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的一首詞,開篇妙語雙關,涉筆成趣,全篇更如信手拈來

2020-12-12 品詩賞詞

一首好詩經常富有深意,而且很有趣味。嚴羽就曾在《滄浪詩話》中提出,詩有別趣,主要在於含蓄雋永,令人味之生趣,而又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比如劉禹錫的竹枝詞,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一語雙關的用法,讀之很有巧趣。

再如李商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其中的一個絲字就與思諧音,可謂鍊字精準。但詩人總是喜歡含蓄,讀者在閱讀時就需要用心體會,才能感受古典詩歌的無窮魅力。下面介紹吳文英的一首詞,開篇妙語雙關,涉筆成趣,全篇更如信手拈來。

唐多令·惜別

宋代: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

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

漫長是、系行舟。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南宋著名詞人。他終生布衣、四處遊幕,暢遊感懷時,便即興題詠。吳文英的作品師承周邦彥,重視格律和聲情,也像李商隱那樣善於用典。

夢窗詞比較柔婉,多濃豔詞境,對後世影響較大。這首詞抒寫羈旅懷人,意境感人,卻不事雕琢。

開篇就充滿詩趣,一個「愁」字,上秋下心,作者採用合成手法,既交代了時節,又表達出愁怨的情感,可謂妙語雙關。

接下來續寫羈旅秋思,雨打芭蕉,也是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境,李清照、蔣捷、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經描寫過,表達了悽涼的心境和孤寂的情感。

但是吳文英卻不落俗套,「不雨也颼颼」,作者不寫秋雨,唯有秋風落葉,卻令人立刻就想到曾經是秋雨綿綿,行旅艱難,才會有起首的離人之愁。

歇拍後的幾句更有特點,又是反用辛棄疾的「卻道天涼好個秋」,明月相伴,卻不敢登樓,因為更怕愁思蔓延,無法排遣。詞人熟讀詩書,信手拈來,卻絲毫不覺唐突和晦澀。

下闋起首轉而開始傷秋,深秋過後就到歲末年關,匆匆一年又將過去。「夢中休、煙水流」,表達了自己千萬次披星戴月,不僅沒有帶來更多的財富,詞人反而覺得心中有愧,他對不住家人無數不眠日夜的期待和擔憂。

如今「燕辭歸、客尚淹留」,自己竟連候鳥都不如,讓他情何以堪。明月柔美,自己卻不敢欣賞;碧水長流,也無法載他還鄉。甚至就連傳信的鴻雁,也無法指望。詞人即使歸心似箭,此刻也只能望穿秋水,意緒茫茫。

最後三句更道出詞人內心的愁苦,絲絲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帶,卻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詞人本來身在異鄉,如今又要送客遠遊,夢窗不說自己心中的孤寂,卻藉助柳枝羈絆行舟,含蓄地點出此時的惆悵之情,擬人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令人讚不絕口。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也曾有詩,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表達了他鄉送客的悽涼景象。吳文英一邊眷戀著故鄉與親人,一邊又遭受離別之苦,同時仕途艱難、生活窘迫,可謂深受煎熬。

縱覽吳文英的這首詞,情景交融、令人感懷;全篇如信手拈來,無拘無束。上闋重在寫景,作者用「秋風、明月」等意象,渲染了羈旅的孤寂,而一句「離人心上秋」,又極富有情趣。

下闋情感表達得樸實真摯,也顯得極其爽快,卻令讀者深切地感受到其內心的離愁別緒。正所謂,秋心合成愁,雨停風嗖嗖,他鄉送知己,垂柳系行舟

相關焦點

  • 吳文英最著名的一首詠荷詞,全篇無處不在寫荷,卻又無處不在寫人
    下面這首詞,是吳文英詠荷花的一首著名作品,全篇藉助詠荷,抒發了詞人對一位女子的追憶之情,全篇以「怨」字為中心,以豔麗多姿的字眼,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哀怨動人的詠荷圖景。吳文英的這首詞,除了用字鮮豔之外,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詠物與寫人的完美結合,全詞處處不離荷花的特性,但同時又處處在寫人,讀完之後,令人難分是在寫人還是在詠荷。可見,詞人是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詠物之中了,所以才會寫得如此言辭懇切,哀怨動人。
  • 每天一首古詩詞|吳文英: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唐多令.惜別》吳文英的這首《唐多令》寫的是羈旅懷人。「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開端一問一答:怎樣合成一個「愁」呢,是離別之人的心上加個秋。近乎字謎遊戲的兩句,不僅緊扣秋思離愁,且涉筆成趣。秋雨初停,天涼如水,明月東升,正是登樓納涼賞月的好時候,詞人卻說自己「有明月,怕登樓」,因著呀,「月是故鄉明」,明月最是能挑起遊子的思鄉之情。下片:往昔的種種情事好像夢境一樣去悠悠,就像是花飛花謝,就像是滾滾的煙波般向東奔流。
  • 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可是有時秋雨綿綿、寒風陣陣,又帶來幾點愁緒;流水汩汩、歲月匆匆,更觸摸著內心的憂傷。唐代一位詩人就曾觸景生情,表達自己的複雜情緒。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秋思唐代:白居易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
  • 劉禹錫的一首五律,妙語雙關,彰顯出詩人的高潔情懷
    雨後空氣清新,一塵不染,更能感到花兒的潔白與淡雅。沒錯,這些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梔子花,每到梅雨季節,房前屋後、遠山近水,總能聞到它散發的濃鬱花香。唐代一位詩人也非常喜歡梔子花,還譜寫了一首傳世之作。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五律,妙語雙關,彰顯出詩人的高潔情懷。
  • 唐代任性詩人,信手拈來首一悽美之詞,僅27個字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比如李白,才高而任性,簡直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長的、短的,古體、律師、絕句,信手拈來。又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溫庭筠,因為出身貴族,所以他的任性是骨子裡的,因為文章寫得太好,居然成為唐代考場大名鼎鼎的「槍手」,令考官是一見他來考試都小心翼翼。當然,溫庭筠的天賦不容置疑,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確實是有任性資本。
  • 王維的一首律詩,僅是結尾兩句就耐人尋味,全篇更顯恬淡閒適
    一部小說從構思、開篇,然後發展到高潮,最後再有一個令人遐思的結尾,一定會讓讀者大呼過癮。一首詩也許開篇一般,過程描寫也很平平,但如果有一個美妙的結尾,也會令人記憶猶深。比如秦觀的《滿庭芳》的結尾,「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流連難捨之意就盡在其中。
  • 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
    每次讀到魯迅的詩文,都感覺到先生仿佛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無論是魯迅的小說,還是他的雜文,或是他的詩歌,都描寫深刻、語言辛辣,極大地鼓舞了讀者的信心和革命者的士氣。下面介紹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答客誚作者:魯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並非每一首詞都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變得更加經典,他仿的那一首《浣溪沙.漁夫》雖然毫不介意地借用了張志和原作的「斜風細不須歸」的佳句,但是讀起來卻不如原作的意味深遠。但是創作的熱情並不能讓蘇軾停止腳步,他藉由自己的神來之筆和對佳句詩篇的熱愛,創作了一首迄今為止不能超越的巔峰之作,這首作品全篇引用原作,但是卻不著痕跡,讓讀者說不出到底來自哪裡。
  • 吳文英很清雅的一首詞,朗朗上口,杜牧若能重生,也會為之鼓掌
    無獨有偶,宋代一位才子也是多情,戀戀不捨分別已久的伊人,於是填詞一首。下面分享吳文英很清雅的一首詞,朗朗上口,杜牧若能重生,也會為之鼓掌。夜遊宮·人去西樓雁杳宋代:吳文英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
  • 一首題在驛站樓上的詞,開篇驚豔世人,作者是不是李白被爭議千年
    有兩首最早的詞,都被不少人認為是出自李白之手,一首是《憶秦娥·簫聲咽》,另一首是《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第二首詞,作者是不是李白被爭議了千年後,如今尚無定論,如果屬實,那這可能是我國第一首詞作。
  • 辛棄疾此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一遍就能記住,800年無名家點評
    辛棄疾是南北兩宋存詞最多的文人,詞作共600餘首,他的詞變化無端,毫無規矩可言,但世人卻全盤接受,只因那份別具一格。《青玉案》中,他是「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痴情漢;《破陣子》中,他是」醉裡挑燈看劍「的落寞將軍;《清平樂》中,他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鄉村閒散人。辛棄疾總是能耐,將一些陳詞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讓後世文人移不開眼。
  • 《絳都春》:吳文英為什麼寫這首詞,詞人是從哪些方面表達思念的
    在南宋詞壇,吳文英是不得不說的一位詞人。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吳文英一生未第,布衣終身,以清客的身份寓居於幕府之中,《宋史》無傳。開篇三句「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詞人以「燕子」的意象起調,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燕子一直是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也被經常吟詠的對象,如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邶風·燕燕》中,就有「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 四大名著:我國文學巔峰,開篇詞精妙絕倫,你更喜歡哪部開篇詞?
    它們都有各自精彩的開篇詞,或在第一回正文開端,或在第一回正文內。若問哪部開篇詞最好,我選《三國演義》開篇詞。什麼是開篇詞?這裡簡單普及下。開篇詞,在古代小說中使用最廣,通常以詩詞、長短句等方式出現。我們來看看四大名著精美絕倫的開篇詞,看看您更喜歡哪一篇?《紅樓夢》開篇詞《紅樓夢》的開篇詞,也叫開卷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 《宋詞三百首》中最長的一首詞,請背誦全文!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宋詞三百首》中最長的一首詞《鶯啼序》:鶯啼序·春晚感懷南宋·吳文英《鶯啼序》首創於南宋中期,是一首四闋長調,全篇有二百四十字,不僅在《唐詩三百首》中是最長的,且在整個詞史上也是最長的。
  • 納蘭性德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一首感人的詞,開篇第一句震撼人心!
    清朝時期的納蘭性德便是一位多情的才子,一生寫過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愛情詞,尤其是在他原配妻子逝世之後,更是痛苦不已,為此寫下諸多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特別是他的這首《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更是以一種深情的口吻,以及獨特的情感來描寫,從而也令這首詞最終成為了他諸多悼亡詞裡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李清照對於周邦彥就有過極高的評價,他在《詞論》裡對於蘇軾的詞,其實是持批評的態度,認為他的作品不像詩,也不像詞,只不過是短句而已;當然這是才女對於詞的看法,並不是說他就否定了蘇軾的才華(我個人是最欣賞蘇軾);所以她更推崇的是周邦彥,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說到詩詞,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唐詩宋詞,他們是唐朝的宋朝的的文化巔峰。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
  • 吳文英的一首《齊天樂》,借古蹟來抒發弔古傷今的情感,意味深遠
    吳文英與馮深居同登禹陵,一起拜謁這位治水得力、功績卓著的禹王,自然引發他們借古鑑今、世事滄桑的喟嘆。上闋開篇「三千年事殘鴉外」七個字,便把讀者引進了一片蒼茫渺遠的荒古時代。「三千年」即夏禹時代至南宋理宗時期,已有3000多年,這裡用數字,是想營造一種久遠無盡之感。
  • 南宋才子一首悼亡詞,起筆就驚警,行文更是夢縈魂繞
    追憶一個人不僅需要勇氣,而且更能顯出其細心之處。蘇軾在《江城子》中寫道,「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詞人將自己與妻子過往的生活細節表現得真切感人,才使得讀者印象深刻。下面介紹的詞人文筆也是非常細膩,南宋才子一首悼亡詞,起筆就驚警,行文更是夢縈魂繞。
  •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雪幹北宋:王安石雪幹雲淨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他更喜歡描寫湖光山色,其詩歌也體現出雅麗精絕的特點。但荊公經過長期的藝術追求,文學創作水平終於顯得水到渠成。詩人晚年安居在金陵的鐘山腳下,這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既沒有塵世的喧囂,也沒有朝堂的煩惱,荊公可以在此靜心養性,也能安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