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南京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活動上,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揭曉。浙江省文物局推薦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基本陳列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優勝獎。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歷時5年籌建,是浙江省411重大文化基礎設施項目,是推進「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樣板。安吉館基本陳列佔地19080平方米,展出標本8115件(組),建有23個步入式場景,51個生態景箱,105個互動展項,8個流線嵌入式教育空間和9個劇場,搭載123個原創微電影和短視頻。
安吉館作為創新性注重參與體驗的現代自然博物館,與杭州館形成差異化發展:開放式跨層空間,立體式布展、豐富的視覺效果讓展覽「好看」;互動參與式體驗、張弛有度的觀展節奏設置、館內外展示聯動呼應讓展覽「好玩」;藝術化的標本布展、故事化的情景展現、科學化的新穎載體讓展覽「好奇」。這也是浙江自然博物院繼榮獲第二屆、第九屆和第十三屆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後,第四次摘得全國博物館展覽的最高級別獎項。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
「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定位於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藏品特色,整合8家國有博物館與社會藏品共計204件展品,展覽選題新聚焦,內容設計有突破,形式設計巧入戲,展覽傳播獲共鳴。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項目繼兩次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後第三次入圍終評,原創策展再次獲業界認可。
今年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評選活動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申報的陳列展覽項目共計114項,創歷史新高。相較往年,今年的評選增加了網上展示環節,擴大了初評範圍,並對常設展覽(包括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按藝術類、自然科技類等分類評選,其中得票排名前25位的境內展覽和前4位的出入境展覽入圍終評,經激烈競爭評選出精品獎10個、優勝獎10個,可謂「含金量十足」。
入圍項目皆呈現了創新策展理念、選題立意精準、設計製作精良、社會效益顯著、總體水平大幅提升的良好態勢。獲獎項目展陳門類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豐富公眾文化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揭曉
【特別獎】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
香山革命紀念館
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
武漢革命博物館
【精品獎】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基本陳列
浙江自然博物院
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
重慶工業博物館
多彩貴州——民族文化陳列
貴州省博物館
「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團結展
承德博物館
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瓷器、瓷業與城市發展史陳列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江漢泱泱 商邑煌煌——盤龍城遺址陳列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平天下——秦的統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傳媒行業與傳媒教育發展歷程展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
畫屏:傳統與未來
蘇州博物館
華夏第一王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優勝獎】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基本陳列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
大哉孔子
孔子博物館
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
上海博物館
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
廣東省博物館
山宗·水源·路之衝——一帶一路中的青海
首都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
海市蜃樓——17至20 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又見大唐
遼寧省博物館
江河源人類史前文明
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
朔色長天——寧夏通史陳列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湖湘文化專題陳列
湖南省博物館
熊貓時代——揭秘大熊貓的前世今生
重慶自然博物館
偉大長徵 輝煌史詩——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
延安革命紀念館
【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
南京博物院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國際及港澳臺合作入圍獎】
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皇帝與兵馬俑
陝西歷史博物館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
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