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啟蒙老師朱雅芬說:學琴不要趕進度,將來有你快的時候!

2020-12-18 鋼琴音悅匯

侄女在剛開始進入機構學琴時,進度總是很不如人意,跟她一起學琴的孩子都紛紛會彈曲子了,她還在學著怎麼擺正指法。要不是她在練琴之前展現過一些小天賦,怕是連她媽媽都要覺得她沒有天賦,要任由她放棄鋼琴了!

很多家長和朋友,都以「鋼琴幾級」、「有沒有參加比賽獲獎」作為判斷孩子學琴進度的標準,但卻忘了在最初讓他們學琴,是為了讓他們能掌握一項技能和培養一個興趣愛好。

其實就孩子學鋼琴而言,並沒有一個標準的進度,即你學了多長時間,就該會彈多少首曲子和達到怎樣的水平。因為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屬於細水長流型,會在時間中,慢慢積累技能;有的人屬於火山噴髮型,可能剛開始時並不能get到技能和技巧,但只要勤加練習,就能在某一天打通任督二脈,找到學琴的節奏,然後開啟學霸路程……

大家都知道,造房子時最重要的是打地基,就連普通的農村兩層住房,都需要花3個多月的時間。因為蓋房子打地基考驗的是地基承載力,在房子的重力下,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房子開裂,而且房子越高重力越大,地基的承載力就越大,所以地基承載力必須要等於或大於房子的重力。

學鋼琴的也是一樣的,在學習前期花的時間越多、費的心思越多、基礎打得越牢靠,後期的進步也就越快,若是一味的只趕進度,就如同人們建造「空中樓閣」,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引人注目,但卻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而香消玉殞,只能燦爛一時。

著名鋼琴家郎朗在小時候練琴時,也曾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在鋼琴基礎上,眼看著他學的這樣慢,他的父親也有點著急,問郎朗當時的老師朱雅芬女士說「為什麼一起學的孩子都彈到這個幾首曲子,練到這幾本書了,我們的進度會不會太慢了?你看郎朗這麼聰明,為什麼要壓著他一直彈低程度的基礎練習呢?」

朱雅芬女士聞言後回答「急什麼?將來有你快的時候。」因此郎朗在鋼琴的基礎部分,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去反覆打磨聯繫,才能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彈鋼琴並不是單純的練習手法技巧,裡面還有情緒的表達和手法強弱的表現。這些都是在彈鋼琴時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曾經見過一個考過十級的孩子,但是彈起曲子來卻磕磕碰碰,在被別的家長問及車爾尼849.299等內容時,卻張口閉口欲言又止,不禁讓人覺得可惜。鋼琴的級數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演奏水平,如果不注重基礎技能的練習,拿到十級證書也可能是「嬰兒水平」,這點比其他的都更為重要,這些都與基礎牢靠與否有莫大的關聯。

所以家長們在監督孩子學鋼琴時,不要為了趕進度而催促老師和孩子,這樣的話,不僅會讓他們學的不精,還會耽誤孩子們以後的進度。

厚積才能薄發,萬事只要基礎打牢,就可以在面對未來時略顯輕鬆一些,不然只會遇到一路坎坷還無力去抵抗。歲寒三友中的竹子,破土前就已經深埋在地底下三釐米,而這三釐米也是它們花了三四年突破層層土石才能做到的,在它破土而出以後,它就可以每天以30釐米的速度增長,這樣的增長速度與它在地底下的衝勁有關,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準備工作,在突破障礙以後的成長自然是勢不可擋的!

即使不能整天盯著孩子和老師要進度,家長們也可以在陪孩子練琴時,多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多讓孩子練習基礎的內容,如車爾尼練習曲、哈農、音階、琶音等,並且要多讓孩子做識譜練習,了解音樂相關的基本知識;第二,要注意孩子平時的彈琴姿勢,掌握正確手型、指法等,只有基礎打穩了才能夠彈奏得更加輕鬆自然;第三,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養成惰性,鋼琴也是沒辦法練好的。

以上三點都是孩子們在彈琴時容易養成的不良習慣,一旦壞習慣養成,以後再想改就難上加難了!所以這些都要在他們練琴初期就要做好。好的習慣能伴隨孩子們的一生,好的基礎也能讓孩子在專業上突飛猛進,所以家長們,無論在日常課業還是鋼琴方面,都不要急於求進,給孩子們留出打基礎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在在專業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相關焦點

  • 學琴,最後進步最快的,都是開始進度最慢的!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孩子們在學琴的時候,家長不免有這樣的困惑: 「別人家孩子跟我家孩子一起開始學琴,到現在已經5級了,我家孩子的進度怎麼那麼慢呢?究竟是孩子天賦差還是老師在故意拖課時賺錢?
  • 誰能成為第二個郎朗?郎朗的鋼琴啟蒙老師朱雅芬有話要說
    眾所周知,郎朗現已成為中國著名的鋼琴演奏者,曾在多個世界矚目的海內外重要場合進行演出,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伴隨著郎朗等一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傑出鋼琴家的不斷湧現,給「學琴熱」又添了「一把火」。因此鋼琴家郎朗的老師——著名音樂教育家朱雅芬教授家中的電話也總是響個不停。
  • 朱雅芬教授:鋼琴學到一定程度,對你將來的各方面都會有好處!
    學鋼琴的朋友們應該都很熟知朱雅芬教授,她是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當然,她還有另一個被人熟知的身份——郎朗的鋼琴啟蒙老師。 但是即便不能成為鋼琴家,學鋼琴也一定對大家未來的擇業、學習和發展有很多好處。 的確,學琴若抱著功利的心去學,會讓原本一件純粹的事情失去了本心。提到學鋼琴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過級、當老師、當鋼琴家,但其實鋼琴更深層次的延展性遠遠多於這些。
  • 專訪郎朗啟蒙教師朱雅芬:他不是一般的鋼琴家
    如果不是查詢朱雅芬的百度百科,根本感受不到她已經年近90歲,5月6日晚上,在浙江音樂學院郎朗杯鋼琴大賽現場,有記者猜測,身為評委的她,不過70多歲。在鋼琴大賽的間隙,朱雅芬落座接受記者採訪,她思路敏捷、口齒清晰。看到電視臺的記者把話筒「懟」到她面前,她還很「調皮」地說「是不是離我太近了?我感覺自己一開口會把話筒咬掉」,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朱雅芬是郎朗的啟蒙導師,她教郎朗鋼琴的時候,郎朗才不過4歲。
  • 訪國際著名鋼琴演奏大師郎朗與恩師朱雅芬教授
    中國改革報:朱教授,郎朗從3歲多開始跟您學琴,請您給我們講一講,在您心目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  朱雅芬:應該說剛開始我覺得郎朗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孩子。現在,郎朗已經成長為一位國際著名的鋼琴大師。他熱愛音樂、熱愛鋼琴,而且他視野很開闊,不局限於自己彈鋼琴,他超過了一般的鋼琴家。  我覺得郎朗不僅有世界的視野,同時也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根基。
  • 郎朗心痛憶往事:沒給鋼琴老師送紅包,她差點毀了我一生
    1985年,郎朗才3歲,郎國任通過朋友介紹,帶兒子拜師朱雅芬教授。朱教授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當時在瀋陽音樂學院任教。她是上海人,後插隊到瀋陽,成了瀋陽的兒媳婦,與婆婆住在一起。 每次父親帶郎朗來學琴時,郎朗總要先對朱老師的婆婆說「對不起,打擾了」,然後才開始練琴。
  • 你沒去荔波看郎朗音樂盛典?沒關係!囉說君帶你去現場!
    你知道現場有多少人嗎?這麼多!!這真的不是車展嗎?
  • 沒有父親的存在就不會有今天的天才鋼琴家,母親都說:你太狠了!
    能狠下心對自己的狠的人永遠都是最恐怖的,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他的身體裡究竟能蘊含多大的力量。然而光是自己狠也不是長久之計,還需要有一個要求你時刻要刻苦訓練的人,他也是成功的關鍵。郎朗的父親在他三十年的學琴生涯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父親的存在就不會有今天的天才鋼琴家。縱觀朗朗30年的求學成長史,郎朗父親的教育方法一般人是學不來的。
  • 盤點明星學鋼琴:郎朗最早,李雲迪最晚,而他為媽媽寫了一首歌
    郎朗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在很小的時候,郎父就有意識地對他開始鋼琴啟蒙,3歲時正式師從瀋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學習鋼琴。鄧紫棋鄧紫棋4歲開始學鋼琴,5歲開始嘗試作詞作曲,13歲就完成了ABRSM英皇鋼琴考級八級,從小學鋼琴的鄧紫棋,和很多學琴的孩子一樣,有一個難忘的琴童生涯。
  • 郎朗:不服氣對於中國鋼琴家的輕視 想和莫扎特交換一天人生
    你是每次來深圳就住在這個酒店?郎朗:一直在那,就是,反正就是有個琴,現在已經習慣了,我覺得住hotel也有住hotel的好處,就是說你一下來,就直接見老師然後就開會,或者上大課,一講講一晚上,小孩都快睡著了,我說不行,還有幾個。陳魯豫:小孩聽你的課會睡著,我以為他們會特別。
  • 曝郎朗3歲開始學琴 曾受父親點撥(圖)
    觀點A:父母要有一顆堅定的心  觀點B:父母要去除功利心  無論學什麼,父母都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學鋼琴也不例外。郎朗、李雲迪等人的父母始終堅信要讓孩子鋼琴學有所成,懷揣一顆無比堅定的心。  郎朗是在爸爸的點撥下開始學琴,張昊晨則是被媽媽引導,父親啟蒙了陳薩。
  • 朗朗的花式彈琴,學鋼琴手型是最重要的?
    有些鋼琴老師在教孩子學入門級的課程時,有些長達一兩年時間都在教孩子手型。有個老師,幾乎每一節課都提醒孩子手型、手型、手型。有些孩子很緊張,學了一年多,也沒有完整的歌曲能流暢彈下來。我們看一下鋼琴家朗朗的老師朱雅芬教授是怎麼討論手型:朗朗的鋼琴啟蒙老師就是朱雅芬教授,也是教郎朗教得最久的一位老師。朱雅芬教授認為,手型在孩子學琴的階段很重要,但是不能去過度糾正,每個孩子年齡不一樣、手的大小長短不一樣、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樣。
  • 2歲寶寶學鋼琴被婉拒,多大學琴合適?老師一席話讓家長心頭一顫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藝術薰陶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學鋼琴,有一些甚至不到2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學琴經歷。
  • 郎朗淚奔:成名後,我絕不讓父母再流淚
    郎朗與朱雅芬教授在恩師、瀋陽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朱雅芬的推薦下,郎朗拜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一位女教授為師。因郎國任沒給對方送紅包,女教授心裡一直有氣,用言語羞辱、打擊郎朗,想將他逼走。郎朗和父親總以為是自己彈得不好,越發刻苦訓練。跟老師學琴的3個小時裡,他只休息10分鐘,別的學員喝水、上洗手間磨磨蹭蹭,郎朗卻聚精會神地坐在凳子上練琴。這樣一來,他平均每天要比其他學員多彈20分鐘。郎國任和妻子送兒子學琴,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他戒菸戒酒,在北京省吃儉用,經常傍晚去集貿市場買打折的蔫菜。
  • 郎朗談學琴 讓貝多芬變成奧特曼
    在首發式前,郎朗表示:「一年半前我們推出的鋼琴教材《和郎朗學鋼琴》是針對有一些鋼琴學習基礎的小朋友的,而這次推出的《郎朗啟蒙教程》針對的是剛剛學習鋼琴的孩子們的。這一次我們把教程變成若干環境的課程。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特別愛看童話,儘管練琴很緊張,但是每天都要看半個小時的童話。因此,我們把童話放在音樂中,讓莫扎特變成米老鼠,讓貝多芬變成奧特曼,讓巴赫變成孫悟空,讓音樂進入小朋友們熟悉的環境中。
  • 郎朗給孩子們上網絡藝術直播課
    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幼兒園,有一天我5點半就起來練琴,成了樓裡第一個練琴的人。」郎朗告訴孩子們,自己最開始跟著會拉二胡的父親學彈琴,學了半年後跟著朱雅芬老師學彈琴,朱老師也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教給了我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最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是郎朗介紹自己如何讓彈琴不枯燥的經驗。
  • 打造「鋼琴之都」:郎朗恩師朱雅芬等音樂大咖現身重慶九龍坡獻策
    學琴之路只有勤學苦練沒有所謂的快樂學習這一說論壇上,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中國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潘震宙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知名的鋼琴家在教孩子學琴時,因為孩子偷懶,氣得用拐杖拄得地板咚咚咚的響。
  • 家長如何選鋼琴老師,請記住朗朗的恩師朱雅芬強調的這幾點!
    本期,我們來聽一聽,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同時作為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的老師——朱雅芬教授,在面對家長、學生和老師的疑惑時的見解。朱雅芬教授:「系統的學習,有個老師指導,是很有必要的。挑選老師的時候,這個老師要喜愛這個孩子,是首要條件,其次,要看這個老師對兒童的教學感不感興趣,他是不是很有耐心,他的性格能不能跟孩子的愛好結合在一起。如果這個老師,音樂方面不錯,但他不喜歡孩子,或者是用一種對成人的教育的辦法來教,那可能就不大合適了。」No.4Q:學鋼琴靠家長還是靠孩子?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還有的家長說,孩子學習音樂必須是一個痛苦艱難的過程,必須靠催逼磨才能學好。每當我路過琴房時,總會聽到鋼琴老師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注意,手指要抬高指,抬起來!不要偷懶」「指尖站起來,不要折,也不要摳!」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中,很多孩子抱怨「學琴真苦」,從而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琴了。當然,任何一個行業,不經過艱苦的專業化訓練,是達不到專業的水準。
  • 被譽為「中國的莫扎特」,郎朗年少成名,離不開這位老師的培養!
    郎朗年少成名,在郎朗蛻變成鋼琴家的成長經歷中,有一位老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陪伴其多年的朱雅芬老師。朱雅芬是我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 她195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1978年朱雅芬老師在瀋陽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1986年,郎朗的爸爸經過多方打聽將4歲的郎朗拜於朱雅芬門下學習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