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情施意丨恩施有所需 杭州盡所能 杭恩攜手扶貧成全國成功案例

2020-12-21 法制現場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相隔1200公裡

杭州恩施州兩地在脫貧攻堅中結緣

4年多來,杭州市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2億元,精準投建950個幫扶項目,覆蓋恩施全州88個鄉鎮和111個深度貧困村,直接帶動23.36萬人脫貧增收,助2.22萬貧困人口在浙江穩定就業。

今年9月26日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舉辦的

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

《杭恩攜手扶貧新模式》

成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領域唯一入選案例

汩汩清泉入農戶,兩把炊壺成歷史

「聽水響、看水流、吃水貴如油。」恩施州屬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地下中空,很多地方缺水。

巴東茶店子鎮14個村、2000多戶貧困戶祖祖輩輩缺水。每戶都有兩把炊壺,一把炊壺自用,燒旱窖水、屋頂雨水;一把炊壺待客,燒買的純淨水。

為找水源,杭州扶貧幹部與當地人民一道爬峭壁,鑽密林,投入幫扶資金900多萬元建飲水工程。「天渠」橫跨兩鄉鎮,途經巴野公路3條隧道,施工難度很大。2019年夏工程投入運行,汩汩清泉流入農戶,兩把炊壺遂成歷史。

在鹹豐,杭州投入600萬元支持坪壩營建水庫,徹底解決2.62萬農民吃水難題,終結高氟水、「八筒牙」。

這兩項引水工程,只是杭州幫扶實施大量民生項目的縮影。

恩施州每年近80萬農民外出務工,大量留守兒童也成為杭州「心尖上的寶貝」。

東瀼口陽光小學306名學生90%是留守兒童,60%來自建檔立卡戶,10%是殘疾人家庭的。由於學校條件差,師資流失嚴重,七八十個孩子擠在陰暗潮溼的地下階梯教室通鋪睡覺,全校只有1個洗澡間。

經杭州扶貧幹部多方協調,不到1年時間,1棟7層樓高的杭援公寓落成,300多個孩子滿心歡喜搬進新宿舍。杭州市刀茅巷小學、下城區黨員、杭州僑商協會等各方發力,陽光小學處處充滿著「杭州元素」:懸浮地板運動場、舞蹈室、音樂室、微機室、親情視頻室……

4年多來,杭州市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2億元,社會捐贈超3億元,幫扶項目950個,項目覆蓋88個鄉鎮111個深度貧困村,惠及40餘萬人。

輸血更造血,茶葉變「金葉」

恩施產業中,茶葉居第一。

作為我國重要的茶葉主產地,恩施州茶園面積達169.9萬畝,年產量超10萬噸,茶農超80萬人,但產業化水平不高。

11月18日,恩施市龍鳳鎮碾盤村貧困戶高先福,正在裝修3層樓的新房。高先福種了7畝茶,過去因產品粗放賣不出好價,每年純收入僅2000餘元。2018年,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引進國內大型抹茶企業——浙江新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龍鳳鎮建起一座設備全進口的抹茶加工廠。高先福開始為新工廠種茶——機械化作業、科學種管,冬管時間縮短一半,產量卻更高了,他的年收入達到2.5萬元。

江浙市場愛白茶,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在鹹豐建了20個茶廠,引進浙企種白茶12萬畝;在鶴峯縣建立有機硒茶研究分院,完成了近4萬畝有機茶園認證……

浙企入恩,產業紮根,帶動力強,恩施獲評2020浙商最佳投資城市。100餘家杭商企業到恩施投資,新洲茶葉、洲際食品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落戶,實際投資額達40.6億元。

「魚漁」兼授,志智雙扶

「今年8月,有幸參加杭州市對口幫扶恩施州鄉村振興幹部培訓班,收穫很多,尤其是人居環境整治、院落布局等鄉村振興的『杭州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恩施市二官寨村黨支部書記康尚說。

杭州市致力於培育一支「帶不走」人才隊伍。截至目前,杭恩兩地累計互派掛職幹部276名、專技人才1329名,幫助恩施州培訓黨政幹部16344人次、專技人才33005人次、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6394人次,輸送先進技術89項。

3月21日,湖北疫後最大規模復工專列D2248次列車從恩施火車站開出,1079位恩施籍人員返回浙江就業。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杭州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恩施貧困人口赴杭州就業。4年來,兩地舉辦40場專場招聘。技術培訓助3.52萬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魚漁兼授、志智雙扶。2018年開始,依託杭州職業院校,每年招200名恩施學生赴杭就讀,每生每學年1.5萬元補助,並向20名優秀貧困學生發獎學金。

「自2016年以來,兩地以『中央要求、恩施所需、杭州所能』為總原則,攜手打出系列組合拳,為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杭恩模式。」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領隊、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說。

---END---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翟興波 冉運芳 胡建亮

編輯:劉陳 郭曉暉

審核:萬銳

【來源:恩施扶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雜誌上的「杭情施意」 | ​從「人間天堂」到「中國旅遊...
    杭恩扶貧協作經驗登上《杭州》雜誌什麼是《杭州》《杭州》雜誌,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副省級城市地方黨刊,作為中共杭州市委的機關刊物,是市委指導全市工作的重要思想輿論工具藉助大數據,恩施地心谷景區董事長崔應朝對未來也更有信心。這也折射出恩施旅遊的下一個發力點,通過旅遊網際網路營銷、旅遊大數據、旅遊產品供給側改革為旅遊賦能。02旅遊扶貧,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我們這裡原來是土家族部落,屬於深度貧困村,吊腳樓破敗不堪。但是現在改造成了民宿,這裡的住宿條件很不錯的。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杭恩扶貧協作匯報片與歌曲《築夢萬水千山...
    恩施州著名詞作家談焱焱、曲作家楊軍聯袂創作歌曲《築夢萬水千山》以表達恩施人民對杭州人民傾心傾情傾力援助的敬意,也為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加油喝彩。杭州市134所學校、68家醫院結對幫扶恩施州130所學校、90家醫院,222家杭州企業和社會組織與恩施249個貧困村結對, 134位杭州企業家和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145個恩施貧困村「名譽村長」開展「走親連心1+5行動」,杭州市社會各界捐贈款物達3億元。
  • 2019恩施州VS杭州西湖龍船賽歌會在杭州西湖隆重舉行-閃亮你的歌
    11月14日獲悉,以「杭情施意 恩施等你」為主題的「2019恩施州VS杭州西湖龍船賽歌會在西湖遊船上隆重舉行。為了讓杭州市民更直觀深切的了解到恩施文化,突出兩地差異化,對歌會特意邀請了杭州特色的文化節目同臺演出,越劇選段《十八相送》、舞蹈《煙雨江南》、古琴《高山流水》等節目充滿了江南風韻,如果說恩施的歌是山一般的豪邁,杭州的舞就是水一樣的柔情,山水相依,杭恩一家親。文化搭橋,對歌傳情,旅遊唱戲。
  • 江幹區工商聯赴恩施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任大峽谷風景區管理處大廟村「名譽村長」;葉建統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任新塘鄉木慄園村「名譽村長」。具體介紹了「名譽村長」「硒品入杭」「恩施月嫂」「山中車間」和「杭情施意」五大協作品牌,著重講述了「名譽村長」的工作成效和入選2019年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典型案例的喜人成果。
  • 凝聚社會力量 攜手脫貧攻堅——杭州市與恩施州探索社會扶貧協作新...
    2019年,杭州市社會幫扶資金超過8840萬元,有60個鄉鎮結對幫扶恩施州68個鄉鎮、170家企業和41家社會組織,共結對幫扶303個貧困村;有131位明星企業家(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166個貧困村的「名譽村主任」。依託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全國首批全域旅遊創建城市」的優勢,開展了旅遊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智慧城市建設等,打造恩施州經濟綠色發展新引擎。
  • 「三線作戰」顯擔當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杭州市派出 20 名幹部、53 名長期專業技術人才和 450 餘名短期人才先後奔赴恩施,在戰貧的田間地頭、在戰疫的防控一線、在戰洪的危險時刻,他們與恩施廣大幹部群眾並肩作戰,用智慧和汗水詮釋著使命擔當。杭州攜手恩施戰貧、戰疫、戰洪,一場硬仗接著一場硬仗打,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脫貧攻堅共奔小康路上步履鏗鏘。
  • 江幹有不一樣的故事~
    最近,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回鄉創業」和「扶貧脫貧」這些焦點話題搬上了大熒幕。電影主要講述了三個主人公回鄉創業,立志要用所學到的知識幫助家鄉脫貧致富,在經歷了無數次挫折與坎坷之後,終於為家鄉尋找到了一條成功的致富道路的故事。然而,電影終歸是藝術創作。現實中的扶貧協作是如何開展的?
  • 精準扶貧主題音樂劇《太陽照在屋頂上》恩施成功首演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張世濤)12月4日晚,由中共恩施州委宣傳部、恩施州文化和旅遊局、湖北省民族歌舞團出品的音樂劇《太陽照在屋頂上》在恩施大劇院成功首演現場雷鳴般的掌聲,是獻給「離別」的「扶貧尖刀班長」肖近山、是送給「站起來」的「村民」根生們。《太陽照在屋頂上》以恩施扶貧尖刀班真實故事為原型,集平凡與真實於一體,融喜劇精神與正劇意識於一爐,展現了精準扶貧背後的人性之美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謳歌了「脫貧攻堅、人民至上」的時代主題。
  • 杭州旅委集結30家旅行社赴恩施踩線 秘境巴東驚呆眾人
    ,湖北恩施,雖然相隔千裡,卻因東西部扶貧協作,將手緊緊牽在一起。「恩施所需,杭州所能」。6月上旬,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記者跟隨杭州市旅委,走進恩施州,發回精準扶貧一線最新報導。 第一站:巴東縣巴東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隸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連宜昌興山、秭歸、長陽,南接五峰、鶴峰,西交建始、重慶、巫山,北靠神農架林區。今天的巴東城,前世是有近千年歷史的巴東老城。
  • 杭州援派恩施扶貧幹部韋鋒 直擊深度貧困縣,點亮深山奇夢
    戴著草帽,手拿小土豆,嘴裡蹦出的一個個推介詞彙專業得儼然是一位恩施土豆種植專業戶。其實他是杭州援派恩施巴東縣的扶貧幹部韋鋒,現掛職巴東縣委常委、副縣長。2018年4月18日,韋鋒帶領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巴東縣工作組抵達恩施州最偏遠的巴東縣。這是當時恩施州唯一一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在韋鋒帶領下,巴東工作組直擊扶貧最痛處,點亮無數深山夢。
  • 2019網絡扶貧案例入選名單公示,貴州6個案例入選
    10月8日,網信中國公眾號發布了「2019網絡扶貧案例入選名單公示」信息,名單包含了十大網絡扶貧案例,49個典型案例。其中,貴州省網絡扶貧公益廣告項目入選了2019網絡扶貧案例十大案例。此外,貴州還有5個項目入選了網絡扶貧案例典型案例。
  • 「十八般武藝」助力恩施農產品出山
    通過「扶貧832」平臺、東西部扶貧協作、天津對口支援、網絡媒體直播帶貨、百企千品進央企、扶貧村定點採購等方式,銷售恩施農產品13.67億元。數據背後,凝聚的是智慧。內外發力 助農產品走出恩施如何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州農業農村局使出「十八般武藝」推動農產品銷售。恩施有茶葉基地170萬畝。
  • 江幹企業家恩施精準扶貧!
    新鮮土豆裝箱 眼下正是土豆收穫的季節,單單一個馬林村,每天就有1萬餘斤土豆運往千裡之外的杭州。 祖祖輩輩種土豆,除了人吃就是餵豬,最近幾年卻成了讓村裡人致富增收的「小金豆」,「要說,還是人家杭州江幹來的『姚村長』有本事。」 她口中的「姚村長」,叫姚新榮。
  • 湖北恩施:2020年茶產業呈逆勢向好的發展態勢
    陳曉燕介紹道,此次恩施硒茶在眾多產品中能夠脫穎而出,入選中茶生態特選茶,主要是它擁有「四好」特點,即產地環境好、質量管控好、天然含硒好、文化底蘊好。陳曉燕表示,恩施擁有全球唯一的獨立硒礦床和世界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被譽為「世界硒都」,恩施硒茶的傑出代表恩施玉露鮮葉與成茶中硒的含量符合人體所需。
  • 杭州第一技師學院:以一場隆重的入學儀式,歡迎近百名恩施籍新生來...
    杭州的秋天,仿佛正隨金黃的落葉而來。可這微涼秋意,絲毫沒有影響學校迎接新生的熱情和入學新生的興奮。9月16日上午,西溪路上的杭州第一技師學院專門舉行了一場歡迎儀式,熱情歡迎97名恩施籍學生來杭學習。這場恩施籍學生入學歡迎儀式上,杭州第一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楊國強致歡迎詞。活動由該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盧紅華主持。
  • 恩施「小候鳥」走進杭州低碳科技館 體驗低碳生活
    杭州網訊 「哇,這裡像迷宮一樣,好神奇啊!」7月21日,杭州低碳科技館人頭攢動。有這樣一群穿著白T,戴著鴨舌帽的小朋友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    他們是杭州市慈善總會杭州網義工分會與中天建設集團攜手打造情暖恩施公益夏令營中的孩子。他們有些是來自恩施的留守兒童,有些是在杭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
  • 溫暖在「浙」 裡|浙江龍湖「龍情農意」恩施公益助農即將暖心開啟!
    12月4日——13日,龍湖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社會企業——善品公社,以及「長江嚴選」等多個公益組織及服務平臺,開啟「龍情農意」公益助農活動,將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農民。龍湖集團通過調動旗下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四大航道的不同空間,通過線下售賣的方式,「以買代幫」,消費助農。
  • 破繭而出——「恩施硒茶」成功註冊地理標誌商標記
    近日,「恩施硒茶」地理標誌商標申請註冊成功,成為我州第34件「地標」,標誌著恩施州產業發展再添一塊「金字招牌」。 恩施老百姓沒有辜負大自然的恩賜。 從名不見經傳到如今「恩施玉露」「利川紅」等茶葉品牌享譽全球,恩施將小小的綠葉變成了「黃金葉」,不僅讓茶葉種植成為我州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抓手,更是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幫助茶農實現了穩定增收。
  • 央媒省媒記者進恩施,看看他們怎麼說……
    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這裡有什麼脫貧攻堅的先進典型案例和奮鬥故事……網上直播讓柏楊壩的土特產出了名,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網友前來參觀。公司在紅茶的製作工藝上秉持「原汁原味自然香」的理念,讓每一個品種的紅茶都有其獨特的香味。「『12854扶貧模式』就是通過『利川紅』1個品牌帶動茶葉產業發展,帶動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參與8個行政村的產業扶貧,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500戶,落實4條具體幫扶措施。」
  • 青神竹編成功入選「四川省文旅扶貧典型案例」!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四川省文旅扶貧典型案例」擬入選名單,青神縣《文化遺產青神竹編扶貧案例》成功入選!公告原文如下:青神縣《文化遺產青神竹編扶貧案例》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在此次鄉村藝術節上,青神是眉山唯一一個入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扶貧之文化遺產+扶貧典型案例青神文旅有幸亮相四川省鄉村藝術節和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通過宣傳青神文旅資源,展示文創產品,廣受遊客關注,促進了成渝地區文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