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紫先生:關於紫砂壺的內壁章

2020-10-15 紫先生紫砂

紫砂壺五章中的內壁章一直是大家探討的對象,內壁章可以作為全手工紫砂壺的判斷標準嗎?內壁章有沒有必須的必要?紫砂壺為什麼要有內壁章?

等等問題都是壺友十分關心的,並且也是困擾了大家很久的。

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講一講這五章中的內壁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首先要了解內壁章出現的原因,眾所周知,大家都知道全手工紫砂壺成型第一步就是拍打泥片,而後在拍打後的泥片上蓋上內壁章,再圍身筒,繼續接下的操作。

而蓋這個章的真正含義就相當於是身份證一般,與其他部位是一樣的代表是作者本人製作的壺。

所謂的內壁章代表了全手工紫砂壺完全是無稽之談,它能證明的僅僅是這把壺是誰做的,但是不能代表這把紫砂壺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

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來說,全手工紫砂壺都會在拍打好的泥片上蓋上內壁章,接著操作其他的步驟,也有的制壺師傅喜歡將這個內壁章加蓋在接縫處,從而這也就演變成了大家認為的內壁章是全手工的標準之一。

而半手工以及其他,因為沒有打泥片這一過程,也就不會出現加內壁章的流程,且如果先加入內壁章在接下來的模具等由內向外的按壓會將其章痕破壞。

但是你以為這樣我們就可以分辨紫砂壺是否是全手工的了嗎?不,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機制、半手為了模仿全手的特徵,會用橡皮等章,在紫砂壺成型後,再伸進內部加蓋。

所以說內壁章本來只是做壺師傅的一個本人的習慣,代表著此壺是本人製作,也許是帶著全手工的一點意思在那。

但是隨著仿製此類方法的出現,內壁章已經不能當做參考紫砂壺是否是全手工的標準了。

那麼沒有內壁章是不是就不是全手呢?正如同上面所說,內壁章不能決定紫砂壺是否全手,需要其他的判斷,就像顧景舟大師,他的壺肯定都是全手的吧?

而顧景舟大師拍出9200萬的松鼠葡萄套壺也沒有內壁章的存在,甚至只有壺蓋一處加以印章,那麼你能說這把壺是半手或者其他的方式成型的壺嗎?

所以在紫先生看來,對於內壁章的問題我們無需深究,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把壺的泥料、做工以及神韻,這才是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紫砂壺—紫先生:關於紫砂壺的輕重
    近日紫先生遇到了一個讓我哭笑不得的話題,說是什麼他看壺的一個標準就是先拿到手裡掂量掂量,太輕的肯定不對,說不定就不紫砂泥料。當時紫先生聽到這個都驚呆了,原來真的有人會這樣做,紫先生一直以為這是電視電影上的騷操作。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有異味?
    之前紫先生也和大家聊過了很多,像紫砂壺的開壺、養護、保養等等,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說說關於紫砂壺的異味,相信很多壺友對於這個是十分想要了解的其實啊,紫砂壺的異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呢是紫砂壺還未使用時就散發出來的味道,還有一種呢是紫砂壺在使用之後出現的味道
  • 紫砂壺—紫先生:如何挑選一把紫砂壺
    今天紫先生就來講一講關於如何挑選紫砂壺。對於紫砂壺的挑選,紫先生自身總結的就是五點,,「泥」、「形」、「工」、「韻」、「德」。 一、泥料 關於泥料紫先生是一直強調且不會放掉的重要一點,泥料就是紫砂壺的根本,就像日常食用的大米,不同種類的大米燒制出來的飯口感也是截然不同的。
  • 紫砂壺—紫先生:明代紫砂壺的時代特徵
    而在不同的時代中,紫砂壺的特徵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看看明代紫砂壺的特徵吧。那麼明代紫砂壺的特點有哪些呢?紫先生總結了五點。之前關於時大彬的文章也有著詳細的描述,感興趣的壺友可以去了解了解。
  • 紫砂壺—紫先生:明代紫砂壺的時代特徵
    紫砂壺在經歷過百年的時代衝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呈現給我們的就是如今動人魅力的紫砂壺器型。而在不同的時代中,紫砂壺的特徵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看看明代紫砂壺的特徵吧。明代在紫砂壺發展的歷史中,屬於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就是在這個時代,紫砂壺開始逐漸走向了成熟的道路。並且逐漸的脫離實用器皿的範疇,開始走向了其藝術畫的歷程。
  • 紫砂壺—紫先生:清代紫砂壺特徵
    今天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清代紫砂壺發展的特徵。清代的紫砂壺較於前面明代,其製作水平可謂是在其基礎上更勝一層樓。尤其是當時的乾隆時期,可以說是舉國皆壺。在當時,紫砂壺的造型特徵變為了自然形體,將明代的主流造型筋紋器與自然形體相結合,形成了獨居風騷的自然形體。
  • 紫砂壺—紫先生:說說選擇紫砂壺的容量
    相信很多壺友在剛剛接觸到紫砂壺的時候,對於紫砂的造型、工藝、泥料那是格外的關注,當經過重重選擇後,你卻發現僅剩的幾把卻都忘了詢問容量紫先生正是經歷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情,外加很多壺友也和紫先生吐槽過這個問題,所以紫先生常常會在幫助壺友選擇紫砂壺時,詢問一般幾人喝
  • 紫砂壺—紫先生:聊聊壺鈕
    經過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講解的紫砂壺的形體結構之後,很多壺友催著紫先生再來一期關於紫砂壺壺鈕的,那麼滿足各位壺友的願望,今天壺鈕它來了了解紫先生的應該都知道,紫先生對於壺鈕十分嚴格,因為在紫先生看來,一個小小的壺鈕卻是彰顯了紫砂壺的神韻所在,雖然看似十分渺小
  • 紫砂壺—紫先生:聊聊壺鈕
    經過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講解的紫砂壺的形體結構之後,很多壺友催著紫先生再來一期關於紫砂壺壺鈕的,那麼滿足各位壺友的願望,今天壺鈕它來了。了解紫先生的應該都知道,紫先生對於壺鈕十分嚴格,因為在紫先生看來,一個小小的壺鈕卻是彰顯了紫砂壺的神韻所在,雖然看似十分渺小,但恰到好處的壺鈕對於紫砂壺整體卻起著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並且,壺鈕的處理與選擇,也看的出紫砂壺制壺藝人對於整把壺的態度以及他的構想,往往看一把壺做工如何,從壺鈕就可以看出端倪。
  • 紫砂壺—紫先生:關於壺蓋的問題
    相信很多壺友對於紫砂壺的壺蓋一直有著些問題,而有些問題往往會被我們當成判斷紫砂壺好壞的依據,之前紫先生這邊有一位壺友發來消息說,紫先生我的壺蓋用力晃動的時候有聲音,這把壺的壺蓋不嚴實其實啊,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遇到過了,今天紫先生就給大家再來好好講講這其中的緣由
  • 紫先生:再談紫砂壺
    對於紫砂,紫先生總感覺永遠說不完,但是又感覺很快就說完,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總是會縈繞在你的心頭。,他是極為熱愛紫砂壺的,他覺得紫砂壺的韻味最為符合他的氣質。稍微了解一點紫砂壺的壺友都知道,東坡提梁壺,就是蘇東坡先生創造的。
  • 紫砂壺—紫先生:綠茶真的不能用紫砂壺泡嗎?
    本來紫先生覺得是個人品味以及喜好導致,沒有必要單獨拎出來和大家說道,但是今天紫先生覺得這個話題還是有必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的那麼下面紫先生就來好好的講講這個問題吧。那麼紫先生之前的文章有說過,蘇東坡是個極為愛茶之人,他經過嘗試發現的「銅腥鐵澀不宜泉」,反而發明了眾所周知的東坡提梁。 那麼如此愛茶之人,在杭州怎麼會不品上一品大名鼎鼎的綠茶,杭州龍井呢?如此倘若真不適合,那麼為什麼沒有強調出來呢?
  • 紫砂壺—紫先生:你知道紫砂壺的壺鈕是如何形成的嗎?
    紫先生一直強調關於紫砂壺,一個優秀的壺鈕能恰好的體現制壺藝人對於紫砂壺投入的情感那麼今天關於紫砂壺的壺鈕,壺友們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嗎?今天就讓紫先生帶領大家來一睹它的誕生。一般來說,紫砂壺的壺鈕分「車」與「捻」兩種成型手法。 無論是「車」或者是「捻」都屬於全手工的製作範疇之內。優秀的壺鈕,形態飽滿,張弛有力,雖是一個小小的部件,但往往體現其做工細膩程度。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的「危險期」來啦
    今天紫先生依舊是想要強調一下啊,現在以及是秋冬時期啦,各位壺友們,紫砂壺的「那麼紫先生就給大家羅列下,一般什麼情況容易導致驚裂的發生,並且希望大家能注意起來一、受熱不均,溫差明顯 這種呢,是我們較為常見了,像秋冬晝夜溫差較大,而茶室也一般處於陰涼等地,如果這天你覺得冷了,拿起同樣被凍得冷冰冰的紫砂壺來上一壺熱水,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事,我可以想像了。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出現黴變是什麼原因?
    紫先生昨日休息時想要泡茶的時候,心血來潮的想要用之前的愛壺降坡泥子冶的,結果當我拿出來一看,所以,為了廣大壺友不會和我一樣,紫先生鄭重的提醒大家,自己的愛壺清洗後一定要陰乾才能收起來那麼當我們紫砂壺清洗過後,尚未陰乾就把壺蓋蓋上,放到密封的場所裡。
  • 紫砂壺—紫先生:淺述紫砂壺器型的歷史演變
    今天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簡單了解下關於紫砂壺器型的歷史演變。紫砂壺的器型從形態來分,紫先生將其分成了三大類,也是相對於其他極為盛行的。不追求花哨的裝飾,而是以素樸為主,追求紫砂壺造型的高雅樸拙。將花瓣、瓜果、菱花等形態融入於紫砂壺形體創作之中,讓整體更為活潑生動。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一門實踐遠高於書本知識的學科
    相信很多壺友對於這個紫砂壺鑑賞的問題一直是處於極其想要知道的心態,紫先生的許多壺友也會經常問說:「紫先生,怎麼才能分辨到底這把壺好還是壞那麼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東西。說到這些,實際上紫先生要先說一句話,無論你知識掌握的再全面,再豐富,有時候真的比不過一些長時間和紫砂親手打交道的人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的壺底你知道多少?
    紫砂壺經過百年時光不斷地磨鍊,在經歷過無數次的推翻與創新,紫砂壺也形成了其經久不衰的經典樣式,其造型豐富、樣式繁多,為許多愛茶、愛壺之友的熱烈追捧。 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紫砂壺的壺底,看看看似簡單地紫砂壺造型,一個小小的壺底有多少有意思的東西。
  • 紫砂壺—紫先生:關於老壺的一些看法
    看著歷年拍賣行裡紫砂壺的各種天價競拍,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為之心動。 而紫先生就經常會碰到壺友問道這類問題:「紫先生,幫我看看這把老壺是不是真的」「紫先生,我前幾年收的老壺,才發現這是蔣蓉的,快幫我瞅瞅」「家裡傳流下來的老壺,時大彬真跡」。
  • 紫砂壺—紫先生:關於老壺的一些看法
    而紫先生就經常會碰到壺友問道這類問題:「紫先生,幫我看看這把老壺是不是真的」「紫先生,我前幾年收的老壺,才發現這是蔣蓉的,快幫我瞅瞅」「家裡傳流下來的老壺,時大彬真跡」。諸如此類的問題那是數不勝數,其實大家的想法與心理紫先生都能理解,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想法