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在剛開始進入機構學琴時,進度總是很不如人意,跟她一起學琴的孩子都紛紛會彈曲子了,她還在學著怎麼擺正指法。要不是她在練琴之前展現過一些小天賦,怕是連她媽媽都要覺得她沒有天賦,要任由她放棄鋼琴了!
很多家長和朋友,都以「鋼琴幾級」、「有沒有參加比賽獲獎」作為判斷孩子學琴進度的標準,但卻忘了在最初讓他們學琴,是為了讓他們能掌握一項技能和培養一個興趣愛好。
其實就孩子學鋼琴而言,並沒有一個標準的進度,即你學了多長時間,就該會彈多少首曲子和達到怎樣的水平。因為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屬於細水長流型,會在時間中,慢慢積累技能;有的人屬於火山噴髮型,可能剛開始時並不能get到技能和技巧,但只要勤加練習,就能在某一天打通任督二脈,找到學琴的節奏,然後開啟學霸路程……
大家都知道,造房子時最重要的是打地基,就連普通的農村兩層住房,都需要花3個多月的時間。因為蓋房子打地基考驗的是地基承載力,在房子的重力下,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房子開裂,而且房子越高重力越大,地基的承載力就越大,所以地基承載力必須要等於或大於房子的重力。
學鋼琴的也是一樣的,在學習前期花的時間越多、費的心思越多、基礎打得越牢靠,後期的進步也就越快,若是一味的只趕進度,就如同人們建造「空中樓閣」,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引人注目,但卻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而香消玉殞,只能燦爛一時。
著名鋼琴家郎朗在小時候練琴時,也曾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在鋼琴基礎上,眼看著他學的這樣慢,他的父親也有點著急,問郎朗當時的老師朱雅芬女士說「為什麼一起學的孩子都彈到這個幾首曲子,練到這幾本書了,我們的進度會不會太慢了?你看郎朗這麼聰明,為什麼要壓著他一直彈低程度的基礎練習呢?」
朱雅芬女士聞言後回答「急什麼?將來有你快的時候。」因此郎朗在鋼琴的基礎部分,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去反覆打磨聯繫,才能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彈鋼琴並不是單純的練習手法技巧,裡面還有情緒的表達和手法強弱的表現。這些都是在彈鋼琴時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曾經見過一個考過十級的孩子,但是彈起曲子來卻磕磕碰碰,在被別的家長問及車爾尼849.299等內容時,卻張口閉口欲言又止,不禁讓人覺得可惜。鋼琴的級數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演奏水平,如果不注重基礎技能的練習,拿到十級證書也可能是「嬰兒水平」,這點比其他的都更為重要,這些都與基礎牢靠與否有莫大的關聯。
所以家長們在監督孩子學鋼琴時,不要為了趕進度而催促老師和孩子,這樣的話,不僅會讓他們學的不精,還會耽誤孩子們以後的進度。
厚積才能薄發,萬事只要基礎打牢,就可以在面對未來時略顯輕鬆一些,不然只會遇到一路坎坷還無力去抵抗。歲寒三友中的竹子,破土前就已經深埋在地底下三釐米,而這三釐米也是它們花了三四年突破層層土石才能做到的,在它破土而出以後,它就可以每天以30釐米的速度增長,這樣的增長速度與它在地底下的衝勁有關,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準備工作,在突破障礙以後的成長自然是勢不可擋的!
即使不能整天盯著孩子和老師要進度,家長們也可以在陪孩子練琴時,多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多讓孩子練習基礎的內容,如車爾尼練習曲、哈農、音階、琶音等,並且要多讓孩子做識譜練習,了解音樂相關的基本知識;第二,要注意孩子平時的彈琴姿勢,掌握正確手型、指法等,只有基礎打穩了才能夠彈奏得更加輕鬆自然;第三,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養成惰性,鋼琴也是沒辦法練好的。
以上三點都是孩子們在彈琴時容易養成的不良習慣,一旦壞習慣養成,以後再想改就難上加難了!所以這些都要在他們練琴初期就要做好。好的習慣能伴隨孩子們的一生,好的基礎也能讓孩子在專業上突飛猛進,所以家長們,無論在日常課業還是鋼琴方面,都不要急於求進,給孩子們留出打基礎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在在專業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