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啥意思?背後啥講究?
中國的俗語所涵蓋的內容一直都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是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有所涉及,就算是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也都有涉及,今天就讓我們來講一講一個涉及到了昆蟲、動物的俗語。
這句俗語是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這一整句裡面的四小句,可以拆分為上下各兩句來看,前兩句講的就是蟲類,主要是指那些會咬人的蟲子,而後面的兩句則很明顯是在談貓和狗,因此,就先讓我們來看看前面兩句。
「善正月」裡面的善就是好的意思,這句話其實是說,在正月裡還算是冬天,萬物都還沒復甦,大部分的昆蟲都在冬眠,因此在這段時間裡面,人們不會受到這些昆蟲的叮咬,可以過得比較舒心,因此是「善」。
而時間到了五月的時候,天氣漸漸轉熱,隨著氣溫升高,蟲子們都早都已經開始孵化,並且開始繁殖。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正是蟲子的數量增加的最快的時候。而且春季除了氣溫適宜外,還多雨水,水又正是不少蟲子比如蚊子幼蟲孵化的地方,這也給蟲子的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
因此到了五月份,困擾人們的蟲子越來越多,而其實不少的蟲子其實都有點毒性,所以五月也被冠以「毒」字了。所以人們若是想在夏季少受蚊蟲侵擾,不光要注意自己房子內外的衛生外,也可以多注意把一些水源消滅掉,或是多換水,防止蚊蟲孵化,實在不行,也可以考慮滴入一些滅蟲劑,也能起到有效作用。
在後兩句中提到的貓和狗都是我們所喜愛的寵物,但是在過去貓咪可不只是為了作為寵物而養的,它更多是承擔了捕老鼠的責任。因為在過去不像現在,鼠患其實還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老鼠不光是會偷糧食,還會靠著尖利的牙齒咬壞許多物品,並且還會傳播疾病,因此可以說是人們十分厭惡的。
而作為善於捕鼠的動物,貓自然就得到了人們的寵愛,被冠以招財貓的稱號,因此,若是要把貓送走,那豈不是就相當於把「財」送走,這可是十分不吉利的,因此人們一般不願意送貓給別人。
除此之外,大家應該知道,大部分的貓其實並不像狗一樣溫順聽話,適應能力強,可以接受好幾個主人,貓咪到了一個新地方可能會特別緊張,不飲不食,甚至拉肚子,對人抱有敵對的情緒,並且貓也是記路的,可能還會回去找原來的主人,因此為了貓著想,也不適合把它送人。
而狗不能夠買其實說的是狗不能去交易買賣,畢竟狗是十分忠心的動物。許多養狗的家庭可能都沒有把狗只是單純看作一個寵物,而是看成一位家人,自然是不會去買賣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