流傳至今。蘇麟,北宋詩人。並不是非常出名,但他遇到一位寬厚的上司。但蘇麟卻因外出巡檢,沒能被舉薦。回來後發現大家都有升遷,唯獨還剩下自己,心中自然不爽,但又不能公然指責上司的忽視,於是他就寫了首詩送給範仲淹。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首詩只寫了2句話,卻成為千古名句
    唐詩宋詞的牛人有很多,比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還是宋代的蘇軾、歐陽修、李清照,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他們一生寫的詩詞也有很多。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雖然名氣沒有前者那麼大,但是有的人卻只憑一首詩就能名揚千古,被後人膜拜。只憑一首詩而在高手雲集的唐詩宋詞中脫穎而出,其實是十分難得的。
  • 歷史上「最懶」詩人:一首詩就寫2句話,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
    被稱為中國「最懶」的詩人,一生中也就寫了兩句詩也許每個人都會背這兩句詩。而寫這首詩的詩人是蘇麟,北宋人,出生於公元前969年,是當時杭州屬縣的巡檢,是一個芝麻小官。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在《清夜錄》關於蘇麟的記載,是這樣子描述:「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公即薦之。」
  • 他是宋朝的一位懶詩人,一生只留下兩句詩,如今人人都會背
    在宋朝歷史上,其詩詞文化在中國歷史佔據著一席之位。宋朝鼎盛時期,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其文化發展也達到了頂峰。當時有眾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自己精彩的作品。但宋朝卻有一位懶詩人,他一生只寫了半首詩,這半首詩卻流傳至今,被大多數人所熟知。這位詩人是誰?他所作的半首詩又是什麼意思?
  • 宋朝一個懶詩人,一首詩只寫出2句,而這首詩卻被千古傳誦
    但它的由來有一段逸事,是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為了拍馬屁寫下的僅有2句的詩。這背後其實也反映了古人特別是文人說話婉轉、含蓄,用詩詞作賦,不直接表明自己真實意圖的現象。在後人讀來,也不失為一段佳話。蘇麟便想,都說雨露均沾,可為何身邊的官員都屢受提升,自己卻這麼倒黴,遲遲不受到重用?不過這話也不能說得太明白,他和範仲淹都是文人雅士,得講究意會不能言傳。於是他寫了一首馳名天下的詩,短短只有兩行:「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他以請君鑑賞的名義請見了範仲淹。
  • 北宋詩人蘇麟:一生寫了1首詩,全詩有2句,現在不知道的人很少
    有古詩,就得有詩人,不然這些古詩又從哪裡來呢?古代的詩人有很多,但能被人熟知的卻並不多,想想也是,畢竟古往今來,李白也僅僅只有一位。但我們本次要說的並不是知名度頗高的這幾位詩人,而是北宋的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超級懶的詩人,此人叫蘇麟,他一生只寫1首詩,全詩只有2句話,不過現在幾乎人盡皆知。
  • 他是古代「最懶」詩人,一生僅寫下2句殘詩,卻無人可對出後半句
    唐朝和宋朝這兩段歷史時期,誕生出了無數驚才豔豔的詩人和詞人。比如說李白、杜甫、辛棄疾、蘇軾等等,可謂是群星璀璨,才華橫溢者數之不盡。但是今天要說的確實一位「最懶」的詩人,他一生僅僅寫下了2句殘詩,卻能名傳千古。
  • 中國古代「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被傳頌到了今日
    宋朝以詞聞名,但詩與詞二者之間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而詩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成熟,所謂的唐詩宋詞也只是人們的一種統稱,宋代的詩與詞都非常的出眾。在宋朝,曾有一名詩人,他就憑藉兩句詩留名青史,是中國古代最「懶」的詩人,並且這兩句詩很多人都曾經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